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撤退

在余枫率部出发救援陈江河之后,陈越才得到顺军骑兵追过来的消息。顾不得清剿残余的卫所叛军,立刻下令所有军队集结,当然此时叛军也逃的差不多了。

留下王寅等人安置惊魂未定的崇祯皇帝,陈越自己则带兵迅速往北,往北赶了五里,遇到了回来的后军,知道已经击败了来袭的闯军骑兵。

天色已经黑了下来,不适合继续行军回卫城,索性大伙儿就地宿营。命令刘能带领所部在运河边驻扎,夜里派出哨探探查对岸动静,防止顺军趁夜渡河,虽然浮桥已经烧掉,可十几丈宽的运河河面根本挡不住大军,不过夜间渡河难度太大,顺军应该不会。

因为白日里卫所叛军的抢掠,运河边好多店铺被抢劫一空,好多店铺里的掌柜伙计惨被杀掉,或者仓皇逃跑,这里的房子空了许多,倒不担心晚上没有地方居住。

在一间较大的酒楼的二楼,陈越和陈江河父子对坐交谈。陈越向陈江河说起了撤退的计划。

“海船数量不足以运载所有人马,我打算亲自带领骑兵沿着陆路撤退,海路就拜托父亲大人您啦。”陈越郑重的对父亲道。

“就不能咱们父子一起乘船去淮安吗?”陈江河问道,河北山东都已经被闯贼占据,从陆路南下要冲破闯贼重重包围,要经过无数场激烈的搏杀,他实在不忍心让儿子冒这么大的危险。

“要不,干脆别带这么多东西,战马也抛了算了,挤一挤的话一百艘海船应该能装得下这四五千人吧。”陈江河试探着道。

“那哪行?这物质和战马是我西山军战力的保证,没了它们实力最少下降一半。”陈越摇头道。

即使能够逃到南方,拥立崇祯继续做皇帝,可是大明依然面临着极其危险的局面,手中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如何能保证父子在南方立足?

“就是苦了阿越你了!”陈江河难过的说道,在敌境行军上千里,这是何等的危险。不过陈江河没有说自己代替儿子这样的话语,因为他知道自己不足以控制陈越手下的兵将,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对西山军情况的不熟悉。

“父亲放心,这点苦算得了什么,比去年我带兵冬季进入草原冒着大雪千里奔袭蒙古部落差了许多。”陈越笑着安慰父亲道。不过是从天津跑到淮安罢了,自己手下都是骑兵,又是在一马平川的北方,即使大顺军派出千军万马堵截,又岂能拦住机动灵活的骑兵?

“倒是父亲大人您的责任更加巨大,毕竟您要保护好皇帝和公主,还有海上凶险,要冒着惊涛骇浪,父亲您还需要小心才是。”

崇祯就是陈家父子以后发达的保障,可万万不容有失!

“只要我在,陛下必然安然无恙!”陈江河坚定的说道,在他的心里崇祯是大明的皇帝,重要性丝毫不比自己父子的性命要差。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留下余枫部留在运河边,防范着顺军渡河,陈越自己带领军队回到了卫城。立刻开始部署撤退事宜。

顺军骑兵既然已经追来,后面肯定跟着更多的军队,而且保定河间各府都有顺军的军队,在保定有刘芳亮带领的两万多顺军主力,再不走的话等他们围了上来,就麻烦了。陈越可不想在天津来上一场守城之战。

好在回归之前,王寅已经把天津卫的物质陆续用船运到了大沽海防营水寨,天津卫的运河里有的是河船,陈越当即以天津巡抚的身份下令,雇佣运河上的河船,把卫城剩余的物质一股脑的运往大沽,西山军步军两营,也随同船队一起出发。

说是撤退,其实和搬家差不多,盖因西山军的家当实在太多,天津卫粮库的漕粮有上万石,因为天津是漕粮的中转站,山海关的关宁军一部分军粮要从这里中转,故存了这么多的粮食。当然这么多的粮食当然无法全部运走,陈越也只是下令带走足够大军吃三个月的口粮,其他的粮食则作为报酬发给雇佣的船工。

王寅雇佣了三百多艘河船,都是运送漕粮的粮船,又雇佣了上千名码头上的苦力,帮忙把钱粮物质装到船上。工钱则用粮仓里的漕粮折抵,在这个动乱的年月,粮食可比银子还要金贵,一条货船往返一趟给十石粮食作为工钱,并且粮食先付,足以让这些船工乐开了花。

积攒下来的几十万两银子肯定要带走,原来剩余的银子,加上前些时日铁狮子勒索天津富商的财富,已经刚刚剿灭卫所叛军时缴获的脏银,加起来还有五十余万两,这些全部都要带走。

还有就是原来的军械,七十多门虎蹲炮,上百架改装的强弩,以及军械司工匠们的各种工具,原来这些是装在战车上的,可眼下步兵要乘船赶往南方,战车体积太大当然无法装船,行走速度太慢也无法同骑兵一起沿着陆路南下,所以这些军械只能用海船运走了。

足足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才把所有携带的物质装运上船,足足征发了三百多艘河船,船队在卫河中排了将近二十里。卫河就是海河,南北运河在天津和卫河汇聚,从天津卫城沿着卫河往东一百里,就进入了大海。有着丰厚的粮食作为报酬,船工们才不管西山军要去哪里,对这些在河上争扎求活的苦命人来说,活命的粮食才最重要。

为防万一,分出一部分步兵在河船上负责押船,另一部分则由杨正平和金鑫分别带领,沿着河岸步行行军,为的是防范敌人可能的袭击。

这么大规模的撤退,肯定无法保密,同时又携带着这么多的财富,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好在,虽然闯军骑兵已经追赶了过来,不过在运河的对岸,想渡过运河来袭不是那么容易。而天津卫所叛军已经被打垮,为首的兵备道原毓宗被活捉,指挥使娄光先在清剿时被火枪射死,虽然另一个指挥使曹友义逃走,但仓促间他肯定也无法再纠集一支能够威胁到船队的军队来。

第508章 雏鹰展翅郑家子第218章 竹杠敲不成第1000章 被迫第684章 破岳阳第302章 惨胜第406章 告示第912章 攻城第383章 顾锦城的想法第784章 人生如戏第546章 怒火第663章 各有盘算第276章 杀机第628章 潮汐第753章 锦衣卫大战应天府第976章 郑森率军入九江第679章 自荐第771章 该杀的杀第三十章 琐事第652章 君与臣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触即溃第854章 入聊城第858章 还请王爷早做准备第292章 船队南行第607章 满清内斗第472章 九江城左良玉薨逝第450章 阻击第一百五十二章 赋诗一首第766章 精锐之师(加更)第1030章 商税第六十章 铩羽而归第224章 铁狮子劝降第445章 阅兵(第二更)第660章 攻守之议第898章 追与逃第725章 绝望第948章 公主也可监国第770章 入城第266章 海上第八十九章 近在咫尺有人才第541章 倾覆第1026章 设立商部第289章 金声桓第464章 八旗破阵第一百二十八章 朝议(第二更)第236章 李自成(求订阅,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第513章 士气低落芜湖城第一百五十八章第358章 朝廷大事第489章 华夏之地岂容鞑虏肆虐!第959章 和盘托出第586章 海上第304章 决断第352章 朝议第一百五十章第570章 谈判第451章 顾君恩献策第一百八十五章 斩草除根第571章 必须得赚钱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坤兴出宫第214章 兴奋无比的陈越第397章 干票大的第351章 起驾第754章 谈判(第一更)第308章 崇祯驾临扬州第708章第590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第947章 收服阎应元第708章第898章 追与逃第632章 很顺第723章 萌生退意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山风云第565章 造船第四十一章 黑夜中的杀戮第406章 告示第645章 克荆州,何腾蛟殉国第965章 土崩瓦解第250章 败露第1017章 要给丈人面子第951章 郑芝龙要谈判第981章 你可曾为朕想过?第1027章 时来运转第三十七章 走门路第213章 大顺立国第四十七章 报仇雪恨在今朝第370章 离京前第230章 金蝉脱壳第763章 这是一场齐心协力的会议第727章 全军出击西军溃第867章 觉华岛第256章 天津突变第717章 战正酣第四十六章 收了两个手下第785章 封王第696章 用尚方宝剑宰了郑森这小子第820章 定计第985章 史可法入九江第四十一章 黑夜中的杀戮第547章 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