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六)

此刻,作为崇祯的心腹,冷晓磊能够明白,皇上为何这么的生气,怒意汹汹?

以权谋私,借机吞并土地,组建私人武装,等等,这些都在皇上容忍的范围之内,还不至于如此暴怒,真正令其如此生气的是,最后一种辽东势族的所作所为,已经不单单是控制住辽东的经济命脉,从而影响时局走向那么简单。

真正令皇上所不能容忍的是,真正暴怒的根源所在,以佟家为首的这类辽东势族,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该勾结外敌,秘密为后金政权输入大明所禁运的东西,进行资敌。

一怒之下,一举灭了山西八大奸商全族,从这件事情上不难看出,皇上有多么的痛恨通敌叛国之人,尤其是通敌叛国的商人,更是为之严惩的对象。

原因无他,通敌叛国的商人更是可恨,明面之上,还是大明的子民,实际之上,却是暗中干着资敌的勾当,于朝廷没有丝毫益处。

虽有万贯家财,虽然巨富无比,但朝廷却从未见到过他们的赋税。

与江南的那些士绅、商人不同,后者也就是没有缴纳赋税,又或者缴纳的极少,虽然对大明有着难以言明的危害,却未卖过的行径。

这一刻,冷晓磊暗暗摇头,心中一阵腹诽,颇有同情之意,辽东的一些势族要遭殃了,一旦被皇上盯上,为之记恨,遭殃的不仅是哪一家,而是其全族!

任他权势滔天,任他富可敌国,碰到不择手段而又老谋深算的皇上,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像山西八大奸商一样,落得一个灭族的下场。

忽然间,冷晓磊的脑海里有一丝明悟,联想到之前的事情,皇上为何那么关心皇家军事学院的学员在辽东的表现如何?为何突然问起这件事情?

原因已经非常明显,皇上早就瞄上了辽东的那些世族大家。

这个时候,孙元化侃侃而谈般的刚一讲完,话音刚落,崇祯问出了更加直接的问题,使得前者有一些措手不及,也让冷晓磊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心中猜测。

“孙爱卿,平心而论,以你之见,若是解决辽东大姓和世族大家所带来的问题,你有什么良策?”

此言一出,对于孙元化而言,不可谓不直接,不可谓尖锐,是那么的左右为难,答也不是,不打也不是,答之,就得罪了辽东势族;反之,将会引起崇祯的反感。

若是投机取巧,蒙混过关,应付了事,更是落了下乘,于己不利。

孙元化脑海里只是闪过这个念头,就做出了决定,同时暗怪自己行事过于小心,太过想要左右逢源,有了之前的那番言论,就已经是站在了辽东势族的对立面。

“皇上,微臣不敢言自己有什么良策,但深知一点,一直以来,辽东势族,之所以越来越强大,朝廷越来越难以掌控,主要的原因所在,就是他们的家族势力。”

“孙爱卿,你再说明白一点....”崇祯微微蹙眉,催促了一句。

“皇上,是这样的,说白一点的话,朝廷之所以拿辽东势族没有办法,最多也就是杀鸡儆猴,拿其中的一两家开刀,以示惩戒,却不敢一下子全部惩治,关键症结所在,主要在于两点。”

“由于诸多原因,那些世家大族,几乎把控了辽东的全部经济,掌控了大半的军队,因此,历任前去辽东的官员,都不得不依靠辽东将领,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辽东将领。”

“不知道皇上有没有注意到,即便强势如毛文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不得不向辽东势族低头,镇江建制之后,雄踞皮岛之时,不仅纳妾,从而建立与辽东势族的关系,成为辽东势族的女婿,还大肆收辽东子弟为义子义孙。”

“否则的话,毛文龙很难在辽东站稳脚跟;在天启年间的时候,也不会能够做到免遭鱼池之秧,不为魏忠贤所害;尤其是与袁可立之争,后者也不会黯然离开官场。”

有着历史学家的记忆,崇祯当然知道,孙元化说得这些都是事实,也很客观,历任的蓟辽督师,都很器重辽东将领。

即便是历史上的“己巳之变”,皇太极打到了京城,朱由检虽然有着下错命令之嫌,很有可能冤枉了袁崇焕,但是,将袁崇焕下大狱,而祖大寿居然带兵离开京师,任由京城处在危险之中,其罪之大,法理难容,将其斩杀都是轻的,抄家灭族都不为过。

然而,处理的结果却是,祖大寿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仅此一点,足可见辽东势族的势大,早已是尾大不掉,深深为朝廷所忌惮,就算是当时的皇帝朱由检,也不敢轻易动他们,更不用说治罪什么了。

崇祯的脑海里只是略微浮现这些念头,转瞬就恢复了正常,身为为之一敛,变得郑重无比,沉声问道:“那么,孙爱卿,说了这么多,以你之见,觉得朝廷该如何做,从何处下手,才能解除辽东势族的威胁呢?”

恍惚间,孙元化有一种错觉,总觉得,崇祯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着急,似乎并不把辽东势族的威胁放在心上,就好像早就有了应对之策一样,挥手间就能将其解决。

轻轻摇了摇头,暂时压下了这个念头,面对崇祯那直视而来的目光,孙元化连忙回道:“皇上,古语有云,不破不立,而辽东势族的优势所在,就是因为他们的财力惊人,又掌控了一定的军权。”

“因此,要想解决辽东势族的威胁,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下手,先削弱他们在军中的影响,再开放对辽东的商业互动,增加他们在生意方面的对手,从而不断地使他们的财富缩水。”

“而且,现在这个时候,正是行动的最佳时机,辽东的人口骤然增加了近百万,朝廷又从山东、北直隶和山西抽调了那么多的兵力,进入辽东作战,赶走建奴之后,朝廷正好可以好好经营辽东,限制辽东势族招募兵力,扩充他们的武装。”

崇祯笑了,却是笑而不语,充满深意,看得孙元化心里直发毛。

这一刻,孙元化更是瞬间顿悟了,这才反应了过来,刚刚的那种感觉,并不是错觉,而是真的,皇上确实是早就有了应对之策,并且早就付诸了行动,已经暗中实施。

之所以没有为人所发觉,没有被辽东势族所发现,只是皇上做得相当隐秘,有着光明正大的理由而已。

c

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第一百三十八章 据理反驳第五百一十三章 暴利第一百五十四章 软硬兼施第三百五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余地第二百一十八章 鲜为人知的秘密通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宴请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腾了起来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七)第三百四十四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八)第九十章 三卦第五百零五章 人为刀俎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书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面环敌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险之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面环敌第五百九十章 天花猛如虎第一百二十章 魔怔第五百七十二章 成本很高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场豪赌第三百一十四章 舆论的可怕之处第一百三十九章 顿悟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机第四百六十九章 烫手山芋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九)第十八章 针锋相对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十一章 改革二十四衙门(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七)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贸易顺差第二百六十二章 终于来了第三百零一章 胜者王侯,败者寇第一百六十章 变质的沐府第六百二十章 国情不同第二百五十六章 天上一句,土地上一句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虚而入的机会第八十四章 怂恿第七十六章 皇家军事学院第一百九十一章 组建新水师第六百二十四章 狠辣劲儿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搞军事演练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大的恩赐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满天飞(下)(五更)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帝视角第二百二十四章 开学典礼第二百五十四章 余波第四百四十三章 纽带第八章 圣意难测(求收藏求推荐)第六百五十章 沸沸扬扬第一百九十三章 跛脚鸭第四百七十七章 杀鸡儆猴第一百一十章 酝酿阴谋第五百零零章 磨炼心性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扭亏为盈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铁疙瘩”第四百九十九章 卖个人情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为夺回外事权做准备第五百零八章 “增强皇太极的实力”第四百零六章 杀猴儆猴第五百九十一章 最糟糕的情况第一百五十四章 软硬兼施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卫所制第二百零零章 没有后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弃“重农抑商”的思维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应不正常第四十八章 防患于未然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三十五章 逼迫第三百八十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车?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应不正常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零一章 胜者王侯,败者寇第四百九十章增加筹码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来主义第一百三十五章 为夺回外事权做准备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利局面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么一个管道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决之策第十二章 崇祯时期的最大威胁第五百七十九章 贸易的条件第五百七十章 储藏水源第三百零章 另一层打算第六十九章 明之灭亡,在其自己第六百一十三章 有苦说不出第一百五十四章 软硬兼施第二百三十章 另一个巨大意图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柜第二百二十章 第七部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七)第四百零五章 东南沿海商道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会(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发达的火器第四百五十章 碾压第六百五十七章 徒有其表第四百五十九章 江户幕府第一百零四章 悲催的父子俩(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