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修筑棱堡

湖口县城一日内被明军攻下,消息很快由溃兵传回了九江。湖口县本就属于九江府,镇守湖口的也是刘文秀的部下。得到消息之后,刘文秀这才明白中了明军声东击西之计。

虽然九江城还在自己手中,可刘文秀知道湖口陷落,己方将无法通过水道从鄱阳湖进入长江,而明军则可通过鄱阳湖水道袭扰江西各地,后果十分严重。

所以,必须想法把明军赶出湖口!刘文秀手下有五万精兵,都是打老了仗的精锐,兵力并不算少。虽然大西皇帝张献忠带着主力还未回来,刘文秀自己却尝试着夺回湖口。即便夺不回湖口,也得为主力回援创造条件。

可是九江城在鄱阳湖以西,距离鄱阳湖入江口还有二十余里,湖口县城却在鄱阳湖东,要想夺回湖口县城必须得跨越鄱阳湖。

当然攻打湖口之前,必须得保证九江不失,为了稳妥起见,刘文秀留下了两万士兵守九江,自己带着三万人来到鄱阳湖西侧,开始征调湖西船只。

江西运输出行本就靠船舶,鄱阳湖又是整个大明最大之湖泊,周围船只当然众多,虽然绝大部分船只被张献忠征调运送军队去了,可刘文秀还是轻易征调了二三百艘湖船,并在湖西青山镇湖面立下水营。

青山镇距离九江二十里,往东是波澜壮阔的鄱阳湖,渡过十多里宽的鄱阳湖面便可登陆北攻湖口县城,而从青山镇往南不远鄱阳湖湖面豁然开朗,从十来里宽变成数十里上百里,变得浩瀚无边。

在青山镇立下水营,进可以跨越十里水面到达东岸威胁湖口,守可以监控明军防止他们通过鄱阳湖进入江西腹地。而青山镇距离九江只有二十里,又可以及时回援九江,刘文秀选择的这个扎营点可谓位置绝佳。

通过接触以及湖口溃兵的反馈刘文秀知道,明军的兵力大概六七万人,比自己手下要多,所以他对独力击败明军夺回湖口并没报多大希望,之所以带兵来到青山镇扎营,实际上是打着引诱明军攻打青山镇或者九江的心思,只有把明军调动起来贸然进攻,自己才有可能运动中击败明军的希望。

大西军和明军打战了这么多年,相互之间知根知底,刘文秀对明军的战力不是太看得起。虽然明军的统帅是那个号称战神的齐国公陈越,可那又怎样?陈越之所以成名那是因为他没有碰见真正的对手,刘文秀二十来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对陈越的诺大名声极不服气!

一艘江船从北面湖面驶来,停在湖心打量着正在立营的西军,刘文秀派出了三百军队乘坐六七艘船只前去进攻,还未等西军船只靠近,那艘明显是明军哨船已经飞速掉头,如飞而去。

也许明军很快便会来攻了,刘文秀暗道,遂命令手下加强戒备快速立营。然而,直到夕阳西下,营寨完全立好,所有船只悉数躲进寨中时,明军船队却还没有来进攻,令刘文秀暗暗狐疑。

......

顾锦城站立船头,命令手下快速划船返回湖口,去向主将余枫报信。

陈越守孝离开军队以后,平南军分裂为数部,分由金声桓、余枫、李成栋等总兵带领。当日在扬州招募的一大帮军户子弟,有些人选择了继续追随陈越,哪怕是暂时闲用,比如顾锦城的好兄弟杨小磊,大部分则继续跟随所在部队的将领军前效力。

顾锦城一心想打回老家四川,便选择跟了作战最勇猛的总兵余枫,现在余枫麾下任参将之职。

身为参将,探查敌情这样的小事自然用不着亲历亲为。可顾锦城用兵谨慎,不亲临一线做到心中有数便很难心安。当探马来报九江西贼守军大队人马出城时,顾锦城便向余枫请令要亲自前往探查。

通过观看西贼设立水营,顾锦城对西贼的情况有了初步判断,当西贼船只来攻时便下令回航湖口,去向余枫报信。

.......

湖口县城,城头高高飘扬着明军的战旗,城下却忙忙碌碌,无数的士兵挑土担石,忙个不停。顾锦城昔日的好兄弟杨小磊正站在城墙外,指挥着几个工兵营士兵在城外地面上测量然后用白灰划着粗线,然后会有工兵指挥京营士兵,沿着白线堆土修筑城墙。

陈越有意把湖口县城当作和大西军决战的战场,可是湖口县城城墙单薄,恐怕当不起贼军几次进攻。为了加强防御,便把荷兰人修筑的棱堡结构借鉴过来,命令手下士兵修筑棱堡结构。

在北港时,东番军有过版筑法修筑城墙的经验,当时杨小磊便带着手下士兵亲自参加了筑城,拥有一定的经验。

杨小磊本身虽出身军户,家里却是苏州卫所的大地主,自小读书为人聪慧,军略娴熟,在北港时得到了顾君恩的赏识,向陈越推荐由带兵的千户衔把总变成了幕府参谋司的参谋,此刻便授命担任修筑棱堡事宜。

说是棱堡,其实结构不可能像荷兰人修筑的热兰遮城那么复杂,只不过是在湖口城墙外再加筑一些城墙,也就是一些马面结构的突出城墙段,和原来的城墙连接在一起。这样城墙外形曾犬齿形的结构,西贼从任何一个地方进攻都会受到三面城墙的夹击,根本没有死角。

这样的马面形城墙每隔五十步便会修上一段,以保证敌军在任何一点攻城都在城上三面的火枪弓弩射程内。而突出的马面城墙内宽外窄,最外端只有一砖宽,根本没法搭上云梯。

在设计的图纸上,修筑好的马面城墙便如同一支支向外突出的尖棱,便是所谓的棱堡。

整个棱堡完全由夯土修筑,外面裹上砖石,为此,陈越下令拆掉湖口县城一切砖制建筑,甚至连湖口县衙都被拆成了废墟。所有拆掉的砖石都运往了城外,作为修筑城墙之用。

因为是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加筑一些马面,并不是修筑新的城墙,工程量并不算大,可终归需要数日时间,为了防止贼军在修好城墙之前进攻耽误筑城,余枫授命带着全部手下驻扎在湖口县城城外,防备着贼军可能的进攻。

第401章 南京来信第296章 火攻第八十九章 近在咫尺有人才第786章 天下形势(1)第962章 谈笑间第226章 绝望的崇祯第一百五十七章 磐石第六十三章 敌袭第一百六十一章 满朝汹汹讨陈越第一百四十七章 这下可解决了难题第398章 驱逐陈越第738章 坤兴公主的打算第477章 枭雄末日第519章 唯一亲人第257章 银钱炮弹第646章 夺情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京(第五更)第509章 千骑卷平冈第399章 考核第260章 南下之策第509章 千骑卷平冈第805章 出兵第234章 自缢(第二更)第800章 妥协第854章 入聊城第776章 柔情(加更)第927章 突如其来的大雨第907章 布局(上)第944章 峰回路转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省油的灯第341章 穷途末路第663章 各有盘算第337章 刘泽清之死第382章 都督府日常第359章 媚香楼第九十二章 孤独的冲刺第三十三章 杀人放火第712章 五雷大法显神威第三十六章 对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坤兴出宫第903章第419章 处置第682章 慈不掌兵第402章 粮船第760章 痛苦的答应 (第三更)第815章 还有条路第223章 劝降第492章 石桥激战第三十八章 勋贵子弟第572章 风渐起第781章 痛斥钱谦益第1028章 中举第六十九章 栋梁之材第732章 捷报传南京第一百章 满鞑被吓跑了第905章 卖地筹饷第853章 局势第453章 郝摇旗渡江第512章 小公主长大了第553章 谥号“忠武”第597章 顾君恩的建议。第890章 激战第1009章 仗义执言第865章 阿拜的战略第560章 含泪别公主第249章 欲把公主许功臣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场好戏第202章 翻脸第840章 雪后第483章 定计第261章 激战第四十章 差距第502章 水淹七军(1)第357章 小公主第673章 肆意抢掠的大西军第908章 布局(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坤兴公主的要求(为叶博士掌门加更第一章)第609章 美人计第252章 袭营第一百八十章 出城第909章 满清要撤回关外第589章第644章 何腾蛟带兵援荆州第922章 荣华富贵就在眼前第226章 绝望的崇祯第947章 降而复叛(第二更)第978章 郑森的选择第680章 堵胤锡兵出辰州第973章 无题第646章 夺情第一百八十九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365章 不打扰侯爷休息了第一百四十章 下一步的去处第287章 对付崇祯的计策第788章 可怜的小公主第534章 劝降第545章 难写的报捷文书第二十二章 买场地第613章 返航第653章 陈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