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无凭无据

“一年?”闻言,张璟呢喃了一句,又再问道:“你确定吗?”

“嗯!应该差不多就一年。”黄汴点头,又解释道:“如今江南市场上,流通的劣币其实还不算多,至少在我的那些生意进项里,所收到的劣币并不算多,还没有让我的损失太过言重。”

说话时候,黄汴又从怀里,摸了一块抱着东西的锦帕,然后当着张璟慢慢的打了开来。

期间,张璟一直看着,只见那锦帕里,包着的是一堆铜钱。

不过这些铜钱的色泽,看着较之一般的铜钱,实在是有些黑。

“这是?”看着眼前的这些铜钱,张璟疑惑问道。

黄汴先是把锦帕里的那堆铜钱拿到张璟面前道:“国舅爷,这便是自从朝廷下旨铸造泰昌通宝以来,江南各地流通的劣币。”

而后,他又从口袋里,取出了几枚一样的泰昌通宝,张璟看着,明显感觉这几枚铜钱,比锦帕里的那堆铜钱,色泽更好些。

“这几枚都是成色足够的泰昌通宝,国舅爷请细看。”黄汴又道。

闻言,张璟从两类铜钱里,取出几枚铜钱,细细看了起来。

确实,这些铜钱拿在手里,与那些成色足够的铜钱对比,就让人觉得分量有些不足,想来是里面铜减少了,多放了铅。

“这些劣币,铜铅分量如何比对的?”张璟问道。

“多数都是按铜五铅五的分量铸造的,少数一些劣币,差不多按照的是铜四铅六的分量铸造。”

黄汴想了想道:“大概是铸币者刚刚尝到铸币的甜头,又怕一次性铸造了太多数量的劣币,导致市场大乱,对他们不利,所以在有计划的慢慢的把劣币流入市场,从而使他们掠夺百姓财富时,不会一开始就闹出太大的市场动荡,导致物价飞涨。”

闻言,张璟问道:“这也就是你适才说的,他们这样流通劣币,可能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让百姓觉得钱不足钱的原因吗?”

“以现在江南市场上的劣币流通数量,差不多是这样。”黄汴点头应道。

而后,黄汴又从锦帕里,取出一枚最黑的铜钱,话锋一转道:“不过,如果像这样的铜钱,或者是质量更差的铜钱,日后出现市场更多,流通的劣币质量更差的话,就算铸币者刻意控制劣币流通市场的数量,但江南市场因此崩溃的速度,只会更快。”

“大概要多久?”张璟问道。

黄汴想了想,不确定道:“最快的话,也许半年功夫,慢的话,也许八、九个月,市场崩溃都是有可能的。”

张璟听后,也是跟着点了点头,但并未多说什么。

其实他对于这种深奥的经济规律是不懂的,不过张璟却知道黄汴说得应该是对的。

因为张璟记得,真实历史上,魏忠贤被朱由校派去整治江南铸币案时,正是天启二年的时候。

记得那时候,好像是因为市场上流通的劣币太多,导致商户做生意收到的劣币太多,自己的财富大量缩水,又被当时已经由东林党人控制江南官府,强制要求商户接受金陵宝源局铸造的劣币,结果直接就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的市场后果。

无可奈何,最终多数商户都选择罢市,逃亡江南市场,而剩下的选择在江南坚持的商户,多数都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因为财富急剧缩水,从而走向破产。

不由得,张璟认真看了一眼黄汴,心里面他明白,面前这个今天就见他一面,就敢拦他的路,还敢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让张璟和东林党人作对的大胆的家伙,在商业上,确实是有些门道。

起码,这预料市场发展的本能,也就注定了他的商业天赋,毕竟这种天赋,注定黄汴将掌握大市场,领先他人一步。

这也怪不得黄汴能成为江南豪商,还养了一个昆曲戏班,要知道这个时代,能养得起一个大的戏班的人,基本上都是非富即贵的人,普通人明显没那个本事。

“这样的话,恐怕现在很难告得了金陵宝源局了,毕竟江南市场并未出现大的波动,朝廷和陛下没察觉到劣币霸占市场的危害,我就是想帮你,以现在的情况,是很难的。”张璟有些为难道。

“那该如何是好?”黄汴听后有些焦急道:“劣币一日在江南,江南百姓就得受一日迫害,而这其中,我们这些良民商户,所受损失却是最重的,到时候江南真若因此罢市,朝廷感到事情棘手再派人整治,那就真的迟了。

因为事关能不能保住他的身家,即使往日里,在商场上,黄汴面对达官显贵,豪商巨富,都能以出色冷静的头脑应对,可是现在的情况,也让他完全没有了往日所保持的理智了。

“这也没办法,你也知道如今朝政已被东林党人掌控,无凭无据,你便告发东林党人铸造劣币,谋取私利,你说在江南市场尚未崩溃之前,能不能告发得了他们?就是陛下,恐怕也不会信你的告发之语。”张璟回道。

“无凭无据?这怎么会是无凭无据?”黄汴听后,一把拿过那锦帕,指着锦帕里面的那堆劣币急道:“有这些劣币在,怎么能说无凭无据呢?”

“难道有这些劣币在,你就能证明这劣币是由金陵宝源局造的吗?我且问你,倘若你告发东林党人成功,你如何能证明这些劣币是金陵宝源局造的?而不会是民间百姓私下铸造的劣币呢?”张璟反问道。

“这怎么可能?这可是泰昌元宝,劣币流通江南这才几个月,也就比朝廷下旨铸发泰昌元宝晚些时间,就这一点时间,民间怎么可能有时间私铸?”黄汴问道。

“怎么不可能?既然劣币流通江南的时间,比朝廷下旨铸发泰昌元宝晚一会儿,那就说明在时间上,民间私铸劣币是有可能的。”张璟回道。

“国舅爷你未免把民间私自铸币想的太简单了吧,就这么点时间,我不信朝廷和陛下会信这些劣币是由民间私铸的。”

309、给胡维霖加担子258、五军都督府300、酒醋面局韩彪401、稷山大捷34、你大点声!我真的听不见!56、惩罚太轻317、锦衣卫千户掌军器局398、法司几成虚设386、西李受辱102、奸商万炜271、尚不完善355、万历脱不开干系398、法司几成虚设373、会伪装的王化贞309、给胡维霖加担子7、连臣子都怕,还做什么皇帝?198、好个确信无疑193、管鲍之交,除膜慰道27、选后选德313、证据面前案情水落270、自生火铳103、赈灾不力200、还是叶相公是明白人157、多数儒生的缩影76、饿死朕了!280、王安有想法58、前面鸟没了,后面菊花也不保!343、汉族女英雄210、就剩最后一个75、得找个好管家240、好一个南海子!342、川兵白杆兵80、火器研发慢,购买量不足236、禁军中的禁军406、御极二十六年,未见忠直如此人者。271、尚不完善86、师夷长技难可成383、挑拨离间370、杨家人联络内廷40、握手河桥柳似金183、薛侯爷很守信用250、耿直人也不老实392、代善135、要不国舅爷也来听一出?326、手掌震得疼352、小儿尚幼106、看了也是白看!62、需要一支得力的中央军23、关禁闭228、贼喊捉贼72、谁说大明没有揽权的外戚?312、搜查魏朝121、抗清三公得其二143、谁人用心273、都不想抓人236、禁军中的禁军57、等我见过陛下,再来找你们!47、活该你一辈子富贵不了!322、绝不叫“养性”1、族妹是皇后310、藏信高府226、都是混账!295、大明没“大人”279、拿什么来拯救九千岁?60、大明败于奸细224、章节名错了298、桀骜不驯王维栋292、没权利万万不好81、东林夜议59、做了个梦,就敢切鸟!277、高进认罪207、瓜很苦312、搜查魏朝363、重刑威加海内89、邻家有女23、关禁闭195、额度高了?4、真性情143、谁人用心78、老狐狸挖坑141、钱息312、搜查魏朝97、王崇洋288、胡搅蛮缠朱由校385、宫闱丑事156、粗中有细191、少年皇帝很机智12、对付张璟的好时机336、王安倒台16、王安万万留不得55、李超招了310、藏信高府170、空穴来风210、就剩最后一个159、流刑斩刑240、好一个南海子!91、军器局就这么点人?157、多数儒生的缩影261、都想博关注397、锦衣卫诏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