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舆论宣传

儒家的发展,其实也并非一帆风顺,。春秋战国时期,墨家、法家之类学说,才是显学。儒家站在墨家身后,给墨家摇旗呐喊。而法家和墨家,则是一母同胎的兄弟。

辅助秦王扫平六国的法家学派,开始决心镇压诸子百家,独霸统治思想,为此展开了“焚书坑儒”。当然,坑的儒也很少,只有数百多名,但是却激发了诸子百家各学派联手抗衡意图消灭诸子百家的法家。

法家镇压诸子百家时,儒家一直在隐忍,得以保存实力。

等到法家与其他学派斗的两败俱伤,道家、儒家是两大实力保存较好的学派。汉初使用道家的黄老学说,但是道家学说,只适合小国寡民的统治模式,并不适合庞大的帝国。最终,汉武帝选择“独尊儒术”,首次令儒家上升到了统治学说的层次。

三国两晋北朝时期,天下动荡远远超过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甚至,甚至外来的佛教思想,成为了统治工具。

而隋唐的科举制度,令儒家学说统治地位得到巩固。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完善了科举制度后,得意洋洋宣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为什么天下英雄甘心入彀——还不是因为想要当官。

表面上,读书人在读儒家学说,本质上却仅仅是参与科举的敲门砖。真正的儒家,已经逐渐消失。天下繁荣昌盛的思想,仅是官本位思想。

所以。朝廷以科举制度笼络读书人。特区也可以用公务员考试来吸引读书人入彀。

为了拉拢旧式知识分子,抛出大量的官位,这也仅仅是临时应急的办法,。真正的长远计划是,推广新式教育。从孩童时代抓起,令孩童从小接受新教育,避免腐儒学说的毒害。

特区的义务教育中,课本主要是《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等项目。

《语文》教育,并不是传统是私塾教育那样,死记硬本的认字。而是从汉语拼音还是教起,掌握了汉语拼音后。识字的效率比之死记硬本,效率至少增加五六倍以上。特区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育,主要是学习汉语拼音,以及看图识字。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会用《新军字典》。第三年,掌握更多的字词,并且学会造句。第四年,识字要达到1000个,并且开始学习写作文。第五年。掌握更好的读写能力,阅读一般书籍。无阅严重阅读障碍。而特区语文教育,基本也都是白话文。

《数学》教材也是非常接近后世,教学内容阿拉伯数字,四则运算,简单的方程式,几何学基础。这一系列的教材内容,使得特区的小学数学教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历史》内容,除了中华文明的一些历史之外。更着重介绍世界历史。欧洲文明、美洲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半岛文明,皆有所介绍。使得特区新式教育的儿童,首先便是眼界大开,晓得全世界并不仅是中华一国。若仅满足占据天下二十分之一的土地,沉迷于天朝上国是美梦,这是何等的浅陋和鄙薄。

《地理》教育除了本国的地理概括之外,亚洲的周边地区概况。还有世界其他洲皆有介绍。其中,地理教科书上介绍的欧洲列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据点,更是起到警醒作用。

《自然科学》书籍,主要是做科普作用。介绍了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力学、光学、声学的一些现象和实验。并阐述科学进步给人类工业、农业、经济、军事、交通等等领域带来的变化。给予学生们心灵种下科学技术改变世界的种子。说不准,某些学生未来会产生科技大牛。

特区的教材中,已经播下了现代文明的种子。未来,守候这些种子成熟,肖图白能够收获一大批丰硕果实,。

但是,等到这些学生成才,至少是几年后了!

而且,这仅仅是小学教育,给予这些学童将来奠定了一些基础,将来他们想要成为科技、军事、教育、发明等等领域的人才,还是需要他们自身努力磨砺。

用官位来分化瓦解一部分旧式文人,用新式教育改变下一代人的思想观念。不过,对于普通人,或者是粗通文墨的市民、劳动者,这一批人是“沉默的大多数”。对于沉默的大多数人而言,用金钱雇佣他们容易,但是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却很难。

为此肖图白准备用舆论宣传的方式,去影响大多数人。

“办好一份好的报纸,胜过百万雄兵!”“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这皆是后世人对于舆论宣传重要性的认识。

明朝的识字率约为15%,识字的人中大多数仅算是粗通文墨,真正的职业读书人只占据3%左右的比例。职业的读书人,才算是知识分子,这些人关心政治,关心舆论,哪怕没有成为统治者,也不断设想自己将来成为统治者。特区的报纸媒体,一般能够影响的,都是这些文化层次较高的读书人,以及一些对于政治敏感的商人。

粗通文墨的市民阶级,喜欢的。唐诗、宋词、元曲……这些朝代,玩弄文字的都很高档,离普通百姓很远。明清小说,这标志着草根阶层开始阅读图书了。明朝的图书出版是非常繁荣的,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出现,养活了大批的出版商。而一些落魄的文人,也开始扭扭咧咧的写一些小说赚取润笔费。

肖图白准备利用小说作为杀手锏,去影响市民阶层的思想文化动态。

事实上,明朝时期最著名的出版物《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为例。本质上还是充满了儒家的价值观。比如,《水浒传》开头把梁山好汉写的多名厉害,最终还要接受招安的,。《西游记》里面隐射社会,无论多名离经叛道的人,最终都要被儒家社会镇压。《三国演义》里面,无论曹操多么雄才大略,但是大义偏偏是刘皇叔占据。

对于这些“放不开”的小说,肖图白只能摇头,怪就挂儒家社会太压抑。就像后世的小说家,面对和谐问题。也是无法放开手脚的。

儒家的压抑,对于统治者来说是好事。

比如,儒家社会的造反者,首先面对的不是官府的镇压,而是无数地主乡绅集团的反对。战败了地主乡绅后,会面对县官。杀了县官后,才开始面对整个朝廷体制的镇压。朝廷没有办法镇压,那么地主甚至会组建地主团练武装,队伍造反者进行镇压。

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自从造反后,长期流窜各地。这并非他们喜欢流窜当流贼。问题是,他们每到一地,地主官绅集团,皆会严阵以待,官兵也会四面八方围剿,而底层农民,也没有革命觉悟,非要流贼烧毁他们家园,胁迫他们跟随流窜。才能够壮大队伍。

一方面地主集团和儒家思想,维护了农业社会的统治。另一方面,这种思想和社会结构,对于工业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比如,古代人重宗族,有些地区,一个村、甚至几个村。全部是同宗同族。官府要办事,根本没法子按照国法去做,只能与乡绅们合作。乡绅在基层,也从来不按照国法办事。而是按照宗族规矩。

而整个村、几个村全是一家人。这样的宗族,往往多是非常排外,连外姓人住进他们村,也难以忍受,更别说政府的政策能被下达到这些宗族聚居的村落。或者说,外地资本能够乡村投资办厂了。

历史上,清初满清统治者对于这些宗族很头疼,杀了一大批。反清意识较为浓烈的宗族杀的差不多了,清朝又扶持一些配合清朝统治的宗族。于是,用不了多少年,清朝的宗族势力,比之明朝宗族势力更强了几分。

中国的宗族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中东的政教合一体制,这些都是违背工业社会发展规律的,。

后世,中国近代时期,用十年动荡,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损失,强行打破了宗族聚集的现状,扫清了工业化所面临的“封建残余”。

肖图白没有那么大决心,也没有那么大魄力,去发动十年动荡去改造社会。但是却利用文艺作品,对于现阶段存在的愚昧落后现象进行批判。

首先令人搜集一堆的科举官场的丑态素材,令人编写《儒林外史》,对于儒家科举制度,进行深刻的批判。《儒林外史》肖图白没有深刻的体会,只能让一堆不得志的穷酸儒家子弟,按照肖图白提供的大纲思路,进行批判式的描写。

而对于宗族制度、佃农制度的最锋利匕首,肖图白记得鲁迅的《狂人日记》。为了表示对于鲁迅的敬意,肖图白决定以“鲁狂人”作为笔名,匿名出版一部《狂人诳语》,里面大量的抄袭山寨鲁迅作品、

像是“……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睛看我。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这种尖锐的讽刺匕首,狠狠的捅向儒家社会的假仁假义。

对于肖图白干涉出版业务,柳馨予是比较高兴的。

但是,读了《狂人诳语》后,她却是比较压抑道:“这部白话文写的书,看似简陋,但是仔细一读,太可怕太沉重了!比之《儒林外史》还要心酸!至少读书人受苦了晓得写文章发泄,晓得表达自己的不满。这《狂人诳语》里面的不识字的农民,根本就是有苦也不知道如何表达,也不会认识到自己痛苦的最深层次根源……”

肖图白道:“这就是麻木不仁,被残酷的制度压制的不成人形,但是大多数默默忍受终生,!被宗族家法、乡规迫害的底层农民,更是如此!整个社会制度都在吃人,那些底层百姓能怎么办?”

“但是,两部书都是揭露黑暗,打破这些旧制度,虽然痛快了!但是,有用吗?”柳馨予说道。

肖图白淡然道:“多半有用吧。说不准,我们不用这些武器,别人会恰当使用。”

肖图白口中的别人,却是李自成、张献忠之类的农民起义,这些人浑浑噩噩的造反,仅仅是造官府的反,但是却不是觉悟,不是革命,根本没有大破旧制度的觉悟!没有觉悟的造反,使得这些农民起义成功后,只会成为新的官府,新的地主,新的宗族,社会依然是吃人的。如果,这些农民起义者,觉醒了,思想觉悟上升到要打破旧制度。那么,这些农民起义者去打破,肖图白去收拾残局、重建一套新制度,就省心省力了。

因为,肖图白虽然痛恨儒家社会的种种丑陋旧制度,但是却又不想脏了自己的手,去当屠夫解决他们。

若是……农民起义军中,有人能够觉悟到,充当社会改造的马前卒,用革命的暴力,粉碎这些基层的地主、宗族势力,肖图白会非常感谢那些起义者!

手中捏着《狂人诳语》,肖图白心道,不知道明朝的农民,会拿起这些思想武器吗?

“对了,还有很多不识字的百姓,应该怎么影响他们?”

“将《儒林外史》、《狂人诳语》编成话剧,令人编排表演既可。嗯,《狂人诳语》或者旁白的内容多,对话少,并不是很容易编排,一些故事不能编排就算了。而《儒林外史》就比较容易编排了,毕竟是以讽刺剧情为主。”

思想宣传阵地,肖图白会一直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因为,自己不去主动宣传,思想舆论的阵地,就会落在敌人手中。舆论宣传,也是一个生死存亡的战场。

第137章 探病第187章 改进工具(二)第226章 钢铁的价值第224章 高炉炼铁、坩埚炼钢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90章 郑芝豹的船队(一)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军助剿第3章 计划第240章 问策(二)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180章 暗流(一)第278章 皇帝养成计划(三)第158章 部门改组(二)第278章 皇帝养成计划(三)第250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二)第58章 变得更好,还是更坏?第271章 银币风暴第56章 建党(一)第285章 天津卫商户骚乱第116章 我有奇术第210章 扩军、银行第71章 丰收(二)第284章 天津巡抚的忧郁第191章 镇压第233章 烟草第17章 军营、搬家、书第109章 为乡亲们报仇(一)第57章 建党(二)第206章 抗灾灭蝗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197章 地产热、海军计划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165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三)第238章 乱中取利计划第52章 《国富论》、《资本论》第249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一)第204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一)第162章 货币第276章 皇帝养成计划(一)第7章 从海洋中获取食物第47章 收容难民第36章 蜂窝煤的暴利(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110章 为乡亲们报仇(二)第105章 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2章 这场戏不能演砸了第138章 绞肉机(一)第139章 绞肉机(二)第76章 粮商(二)第180章 暗流(一)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舆论宣传第93章 葛沽的规矩(二)第238章 乱中取利计划第204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一)第76章 粮商(二)第218章 水师的战略第2章 这场戏不能演砸了第95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二)第254章 军火倾销第126章 王启年之死的讨论第63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三)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67章 皮岛海战(二)第256章 锦衣夜行,贱人矫情第91章 郑芝豹的船队(二)第201章 香水第275章 军火订单第185章 兵器制造(二)第46章 圣旨第267章 科技、经济、内政(一)第52章 《国富论》、《资本论》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舆论宣传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143章 小萝莉公主第213章 新兴工商势力、宝船、郑家叔侄第151章 迁都之议(一)第210章 扩军、银行第284章 天津巡抚的忧郁第131章 烽烟再起(三)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122章 仗义多屠狗辈第174章 赤字第137章 探病第71章 丰收(二)第116章 我有奇术第204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一)第76章 粮商(二)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191章 镇压第211章 大明首位银行家第92章 葛沽的规矩(一)第252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四)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110章 为乡亲们报仇(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