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固镇之战

参谋司制定的应敌之策看似保守,却是最稳妥的方法。毕竟在野战上,现下的八旗兵可谓无敌。

在另一个时空,多铎部清兵四月五日自归德南下,十七日就到达扬州,然后四月二十五日攻破扬州,五月初九渡过长江,五月十四日南京投降。

清兵也就在扬州打了数日,其他地方都是不战而降,其进兵的速度也就是行军的速度。

而若是能够想法迟滞清兵的进兵速度,在路途中拖些时间,然后扬州再死守数月,只要把时间拖到七八月份,南方潮湿炎热的天气将会使清兵不战自溃。毕竟这样的天气不是生于北方的满鞑所能适应。而另一个时空,后期满清攻打南明之战,攻打福建两广贵州云南数省,基本上用的都是绿营降军,八旗兵不适应南方气候是重要的原因。

至于那些杂牌军将领肯不肯听话,总督府也有的是办法对付他们。首先这些将领被派往泗州宿州一线驻守,是不可能带家眷的,将领士兵们的家眷大都还在大明的治下,若是他们投降,其家属肯定受到牵累。

而对于胡尚友张天福、张天禄这些四川乃至北方的军队,其家眷就算是朝廷也鞭长莫及,总督府则许诺,只要其能完成守城的任务,哪怕是折损了全部的兵力,在平南军中会安排同等甚至更高的职位。

现在的大明可不比另一个时空的弘光朝廷,平南军也不是另一个时空的江北四镇,朝廷的威信还算挺高的,陈越相信不会出现另一个时空明军纷纷投降那种局面。毕竟,现在朝廷一切欣欣向荣,平南军也算是战无不胜的强军,在对阵满鞑,对付闯贼,平定叛军上,表现出了极强的战力。有总督府有平南军在扬州为后盾,事情还没有到绝望的时候。

这些军队将领都世代是大明的军人,不到走投无路的时候,也不会轻易投降异族。

而在另一个时空中,也不是全部的南明军队都不战而降,有好些将领还是坚持到了最后,乃至壮烈殉国,如刘肇基、马应魁、史德威、黄蜚等。

四月八日,清兵先头部队外蒙骑兵到达宿州,守卫宿州的总兵王之纲不战而逃,使得陈越大怒,命令沿途守军捉拿王之纲,押解扬州明正典刑。

守固镇的总兵刘肇基以宴饮招待为名,在酒席上把王之纲拿下,吞并了其军队。王之纲被押解扬州处死。

王之纲本是开封守将,当清兵攻来时一路狂逃,从归德南逃宿州,被江北总督府委任为泗州守将,如今终于为他的逃跑付出了代价。

王之纲被处死,使得各总兵副将大震,知道江北总督府终于要动真格的了,都开始掂量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直接逃跑是不可能了,以陈越的狠辣,肯定会被以军纪处死。若是不投降清军的话,只能老老实实的听从总督府的调遣,守住自己驻守的城池了。

好在总督府也没有逼他们到绝路的份上,守两天的时间,也不算太难。

四月十日,满清固山额真拜伊图、梅勒章京伊尔德带领蒙古骑兵三千到达固镇,总兵刘肇基依靠固镇低矮的城墙,和蒙古骑兵对敌。

蒙古骑兵箭矢如雨落在城头,城头的明军死伤惨重。

刘肇基亲临城头,狂吼着督战,指挥着明军用弓箭火铳反击。

即使能够用弓箭压制城头的守军,靠骑兵也无法攻上城头。在被城头射杀数十个骑兵之后,拜伊图和伊尔德只能带着骑兵后撤,和城墙拉开距离。

一路所过,各个府县明军都是望风而逃望风而降,根本没有敢于抵抗的。固镇的明军出乎了拜伊图的意料,可是针对这种情况,除了攻城也没有别的办法好想。可是他手下都是骑兵,用骑兵去攻城?还是算了吧。

现在他能做的就只有等待后方军队过来。

清兵十万人并非全部是骑兵,八旗兵虽然人人都有战马,可大多数也是骑马步兵,习惯的作战方式还是下马列阵而战。而长途的行军即使有战马代步一日顶多也就六七十里,再多就是战马也受不了。除了一人三马的蒙古轻骑前锋外,其他的军队行军速度也不算太快。

而整个大军十万余人,前后拉了足足二十里的距离,每日拔营扎营吃饭睡觉也需要大量的时间,速度也不可能太快。

所以拜伊图在固镇外等了一日之后,才迎来了后续的军队,这是护军统领图赖所部正黄旗一部,兵力五千余人。随同的还有绿营兵万余,都是归德投降的许定国的军队。许定国被刘能刺杀,这部分军队由其部将带领。

图赖带军到达固镇,也不安营扎寨,立刻下令对固镇展开进攻。拜伊图这一天也没闲着,派手下骑兵抓捕了附近大量的百姓,打造了二十多架云梯。

八旗兵便威逼着百姓和绿营兵攻城,在手持利刃的八旗兵威逼下,百姓们和绿营降兵只能哭嚎着向城头发起了攻击,凡是迟疑不前则都被八旗兵弓箭射杀。

在城下清兵弓箭手的压制下,城头的明军忍受着极大的伤亡抵挡着百姓们和绿营兵的攻城。八旗兵的弓箭射的太准,凡是敢从垛口露头的大都会被箭矢射中,守军们只能举着盾牌遮挡面门去和攻城者厮杀。

好在百姓们的战斗力不强,想攻上城头也不是那么容易。

只要再守上一个时辰就到了天黑,守两天的任务就算完成。就在守军们暗暗松了口气时,数十名八旗锐士夹杂在百姓们之中开始了攻城,这些人都穿着重甲外面罩着百姓的服饰,让不敢露头的守军根本无从判断出来。

而城头的箭矢对穿着重甲的这些人威胁不大,很快便有十几个八旗兵冲到了城头,对守军大肆砍杀,很快城头竟然被杀出一片空地来。

刘肇基大惊,带领手下家丁冲了过去,和爬上城头的八旗兵杀在一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算把八旗兵赶下了城头。

夜晚终于到来了,攻城的清兵缓缓退去。刘肇基清点军队时,悲哀的发现,三百家丁一日的功夫战死了一百多,五千手下死了八九百人,士气低落之极。这让本来还打算坚守些时日的刘肇基生出了退意。

既然任务已经完成,那就撤退吧,若是等到清兵大部队到来,再想撤退也不可能。

趁着夜色,固镇城门打开,刘肇基带领军队撤出了固镇。

明军的突然撤出大出清军的意外,白天还在激战,怎么夜间就撤了?可夜间也无法进行追击,只能等到第二日天明。

第二日蒙古骑兵对撤退的明军展开了追杀,在五十里外追上了疲惫不堪的明军,一番交战之后,只有刘肇基带着少量家丁突出了重围,剩下的军队惨遭清军屠杀......

第210章 罪己诏第665章 碾压第416章 陈越的心思第728章 俘虏和地盘第404章 惑敌第273章第1029章 一路向西第一百六十一章 满朝汹汹讨陈越第1001章 离开西安府第738章 内阁的决定第505章 兵发南京第534章 劝降第732章 捷报传南京第615章 欣欣向荣第367章 殴打第四十九章 组建家丁队伍第964章 刀兵起第418章 朱三太子的消息第723章 萌生退意第644章 何腾蛟带兵援荆州第220章 势如破竹第658章 赏与罚第363章 出手第1024章 牧斋公的选择第202章 翻脸第420章 大明的工业已经落后了第947章 收服阎应元第350章 巨大的缴获第742章 送信第535章 形势大好第499章 水攻之议(2)第346章 兵围魏国公府第482章 就食于敌第664章 百炮齐发显神威第407章 卖盐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玉良言第一百五十七章 磐石第274章 抉择第600章 倭国武士与荷兰人第367章 殴打第608章 南京朝廷第1037章 吕宋攻伐战第782章 裂土封疆第454章 汉阳易手第759章 史可法下定了决心(第二更)第922章 荣华富贵就在眼前第778章 朝廷谁主?(第二更)第277章 君临(第一章)第699章 西军攻打九江之始第六十八章 你生了一个好儿子第794章 分歧第873章 初战第333章 功败垂成第677章 拦截粮船第429章 勾结(第三更)第886章 运河水战第812章 得民心大事可成第535章 形势大好第400章 新编十营第306章 崇祯的心思第477章 枭雄末日第七十五章 暗夜阴谋第一百零六章 逆转第412章 跪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周延儒倒台第609章 美人计第一百四十九章 明清双方共宴饮第767章 排队枪毙(两章合一)第561章 封赏第995章 解释第477章 枭雄末日第277章 君临(第一章)第583章 还有选择吗第一百七十二章 周显的艳遇第892章 大破铁甲兵,吴三桂阵前反正第553章 谥号“忠武”第1006章 总理还是总统?第522章 初战胜利第839章 完了第339章 拨乱反正看吾辈第429章 勾结(第三更)第947章 降而复叛(第二更)第610章 骤然间形势反转第449章 吞并第736章 间谍案第949章 叛军入泉州第419章 处置第671章 陷阱第806章 三路大军攻山东第777章 趋炎附势者(第一更)第230章 金蝉脱壳第621章 按计划进行第718章 郝郑两军起内讧第404章 惑敌第480章 骑兵营第824章 阴谋第880章 激战第708章第八十八章 一统北京蜂窝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