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政治经济学

《国富论》、《资本论》两大思想利器的意义,在于将经济学的地位,提拔到了政治经济学的层次。而政治经济学,却是后世任何一国政治家,都必须要学的治国理念。

两者都是从人类历史的高度,讲述生产力的变化。明确了“劳动创造价值”、“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并不是财富的本身”、“社会按照生产力水平分为多个阶段”、“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等一系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知灼见。

《国富论》将社会按照生产力水平,划分为四个阶段。

而《资本论》按照“生产关系”将社会划分五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仅仅是对于未来社会的猜想。马克思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但是通过过去的经验,预测未来本身就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无论如何,肖图白写经济学著作,按照生产力水平写到工业革命阶段,按照生产关系写到资本主义社会阶段。

至于未来人类社会怎么发展,肖图白简单的用“大同社会”来阐述。

大同社会是什么样子的,肖图白并不去大胆的预言,因为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围绕着经济学家的规划所发展。

经济学家,总结的经济规律是可观存在的,但是不可能精确预测未来社会的详细情况。就和“人总是要死”是客观现实,但是具体哪一天死、怎么死,没有办法精确预言。

肖图白仅仅预言17世纪~20世纪会发生的一些经济、生产力发展规律,但是绝对不会预言他自己也没有见识过的未来。因为,预言自己也没有见识过的未来,是不靠谱的,是不科学的。

当然了,肖图白的两部经济学著作的草稿,柳馨予成为第一个读者,如果连她也不懂两部经济理论,那么普通的明朝人就更难懂了。

而且,肖图白准备广泛听取包括柳馨予在内的其他人的建议,将理论著作进行修改,一直到明朝人能够读懂为止。

“大人,两本书为什么有点争锋相对的味道,好像是两个在打笔战的文人,互相驳斥对反的观点。不过,两者似乎又师出同门,就像是荀子门下的韩非子、李斯一般,尽管两者的著作表面上很多差异,但是关键时候的核心逻辑却是一致的!”柳馨予翻阅两部书的草稿,后不由露出了深思道。

肖图白笑道:“你倒说说《国富论》和《资本论》有哪些相似?”

柳馨予答复道:“这两本的都是认为,社会的财富是在增长的,而社会总体而言是曲折向前发展的,偶尔有反复倒退,但是总体而言,‘今人的文明胜过古人,未来人的文明会胜过今人文明’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此同时,两部书都是在讲‘劳动创造价值’,《国富论》似乎是站在商人立场所写,认为商品经济市场中的‘无形之手’,就已经能让商品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资本论》似乎更更提倡用‘有形之手’,按照一定的计划去发展经济”

肖图白不由笑道:“你能有这些认识,已经相当难得了!”

“呵呵,这‘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相当有趣的形容!南方的大地主和富商,就是在东林党人的纵容下,用‘无形之手’让市场自己调节,结果他们得寸进尺,反而让朝廷、百姓皆受其害。为了避免‘无形之手’种种弊端,朝廷也需要用一些‘有形之手’来拨乱反正”柳馨予美妙的唇,哪怕是阐述纯粹的理论,也是非常精彩。

肖图白见到自己的第一个读者柳馨予已经能够理解自己的经济观点,不由的笑道:“这两部经典,其实都不是我的原著!”

“不可能,我明明看到大人自己创作,并且不断修改!”柳馨予道。

肖图白淡然说道:“这两部著作,原是后世的亚当斯密和马克思两位西方经济学圣人所创。两者创造的经济学说,在后世的影响力,堪比孔子著作在大明朝的影响力。而且,这两大西方圣人所创,前一个圣人亚当斯密引导西方欧罗巴、美洲文明崛起。后一个圣人马克思指导了罗刹帝国的崛起。后世,由于两种治国学说的道统之争,使得人类60亿人口,分为了资本、社会两大阵营常年冷战,我中华也卷入了其中”

柳馨予好奇道:“那未来,我国是哪一方阵营?”

肖图白笑道:“我中华嘛先是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后来是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救中国,再后来是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最后阶段是只有中国才能救资本主义!”

柳馨予摇头,扑哧道:“看来,我中华是骑墙派,墙头草咯?”

肖图白摇头笑道:“这本质上,还是我儒家文明的中庸思想的影响!不过,后世的读书人,并不是学儒家思想了,而更多是学经世致用。在治国方面,已经是经济学理论占据主导地位了。而儒家学说,在后世处于比佛、道更为式微的地位!”

治国首先是学经济、政治、军事,而经济学在后世更是治国的头等大事。军事任务其实是要为政治目标服务,而政治目标其实是要为经济利益服务。

肖图白弄出经济学经典,主要的目标就是拨乱反正,让政治家们养成“政治为经济服务”这一个观念。

而不是像儒家一般,从道德约束的角度,来治理国家。并且,认为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的社会是美好的大同社会,追求复古回到所谓的“三代之治”。

显然,儒家的观点是非常不科学,也非常抒情的。事实上,三代之治也就是夏商周时期,那时代可是比明朝落后愚昧得多的“奴隶社会”好吧,不但野蛮,社会上的物资极其匮乏。想要体验一下那时候的生活,直接将儒家子弟送入比较落后的穷山沟里面,那么很快生活水平大约和三代之治时期差不多。

为了写作两部经济学说,肖图白也是查阅了大量的大明朝的各种经济资料,不过令肖图白震惊的是,中国古代经济学著作少的可怜。

比较权威的经济学著作,主要是先秦时代的《管子·轻重》,以及西汉的《盐铁论》。之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之后,社会划分“士农工商”阶层,此后商人属于社会底层,便再也没有权威的经济学著作了!

而北宋时期的王安石,曾经提出过以“理财”为主的政治主张。虽然王安石思想,没有经过系统的归纳,但是毫无疑问,王安石是一个专注于研究经济现象的学者,也算是北宋第一经济学家。

肖图白也是逐步的阅览,心中大为感慨。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已经超脱了传统的农业经济的范畴,王安石变法中的——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绝大多数都是指向了经济改革。

王安石在南方地区搞改革实验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全国范围推广之后。在北方地区,遭遇了巨大的挫折,再加上天灾**因素,使得王安石经济改革夭折,北宋的富国强兵梦想,成为了泡影。

如果历史上王安石的改革成功,那么北宋不但能弊政,更能够建立由政府参与调控的商品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

遗憾的是,王安石的改革虽然对于南方的商品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刺激作用,也能够立竿见影的改善国家的财政收支,但是却严重触犯了北方保守地主集团的利益。所以在王安石死后人亡政息。

阅览众多的历史文献,肖图白觉得,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停滞,主要是生产关系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发明了地主、佃农经济模型之后,两千年未有大的变化。而对于经济学的研究,更是被视为歪门邪道。

在汉朝儒家学者未一家独大之前,出现过《管子》、《盐铁论》之类的经济学巨著。

但是,儒家思想一统天下之后,士农工商的排序完成之后,绝大多数的书籍都是士大夫阶级的书籍,农业相关的书籍数量次之,工业技术相关比书籍比农业技术书籍少,而经济学理论书籍几乎绝迹!

书坊中能够买到与经济学沾边的却是一些《陶朱公发家记》、《沈万三赚钱策略》之类谬误不断的传记小说。

中国的士大夫们,最缺乏的常识,不是农业常识和科学常识,而是经济学常识和数学常识。

在儒家社会中,一套“地主佃农经济模型”用了2000多年不变,如果不是外来的文明打破了这种平衡,也许再过无数年还是地主佃农模式!

除此之外,肖图白看出了中国历史上历次令人惋惜的失败改革,都存在一个问题小范围内进行改革,出现了极大的成功。但是,改革者要自上而下的向全国推广,便会遭遇失败!

正是深刻的认识到,自上而下的方式向全国推广改革的困难。所以肖图白越发的觉得,自己只需在几个有限的经济特区实践自己的理念和制度,而不能急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自己的经济政治主张!

第137章 探病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乱第206章 抗灾灭蝗第123章 葛沽大兴第208章 人定胜天第60章 棱堡(二)第72章 丰收(三)第109章 为乡亲们报仇(一)第196章 郑芝豹的生意第116章 我有奇术第27章 顾问党利益集团第71章 丰收(二)第204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一)第145章 虏退(二)第26章 拜年第137章 探病第166章 皮岛海战(一)第165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三)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270章 科技、经济、内政(四)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229章 四艘新舰第247章 禁教和潜流第144章 虏退(一)第68章 传教士(三)第38章 刘泽清诡异的“剿匪”第190章 漕帮之乱(三)第74章 抢修棱堡第151章 迁都之议(一)第166章 皮岛海战(一)第184章 兵器制造(一)第121章 驻军、征地第232章 经济合作第64章 对白奴们的工作安排第131章 烽烟再起(三)第223章 皇城岛海战第200章 体制、工业、渤海公司第211章 大明首位银行家第80章 虏变(二)第210章 扩军、银行第121章 驻军、征地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82章 不怕对手神,就怕队友猪第21章 渔政、造船、海权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第111章 铁与血的碰撞第233章 烟草第181章 暗流(二)第164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二)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15章 再战钱钟庄(三)第126章 王启年之死的讨论第130章 烽烟再起(二)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75章 粮商(一)第109章 为乡亲们报仇(一)第76章 粮商(二)第7章 从海洋中获取食物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41章 枪毙进行曲第253章 愿赌服输第168章 皮岛海战(三)第157章 部门改组(一)第191章 镇压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75章 买办(一)第241章 问策(三)第85章 独石口(三)第55章 党报(二)第153章 迁都之议(三)第208章 人定胜天第130章 烽烟再起(二)第45章 葛沽镇的新生活第269章 科技、经济、内政(三)第201章 香水第179章 游街第243章 福利、户口、尚武之风第126章 王启年之死的讨论第184章 兵器制造(一)第238章 乱中取利计划第160章 廉政风暴(二)第41章 枪毙进行曲第256章 锦衣夜行,贱人矫情第6章 科技创新,从珍妮机开始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95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二)第179章 游街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闻时代第195章 军火倾销、耽罗岛半殖民地第99章 与虎谋皮(一)第198章 拍卖、管子思想第144章 虏退(一)第14章 飞将、鹅毛、铅笔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104章 总督(二)第278章 皇帝养成计划(三)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243章 福利、户口、尚武之风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85章 兵器制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