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空穴来风

《诗经·周南·关雎·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这话的意思是指敢于提出自己观点和方法的人,即使说得不正确,但也不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而听到这观点和方法的人,从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即使他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叶向高自然不敢反驳这种先贤留下来的理论,因为这不仅是他们这些所谓的圣贤子弟,在大明保证自己地位的护身符,更是他们始终占据道德制高点的利器,反驳了先贤留下的精华,那岂不是说他们学的先贤留下的书籍,什么用都没有吗?

朱由校的话,看着是向他征求意见,但是叶向高清楚,这里面更是藏着一个大坑。

若是他因为要证明熊廷弼有罪而反驳,除非叶向高不想干首辅了,甚至不要东林了。

毕竟,叶向高一旦反驳,首先他必然被天下读圣贤书的儒生唾弃,就是他所在的东林党人也会抛弃他,甚至于东林党,也会因反驳圣贤而分崩离析也说不定。

所以,叶向高明白,这个坑,他不能跳。

而不能跳的话,叶向高也只能向朱由校妥协,行礼道:“陛下说得没错,言者无罪,既然冯御史、张御史和姚给事中,听闻流言而弹劾熊廷弼,今日又明白熊廷弼无罪,主动上奏为其洗脱罪名,三人身为言官,风闻密奏乃是本职,是故自然无罪。”

叶向高一字一句的说完,语气不缓不慢,看不出什么波动,但这一切都是他仕宦这么多年,所积累的经验表象而已。

实际上,其实叶向高的内心,真的是愤恨无比的。

方从哲这个家伙,即使被他们东林党人赶下台,在被他们逼着妥协了一些事情后,竟然还背地里藏了这么一手,这一手可真是狠狠的摆了他们一道。

想到方从哲若是知道他们集合整个东林党的朝堂之力,都没能阻止熊廷弼起复,还要让袁应泰和整个东林党背上失职误国的名声时的笑脸,叶向高就恨不得现在指使东林党内的言官,弹劾致仕的方从哲。

至于如何弹劾,很简单,三大案之中,随便找一个,都和方从哲脱不了关联。

只要随便找一个,或者三案齐出,利用言路上不需担责任的弹劾,叶向高还不信对付不了方从哲这个失势的过气首辅了。

当然,现在不是思考对付方从哲的时候,叶向高明白,怎么能在失去熊廷弼罪臣之身的把柄时,还能阻止熊廷弼起复,才是如今他们东林党在这场朝会的当务之急。

事实上,确实如此,还没等东林党人想到办法,作为今日的主角,之前罪名没被清除的熊廷弼,等待了这么久,在姚宗文等人证明他无罪后,自然要发生为他的起复壮势了。

“陛下,事已至此,臣之清白,应有定论。此番入京前,臣已听闻辽东情况,可谓局势危矣!”

熊廷弼行礼大声道:“臣昔日经略辽东时,深悉辽东局势,也与建奴逆贼,交手不少,深知当下辽东该如何应对,臣不才,今日愿向陛下毛遂自荐,再往经略辽东,助陛下剿灭建奴逆贼,以安大明边疆!”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令人听了不由心驰澎湃,朱由校便是其中之一。

想到熊廷弼之前在辽东,对付建奴逆贼,没让建奴逆贼占到多少便宜,相反明军还吃到不少甜头,当即,朱由校便脱口大喊道:“准!”

“臣谢陛下,吾皇……”

熊廷弼闻言大喜,当即便要行礼谢恩,不过,很显然,熊廷弼高兴得太早了,东林党人虽然败了一场,但也不会因这一场,就让他起复的。

只听得,左佥都御史左光斗出列大声道:“陛下,熊廷弼大不敬罪名尚无定论,如何可就此起复?”

一语而出,大概是左光斗为了怕事情成了定局,无可挽回,所以声音很大,大有震破大殿之势。

不过,这也让所有人都把目光聚集到了他的身上。

强忍着愤怒,朱由校看着这要搅坏局势的左光斗,一字一句道:“左卿恐怕有什么误会,适才诸卿已有定论,弹劾熊廷弼之事,纯属听信流言,那熊廷弼现在岂会有罪?无罪,那还需要定论他什么罪名?”

朱由校的话,也是在场大多数人的想法,毕竟连弹劾熊廷弼的人都认为熊廷弼没罪了,那还要怎么证明他有罪呢?

此时,就是刚才认同朱由校的叶向高,也是这样想的。

不过,左光斗贵为东林中坚人物,敢如此逆朝势而为,自然是有理由的。

只听得,左光斗正声回道:“启禀陛下,既然弹劾熊廷弼之罪,来于流言,那就要派人查明流言是否真实,方可再论熊廷弼是否清白。如何能因为这些罪名,因为来源于流言,并且弹劾之人认为熊廷弼无罪,就能说熊廷弼真的无罪呢?”

“所谓‘空穴来风’,流言蜚语能传开,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故而以臣愚见,就算熊廷弼真是清白的,那也不能仅仅听信弹劾熊廷弼的人的单方面言语,就证明他无罪。为了秉公执法,维护朝廷纲纪,臣以为,还是要派人去辽东,仔细查访清楚,再来定夺熊廷弼是否真的无罪,方为上策!”

左光斗这话说得,颇有点胡搅蛮缠的意味,就和一场案子,原告人都不想告了撤诉了,可案件审理者还要继续审一样。

这话说得看着是在做无用功,毕竟,姚宗文他们敢说熊廷弼无罪,自然有办法证明的,但是,左光斗就是要做这无用功。

因为左光斗明白,阻止熊廷弼起复,并不是要证明熊廷弼有罪就可以阻止,只要他们坚持派人查明熊廷弼罪名,那不管熊廷弼清白不清白,只要一日没把熊廷弼的大不敬罪名查明,熊廷弼背负着大不敬的罪名嫌疑,那就一日不可为官!

与此同时,叶向高这些人听了左光斗话后,被左光斗一下子点醒,他们都不是傻子,怎么听不出左光斗的意思。

当即,叶向高暗骂他被方从哲气糊涂的同时,也是跟着上奏朱由校,附和左光斗道:“左佥都御史之言,臣附议。”

之后,内阁阁臣刘一燝、韩爌,御史黄尊素、兵科都给事中杨涟等人,也是跟着出列附议。

其他还没明白过来的东林党人,见了这一幕,有东林大佬们带头,也不管听没听明白,也是跟着附议。

一下子,今日的朝堂又起波澜……

179、无论如何就要如花姑娘376、练兵方式114、校匠210、就剩最后一个206、不得不为180、奴家想要42、赌坊谋财126、三论397、锦衣卫诏狱77、国丈无爵55、李超招了307、走后门71、大爷小道童230、借不会破案的人破案97、王崇洋15、还是巴巴好!177、贵人背后,贵不可言!63、大婚之后,朕必收权!69、偷梁换柱45、公公拿两箱银子走吧!398、法司几成虚设85、合作谋划22、你们说陛下会怎么看我们国子监?321、锦衣卫指挥使难得善终43、咱家倒要看看谁敢对国舅爷动手?280、王安有想法150、交易推荐管家173、良知被群体泯灭43、咱家倒要看看谁敢对国舅爷动手?347、与秦、马两家和好49、皇后族兄的身份好199、辽东,熊廷弼!260、勋贵集体巴结54、张璟怎么会有证据呢?401、稷山大捷146、都听张国舅的150、交易推荐管家40、握手河桥柳似金60、大明败于奸细103、赈灾不力41、两万两265、孝宗要背锅212、羡慕客巴巴340、重点在火铳7、连臣子都怕,还做什么皇帝?273、都不想抓人29、给朕盯着张璟276、我好害怕哦!38、诸位相公可动不了那张璟393、古英贝勒很尴尬403、明军百万骑兵22、你们说陛下会怎么看我们国子监?378、辽西无底洞125、飞鸟也可击落3、且慢!320、王体乾的预感161、有办法让他出来260、勋贵集体巴结371、杨勇持帖求李397、锦衣卫诏狱201、一码归一码204、廷弼必尽力相助250、耿直人也不老实35、国舅爷的事情有古怪363、重刑威加海内86、师夷长技难可成227、让张璟去查12、对付张璟的好时机18、霸王嫖49、皇后族兄的身份好220、把水搅混305、配合潜伏302、替死鬼有了24、选秀加快时235、王体乾314、大不敬,斩魏朝405、陈情疏69、偷梁换柱365、监军朝鲜326、手掌震得疼7、连臣子都怕,还做什么皇帝?31、此张嫣非彼张嫣?343、汉族女英雄320、王体乾的预感142、脱靶了334、让朱由校把话说出来189、臣能看看奏疏吗?218、旨意不对劲343、汉族女英雄309、给胡维霖加担子114、校匠150、交易推荐管家319、西山军器局97、王崇洋400、杨镐被黑的太久109、执政勤勉的朱由校220、把水搅混290、国母不可轻易干政280、王安有想法137、黄汴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