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纵横天下_第397章:品茶论天下



崇祯八年腊月二十四日,开封朱府,朱大典的书房中,朱大典、朱万化父子二人在密谈。

室内只有这父子二人,朱万化亲自端着茶壶倒水,室外有岗哨,严禁打扰。

“父亲,文告之事您也知道了,这种情况出乎意料,也算是情理之中,其核心就是谁来当这个皇帝。

从金华创办工业之时起,我就没打算取天下当皇帝。我的本意就是让我大明富强起来,富国强兵,国泰民安。尊他凤阳朱家做皇帝,可以避免内乱,避免改朝换代、生灵涂炭。为了千万黎民百姓的福祉,我金华朱家一家之荣辱又算得了什么?

但是,存在一个漏洞:他凤阳朱家不放弃权利,不顺应潮流怎么办?我金华朱家就要上位了,这就背离了我的初衷。

于是就有了我金华朱家要不要做皇帝之论。

自联省衙门成立以来,天下形势逆转,努力劝诫当今皇帝放权、推行宪政的说法已经很少有人赞同了,力争我家上位成了主流。

我朱家不是不可以做皇帝,前提是避免战乱,避免破坏民生。这就是症结之所在,的确是个难题呀!

父亲大人对此有何指教?”

朱大典慢悠悠地喝着茶,他也在思索,过了一会,他说道:“我儿自金华起事就存了这个心思,为父是知道的,难得的是你能坚持下来,始终如一,没有被权势所迷惑。但是,历经八年,时事变迁,追随我朱家的人越来越多,成分也就复杂了。他们之中很多人也是大权在握,怎能没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也在情理之中,自有其道理。

我们把这些人划分一下,看看他们都想些什么?先说你的兄弟们,他们现在盼着什么?又怕什么呢?

我的猜想,他们盼望的东西不多,无非是举家平安罢了。若是你做了皇帝,他们就是亲王,荣华富贵是有了,可是也未必幸福快乐。眼前的大明王爷就不少,历朝历代有关王爷的故事很多,那些王爷并不自在,他们心里清楚,所以说他们所求不多。

同样的,他们最怕的就是身家性命不保,这个‘怕’是他们现在经常想到的。如果我朱家不上位,凤阳朱家能放过他们吗?你可以说有宪政、有律法,他皇家不能胡作非为。可是这种报复不是皇帝亲自出面的,天下有多少大明皇家的‘忠臣’呢?这些‘忠臣’自然也是大权在握的,甚至我们的队伍中也不缺乏皇帝的‘忠臣’。俗话说‘来日方长’,在漫长的‘来日’中,你的兄弟们,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包括你的子孙都会有旦夕之危。这就是他们担心的。

假如崇祯皇帝今天让步了,放权了,承认宪政了,整个凤阳朱家的皇族能甘心?皇帝的‘忠臣’们会甘心?可以断定,只要有机会,他们会随时准备着卷土重来,几十年、一百年也不会放弃!

所以说你的权位上一步,皆大欢喜,退一步则危机四伏。”

朱万化静静的听着,这些他也想到过,但是没有太认真,他的思想还是太理想化了。

朱万化说道:“父亲教训的是,分析也透彻。我的想法难免单纯,说‘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我朱家一家安危算得了什么?’这话说起来大义凛然,但是我朱家不是我万化一人,算上子子孙孙就更多了,还有那些追随我们的人和他们的子孙,我不应该要求所有的人都作出这样的牺牲,这是我的不是。”

“我儿也不必自责,上位者就应该有让人敬仰的言行,你的话是对的,大庭广众之下就应该这么说。否则那里有这么多的追随者?但是,话说了,心里要清楚,知道权衡利弊,这才是上位者之道。”

这就是帝王之术了,上位者都要研究精通的!

朱大典又说道:“再说说追随我朱家的老人儿,这些人大

多在部队之中,我们也来说他们的‘怕’和‘盼’。

我朱家不上位,不当皇帝,他们会怕什么呢?

荣华富贵的事不说了,如若我朱家出现意外,忠勇之士定然有之,但是不会所有的人都为我朱家殉葬,因此,改弦更张之人会更多。所以这个‘怕’,对于他们不是要点,他们更多的是‘盼’。他们当然会盼望你登上九五之位,一个‘从龙之功’那是历朝历代最荣耀的,不但自身荣华富贵,还会封妻荫子。

那么这些人对于我朱家的皇位是什么态度呢?这就不用说了。他们会竭尽全力把你推上皇位的,‘黄袍加身’的故事他们也会舍身忘死的去实现。”

朱万化说道:“是的,这个我能想到,并且这种切身利益不是讲道理能说通的,宣传教育全然无用,他们的目标就是夺取天下,这是改变不了的。很多历史的英雄也会被他的部下推到这个位置,不向前都不行,就算身不由己吧。”

朱大典又说道:“最后再说一说联省衙门中的大小官员,他们的情况要复杂一些,很多人自己都未必说的清自己的主张。

这么多人能够投靠过来,主要还是我们尊崇祯皇帝的帝位,承认大明的朝廷,我们是大明的一员。因此,他们投靠过来不是二臣,也不是大明的叛逆,他们没有压力,没有障碍,比较容易选择。假如我们宣称推翻当今的皇帝,明确地夺天下,投靠过来的就会少的多。河南、陕西、甘肃也就不那么容易进入宪政。

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不反皇帝、不反朝廷的策略还要继续下去,保持这个好势头。

一旦我朱家有夺天下的之势,尚未投靠我方的官僚之中,绝大部分会立即止步,已经投靠过来的也会有人离我们而去。官僚士大夫的忠君之心是不容易改变的,有很多人是根本改变不了的,为父我八年之前就是绝对忠君之人,所以我理解他们。

但是已经在联省任职的官员还是有些不同之处,他们同样愿意看到我朱家上位,我朱家夺天下,他们心中会不安,但是多数可以接受。反过来,我朱家失去地位,出了意外,他们就是罢官还乡的下场,还有可能性命不保。这就是洪承畴他们阻止文告上那句话的心理,他们是害怕当今皇帝皇权永固的。”

这个话说的两边都讲了,左右都有道理,到底是左还是右?

朱万化说道:“父亲,我有些不懂了,对待皇权我们到底要持何种态度呢?”

朱大典说道:“我的话也的确是两边都说了。如果明确的说,我主张从现在起,我朱家的态度应该慢慢的转向,从不造反转向夺天下!

眼下属于转向过程之中,我们的策略就是:态度开始模糊,对于朝廷、皇帝依然和平、温和,沿袭之前的策略,我们闷头干自己的事,忠君的话今后要少说,或者不说了。

我们照旧向朝廷纳税,和和气气的与他们周旋,目的是为了安定天下,争取民心,兼顾各方面的感受,不让他们失望。

随着我朱家实力的增强,态度要慢慢的变强硬。态度强硬也是策略,这是为了平复内部,否则内部就会渐渐的不满意,出分歧,还可能出乱子。为父我觉得,这才是为国为民。”

朱大典的态度明确了,就是要造反夺天下!只是要讲一些策略而已。前边做的一切都可以解释为策略了。朱万化有些不安,他站起来给父亲添了一杯茶,然后就在房间里走起来,他在整理这一团乱麻一样的信息。

不管由于什么原因,假如崇祯继续做他的皇帝,当然必须是宪政之下的皇帝,权利基本没有了。那么我朱家一系的大小官僚、军官会不会受到迫害呢?诚实的回答这个问题,就是不保险。

初期是不会的,但是不排除个别人,个别事。因为

军队上下都在朱家一系人的手中,官僚中也不少,大的乱子是不会有的。但是军队不能干政,这是朱万化定下的规矩,所以个别事件难免会发生。正像朱大典所说,执行报复的不是皇上,而是替皇上出气的“忠臣”。

随着年代的推移,原本就不大靠的住的制度,也会慢慢的走样,也会有人时刻在努力的恢复旧制度。民主、宪政超前出现在中国,人们理解吗?认同吗?形势变迁,但是仇恨依旧(丢了皇权的仇恨可不一般,看看王莽的下场就知道了)。到那时大规模的报复都可能出现,何况凤阳朱家的皇族还占据着皇位。就像朱大典所说:推翻宪政,复辟皇权都是可能的,或者说是必然的。朱万化这一代可以掌握军权、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可是第二代、第三代之后呢?宪政的寿命可能到不了一百年。

中国的文明最终会走向光明,但是我朱家的后代可能会走向地狱。不寒而栗呀!

朱万化也想到,在中国执行宪政,这么大一个国家,刚刚脱离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执行中国从来没有过的民主、宪政,能保持下去吗?民国的时候孙中山还提出军政、训政、宪政三段论(且不管他是什么动机)。军政就是专政,专政是没有丝毫民主的;训政就是需要对人民进行民主、宪政的培训教育的阶段。我朱家在当前的情况下放弃权利,让崇祯继续做皇帝,一步就宪政了?!我朱万化就是平头百姓,还能起什么作用,即便控制着军队,难道还要军事政变吗?中国能一步跨入宪政吗?答案相反,这几乎等同于放弃了宪政。

如果自己上位,至少可以监督20年,20年是一代人的时间,培养了一代新人,情况就会好的多,虽然还不能保证宪政的成功,但是宪政夭折的可能性就减小了,增大了成功的可能性。

朱万化也渐渐的说服了自己,是应该改变一下了。

朱万化不知转了多少圈,然后重新坐下,他还是有不放心之处,他说道:“父亲,我想说曹操的故事,曹操佣兵百万,已经完全掌控了残余汉朝的各项权利,大汉政权就剩下一个孤零零的汉献帝了。可是曹操至死也没有废汉献帝,没有夺帝位称九五之尊,而是终身为汉相。这是何故?还不是前后汉历经四百年之久,大汉的皇权深入人心,忠于刘家皇室就是忠君,这个思想已经深入骨髓,谁敢冒险篡位,曹操就是怕天下大乱而不敢为。我们现在远远的达不到曹操的权势、地位和掌控能力。这个故事是否可以借鉴呢?”

朱大典也是静静的听着,过了一会,他说道:“在我看来,以曹操故事比当今,有两点不能比。第一,在魏国之内正是你所说之形势,但是;‘魏’之外还有‘吴’和‘蜀’,天下三分,并没有归一,曹操不得不随时提防另外两家,他若称帝,吴蜀必然联合起来‘讨伐汉贼’(吴蜀当时并没有称帝),与他的分而治之的谋略背道而驰。第二,前后汉是我中华第一个稳定的统一帝国,前面的‘秦’,二世而亡。天下人只知刘氏皇帝,而不知改朝换代,曹氏做皇帝自然无人认同。到了今天,哪个文人不知道改朝换代?谁都知道‘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忠君与忠于朱家已经不能等同了。所以他凤阳朱家的威势可是远远比不上那个看似微弱的汉献帝,天下士子忠君,可不一定终于凤阳朱家。”

朱万化频频点头,朱大典分析的有道理。

说完,朱大典呵呵的笑了,说道:“我儿,你的心太纯,也太沉重了,时间不早了,咱爷儿俩到园子里走走,然后传饭。北边的祖大寿昨天遣人送来的肥羊,我让他们烤上,还有你喜欢的辣椒。咱们好好吃一顿。”

朱万化自嘲的笑笑,二人就奔园子走去。走到外边,自然都是轻松的话题了。

--- 第397章完 ---

(本章完)

卷五:纵横天下_第354章:公之于众卷七:巍巍中华_第570章:巡视海外领土卷七:巍巍中华_第525章:宝贵的资源卷五:纵横天下_第415章:鏖战嘉峪关(一)卷二:初露峥嵘_第129章:铁甲快艇卷二:初露峥嵘_第146章:一只鸡引发的动乱卷六:杨威天下_第446章:安岛的价值卷二:初露峥嵘_第146章:一只鸡引发的动乱卷五:纵横天下_第402章:黄河隧道卷六:杨威天下_第513章:寻找油矿卷七:巍巍中华_第567章:保护大草原卷四:九州风云_第259章:金华之行卷二:初露峥嵘_第113章:攻克萨尔瓦多城卷二:初露峥嵘_第142章:兵至金门卷四:九州风云_第316章:梦想陇海路卷四:九州风云_第322章:首战岳西军卷六:杨威天下_第497章:新纪元卷四:九州风云_第271章:北方的领土卷三:崭露头角_第239章:李岩是何人卷四:九州风云_第240章:政局大变卷六:杨威天下_第507章:刺杀卷一:藏龙卧虎_第19章:郑鸿逵来访卷六:杨威天下_第469章:高等婆罗门来了卷三:崭露头角_第199章:初见卢象升卷四:九州风云_第304章:留发不留头卷二:初露峥嵘_第139章:出访南洋卷三:崭露头角_第183章:西北的民乱卷七:巍巍中华_第536章:遭遇战卷四:九州风云_第294章:艰难的谈判卷七:巍巍中华_第547章:特区卷五:纵横天下_第368章:又一只猎鹰卷二:初露峥嵘_第82章:城门之战卷六:杨威天下_第513章:寻找油矿卷六:杨威天下_第466章:以毒攻毒卷六:杨威天下_第502章:南京的改革卷四:九州风云_第300章:武胜关卷一:藏龙卧虎_第26章:枪炮系列卷七:巍巍中华_第561章:官军初战左良玉卷二:初露峥嵘_第79章:救援赵率教卷四:九州风云_第270章:第一牛人卷六:杨威天下_第439章:欣欣向荣卷四:九州风云_第301章:杀富济贫卷五:纵横天下_第415章:鏖战嘉峪关(一)卷二:初露峥嵘_第142章:兵至金门卷六:杨威天下_第468章:改造裸人族卷六:杨威天下_第424章:高效农业卷三:崭露头角_第201章:德州战火卷六:杨威天下_第463章:一算吓一跳卷六:杨威天下_第439章:欣欣向荣卷四:九州风云_第295章:褒城大捷卷五:纵横天下_第378章:阿巴坎决战(二)卷七:巍巍中华_第524章:遇刺负伤卷一:藏龙卧虎_第54章:截击毛文龙卷二:初露峥嵘_第97章:撤兵到威海卷五:纵横天下_第333章:宪政的突破口卷三:崭露头角_第153章:斗智斗勇卷六:杨威天下_第516章:亦敌亦友作品相关_标题:崇祯三年重组海军卷七:巍巍中华_第562章:进和退卷六:杨威天下_第519章:通缉张彝宪卷四:九州风云_第291章:狭路相逢卷二:初露峥嵘_第88章:皇太极离开遵化卷三:崭露头角_第219章:金兰湾卷二:初露峥嵘_第104章:双喜临门卷五:纵横天下_第412章:巴图尔的反扑作品相关_标题:崇祯三年重组海军卷四:九州风云_第319章:辽宁怎么了?卷三:崭露头角_第202章:官军变强盗卷六:杨威天下_第472章:强势的谈判卷三:崭露头角_第155章:揭开底牌卷二:初露峥嵘_第70章:火炮初发威卷二:初露峥嵘_第72章:大海上的潜规则卷二:初露峥嵘_第107章:政治平乱卷五:纵横天下_第351章:联省衙门(续)卷五:纵横天下_第350章:孙传庭卷六:杨威天下_第498章:国旗国歌卷三:崭露头角_第189章:掌握山东政权卷五:纵横天下_第351章:联省衙门(续)卷四:九州风云_第328章:扩军和临时营卷二:初露峥嵘_第135章:收复台湾(四)卷二:初露峥嵘_第125章:朝堂舌战卷五:纵横天下_第360章:过一把火车瘾卷六:杨威天下_第438章:朱万化主义卷三:崭露头角_第166章:兴旺的工业园区卷五:纵横天下_第375章:原始的电话卷三:崭露头角_第156章:鲁王爷贤明卷七:巍巍中华_第561章:官军初战左良玉卷一:藏龙卧虎_第25章:剿匪锄奸卷六:杨威天下_第512章:准格尔的出路卷一:藏龙卧虎_第20章:冯公公找上门卷二:初露峥嵘_第139章:出访南洋卷三:崭露头角_第233章:琉球卷六:杨威天下_第503章:新年晚会卷三:崭露头角_第210章:郑家的出路(一)卷五:纵横天下_第396章:艰难的选择卷六:杨威天下_第499章:帝王之家无亲情卷一:藏龙卧虎_第21章:过大年(一)修改卷五:纵横天下_第371章:李岩立威卷五:纵横天下_第391章:温体仁到开封卷四:九州风云_第322章:首战岳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