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二)

京师....

随着一封封捷报传入京城,为人们所熟知,京城之内,上到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所有人都为之沸腾了,犹如过节一般,虽不是处处都是张灯结彩,但喜悦的气氛也是充斥在各个角落。

“真是没有想到,西北与中原爆发了旱灾,在如此艰难的时候,朝廷还发动了辽东之战,居然就这么打胜了,真是提气!一解外敌欺负汉人的屈辱!”

“这都多少年了,每每传来的边报,都是有外敌骚扰边境,劫掠与屠杀我边境之民,鲜有捷报,这下子,直接来了一个大胜利,直接将鞑子赶回了老巢。”

“这之前,我还不明白,朝廷为何向北直隶和山东一带聚集了那么多的灾民,原来如此,那些灾民都是准备迁往辽东,巩固辽东边防。”

......

关于辽东之战的报道,大明日报的各种社论,就好像雪花一般,迅速传遍京城各个角落,并以京师为中心,向四周蔓延,传遍天下,引起一片热议。

与此同时,崇祯的个人声望也在不断地攀升,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相比于缓解土地兼并问题,使得许多百姓拥有了田地,这个功绩更加明显。

就是在这种喜气洋洋的气氛之中,在周府之内,书房之中,此刻,周奎与周绎父子二人,和礼部左侍郎温体仁,却是商议着另一件事情,紧张的气氛之中,隐隐有带着丝丝的兴奋之意。

“国丈,国舅爷,无需担心,皇上之前的种种苛责,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毕竟,你们乃是皇亲国戚,算是皇上的至亲之人,即便皇上再如何的苛责,也只会仅限于一定的范围之内。”

“那...温侍郎,关于皇后之子朱慈烺的那件事....?”

“呵呵...国丈大人,关于立太子的这件事情,您就更不用担心了,根据大明祖训,立储原则,立嫡不立长,无嫡则立长,皇后之子,乃是皇上的嫡长子,即便田贵妃身怀龙子,皇上有意偏心,百官群臣也不会同意,绝对是坚决反对。”

一语落罢,看到周奎父子二人依旧是忧心忡忡的模样,显得很是忐忑和不安,暗暗摇头,心中叹息的同时,进而继续说道:“那个,国丈大人,莫要忘了,即便强势如神宗皇上,对福王朱常洵宠爱不已,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想要将其立为太子,其母郑贵妃也很得宠,最后也不是没有如愿,在慈圣皇太后的压力之下,皇长子不是还是被立为了太子。”

然而,温体仁的这番安慰,并未有太大的效果,紧接着,周奎担忧的说道:“可是,温大人,虽然大明的祖训是,立嫡不立长,无嫡则立长,可是,万历年间的时候,关于立储的风波,闹得极大,百官极为反对,神宗皇上更是一连逼退了四名首辅,还有重臣十余人,涉及其中的朝中与地方官员多达三百余人。”

“围绕这个问题,立谁为皇储,大臣们与神宗皇上纠缠了十五年之久,最后要不是慈圣皇太后的强势是逼迫之下,以个人的生死相威胁,恐怕问题会拖得更久,最后的结果将会很难预料。”

“可是,如今的皇上,却没有神宗那时候的约束......”

周奎的话音戛然而止,意味深长地看着温体仁,后者心领神会,听出了对方的弦外之音,崇祯皇上,上面也就只有一个皇贵妃,还不是亲生母亲,也就有数年的养育之恩。

显然,这种情况之下,很难有人像慈圣皇太后那样,逼迫神宗皇帝,坚守祖训,遵守立储的基本原则。

“嗯....这样的话,国丈大人,以免夜长梦多,只能联络群臣,尽早确立皇储。”

温体仁的语气是那么的沉重,似乎是更加坚定了这种想法,轻轻一点头,进而补充道:“如今之时,趁着皇上只有一个皇子,还没有任何喜好,尽早确定皇后之子的太子身份。”

“时间拖得越久,随着后宫越来越多的娘娘怀有身孕,诞下龙子,在众多皇子之中,皇上势必会有所喜好,偏爱哪一个,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再想确定皇储,立皇后之子为太子,阻力将会更大。”

“温大人,现在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两人对话之时,底气明显不足,原因很简答,崇祯虽然还很年轻,只有十八岁半,却给他们很大的压力,让他们捉摸不透,吃不准这位九五至尊的心思。

实在是,崇祯经常干一些有违常理的事情,不按常理出牌,让人难以预料,却又暗含一些道理,让人有心反驳,但理由却又是那么的不充分。

“国丈大人,国舅爷,本官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温体仁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吐出了这句话,看到他一副凝重的神情,非常认真的样子,尽管心中“咯噔”一下,有一种不好的感觉,但还是强打着精神回道:“温大人,请说,有话尽管直言!”

“既然这样,国丈大人,恕本官有一些冒失了。”

温体仁忽然来了这么一句,同时一拱手,脸上郑重的神色愈发的浓郁了,进而继续说道:“国丈大人,恕本官直言,在还未确立皇储之前,皇后之子还未被立为太子,周府上下,必须尽可能地低调行事,配合皇上的诸多政策。”

“毕竟,周府的诸多表现,皇上都看在眼里,优劣与否,都对皇后之子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若是周府能够获得皇上的认可,群臣再从旁辅助,拥立大皇子为太子,成功的把握将会更大。”

周奎听得连连点头,一副深以为然、受教的样子,适时地插话道:“如今之时,朝廷正在收复辽东失地,财政非常的紧张,开销极大,本国丈就将得到的封地,捐出一半,以作朝廷的军饷之资。”

哎....

看着周奎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隐隐透着肉痛之色,显得是那么的假,温体仁就是一阵无语,暗自叹息,腹诽道:“传言果然没错,国丈周奎就是一个铁公鸡,小家子气,爱财如命,就算你不捐出那些田地,但以皇上的秉性,行事风格,迟早也会将其收归国有,再分给百姓。”

说来虽长,却不过眨眼之间,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之后,温体仁连忙恭维道:“国丈睿智——国丈大手笔——”

c

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权第五百五十四章 隐元隆琦禅师第五百零三章 尴尬局面第六百二十章 国情不同第六章 皇家生意(求收藏求推荐)第九十三章 东南捷报第四百九十九章 卖个人情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图谋第九十七章 尴尬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种手段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险之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与被侵略的最大区别第九十三章 东南捷报第四十二章 推迟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二百六十四章 凡事以稳为先第九章 山西八大奸商(求收藏求推荐)第二百四十章 货币战争(五)第四百七十六章 后果太严重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五百七十章 储藏水源第一百五十三章 宴请第四百五十四章 台湾岛的重要性第一百七十九章 巩固既得成果第四百一十一章 转移注意力第四百七十一章 祈求和谈第五百七十五章 惶恐不安的张彝宪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启灭天雷计划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六)第一百八十九章 毛文龙不再那么重要第五百零六章 祸不单行第三百六十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四)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怜的税银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风闻奏报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三)第四十八章 防患于未然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个条件第五百零一章 亦师亦徒第四百二十一章 昭然若揭第四百零九章 明君圣主的相似点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么一个管道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对劲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六)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锻造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七)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五)第五百四十章 生物武器第六十五章 绝声卫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天的任务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驿站第三十二章 急流勇退第三百零三章 孙元化的好意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变传统的作战方式第四百七十六章 后果太严重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狠辣劲儿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五)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个开场白第五百九十三章 双喜第六百三十八章 无限渲染第四百零六章 杀猴儆猴第二百五十八章 没有一点负罪感第二百八十一章 诸多弊病第五百一十一章 “亿”和“兆”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无信不立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要素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五十九章 杨景辰第二百五十五章 训斥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规则(大结局)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五)第五百四十四章 治愈天花的药方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字之差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七)第九十三章 东南捷报第一百零二章 震慑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实实在在的好处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卫所制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报》引起的朝堂震动第四百八十九章 替罪羊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大的恩赐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明钱庄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会(下)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设第三百一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一)第二百一十章 众人皆疑惑第四百一十七章 处境微妙的毛文龙第五百零一章 亦师亦徒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范围宝钞试点第二百八十六章 怪怪的感觉第十二章 崇祯时期的最大威胁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五)第三百零二章 要求很简单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让!第五百零六章 祸不单行第一百一十章 酝酿阴谋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启灭天雷计划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个名额第五百九十七章 巨大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