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登州吴平

唐通和出身流贼的白广恩不同,他世家出身,在大明人脉很深,也没有白广恩那么大的野心。对失去手里的兵权并不是太在意,因为凭着唐家的财富,只要陈越不杀他,做个富家翁不成问题。

而继续跟着满清这条破船,很可能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这才是唐通不愿盲从白广恩的原因。追涨杀跌,谁强跟谁,只要保住性命便好,唐通不愿拿身家性命进行赌博。

再说凭着唐通对陈越的了解,根本不是什么残暴之人,只要自己肯定,杀掉自己不至于,说不定还会给个一官半职的闲差。带兵这么多年,唐通累了,若是能交出军队安享太平,那没有什么不好。

所以,他灌醉了白广恩,杀光了白广恩带入营中的随从,然后立即调遣军队,围攻白广恩大营。

而白广恩手下的军队完全不知发生了什么,白广恩不在,唐通又是绿营兵重将,在其声称白广恩受到明军袭击重伤委托其代掌兵权的谎言下,很多普通的绿营兵顺从的听从了唐通的安排。

当然也有白广恩的嫡系手下根本不信,欲闹事时,却遭到唐通部数倍的军队围攻,很快便被消灭。

确信掌控了所有军队之后,唐通立刻派人往登州送信,请求登州吴平纳降。

登州城

一开始收到唐通派人送来的投降消息时,吴平是将信将疑的。

来到山东一年多来,吴平身上的压力很大,成长的也非常快,当初那个柔弱的少年不知不觉的已经成长为坚毅的将军,虽然他不到二十岁的年龄。

当然一开始时,面对山东错综复杂的局势,吴平颇有些不知所措,这几年他一直跟着陈越呆在军中,也得到了陈越重用,论练兵打仗很熟悉,却从来没有独当一面。

而一开始吴平攻打胶州时,是刚带着船队从倭国来到山东,不忍看到义民惨遭清军屠戮,然后便不由自主的陷了进去。一开始他还很是忐忑,生怕会惹得陈越不快。不过陈越得知他的作为后并未责备,而是看上了山东丰富的人力和胶东优越的地利位置。

胶东半岛土地贫瘠人口众多,可以为当时的陈越经营东番带去大量的移民。而山东距离北京距离辽东满人老家都很近,若是能掌控住胶东半岛,便可给满清以极大的威胁。不解决山东的义军,清军便无法安然向南攻打大明,否则便会有腹背受敌之誉。

而一旦大明稳定下来,又可以从山东出兵,以船队载着大军,或出大沽攻打京津,或者干脆到辽东半岛上岸,威逼满清老巢。所以占据山东对明清之间的大势来说,是非常的重要。

而满清历次入关抢掠给山东百姓带来了极大地伤害,而剃头令又使得士绅们有着背弃祖宗的哀伤,两路八旗兵的被灭更是使得八旗兵无敌的神话被彻底打破,所以在陈越看来,山东百姓不会再甘受满人的统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起义暴动。

事实证明陈越的决策是对的,吴平打出齐国公的旗号之后,立刻使得登莱两府的百姓纷纷来投,势力飞速发展着,很快占据了登莱两府所有州县,手中的主力军队发展到八万之多,而若是能肆无忌惮的扩兵发展几十万军队完全没有问题,当然仅靠东番支援的粮饷养不起那么多的军队。

然后,吴平按照陈越的指示,没有盲目的扩充地盘,而是在李彦直的辅佐下,耐心的经营登莱两府,稳定统治,操练军队。而把山东其他地方交给其他义军。

半年的时间,在从东番岛派来的数百老兵的协助下,八万军队训练的有模有样,除了武器经验以外,其他已经和昔日的平南军没有什么不同。

而武装八万大军的武器,紧靠东番岛的财力根本无法供应,军械司根本没有那么大的产量。所以这八万人和武装到牙齿的陈越嫡系手下相比,武器差的实在太多,火器很少,基本上还是冷兵器为主。所以在和洪承畴指挥的绿营兵精锐作战时,根本占不了多少优势,不得已之下只能全军退入登州城死守,靠着登州改造的棱堡式城墙抵挡着绿营兵的强攻。

激战半年下来,登州军损失也很大,八万军队现在只剩下六万余人,换来的却是丰富的战斗经验。

陈越率兵北伐的消息吴平自然知晓,洪承畴带八旗兵主力从城下撤退吴平也看的清楚,但洪承畴撤退布置的很严密,留下了唐通和白广恩十来万军队,使得吴平完全没有偷袭的机会。

以登州现在的兵力击败唐通白广恩两军不是不可能,吴平却没有擅自带兵出击,因为他知晓了齐王陈越的计划,没必要造成军队太大的伤亡。

果然,齐王轻易的打下了掖县,城外这十多万绿营兵已经成了瓮中之鳖,基本上无路可逃。

所以,若是唐通和白广恩直接投降的话,吴平肯定会相信的,说不定真有偷袭的机会。

可是唐通却在信中说了白广恩欲诈降被他抓了起来,这反而使得吴平狐疑了起来,害怕这二人有什么诡计,毕竟唐通白广恩都是带兵多年的老将,有些手段不得不防。

“将军您考虑的是,”一旁的李彦直道,“不过现在决定权在咱们手中,只要加以小心,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这个胶州的举人,这一年来靠着其丰富的人脉,对吴平帮助很大,在李彦直的联络下,登莱两府所有的士绅现在都在和登州军合作,为吴平牢牢控制胶东半岛立下了大功。而李彦直颇有谋略,登州的很多事情都是出自他的谋划,在登州军相当于军师的角色。

听李彦直这么说,吴平点头同意,若是自己能解决掉城外这十多万绿营兵,就不用王爷在带兵前来,便能为收复山东击败洪承畴节省下时间。

和李彦直商议后,吴平向唐通下令,命其带着被其抓起来的白广恩进入登州,只要这二人在自己手中,城外的军队便翻不起浪花。若是其推三阻四不敢来,便有问题。

而得到吴平的命令后,唐通果断的带着少数随从押着白广恩来到了登州城,使得吴平相信其果真要投降。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许多,吴平下令,所有绿营兵的武器都收缴起来,等候改编,然后在城外划出营地,把这十多万人分隔开来。再控制住他们的口粮,便可慢慢进行整编。

然后,留下李彦直带领部分军队负责镇守胶州整编降军,吴平亲自带着主力,并投降的唐通被俘的白广恩,向掖县赶去。

第896章 胜利的微笑第317章 闯贼满鞑皆死敌第777章 趋炎附势者(第一更)第641章 顺西合流出夔州第213章 大顺立国第203章 大雪第585章 固执己见第三十五章 当众打脸第197章 马匪第222章 陈越勤王(两章合一)第725章 绝望第503章 十万清军尽鱼鳖第632章 很顺强推感言第711章 胆大妄为第349章 各方反应第973章 无题第431章 刘能西行第973章 无题第812章 得民心大事可成第234章 自缢(第二更)第637章 该如何对朝廷去说?第947章 收服阎应元第486章 追与逃第223章 劝降第850章 临战第495章 绿营兵袭营第474章 该来的总归会来第257章 银钱炮弹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绝境的铁狮子第428章 进谗言的方名夏第399章 考核第865章 阿拜的战略第402章 粮船第668章 刘能献计第1040章 援兵的到来第662章 修筑棱堡第635章 和士绅们关系修复第一百三十六章 尚驸马第735章 宫变第569章 齐国公威名传四海第985章 史可法入九江第910章 撤退第十章 傻儿子好了!第631章 登陆禾寮港第324章 勇于任事阮大铖第一百八十章 出城第660章 攻守之议第369章 人生如戏第1022章 这些银子都是海贸赚的第724章 决战的时刻到了第四十五章 打赢后的收获第267章 武邑县第784章 人生如戏第744章 各家都在准备第950章 诱杀第523章 反间(下)第970章 席卷浙江第709章 声东击西阎应元第547章 水水第441章 刘能的计策第557章 准第663章 各有盘算第478章 李自成之死(4000字大章)第888章 酝酿第596章 倭人的反应第280章 形势第958章 摊牌第二十七章 酝酿第三十九章 比斗第804章 再次北伐第702章 拥立哪位藩王?第546章 卖地筹饷第863章 抵达金州第930章 攻克山海关第541章 翻船第227章 铁狮子倒戈第721章 刘能归来第八十六章 人才匮乏第336章 有心栽花花不开第八十二章 缴获第822章 绿营诸将第763章 这是一场齐心协力的会议第915章 兵发山海关第一百一十三章 追击第522章 初战胜利第525章 蒋干第976章 郑森率军入九江第769章 叫不开的城门(第二更)第527章 陈越的对策第十章 傻儿子好了!第330章 千骑奔来满城惊第471章 碧血照丹青第319章 儿子优秀也悲哀第544章 无题第752章 坚定的史可法(加更)第501章 大雨第487章 死神的镰刀第404章 惑敌第534章 劝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