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过洋牵星术

听到了施大瑄的感慨,王玉琪道:“本官在大明龙江船厂混迹多年,对郑芝龙也有耳闻,也熟知十八芝麾下战船的状态和火炮的配比.

本官只对你说一句话,你小子运气太好在这关键时刻得到了投奔‘红旗军’的机会。

要知道这两年‘红旗军’水师从无到有发展太快缺人才,等那些有文化的少年学兵成长起来需要时间,此时你这个拥有大量实战经验的资深船长投诚得到重用理所当然,你一定要把握良机啊!”

施大瑄抱拳道:“卑职受教了,人往高处走,卑职能够有机会率领如此先进的战船怎能不珍惜。”

沈明很严肃道:“施大人,海防游击营跟‘红旗军’虽然都是明军,但是军纪截然不同,你要成为‘红旗军’中一员必须彻底改掉海盗习性,懂得忠君爱国,下定为国而战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决心。”

“沈兄弟客气了,以后直接叫我的名字即可。您说得对,我确实有海盗习性,以后我把不怕死敢打敢拼劲儿用在为国杀敌上。”

黄勇做事认真,人也比较实在,他要负责五十艘没有武力商船的安全,一直密切关注航线上的动态,这两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透过千里镜观察海面。

在旗舰上透过指挥舱窗台眺望东方的他蓦然被吓了一跳,因为前方出现了一支拥有几十艘大战船的船队。

这不奇怪,黄汉率领了七艘战船,俘获了津川家的五艘武装商船,逮了十八芝的十三艘战船,缴获了两艘东印度公司的战船,现在船队拥有二十七艘战船一字排开长度达到二里余。

黄勇刚刚准备下达命令全体一级战备,就发现了有几艘战船红旗飘飘,再仔细看去原来是‘红旗军’的七艘战船。

“哈哈哈!简直不可思议,才分手了三天都不足,兄长就抢劫了足二十艘海船,他是如何做到的?”黄勇乐不可支口中喃喃道。

此时他身边的船长杨大成也瞧清楚了情况大声道:“将军大获全胜夺取了十九……不对足二十艘大海船,其中还有一艘西夷甲板战船大得吓人。”

指挥舱里的将士们立刻欢呼雷动,随即“将军威武,‘红旗军’万胜”的口号声不绝于耳,乐不可支的杨大成带头高唱:“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

旗舰的四百左右将士们都扯开嗓子高歌,很快欢乐的气氛也传递到了其他商船和战船之上。

黄家五十艘商船水手的组成部分大多数是原海商的人,一部分是招募的沿海渔民。

这个年头跑海的水手收入都不错,因此原海商的水手被“红旗军”留用得到的报酬也相差无几,这些人对“红旗军”的忠诚度基本上没有,属于被动打工性质。

相对于这些人,新吸收的渔民水手对“红旗军”的认同感就截然不同。

因为他们的家小在体系内生活,得到了温饱和尊重,他们跑海每个月都能够获得二两银子以上的报酬,家中生活条件改善了,奔小康乃是时间问题。

黄勇和沈宪宜、杨大成、黄春生等等氺营将佐在年初就商议在最短时间内进行移民的大事。

旅顺水营炮手和水手的忠诚度没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家小都在虎穴城定居,享受到集体的力量,家小不仅仅能够得到工作机会,还拥有军属的优越性。

前海商的水手家小大部分还在山东,这些人没有融入“红旗军”体系,故而还是一个混日子的心态。

北戴河地区是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宜居之地,黄汉从来没有担心人满为患,想想明朝广东新安县的一个人口不满两千的岛屿发展成为后世拥有常住人口七八百万的香港就可见一斑。

黄汉也没有认为虎穴城和抚宁卫两城相连后会拥有几百万军民,但是三五十万常住人口在这里生活完全没有问题。

杨大成船长是杨大年的三弟,也是杨家书读得最多的承担着光宗耀祖使命的儿孙。

然而自从九里台村出息了黄家父子,读书改换门庭变成了从军博取功劳光宗耀祖,因此杨大成属于第一批投笔从戎的书生,当然他这个读书人不怎么样,连童生试都没过。

介于杨大成没有武艺有文化,没有强壮的体魄、不会骑马更加不会射箭,却会游泳,因此一开始就跟着黄勇共同学习管带氺营。

现在的杨大成已经拥有了眼界,他多次听黄汉讲地理,知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是一颗巨大的星球,如果要验证我们身处的世界是个球体,完全可以通过航海绕地球一圈来证实。

杨大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想着有朝一日实现环绕地球的梦想,做完成这个壮举的第一位大明人。

他知道一百年前已经有一位叫做费迪南德·麦哲伦的西夷率五艘船组成船队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也知道那位先驱为那一次环球航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后只有一艘船回到了出发地。

杨大成不怕危险,他在认真学习天文地理,跟几十个少年水手苦心研究“过洋牵星术”小有所成。

“过洋牵星术”是古代的天文定位技术,是通过“牵星板”这种测量工具测定垂向高度和牵绳的长度,即可换算出北极星高度角,得出该地的地理纬度,以此测定船只的具体航向。

天启元年茅元仪编撰的《武备志》中保存的二十页郑和海图中,就拥有四幅“过洋牵星图”。在现代航海技术相当发达的今天,航行在茫茫大海上依旧可以依靠这种古老的航海技术来导航。

黄汉不遗余力让体系内的年轻人开眼看世界,在讲天文地理异域风情之时早就不知道影响了多少人,杨大成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罢了。

体系内争取秋天发行报纸,让不间断进行扫盲的“红旗军”能够通过读书看报了解天下事有利于伟大的汉民族。

第四百四十二章:谈汉色变第四百九十九章:霹雳手段第八十六章:帅第五百一十九章:恍如隔世第九百五十五章:洪承畴来投第四百三十九章:皇帝入股第七百七十二章:高下立判第八百三十章: 慷慨赴义第四百七十五章:囚笼战术第三百四十章:挨天谴第十九章:杀建奴第八百四十九章:里外不是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宁折不弯第七百三十一章:心有余悸第九百二十一章:传国玉玺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础建设第八百六十七章:各凭本事第六百二十六章:连抢带赚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称帝第一百七十七章:徐光启第七百六十二章:心急如焚第一百八十四章:原动力第六百三十四章:一语点醒梦中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权衡第九百三十三章:夺取热兰遮城第六百二十四章:立锥之地第七百五十一章:各显神通第四百四十七章:天知道第六百二十章:横刀自尽第四百六十二章:狂热第四百六十章:越打越弱第六百六十二章:雁门关第五十七章: 遵化大捷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见见血第二百九十九章:成竹在胸第七百八十二章:不可饶恕第六百一十二章:兵丁闹饷第九十九章:补战损第二十二章:总旗官第四百八十五章:又是流爵第四百四十九章:烟尘第三百四十三章:假炮位第六十章:出色又出众第七十章: 再选家丁第八百二十四章:天亡我也第一百四十二章: 火器部队第一百章:步步为营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广渠门第六百五十一章:可乘之机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历史第四百三十七章:争功第一百零九章:人体盾牌第一百二十五章:对射第四百四十七章:天知道第七百一十章:标准化第一百七十六章:补充兵额第四百零四章:馊主意第三百六十章:脉门第一百八十四章:原动力第六百四十一章:点兵排将第二百八十八章:平叛第七百六十四章:烽火连天第四十二章:逃过一劫第七百九十一章:狗咬多铎第八百一十章:竞争机制第九百五十三章:围住高迎祥第三百一十一章:忧思郁难排第九十五章:突袭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见天日第七百零三章:控制山西、宣大第三百一十七章:开了先河第七百三十八章:爽翻了第二十章:发财了第七百六十九章:围猎葛布什贤超哈第三百七十四章:杀人比赛第一百七十四章:皇帝的代入感第九百三十二章:广左福地第一百五十三章:太野蛮了第八百八十一章:缴械不杀第一百八十五章:兵科给事中第五百八十章:骑兵奔袭第五百六十八章:孔闻诗第七百九十八章:设伏第八百二十六章:厮杀一番第四百二十六章:《江户条约》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祯痛哭第一百八十章:天造地设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计第六百一十九章: 归师勿掩第九百三十二章:广左福地第二百六十二章:回光返照第二百四十章:追杀卓尔毕第二百七十一章:顺水推舟第六百八十八章:爆发了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乱第七百七十四章:听天由命第一百四十五章:拼爹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称帝第七百三十一章:心有余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