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一)

这一刻,孙承宗与袁可立忽然有一丝明悟,心中暗想,难怪皇上如此重视向东北迁移灾民,对于他们的生活起居格外关心,几乎到了体贴入微的地步。

虽然不是辽东之人,但也在辽东生活过数年,两人很清楚一点,东北的生活条件虽然艰苦,气候恶劣,被称为蛮夷之地,但这里的土地却是非常的肥沃,并不比中原那些产粮之地差。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辽东的土地条件还要略胜一筹,完全可以成为朝廷的另一个大粮仓,与中原、江南并驾齐驱,成为大明的粮食供应地。

毕竟,相对于关内而言,除了气候恶劣一些,但水系却极为发达,罕有旱灾这样的事情。

如此一来,就奠定了粮食丰收的基础,灌溉方便。

所以,在两人的心里,一旦近百万难民在辽东站稳脚跟,生存下来,以他们的农民出身,善于耕作,不难想象,辽东的民生很快就能得到恢复,成为富庶之地,盛产粮食。

到时候,辽东的产出,不仅能够解决当地驻军的粮饷问题,还可以向朝廷缴纳一定的赋税,一增一减之下,自然而然地,朝廷的财政将会更加的轻松。

辽河之上....

一艘艘大明水师的战船正在缓缓移动,那中大型战船的两侧以及中间的甲板之上,耸立着一门门重逾千斤的红夷大炮,漆黑如墨的炮身,泛着幽幽寒光,却又是那么的明亮。

在一个桅杆之上,大概两平米见方的围栏之上,更有士兵负责瞭望,手里拿着的正是造价极高的千里眼,也就是望远镜,观察着辽河套那边的情况。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或许是因为太过于鼓噪的原因,亦或是出于不甘,一些战船上面的士兵开始发起了牢骚,窃窃私语了起来。

“朝廷真是太偏心了,堂堂的辽东水师,在这次战争之中,居然充当着搬运工的角色,要么就是为他人做嫁衣,将其他的军队运到辽东。”

“真让人不甘心啊,这么好的立功机会,却只能干看着,看着其他将士们立功,从鞑子身上攫取钱财,真是让人羡慕不已,眼馋得慌。”

“目前为止,粗粗算来,从辽河套返回的大军,差不多该有十万之众了吧?哎....在这枯燥乏味的河面之上,也不知道还要待多久,真是让人等得心急,等得心焦!”

......

在一艘巨大的战船之上,也就是这支水师的指挥战船,甲板之上,崇祯一身的戎装,坐在一个小凳子上面,正在悠然的垂钓,神色恬淡而悠闲,根本就不像是身处第一线,十分危险的境地。

此刻,孙元化满脸的忧心忡忡之色,一副心绪不宁的样子,根本就消停不下来,来来回回地踱着步,不时地看向崇祯那意兴阑珊的背影。

最终,孙元化还是按耐不住心里的那份不安,那份着急,那份担心,声音有一些低沉的开口了,隐隐有着催促之意。

“皇上,此地太危险了,若是您有一个闪失,微臣就算是身死一千次,也是百死莫赎,皇上,您还是赶紧离开这里吧,最起码,也要返回到辽东湾。”

“虽然咱们身处辽河之上,凭借着水师的优势,很难遭到伏击,但是,毕竟这里乃是辽东腹地,周围尽是蒙古人和女真人,难保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

“皇上,您乃是九五至尊,关系到大明的江山社稷,稍有损伤,都会牵动极大。而且,有皇上您在这里,微臣也无法放开手脚。”

......

这一刻,孙元化就好像变成了一个喜爱唠叨之人,不厌其烦地劝说着,渐渐地,越到最后,话语就越发的直接,额头上甚至急出了一层虚汗。

然而,崇祯就好像恍若无闻一般,依旧在悠闲地垂钓。

“哈哈....终于上钩了......”

伴随着一阵大笑,崇祯已经挑起鱼竿,拽出鱼钩,一条足有两三斤重的大鱼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转瞬间,落在甲板之上,不断地翻滚着。

“孙元化,这都好几天了,总是这么唠叨着,你烦不烦啊?就算是你不烦,朕听得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了。”

说话之间,崇祯顺手将鱼竿交给了旁边的冷晓磊,任由一名士兵处理那条肥硕的大鱼,转而看向孙元化,脸上依旧挂着微笑,似乎并未指望着对方能够回应什么,再次开口的同时,却也在转移话题。

“对了,孙元化,朕听说,在这东北之地,辽东和建州,渔业尤为兴盛,而又不同于咱们关内之地,到了寒冬腊月之时,正是他们捕鱼的最佳之际,规模极为浩大,往往一网下去,捕鱼都是以数千斤、上万斤为计。”

“不过,朕还听说,这个俗称为‘冬网子’的冬季捕鱼,产量虽高,收获虽然丰厚,但那些渔民却和中原的百姓遭遇差不多,并未获得多少好处,即便是丰收之年,也是吃不饱,穿不暖,正如一句话,编凉席的没有席子睡,种粮食的没有粮食吃。”

“因此,在这东北之地,在那些渔民之间,也流传着一段民谣,有心要把江沿闹,受不了西北风、开花浪;有心要把江沿离,舍不得一碗干饭一碗鱼。”

......

渐渐地,就好像被转移了注意力,孙元化好像想起了那些渔民的不幸遭遇,黎民的疾苦,神色变得异常的凝重,少了几分刚刚的那种焦虑、不安和着急,面有同情和怜悯之色。

此刻,相对而言,孙元化的心里更多的还是不解,不明白崇祯为何说到这件事情上?

一年多的相处,从崇祯的诸多言行之中,孙元化心里知道,皇上说到这件事情,绝非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更不是一时的有感而发,更不是单单的同情和怜悯东北之人的遭遇,而是其中一定存在着某种意图。

在孙元化的印象里,通过各方得到的消息,皇上虽然具有雄才伟略,胆识过人,更是具有非凡的眼光,看任何的事情都很远,都有着非凡的见识,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那就是无利不起早。

显然,说到冬季捕鱼,一定有着某种意图。

6

第一百二十八章 储藏之处第一百三十四章 “开胃菜”第四十三章 立军威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险之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当然第五十八章 不该啊第六百零五章 第一受害者第三百四十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火箭第六十一章 敞开心扉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权第一百零三章 削藩的大概策略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第二百五十二章 东南形势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一)第三十一章 势大第一百三十七章 试探第五百八十六章 试验区第一百六十五章 免除市赏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劝第三百七十四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八)第七十一章 燧发枪和望远镜第三百一十一章 没有绝对的信任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利局面第二百六十章 没有那么简单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衅皇权第五百零二章 寻找多尔衮的踪迹第四百六十五章 筹码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五百二十一章 郁闷的汉斯·普特曼斯第一百九十三章 跛脚鸭第四百四十四章 和谈的相对重要性第三百九十五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九)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利局面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八)第九十三章 东南捷报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时机第四十一章 扣下茅元仪第六百零章 疫情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临别交代第一百九十八章 从中渔利第二百二十八章 要钱第六十五章 绝声卫第二百四十二章 货币战争(七)第七十章 茅元仪的意图第二百零三章 恩威并施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怜的税银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结第二百五十四章 余波第三百五十二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尖锐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地气第五百九十章 天花猛如虎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升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锻造第一百三十九章 顿悟第八十章 化名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衅皇权第一百零一章 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车?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百一十二章 决绝的否定第一百零六章 丘兆麟的重要性(三更)第四十章 贾亦韬的要求第五百六十二章 圣谕第四百八十二章 制造无人区第五百八十六章 试验区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七十二章 西南风起第三百七十四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胁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决之策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个开场白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试点第五百三十九章 借刀杀人第三百零六章 史上最会挣钱的皇帝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六十九章 明之灭亡,在其自己第九十五章 暗中谋划第一百六十一章 毕自严第三十八章 最为迫切的问题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回的劝说第四十三章 立军威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余地第六百三十二章 为大明培养女官?第五十九章 杨景辰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压第四百八十二章 制造无人区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军权第四百九十八章 架空那些首领第四百八十三章 扶持一个势力第三十八章 最为迫切的问题第三章 免除三饷(求收藏求推荐)第一百零六章 丘兆麟的重要性(三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争吵第四百五十五章 占尽优势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规则(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