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另一种形式的土改

“公子,大名府的知府是卢象升。”

刹那间,天雄军三个字浮现在“崇祯”的脑海里,不禁心中一动,暗想,或许可以提前组建天雄军,拱卫京师的同时,也能为土改保驾护航,先行在北直隶搞小规模的土改。

当然,所谓的土改,不仅仅是先在北直隶搞试点,土改的形势也是不一样的,不像毛爷爷那般来得彻底,上来就搞“打土豪、分田地”的那一套,而是更加的温和,以其他的名义收回大部分的土地,以奖赏或发饷的形式分给百姓良田,而不是直接、无偿的给予。

比如,入伍参军,服各种徭役,等等,

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义务出力,有着一定的“薪资”,只是这个所谓的“薪资”不是现银,而是土地,或是将土地给那些人自己,亦或是给那些人的家人。

当然,一旦实行土改,将会出现各种由头,从那些勋贵手里弄到良田的同时,以各种理由给北直隶的百姓,争取人人有田种,属于农民自己的田地。

闪过这些想法之后,崇祯轻轻点头,这才回道:“嗯,知道了。”

不久之后,随着那队运送米豆的队伍进入大名府城,崇祯一行人也来到了城内,站在大街上的一侧,看着渐行渐远的运送队伍,崇祯头也没回的说道:“杨启聪,带着几个人,跟本公子一起去看看。”

作为绝声卫的指挥使,虽然是一个哑巴,但听力却是格外的灵敏,立即做出了几个手语,紧接着,走出了几名绝声卫,其中也不乏正常之人。

“李若珪,你带着其他人先找一个客栈,安置下来,再差人到大名府城的粮仓找我。”

“是,公子。”

李若珪犹豫了一下,似乎有什么心事,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虽未提出反对,却向其他人投以求助的目光,脸上弥漫着淡淡的担心之意。

尤其是化名为田禾的田贵妃,更是直接说道:“公子,只带这么几个人,我们实在不放心您的安全。不如咱们先找一个客栈住下了,留下一个人跟着就是,随时将消息传给你。”

很显然,大部分人都不放心崇祯这样做,只身犯险,只是带几个化身为随从的绝声卫,担心出什么问题?

“是啊,公子,眼看着快天黑了,那两千多辆小车的米豆根本不可能一下子放入粮仓,只要那些承办人员不傻,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卸磨杀驴,对那些里甲不利。否则,一旦米豆有一丁点的闪失,绝不是他们能够吃罪得起的。”

刘若宰说服了崇祯,使得后者没有再坚持。

“也是,就算是要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也要等到米豆入库,那些承办人员才能放心的离去,逃之夭夭,迅速返回开州。”

说这些话之时,崇祯心里总有一种感觉,运送米豆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看似不过是官吏贪墨几千两的行脚费,但却动用了几千人的里甲,可是有着两千多辆的小车。

就凭这一点,能够抽调几千人的里甲,绝非是几个小官小吏能够做到的。

“走吧,留下两个人跟着,咱们先找一个客栈住下,一连几天在荒野赶路,也挺累的。”

一语落罢,崇祯舒展了一下身体,一马当先,径直向前走去,而锦衣卫同知向旁边的两个大汉使了一个眼色,后者随即留下坐骑,快步追向运送米豆的队伍,遥遥跟随着。

天色渐暗,唯有晚霞犹存,红彤彤的就像烈火焚天一般,使得大名府城陷入暗红的光幕之中。

大名府城内的粮仓大门洞开,一辆辆小车被推入其中,里甲刚想卸掉小车上的麻袋,却被旁边的官吏阻止了,引起了短暂的争执。

“哎哎...先不要卸这些装有米豆的麻袋,大夏天的,天有不测风云,如果有什么风雨,搬运起来十分麻烦,暂且将小车放在这里,明天结账、付给你们行脚费之时,再一起取走。”

“什么?这小车是我们自己的,暂时留下也可以,我们必须留下,小车不能离开我们的视线之内。”

“官爷,照你这意思,今天不发行脚费了?”

“不发不发,明天再讲,天快黑了,明天卸完豆米,并将其放入仓库,囤积起来之后,才能给你们行脚费。”

一名负责监视的小吏回应这一番话之时,满脸的不耐烦之色,眉头微皱,更是催促道:“快点离开这里,粮仓乃是朝廷的重要之地,不是你们能够待得,如果少了什么,你们的贱命都不够赔的!”

“去去...明天一早再来,卸完货物之后,前往如家客栈,承办人员会在那里给你们结账。”

一些里甲满脸的愤怒之色,上前一步,就要置问两句,想要动手动脚,威胁一番,却见那名小吏并不慌乱,对着不远处的一队兵卒使了一个眼色,后者立即围拢了上来,一手按在剑柄之上。

一时间,形势紧张了起来,剑拔弩张。

“我可警告你们,切莫在这里闹事儿。否则,休怪我不客气,将你们当作贼人处理。”

蠢蠢欲动的里甲立即老实了下来,再一想起家里的亲人,脸上的愤怒之色顿时化为了近似于哀求之意,纷纷道出各自的苦楚。

“官爷,小的一家就等着这次的行脚费,买米下锅呢!”

“官爷,这小车可是小民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了,拿到行脚费之后,加上小车,还指望着能够买到一个耕牛,从而可以租更多的田地。”

“官爷,如果不让我们在这里休息,身无分文的,你让我们在哪里吃住啊?”

......

然而,那些官吏依旧是无动于衷,其中的为首者更是不屑的说道:“忍一忍不就好了,明天一早,卸完米豆之后,你们就有了二两银子,不就可以买些吃的了?”

“而且,现在是夏季,不是冬天,随便找一个地方,哪里不能够休息一晚?”

“去去...快点离开这里,否则,我可让这些兵爷动手了,到时候,要是受了伤,也是你们自找的,怨不了别人。”

人数虽多,将近是周围兵丁和官吏加在一起的十倍,奈何手无寸铁,又身在城中,一旦出了什么事儿的话,城防营随时都能前来救援,再加上心里的顾忌,个个都是拖家带口的,里甲们也就忍了下来,像潮水退去一般,纷纷走出了粮仓。

第三百三十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四)第六百三十八章 无限渲染第四百一十七章 处境微妙的毛文龙第五百二十章 第一次第四百九十九章 卖个人情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三)第一百五十章 壮观的早朝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项重任第三百七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四百二十二章 胆小的朱由棷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要钱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一)第十二章 崇祯时期的最大威胁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于利第五十三章 意义非凡第四百五十九章 江户幕府第二百八十五章 难言之隐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静第五百二十八章 险恶用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于利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重组内阁第一百三十四章 “开胃菜”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帝视角第一百六十一章 毕自严第二十一章 孙传庭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买人心第三百零四章 暗流涌动第二百四十五章 后续(上)第十三章 微服出宫第五百三十九章 借刀杀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军权第三十五章 逼迫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一百零三章 削藩的大概策略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卫所制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开出的条件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军的一大弊端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劝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六百零章 疫情第五百六十八章 聚变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辣椒第二百四十六章 后续(下)第七十六章 皇家军事学院第六百零一章 灾难财第五百三十二章 取消两京制第六百三十八章 无限渲染第十一章 改革二十四衙门(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未雨绸缪第四十六章 优先原则第二百零七章 争执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尔右翼之变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升第六百零八章 两全其美第九十七章 尴尬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货币战争(九)第五百九十章 天花猛如虎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尔右翼之变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七)第五百七十三章 拉人头第五章 拍板(求收藏求推荐)第八十五章 反应不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两柄利剑”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万两级别第二百九十三章 驰道第二百一十二章 决绝的否定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衅皇权第九十八章 刹那的共识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诱人的条件第二百五十八章 没有一点负罪感第三百八十五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九)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机第五百三十五章 为恢复最强时期的万能都司而准备第九十四章 张扬而强势的郑芝龙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结第四百一十一章 转移注意力第四十三章 立军威第三百七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五)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试第四百九十八章 架空那些首领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现第二百八十七章 战斗力飙升五倍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变历史的手段之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军权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训没有那么大的约束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个念头第四百一十六章 筹谋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应不正常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时机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毛文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