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各方反应

这一日,平南军大举出动,一举查抄了魏国公府,不仅是魏国公府主宅,城内外属于国公府的各处别院,乃至魏国公名下的商铺酒楼都被查抄。

有陆宗汉手下的老锦衣卫以及应天府的差役配合,属于魏国公的产业查的很清楚。

数以千计的士兵出动,把半个南京搅得天翻地覆,街上行人各处百姓惊骇的躲在一边,看着经过的满是杀气的军兵。好在这些军兵对普通人家并不骚扰,没有什么抢掠奸淫欺负百姓的事情发生。倒是有些地痞流氓趁火打劫,然而很快就有一队队的骑兵杀来,满街巷的搜捕,明晃晃的刀枪告诉他们,这种事情不被容忍。

陈越亲自带队查抄魏国公府,考虑到魏国公徐久爵是南京勋贵之首,而实际参与叛乱的忻城伯赵之龙和诚意伯刘孔昭自然也不能放过,由锦衣卫指挥使陈江河带队负责。

看着往日高高在上的公侯勋贵的府邸被查抄,听着里面传来的隐隐哀求哭泣之声,除了和被抄家的府邸有关系的,大多数百姓却拍手叫好。这些勋贵们就如同一座座大山,二百多年来压在南京百姓的头顶,这些勋贵大多没有什么实权,便把满腔的心思用在掠夺财富上,南京城内只要是好的地段好的店铺,都会被他们挖空心事搞到手,除了官员士绅以外,普通的百姓根本无法和他们抗衡。

都说南京六朝金粉天下繁华之地,可繁华也只属于这些公侯贵族以及官员士绅,大多数百姓只能操持贱业赚钱糊口。

而今,看着这些高高在上的人物被打倒在地,绝大多数百姓的心里那是非常的爽,他们也有今天啊!特别是那些曾经被欺负过的普通百姓,更是鼓掌叫好,而南京城内,没有受过这些大人物手下狗腿欺负的又有几人?

在普通百姓拍手叫好的同时,却也有很多人兔死狐悲、惶惶不可终日,这些人就是怀远侯,东宁伯等一帮勋贵。

当年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时,并没有把所有勋贵都迁走,而是留下了一批人在南京。毕竟南京城是大明的陪都,也需要人镇守。当然跟随他到北京的大都是靖难功臣,而留下来的多是没有被太祖朱元璋杀光的老人。这些人本来也就不受北京的皇帝待见,原来还有好几十家,二百多年来很多被因为各种原因夺爵,到了崇祯年间南京还有勋贵十多家。

当然再不受皇帝待见,那也是贵族,大明除了朱元璋以外,可是没有杀功臣的习惯。从道理上来说,勋贵和宗室是最忠于皇室的人,因为他们的利益本就和皇室绑在了一起,而按照大明的制度,哪怕是爵位最低的伯爵,品级也在一品的文官之上,所以一般情况下这些勋贵没人敢惹。只要不犯下大错,哪怕是应天府尹也会让他们三分,所以普通百姓更是没人敢招惹他们。

土木堡事变之后,勋贵武将权力尽是,已经完全被文官压制,于是这些勋贵也都只能无所事事混吃等死,这等情况下再谈什么抱负都是狗屁,他们活着就是为了捞银子就是为了享受,而今天这种好日子好像就要到头了......

在福王登基之事上,除了赵之龙和刘孔昭比较积极以外,大部分勋贵只是冷眼旁观没有做出什么举动,按道理说他们和福王牵扯不大不应该害怕,可是魏国公徐久爵也没有参与福王之事啊!他都被抄了家,接下来恐怕就会轮到自己。

可即便知道自己不能幸免,他们也无可奈何,整个南京都被平南军控制,原来的京营卫军已经被缴械,他们即使想动作也没有能力。

在勋贵们惶惶不可终日之时,南京城内的官员们却反应不一。

有些官员因为参与了弘光朝廷,接受了福王的任命,生怕事情会牵连到自己,眼下陈越正在查抄勋贵的家,等他腾出手来可能就会对付自己。害怕之下,只能暗地里想法走门路。很多官员想方设法想和陈越搭上关系,数以十计的人等在五军都督府之外,就是想等到陈越的接见。往守门的兵丁手里不住的塞银子,可这些兵丁却没人敢收,费了好大功夫才弄清楚陈越原来不在都督府,而是一直留在了被查抄的魏国公府。

去查抄现场他们自然不敢,无奈之下只能想其他门路,打听到钱谦益在平南军攻城时和陈越交情不浅,便一窝蜂的涌到了钱府拜见,请求钱谦益能为他们说话。

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钱谦益,现在已经没有人不佩服,瞧瞧人家,轻松的玩转于福王和崇祯之间,福王倒台摇身一变又成了功臣,不能不让人佩服!

钱谦益很和蔼的接见了他们,告诉他们根本不用害怕,平南侯根本不会对他们下手,因为毕竟朝廷还需要官员运作,没了他们,等崇祯到南京之后如何组建新的朝廷?

钱谦益是东林党党魁,平素威望就深,他的话很多人自然是信的,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很多人顿时心安了。

当听到陈越竟然查抄了魏国公府时,钱谦益心中也是有些震惊,他当初阴了赵之龙一把,也希望陈越能够借着讨逆之际搞一搞这些勋贵。毕竟南京的蛋糕就这么大,搞到了勋贵,文官们就可以多分一些。所以他对陈越搞勋贵乐见其成,只是没想到陈越竟然先拿魏国公徐久爵开刀。

不像史可法担心查抄魏国公府会使得南京大乱,钱谦益却没有这样的想法。魏国公府固然在南京根深叶茂,可也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的实力完全建立在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之上。而如今魏国公徐久爵在福王之事上毫无作为,根本不能得到崇祯的信任,和立下大功的陈越相比,徐久爵在崇祯心里的地位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有平南军大军在,魏国公府的势力根本翻不起浪花,其他勋贵也翻不起浪花。

只是,魏国公倒下了,平南侯又起了来,必然会取代魏国公成为南京新的勋贵势力,想到这里,钱谦益又皱起了眉头。

第567章 陈越言志(上)第233章 宣武门第468章 十日不封刀第881章 全歼清军骑兵第970章 席卷浙江第865章 阿拜的战略第314章 钱枫林议设幕府第668章 刘能献计第686章 陷阱在哪里?第1020章 剿灭叛军指日可待第556章 指点江山第486章 追与逃第597章 顾君恩的建议。第511章 崇祯许封王第499章 水攻之议(2)第292章 船队南行第一章、不再做傻子第一百六十章 开城门喽!第311章 将功赎罪犹未晚第九十六章 制作火药第955章 崩掉几颗牙齿再说(第三更)第七十四章 里长赵离第996章 谋求西域第418章 朱三太子的消息第390章 攻打江府第380章 排行老二第320章 南京攻略(1)第484章 袭击第388章 谈判第713章 计毒莫过绝粮第789章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监国公主第673章 肆意抢掠的大西军第514章 巧言如簧的刘能第448章 固镇之战第525章 蒋干第1012章 太湖剿匪第500章 前奏第1006章 总理还是总统?第821章 围城第266章 海上第338章 巧舌如簧侯方域第1034章 海外立国第884章 占领临清第268章 武邑知县钱枫林第992章 怒骂第226章 绝望的崇祯第337章 刘泽清之死第327章 见风使舵等闲事(加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王寅第901章 围剿第611章 风将起第215章 再闻坤兴公主的消息第693章 襄阳战局第933章 就等着种子生根发芽第200章 汉奴第一百七十九章 救兵第737章 中风第894章 多尔衮兵败逃跑第863章 抵达金州第653章 陈越的要求第419章 处置第一百四十六章 动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这下可解决了难题第626章 港口之战第942章 阴谋倾覆朝廷的乱臣贼子第252章 袭营第九章 今个真呀真高兴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京(第五更)第225章 城破(两章合一)第一百六十章 开城门喽!第382章 都督府日常第696章 用尚方宝剑宰了郑森这小子第445章 阅兵(第二更)第十九章 军姿和蜂窝煤第215章 再闻坤兴公主的消息第464章 八旗破阵第296章 火攻第1010章第680章 堵胤锡兵出辰州第324章 勇于任事阮大铖第一百六十五章 核查战功第339章 拨乱反正看吾辈第660章 攻守之议第860章 水路夹击第318章 以文御武是传统第624章 矮墙第564章 永王的消息第243章 忠臣和识时务者第306章 崇祯的心思第870章 清军求援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山军进驻矿区第684章 破岳阳第198章 喀尔喀部落(第三更,求订阅求打赏)第333章 功败垂成第298章 孤注一掷第223章 劝降第550章 拒接圣旨第354章 陪未来岳丈吃饭第620章 荷军来攻第927章 突如其来的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