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纵横天下_第378章:阿巴坎决战(二)



既然是阵地守卫战,铁丝网和地雷就必须布置了。铁丝网分布在一百米到三百米之间,拉了三道,并且交错的留出通道。在现代的战争中,铁丝网和机枪那是绝妙的搭配,无论敌军从通道上通过,或者破坏一段铁丝网通过,兵力、队形都会相对的集中,正好是重机枪的靶子。

铁丝网的通道还是要留出来的,作战中自己的部队也难免要出击,不预留通道,把自己也就堵死了。

坎岱王爷亲自带着1000名蒙古兵过来协助,他们的任务就是协助拉铁丝网。坎岱也想看一看,国防军是如何设防的。

国防军的铁丝网还没有后世那么高档,不是散开拉设就可以的,还需要打上支撑的木桩,用绳索把铁丝网绑在木桩上。匆忙间架设的铁丝网,至多上、中、下拉上三道就不错了,不可能更密集了。一百米、两百米、三百米拉设了三层。蒙古兵就负责砍树枝、立桩、在桩上捆绑固定铁丝网。

在乌尔格的国防军兵营,坎岱道尔吉也是见过铁丝网的,他没想到铁丝网也能用于防守。但是想一想也是有道理的,快速冲击的马匹一旦撞上铁丝网就会被铁丝缠住,被搅乱了的铁丝网威力不减,或许还会更加防不胜防。真是克制骑兵的利器呀。

借此机会,阚文明告诉坎岱王爷,他的骑兵如果出击,要如何安全地通过铁丝网和更外面的地雷区,这些一定要事先告诉出击的部队,让每一个士兵都知道,以避免误伤。另外阚文明告诉坎岱王爷,一般的出击,不要走得太远,超过雷区即可撤回,以避免被罗刹人反击围歼,敌军数量还是太多了。

在更远的地方国防军的工兵正在埋设地雷,每一片雷区的四个角上,都要插上独特的树枝,目的就是通知自己一方的出击部队,不要误入雷区。

现在他们设置的地雷都是压发地雷和绊索地雷,这是对付骑兵的常用埋设方式。国防军用的地雷体积很小,就像是手榴弹的弹头大小。因此,埋设非常方便,用工兵锹是要挖一铲即可,放入地雷后掩埋。松软的土质就不需要挖土了,用力踩一脚就陷入了地下(在地雷的引信设置好之前,用锤子敲击地雷也不会爆炸),然后设置击发装置和布置拉索,设置引信。

雷区从500米开始直到1000米的范围内,布设的非常密集。100多名工兵每人要埋设一箱,就是50颗地雷,时间限定在半小时之内,总量就达到了五千多颗。

位于后方的蒙古骑兵也没闲着,他们在后山的位置制作了一批拒马路柴,分布在各个可能的冲击位置上,有一些还送到了前方铁丝网的位置,与铁丝网搭配起来效果也很好。他们这样做纯属于习惯动作,这是他们传统的防卫方式,对于阻挡骑兵还是很有效的。

重机枪是此战的利器,骑兵营有五辆重机枪战车,三个连防守三个方向,每个连都有一辆战车。营部的两辆战车放在后面做机动支援。为此,就需要临时修整一下道路,就是排除障碍,使得战车在战场上可以快速的运动,随时能够支援危险地段。

营部的火炮排建立了独立的火炮阵地,随时可以支援各个方向上的作战,他们有四门82迫击炮和两门20直射炮。这两门直射炮也会派上大用场,因为他们打得远,有效射程五里,打得准,在射程内用瞄准镜射击,几乎可以等同于狙击步枪的准确度,可以对重要目标实施有效的打击。

特别重要的是,营部拥有三门攻坚的重炮,口径82毫米,与迫击炮通用炮弹,但是它的射程远,可以达到四公里,就

是八里,它们都属于直射炮(也可以曲射),因此准确度很高。这三门分别朝向三个方向。如果不是今天情况特殊,这三门炮是不会使用的。

营部的特务排、工兵排、辎重排作为后备的机动力量。

前沿的每一个连,除了重机枪之外还有一挺轻机枪,两门82迫击炮,四支狙击步枪,30门掷弹筒。其余的就是步枪了,步枪也是有散弹的,一发子弹三枚弹丸,相当于冲锋枪的一个点射。按照命令,所有的掷弹筒全部要射击散弹,射程近一点(150米)但是威力大,这三十门掷弹筒如果分作三批,做梯次发射,则可以做到不间断的射击,其作用也相当于冲锋枪和轻机枪了,只是打击的力度小一点,只能致伤不能致命,把骑兵击落马下还是有把握的。

热河军拿出1000人全部分配到各连的阵地上,他们的手榴弹、火铳、三眼铳、长矛就是战线的最后防御手段。另外1000热河军安排在营部做预备队。

......

在大明联军紧张的备战中,俄军终于到达了,最先到来的是南边的一路,随后中路(西边)的也到了,他们都停在五里之外,因为他们知道契丹人的火炮厉害。他们都停在哪里没有动,显然是等待北路的到达,以便同时组织进攻。

埋设地雷的工兵还没有完全撤回,看到敌军到达,才匆匆的后撤,他们通过铁丝网的预留通道撤回。那些个蒙古兵也很有责任心,连忙用拒马堵住了那几处通道。拒马也有方便之处,可以方便的移动。

其实俄军还是不知道,他们停下来的位置并不安全,已经在国防军迫击炮的射程之内了。国防军前沿的迫击炮射程是六里,完全可以打到他们的队伍中。平时作战他们不会打这么远,那是因为极限的射程准确度差,这就使得俄军误判了。国防军山上还有三门重炮,射程八里,打他们更是不在话下。但是这种重炮也有缺点,那就是射速慢。因为它是老式的西洋火炮改造的,虽然是后部装弹,但是装填弹头(82迫击炮的炮弹)之后还要装发射药的药包,然后关上炮栓再击发,全过程需要一分钟才能打一发炮弹。与82迫击炮的每分钟25发的射击速度可是差远了,但是与老式的火炮三分钟打一发相比还是快多了。

现在的战场形势很危急,国防军并没有必胜的把握,这种决战的态势容不得侥幸心理,每一分力气都要发出光和热,俄军的失误决然不能放过。阚文琪立即传令前沿的一连(正面朝西)和二连(南面):82迫击炮准备,听到重炮开炮之后,立即开炮,瞄准重要目标,和密集人群的目标开炮!

俄军还在那里调集部队,调整队形,准备北面的那一路到达后开始联合进攻。

“轰!”重炮终于开炮了,是朝向南面、西面的两门重炮开炮了。这种重炮如果大范围的调整方向也是很麻烦的,因此,朝向北面的那一门炮没有参与炮击。

重炮的炮管长,打出去的炮弹速度就快,并且是直接用炮镜瞄准,虽然是滑膛炮,准确度也是非常高。他们打的就是俄军的指挥中心,在那个地方旗帜众多,不少人在指手画脚,还有不少人跑来跑去的传达命令。在炮镜中看,目标太明显了。

“轰!”击中目标的炮弹爆炸了,82迫击炮的炮弹现在装上了黄火药,其杀伤半径达到了二十多米,南面和西面的俄军遭受如此突然的打击,并且被打击的是核心的指挥位置,其后果是严重的。

俄军遭到突然炮击,尚未醒悟过来,迫击炮的炮弹就劈头盖脸的

打了下来,炮弹是一样的,都是82迫击炮的炮弹,这一次是迫击炮打过来的,每一个方向有两门炮,一分钟就能打50发炮弹。这种炮击的密度下,凡是人员的密集处都会遭到炮击,并且俄军的指挥位置是重点,估计他们的高级指挥官剩不下几个人了,指挥机构已经全面的瘫痪了。

漫天飞舞的旗帜、人体的碎片显示着战场的惨烈程度,俄军的队伍彻底的乱了套,有不少人员、马匹开始四散奔逃,刚刚有了队形的队伍重新混乱起来。

就在炮击发生时北面的俄军先头部队到达了,大约不足千人,后面的大队还正在陆续赶来,他们距离西部俄军尚不足十里,站在高处是可以清楚的看到被炮击的情况。他们呆呆的望着南方,不知如何是好,可是他们忘记了自己也会遭到炮击。

随着面向北方的重炮的轰击声,迫击炮的炮弹同样也打过来,站在那里发呆的、刚刚到达的北面的俄军,终于清醒了,冒着炮火向后奔逃,北面人少,损失也会小一点。

重炮虽然打的慢,可是打得远,其他的炮都停了(射程不够了),重炮还是不慌不忙的一炮一炮的打着,直到所有的俄军都撤到十里之外,才算完事。

俄军指挥官的这个错误是严重的,但是犯这种错误也是必然的,虽然俄军的火器不少,但是他们还没有脱离冷兵器作战的习惯和思维。如果放在现代的战争中,预防炮击是基本常识,任何一方的指挥官也不会犯这种初级的错误。

总体上说,由于大明联军一方因为兵力不足并没有乘胜追击,因此,俄军死伤的人数不会很多,但是军官损失的太严重,从心里上、士气上损失太大。一般情况下应该后退后,收拢队伍,扎住营盘,重新整顿,然后才能再战,或者是直接退兵。

从常规情况来看,俄军的中路(西面)应该是主力,主要将领也应该在这一路,那么俄军的主官就有可能已经阵亡。现在正是群龙无首之时。

事后得知,的确如此,俄军主将哈巴罗夫阵亡了。

哈巴罗夫就是这个时代俄国“探险”远东的急先锋,前文我们说过,他还是个农业专家,在高寒地区用深翻土地的办法种出了高产的粮食作物。伯力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就是被命名为哈巴罗夫斯克的。

大明联军如果能够出击,现在的确是个好时机,只可惜他们兵力太少,作为主力的国防军,兵力更是少的出奇,因此,他们不敢出击。如果由于出击形成野战的态势,可就危险了,俄军毕竟是一支强军,并且以骑兵为主。在大草原上野战,三万对七万,大明联军就会被哥萨克的数万骑兵踏成肉酱。所以大明联军的一方只能坚守,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对于俄军的总数明军是知道的,但是,其中有多少是哥萨克骑兵就不知道了,只能大约的估计。俄军的军官死掉了一些,是可以猜测的,但是主要的军官死没死是不知道的。这种情况下,明军联军的确不敢随意出击。

外蒙古的骑兵可是士气大振,双方尚未交手,还没看清对手啥模样,就打了一个胜仗,各个的都跃跃欲试,想驰骋疆场建立功勋。王爷按兵不动,他们都有些不可理解了。

这一次双方的战线拉开了,距离有十里以上,俄军果然是扎住营盘,暂时没有了动静。

这次意外的交锋,使得大明联军旗开得胜,取得了部分战场主动权。

真正的大战还没有开始,欲知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第378章完 ---

(本章完)

卷六:杨威天下_第424章:高效农业卷三:崭露头角_第159章:山东的工商业卷二:初露峥嵘_第68章:毛承祚授职卷七:巍巍中华_第560章:蹊跷的剿匪卷七:巍巍中华_第524章:遇刺负伤卷二:初露峥嵘_第100章:水利是农业之本卷七:巍巍中华_第578章:巍巍中华卷一:藏龙卧虎_第21章:过大年(一)修改卷六:杨威天下_第507章:刺杀卷四:九州风云_第270章:第一牛人卷三:崭露头角_第217章:赫图阿拉城卷二:初露峥嵘_第58章:海军基地卷二:初露峥嵘_第103章:友好贸易卷六:杨威天下_第501章:波斯湾的石油卷二:初露峥嵘_第125章:朝堂舌战卷四:九州风云_第293章:醒悟的太晚了卷六:杨威天下_第485章:机缘巧合卷二:初露峥嵘_第95章:水淹鞑子兵卷七:巍巍中华_第539章:粮荒卷六:杨威天下_第511章:准格尔人的悲剧卷四:九州风云_第284章:占领川北卷三:崭露头角_第198章:意外的战斗卷五:纵横天下_第350章:孙传庭卷六:杨威天下_第515章:残酷的攻坚战卷六:杨威天下_第515章:残酷的攻坚战卷五:纵横天下_第361章:秦良玉(续)卷三:崭露头角_第199章:初见卢象升卷二:初露峥嵘_第72章:大海上的潜规则卷四:九州风云_第306章:贪心害死人卷三:崭露头角_第181章:股份制的水利工程卷六:杨威天下_第468章:改造裸人族卷二:初露峥嵘_第91章:攻克三屯营卷五:纵横天下_第396章:艰难的选择卷五:纵横天下_第378章:阿巴坎决战(二)卷三:崭露头角_第168章:试着修铁路卷五:纵横天下_第338章:阚城谋略卷一:藏龙卧虎_第22章:过大年(二)卷二:初露峥嵘_第142章:兵至金门卷二:初露峥嵘_第83章:直筒子赵率教卷四:九州风云_第291章:狭路相逢卷一:藏龙卧虎_第16章:战后卷四:九州风云_第247章:剿灭水匪卷五:纵横天下_第419章:进爵一等公卷六:杨威天下_第444章:占领南安达曼岛卷五:纵横天下_第336章:册封哲布尊丹巴卷五:纵横天下_第396章:艰难的选择卷三:崭露头角_第184章:投降专业户卷四:九州风云_第289章:石门栈道卷二:初露峥嵘_第146章:一只鸡引发的动乱卷一:藏龙卧虎_第33章:遵化的军用沙盘卷五:纵横天下_第345章:要精于计算卷六:杨威天下_第436章:印度洋的出海口卷六:杨威天下_第486章:朝廷的兵工厂卷四:九州风云_第275章:周延儒落荒而逃卷三:崭露头角_第163章:封锁边界卷四:九州风云_第310章:聚宝门卷六:杨威天下_第482章:绥查之变卷六:杨威天下_第454章:天堑变通途卷六:杨威天下_第435章:开辟粮源卷三:崭露头角_第192章:杨嗣昌到山东卷六:杨威天下_第480章:梧州动乱卷五:纵横天下_第349章:就任督军卷三:崭露头角_第180章:汝阳剿匪(二)卷四:九州风云_第268章:路在何方卷三:崭露头角_第223章:募捐修河堤卷六:杨威天下_第512章:准格尔的出路卷一:藏龙卧虎_第31章:钉子户卷三:崭露头角_第229章:李定国和张鼐卷五:纵横天下_第362章:制裁见效卷二:初露峥嵘_第59章:火炮卷五:纵横天下_第387章:左良玉南行卷六:杨威天下_第440章:出征印度洋卷二:初露峥嵘_第84章:红衣大炮的威力卷六:杨威天下_第498章:国旗国歌卷三:崭露头角_第196章:西路分兵卷七:巍巍中华_第539章:粮荒卷二:初露峥嵘_第100章:水利是农业之本卷七:巍巍中华_第565章:森林城市卷三:崭露头角_第176章:天罗地网(二)卷二:初露峥嵘_第130章:潜水艇卷五:纵横天下_第354章:公之于众卷五:纵横天下_第360章:过一把火车瘾卷一:藏龙卧虎_第16章:战后卷三:崭露头角_第216章:给鞑子一个教训卷二:初露峥嵘_第117章:*卷四:九州风云_第261章:攻克浦口卷三:崭露头角_第201章:德州战火卷七:巍巍中华_第529章:战云密布卷一:藏龙卧虎_第15章:火烧海盗船(二)卷四:九州风云_第273章:不可预料卷五:纵横天下_第347章:内战要避免卷三:崭露头角_第238章:河南有了麻烦卷三:崭露头角_第195章:西路军进入山东卷二:初露峥嵘_第126章:一体纳粮卷四:九州风云_第296章:到汉中一游卷四:九州风云_第311章:南京救灾卷五:纵横天下_第344章:阚城狼烟卷二:初露峥嵘_第113章:攻克萨尔瓦多城卷四:九州风云_第257章:小日本的挑衅卷七:巍巍中华_第529章:战云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