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汉江省

安定了大半个朝鲜,春耕进行到了尾声,大太监郑之惠和张凤翼、梁廷栋又赶去京师面圣。

由于加大了投资力度,京师到达天津卫的道路完全是混凝土大马路,道路经过的所有河流都用不着摆渡,全部架起了大桥。

本来汉民族的桥梁技术就领先世界,有了黄汉出银子购买、收集大工匠的祖传绝活儿形成文字,向整个“红旗军”体系的建筑工推广技术,效果杠杠的。

黄汉不会利用权势逼迫大工匠献出祖传秘籍,但人总是有弱点的,不为名利的少之甚少。

比如旗卫打探到一个叫做贺鸣春的大工匠家里珍藏了不少知名石拱桥的图纸。

貌似连赵州桥的维护图纸都有,可以确定正德年间整修小商桥的图纸就在贺家,可是不管旗卫如何开价这个大工匠都不肯拿出图纸。

汇报到了黄汉这里后,黄汉给王徵去了书信,把事情经过写清楚了。

自从来到“红旗军”体系搞科研教书育人,科学家王徵就焕发了青春,工作热情高涨。

得知了这个好消息,老人家第二天就出发了。

王徵声名赫赫,贺鸣春如雷贯耳,见这位大家上门哪敢怠慢,又得知王徵能够保证给予他和两个儿子正九品官身,哪敢给脸不要脸?

七天后贺鸣春一大家子都跟随王徵来到了虎穴城住入人才楼。

黄汉手里有大明科学界的泰斗“南徐北王”,有这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士大夫上门就不会出现谈不下来的条件。

“红旗军”体系拥有了水泥,拥有了钢筋混凝土,拥有人才,拥有研发团队,这六七年里不断积累经验,新一代建筑工的架桥技术日趋完善。

建造大桥的跨度也越来越大,以贺鸣春和两个儿子为首的研究团队已经有了在黄河之上建大桥的宏伟构想。

如今来往于京师、天津卫对于郑之惠、张凤翼等等来说简直是一种享受,一路上还能够看到京畿之地的新面貌。

他们乘坐的乃是黄氏出品的高级四轮马车,减震效果杠杠的,由于车尾外部安装了取暖的蜂窝煤炉子烧开水为内部暖气片供热,哪怕外面寒风刺骨,马车内也是温暖如春。

他们再一次来京城乃是为“红旗军”将士们邀功请赏,也要尝试劝文武百官和皇帝早早给予征虏大将军郡王爵位。

还有一件事情也很重要,征虏大将军拿下大半个朝鲜纳入大明版图,这里将要设立一个承宣布政使司,还叫做朝鲜不合时宜。

黄汉的提议叫做“汉江省”,并且提名了不少官员担任汉江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左右参政等等,还有提刑按察使司正副按察使,下辖州府的知府、知州、知县。

被提名当相当于高官的左右布政使的第一人选比较搞笑,乃是当朝首辅温体仁。

第二人选乃是前五省总督陈奇瑜,第三人选乃是已经去云南赴任的卢象升,第四人选就是差一点被崇祯杀了的前户部尚书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的大员杨一鹏。

徐明扬、张国维、朱大典、阎升斗、李诗圣、王本立、张文魁、倪可大、张有俊、何炳等等黄汉有耳闻的忠义官员全部上了“汉江省”选官名单,而且都是建议提拔一级调用。

朝廷肯定不会完全满足征虏大将军的愿望,点名的官员能够给三分之一就不错了。

但是这里留下了伏笔,朝廷给予这些人提拔,于国于民大有好处。

他们中不少人原本就受到过“红旗军”恩惠,再次升官又是因征虏大将军而起,他们当然应该知恩图报。

如果朝廷不放人,而且对这些人没有交代甚至于不闻不问,怨恨的情绪就有可能埋下了,想去征虏大将军治下大展拳脚的愿望会更加强烈。

归根到底还是崇祯皇帝太老实,真不适合当皇帝,黄汉出招又太刁钻,往往不管崇祯如何化解,“红旗军”都是受益方。

还有莫名其妙的几人也上了黄汉选官的名单,一人被提名为汉城府第一任知府,此人叫做宋应星,乃是江西省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

还有北直隶通州人阎应元、南直隶金坛人冯厚敦、浙江上虞人陈明遇,这三人分别被黄汉提议委任为汉城府同知、推官、知州。

黄汉记得阎应元的绝命诗,“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感佩这位英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熟悉明末历史的人都不会钦佩被吹上天的民族英雄史可法,而是追捧江阴抗清三公,前者绝对是个眼高手低的坑货。

史可法手中拥有军民上百万,拥有钱粮丰足的大城、坚城扬州,拥有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的光环。

可惜这个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守卫扬州连半天都没撑住,最后的结果是造成“扬州十日”大屠杀,八十万汉人罹难。

以后黄汉得了天下,如史可法这样的民族英雄一定要把他留在京城做官。

给予他相当于城管局的官职,管管环境卫生和市容,管管戴着红袖箍的小脚老太太。

这样做才是人尽其才,用这样的人担任封疆大吏绝对是被他坑死了都没地儿喊冤。

因为他没有投降敌人属于哪一种“平时袖手谈心性,临事一死报君王!”的高风亮节之人。

而如阎应元、冯厚敦、陈明遇这样的人一定会给予他们驻扎海外殖民地的军政大权,有他们驻守新领地,一定能够安定一方。

江阴抗清三公如今默默无闻,黄汉布置旗卫进行打探才得知他们的近况,如今他们都是布衣,唯有冯厚敦拥有秀才功名。

黄汉举荐了几十地方官,其他人甚至于温体仁和陈奇瑜是否能够如愿黄汉都不在乎。

唯有宋应星、阎应元等等四人志在必得,为此黄汉还派遣旗卫跟老丈人沟通,也给刘之伦去了信。

拿下大半个朝鲜国原有领土纳入大明版图,征虏大将军居功至伟,他举荐的官员虽然让人根本看不懂也得着重考虑。

第九百三十五章:事在人为第七百零七章:穷疯了第一百零六章:抓舌头第六十一章:直达天听第六百二十六章:连抢带赚第二百九十九章:成竹在胸第一百八十二章:推广第四百三十二章:死缓一年第五百七十二章:羞辱大明第六百零五章:鞭长莫及第四百四十七章:天知道第九百一十八章:烈火焚城第九十九章:补战损第八百七十七章:战术高手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第六百七十章:阳方堡第十三章:杀敌第三百七十二章:砍银子第二百八十九章:击毙耿仲裕第一百七十二章: 竖子不足为谋第八百五十六章:封无可封第一百四十三章:舍我其谁第三十章:救治第五百七十九章:狮子搏兔第七百四十四章:郑芝龙第八百六十二章:收复交趾故土第七百零六章:目无王法第二百九十六章:赏罚分明第二十四章:备战备荒第六十七章:二货阿敏第八百二十四章:天亡我也第二百七十九章:打预防针第十五章:战马第一百二十一章:实者虚之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祯痛哭第四百二十三章:旅顺号第一百七十二章: 竖子不足为谋第五百九十九章:高起潜投降第二百零六章:为人民服务第六百四十一章:点兵排将第三百五十章:金州营地第二十四章:备战备荒第二百六十六章:青城大捷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一百九十四章:秘密战线第二百零二章:君前奏对第七百零四章:里应外合第二百四十章:追杀卓尔毕第二百零三章:功过相抵第七百二十四章:人喊马嘶第三百零六章:杀入第一百四十五章:拼爹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终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袭第二百一十九章:以牙还牙第一百八十二章:推广第六百四十章:绕道伐明第三百七十三章:杀一儆百第三十八章:遇敌第七百零四章:里应外合第八百三十五章:选择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八百八十二章:奋起直追第三百五十五章:突入防线第一百五十二章:杀祖大乐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五百四十六章:洛阳第三百三十二章:浪得虚名第五百七十九章:狮子搏兔第六百三十章: 以死谢罪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接再厉第九百二十八章:司马昭之心第六百九十五章:不归路第四百三十四章:挂炉烤鸭第四百一十七章:对轰第六百八十二章:咄咄怪事第八百二十章: 固若金汤第七百八十三章:香港岛第七百一十二章:窝囊废第九百二十一章:传国玉玺第三百零四章:围攻复州城第七百二十二章:辽沈郡王第五百八十九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第八百六十六章:异域扬威第九百四十八章:血雨腥风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东征第六百二十六章:连抢带赚第二百四十一章:惊愕莫名第三百七十九章:皇帝愁苦第五百一十章:打入流寇核心层第四百五十九章:釜底抽薪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历史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广渠门第七百四十六章: 汉江省第五百九十一章:义州燃起战火第八百九十九章:汉文明之光第一百三十四章:活路第三百二十七章: 凤凰堡第四百三十四章:挂炉烤鸭第九十七章: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