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怒火

芜湖前线胜利的消息已经传来,整个朝堂上一片欢腾,崇祯也难得露出了笑脸,朝会开了很久,大臣们兴奋的谈论着,憧憬着北伐收复旧土。满清两路大军都被歼灭,虽然还有鳌拜和吴三桂部清军滞留在长江以南,却也再也无法对大明产生威胁,已经不足为惧。

整个朝廷都在等着平南侯陈越的报捷文书,好对战斗过程进行了解,也好对功臣进行论功行赏。

整个朝会上,侍立崇祯身侧的韩赞周微笑不语,战斗的经过他比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楚,包括坐在皇位上的崇祯。因为方名夏早就把歼灭八旗兵的筹划报了给他。

不过为了不使计策泄露,更是为了某种原因,韩赞周事先并未禀告崇祯。他也害怕计策不成惹得崇祯不满,更害怕若是兵败之后会承担责任。毕竟打仗本来就不是东厂的职责,方名夏之举已经有越俎代庖之嫌。

现在既然已经打胜,说明方名夏的计策奏效,韩赞周如何能够不高兴?

早朝过后,回到乾清宫,崇祯依然还处在兴奋中,他破天荒的没有批阅奏疏,而是在大殿里走来走去。登基十七年来,明军面对满鞑屡战屡败,何尝有过如此扬眉吐气的时候!

扬州和芜湖两场战事,歼灭八旗兵六万之多,满鞑精锐兵力加起来有多少?也就十来万人,两场大战已经杀了满鞑一半精锐,这样崇祯看到了光复北京、收复国土的希望。

“好个陈越,果然不负朕啊!”崇祯兴奋的道,“也不知道报捷的奏疏什么时候能递过来,朕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看陈越是如何打败的八旗兵!”

扬州时陈越以水攻灭了多铎十万大军,这次又是用什么样的计策打败的阿济格呢?崇祯很是期待。

“陛下,其实老奴倒是知道这场仗是怎么回事。”见崇祯高兴,韩赞周趁机道,现在正是表功的最佳时机。

“哦?那你倒是说说,这场仗是怎么打的?”崇祯笑眯眯的看着韩赞周,韩赞周是东厂提督,手下番子众多、消息灵通,知道芜湖情况也不足为奇。

“回陛下,我东厂有一个叫方名夏的档头,前段时间被老奴我派到了芜湖,前些时日,他给老奴来了一封信,说是想出了一个击败满鞑的计策来.....”

韩赞周便把方名夏的计策一五一十的向崇祯说了,听得崇祯眼睛越瞪越大。

“现在芜湖大胜的消息传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方名夏的计策奏效。先前老奴害怕计策不成,没敢和陛下说,还请陛下赎罪。”

“你是说这场仗是那方名夏说服了李国英投降,然后由李国英暗中设计使得战船倾覆灭了阿济格两万八旗军?”崇祯愣愣的看着韩赞周,简直不敢相信。

“李国英已经被方名夏劝降之事确定无疑,不过是不是靠着方名夏的计策击败的阿济格两万八旗,老奴还不敢肯定,等到前线报捷奏报过来就会知道。”韩赞周谨慎的说道。

“好个方名夏,”崇祯突然大笑了起来,“若真的如同你所说,我大明又出现一个足智多谋可堪大用之臣。李国英能够迷途知返,灭掉阿济格两万八旗,也算立了大功。”

“本以为是陈越再立新功,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等事,哈哈哈......”崇祯又朗声笑了起来。

对崇祯来说,涌出的人才越多大明会越兴盛,他很愿意看到越来越多的方名夏这样的人。

“当然,此战最大的功劳还是平南侯的。若无平南侯扬州击败多铎又在芜湖击溃了清军水师,若无平南军连战连胜的威慑,李国英也不会听从方名夏的劝降。”韩赞周笑道,陈越的作用摆在那里,任是谁也无法遮掩,其功劳任谁也无法抹杀。

韩赞周和陈越本来并无多少仇恨过节,可他属下的东厂和受陈家父子控制的锦衣卫却是对立的,而隐约猜到崇祯制衡心理之后,这才派出方名夏搞这么多事情。

“当然,陈越是最大功臣。就是其父陈江河重伤,也不知道能不能挺过来。”崇祯收敛了笑容,忧愁道。陈家父子是朝廷最大的臂助,陈江河的忠心有目共睹,失去他让崇祯颇为感伤。

“忠义侯吉人天相,肯定能够化险为夷的。”韩赞周安慰道。不过据报陈江河的伤势沉重之极,恐怕很难熬过去,这点朝臣们都心知肚明。

高兴了一阵之后,崇祯开始吃午膳,午膳过后休息了一会儿,立即开始批阅奏疏。在崇祯工作之际,韩赞周退出了乾清宫,身为司礼监秉笔兼东厂提督,他有很多的事务要处理。

“老祖宗,方名夏回来了,急着要见您。”一个小太监禀告道。

方名夏怎么回来了?韩赞周就是一愣。芜湖大胜之后,收编投降的绿营、审讯战俘,正是厂卫最忙的时候,怎么这个时候跑回了南京?

肯定是有大事发生,韩赞周不敢怠慢,命人把方名夏带了进来。

“老祖宗,你要为属下做主啊?”一见韩赞周,方名夏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起来。

“到底怎么回事?你起来说!”韩赞周眉头皱了起来,沉声命令道。

“老祖宗,陈越他为了报私仇、为了争抢击败两万八旗兵的功劳,抓捕了李国英......”方名夏站起身来,把芜湖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

“老祖宗,必须得想办法啊,若是晚了恐怕李国英性命难保!”方名夏最后道。

在方名夏和韩赞周二人的筹划中,李国英靠着消灭两万八旗翻转形势之大功,至少能够任一省总兵,然后运作一下,投降的大部分绿营兵都可以由李国英节制。而靠着方名夏扶持才能起来,李国英自然要听东厂的。

而此次战争中同样立下大功得还有郑森带领得郑家军,如此驱逐清军之后,大明便可再立郑家、李国英两支军阀,再加上建立的京营,以后明军中将不会是平南军一家独大。

削弱陈越的势力之后,以后自然可以再想法对付陈越。

可是现在李国英被抓,绿营兵都被陈越吞并,从此平南军势力在大明一支独大,想对付陈越就非常困难。

所以,必须救下李国英来,再由李国英领下击败八旗兵的功劳,如此才能建立制衡陈越的军队!

“是得救李国英,这样,我立刻去见陛下,你把整个经过写下来,我会派人送到各朝臣手中,陈越做出这样的事情,必须得承担后果!”

韩赞周强忍着内心的怒火,吩咐道。

第789章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监国公主第243章 忠臣和识时务者第624章 矮墙第239章 坤兴哭了第601章 鞑官邓肯第290章 将计就计第568章 陈越言志(下)第1001章 离开西安府第764章 南京攻略第484章 袭击第381章 劫匪和私盐贩子第644章 何腾蛟带兵援荆州第446章 陈越之忧(4000字大章)第237章 降第914章 袭扰战术第416章 陈越的心思第450章 阻击第881章 全歼清军骑兵第869章 围城打援第651章 我心向明月第511章 崇祯许封王第十八章 做饭难吃的吴婉儿第八十一章 清兵打下房山县第448章 固镇之战第282章 马士英的决断第二十九章 扩大规模第306章 崇祯的心思第933章 就等着种子生根发芽第一百三十五章 和坤兴公主坦诚相对第241章 医治第629章 谈判第896章 胜利的微笑第1007章 只剩一条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杀第597章 顾君恩的建议。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山军进驻矿区第843章 决策第796章 江西见闻录(2)第389章 风将起第317章 闯贼满鞑皆死敌第470章 清军突来朝堂惊第十七章 美妙第1020章 剿灭叛军指日可待第845章 粮饷危机第一百二十五章 震惊的崇祯帝第345章 布置(第三更)第759章 史可法下定了决心(第二更)第873章 初战第399章 考核第959章 和盘托出第560章 含泪别公主第385章 陈越的条件第900章 纵横家范天宇第528章 吴三桂和鳌拜开个单章,说一下吧第五十三章 情挑吴婉儿第695章 阳谋第906 王寅督师第560章 含泪别公主第859章 劝降吴三桂?第604章 明军北伐第744章 各家都在准备第483章 定计开个单章为新书求个收藏、推荐第396章 抢劫第213章 大顺立国第986章 叛军继续进攻第265章 骑兵对决(4000字大章)第一百六十章 开城门喽!第六十章 铩羽而归第861章 李彦直请令第980章 孤家寡人第993章 不欲赶尽杀绝第554章 仓促北伐不可取第一百二十六章 崇祯要夺取蜂窝煤生意第955章 崩掉几颗牙齿再说(第三更)第909章 满清要撤回关外第418章 朱三太子的消息第643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1038章 围城第831章 胡茂桢的选择第271章 继统之争第203章 大雪第298章 孤注一掷第465章 陷阱第272章 淮扬巡抚路振飞第457章 不看好第一百一十四章 黎明之前第403章 兵发东台第438章 战争越来越近了第331章 火炮齐发慑人魄第768章 胜负已定(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陈青天第749章 清君侧、安社稷(加更)第940章 爵位大派送第215章 再闻坤兴公主的消息第215章 再闻坤兴公主的消息第532章 雪中送炭第685章 为国效力是本分第570章 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