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齐国公反了

之所以说奉了崇祯的密旨而非坤兴公主的手诏,是考虑到坤兴公主的安全问题。

反正在朝中大佬的眼里,只要陈越返京便是谋逆,密旨手诏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稍稍遮掩天下人之口。

清君侧,只要打出这个旗号便是谋逆的征兆,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最起码,尚衣监监丞马翔是这么认为。

对陈越的反应,朝中宫里早有议论,有人认为陈越不一定会听从朝廷的圣旨老老实实去武昌,说不定会提一些条件。而认为陈越会谋反者却没有多少,毕竟陈越一贯以来的表现显示,其绝对是大明的忠臣,现在崇祯还没死,坤兴公主又是其将来的老婆,他怎么可能会造反?

而当这件事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时,马翔才知道自己是何等的庆幸,按说自己是朝廷传旨的使者,陈越既然造反,杀了自己祭旗也不是不可能。而现在陈越非但没杀自己,而是放自己回京,这让马翔有种劫后余生的惊喜。

送走马翔的次日,也就是大明崇祯十九年四月二十八,陈越正式宣布回师南京,清君侧、稳社稷!

随同陈越的有军队三万,主要是东番水师,亲卫营,定海水军,以及余枫的安庆军都是原来的平南军老兵。

三万军队人数不算太多,实力却不容小觑,这可是大明境内最精锐的部队!就拿水师来说,其中包括七艘西式盖伦船,二十余艘三桅福船,其他各式战船一百多艘,光是装载的红衣大炮便有三百多门,这样的实力在整个大明海域可谓首屈一指。

步兵中有陈越的三千亲卫营,每人都着盔甲,其中八百是铁甲兵,穿着的是舟山工坊新造的板甲,防御能力惊人,人人俱穿盔甲,最次的也是皮甲,这在整个大明可以说是唯一的一支军队。

三千亲卫营配备火枪两千支,佛朗机火炮二十门,虎蹲炮近百门,其火力骇人听闻。

这三千人本就是平南军老兵,其中军官都是从北京跟随陈越南下的老人,经过了无数次的血战其战力远非一般军队能比,便是和满鞑八旗兵正面硬抗也不落下风。

随行的除了步兵以外,还有余枫的一千铁骑,更是冲锋破阵的精锐之师。在整个大明,现在已经找不出第二支这样的骑兵。

这样一支军队在手,虽然只有三万人,陈越有把握和任何军队作战,哪怕是满鞑八旗兵也丝毫不惧!

乘船顺江而下远比走陆路方便快捷的多,三万大军除了余枫的骑兵以外,俱都乘船,八百多里的路程,从九江顺流而下只需要半月的时间,这还是因为是庞大船队行进,若是单个快船的话顶多十日便可抵达南京。

而在离开九江的第二日,刘能派人从南京送来情报,报告了南京的现状以及内阁推举储君的结果。

唐王,竟然真的是唐王成为了皇储!看着书信中详细描写的内阁大佬六部九卿选择皇储的经过,其波澜起伏不亚于一场战争,便是陈越也不由得心生感慨!

时间回到十来日前的南京。

内阁大佬们并不知道,一封坤兴公主写的密信已经由锦衣卫送往九江,对不久以后发生的事情更是毫无察觉。主要是他们的精力都放在了即将进行的推举藩王为储君上。

整个南京也许只有韩赞周心中隐约有忧虑,只有他害怕陈越会悍然回京,所以才对坤兴公主那么的堤防。那是因为做贼心虚,生怕自己做的事情已经泄露,皇子被杀,崇祯因此中风,这样的事情要是稍微泄露一点风声和他有关,致使陈越率领大军回京,等待他的将是万劫不复!

可是在内阁诸位阁老的心里,却没有想这么多。因为在几乎所有人看来,陈越根本没有理由做出叛逆的事情。崇祯并没有死,只不过病的更重了一些,这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西贼虽败,却远未消灭,这个时候自当奋勇逐穷寇,剿杀流贼收复国土立下更大的功绩。

至于南京群臣拥立藩王为储的事情肯定会传到九江,不过大佬们认为立储从来都是内阁以及朝中大臣们的事情,和武将没有什么关系,陈越因为此事造反更是毫无理由。不过出于谨慎起见,他们还是写了圣旨给陈越,让他前往武昌离南京更远一些,当然为了安抚陈越,拨下了五十万两之巨的赏银,认为陈越拿到这笔银子会老老实实听话。

然后,大佬们便把所有精力用在了争立储君上。史可法、钱谦益、王铎三位阁老各推举一位藩王,互不相让,朝臣们也分为三派整日争执不休。

然而在举行廷议的前一日,突然有消息从杭州传来,潞王朱常淓在游西湖的时候不幸从画舫掉入湖中,溺水而亡!

死亡的时间如此巧合,让人不得不产生遐想,但死了就是死了,意味着储君的候选资格少了一个,就只剩下桂藩和唐王两位候选人。史可法大喜,认为没了潞王,王铎一系大臣肯定会支持拥立桂藩,毕竟桂藩是神宗的子孙,唐王和其相比血脉太远。而王铎也暗示会支持史可法。

谁知道在廷议表决之时,王铎却突然反水,连他那一系的大臣也都改旗易帜,纷纷支持唐王。史可法悲哀的发现,便是原来支持他的一些大臣也纷纷改而站到了钱谦益那边,真正站在他这边支持桂藩的只有那些真正的清流大臣。

史可法不知道的是,就这几日,郑芝豹送出了近百万两白银,而钱谦益更是代表唐王许诺了众多的好处。在白花花的银子和前途面前,什么血脉伦序又算得了什么?

在多数六部九卿大臣的支持下,唐王继统已经成为定局,史可法也只能捏着鼻子承认这个结果。群臣约定,立刻派人往嘉兴接唐王来南京,先担任监国之职,等崇祯驾崩之后再登基为帝!

为了以示尊重,由次辅钱谦益亲自带队前往嘉兴迎接唐王。然而钱谦益还在迎接唐王的路上,齐国公在九江起兵造反的事情已经传到了南京,立刻使得全城大震!

第337章 刘泽清之死第315章 瓜洲渡大军过江第569章 齐国公威名传四海第277章 君临(第一章)第710章 突飞猛进破临江第一百二十六章 崇祯要夺取蜂窝煤生意第886章 运河水战第五十章 洗脑和编组第668章 刘能献计第九十一章 兵分三等第507章 博洛的选择第213章 大顺立国第1012章 太湖剿匪第336章 有心栽花花不开第916章 巍然不动第659章 阎应元守吉安第333章 功败垂成第838章 雪渐大第753章 锦衣卫大战应天府第九十四章 考核(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场好戏第1022章 这些银子都是海贸赚的第726章 饭食飘香千骑卷平冈第703章 竟然是唐王?第404章 惑敌第742章 送信第538章 败局已定第333章 破家为国刘孔昭第436章 擒获第242章 荒诞第301章 末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触即溃第967章 挫败感第841章 洪承畴被俘第276章 杀机第615章 欣欣向荣第一百九十章 尘埃落定第885章 局势第572章 风渐起第九十三章 考核(上)第十二章 喜气洋洋陈江河第674章 西军的战略第992章 怒骂第528章 吴三桂和鳌拜第298章 孤注一掷第415章 寇白门买舟下扬州第九十七章,惺惺作态给谁看?第九十一章 兵分三等第二十九章 扩大规模第308章 崇祯驾临扬州第293章 刘良佐和高杰第484章 袭击第617章 鸡笼之战第534章 劝降第434章 途遇满鞑第七十六章 一触即发第859章 劝降吴三桂?第461章 城破第904章 崇祯会站了第236章 李自成(求订阅,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第785章 封王第898章 追与逃第740章 储君之争第一百五十四章 阴谋第346章 兵围魏国公府第304章 决断第345章 布置(第三更)第428章 进谗言的方名夏第209章第250章 败露第510章 凯旋入京城第260章 南下之策第一百八十二章 幕后黑手第1031章 海战第475章 跑路的刘能第826章 略施小计第二十九章 扩大规模第941章 坤兴公主的心思第982章 崇祯被说晕了第883章 大战将起第741章 坤兴公主要出手第959章 和盘托出半夜三更开单章求订阅第541章 倾覆第469章 扬州城已经做好了准备第820章 定计第213章 大顺立国第758章 复杂的局面(第一更)第226章 绝望的崇祯第二十三章 陈家铁匠铺第291章 泥沙第998章 趁雨袭击第652章 君与臣第661章 攻占湖口第360章 青楼遗谜第772章 闯宫第779章 改旗异帜第299章 吃惊第763章 这是一场齐心协力的会议第837章 兵溃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