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决河之意二

?

第二章

决河之意二

高名衡却不能不将周王府放在眼里。

毕竟周王就藩开封二百余年,那么有种种的限制,但是依旧让周王成为了开封府的地头蛇。而且周王一系,称不上历代贤王,但是破有几个有贤名的大王,比如现任周王朱恭枵,在与当世藩王之中,也算是一位贤王了。

“如今府库空虚,贼人接连两次攻开封城,府库之中,粮饷耗尽,今日本官请诸位来,就是请诸位暂借一些银两,等贼人退去之后,官府定然归还。”高名衡的目光大半放在这位李奉常的身上。

李奉常躬身起身,说道:“高大人客气了,来之前,我家大王吩咐过了,只要高大人开口,周王府所有府库,都为大人敞开。高大人尽管去取。”

高名衡大喜,说道:“多谢李奉常。”

“不敢。”李奉常说道:“大人,要谢还请谢我家大王。”

大臣与藩王交接总就是要犯忌讳的。但是高名衡又不得不有所表示,说道:“本官定然会上奏朝廷,朝廷也定然会嘉奖周王之举。”

高名衡心中感叹,这周王要比福王好太多了。

如果当初福王如同周王这样好说话,洛阳城又何止于此。

复盘洛阳城的失陷,根本起源并不是李自成所部战力之强,而是官军兵变,如果官军能固守,李自成决计攻不下洛阳城,攻不下洛阳城,没有福藩的数百万家资。李自成何至于膨胀到这个地步。福王又何至于死得如此之惨。

或许是福王的惨状,吓坏了这些藩王。这才有周王的如此支持守城。

粮饷问题一解决,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情。

事实证明,官军在粮饷充足的情况之下,战斗力还是可以保证的。

高名衡随即安排战守之事。

高名衡作为巡抚守西门,道台苏壮协助。左布政使梁炳守东门,都司谭国祯协守。总兵陈永福守南门,开封知府吴士讲协守。管河同知桑开守北门,同知苏茂协守。推官黄澍守曹门,兼守北门。

各官员分配停当。城中各路人门一一归为各位门镇守管辖。

闯营两次攻开封,也给开封城锻炼出一支过硬的守城军队,很多人也多次经历这样的场面,也没有害怕什么的。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一场成功募饷大计之后。巡按御史严云京单独拜见高名衡,献出一计。

“周王所筑之城墙,就是开封城的大堤,黄河即便决口,也决计冲不进开封城之中。”严云京说道:“而城外百万贼寇皆为鱼鳖。还请高大人明断。”

高名衡沉吟徘徊,却没有贸然下结论。黄澍已经开口了,说道:“严大人所言可有根据,决不可信口开河,一旦有失,严大人你可担待不起。”

严云京说道:“当然有根据。我已经询问过地方长者,开封濒临黄河,可以说是年年防河。开封城之所以修建四丈五尺,不仅仅是为抵挡兵灾,也是为挡洪水,一般洪水根本冲不破开封城。而开封城外可就不一样了。黄大人如果不信,可以请管河同知桑开桑大人过来一问便知。”

“请桑大人来一趟。”高名衡声音低沉说道。

“是。”一个仆役立即去找桑开。

不多时桑开过来了,只见桑开脸色黝黑,一看就是穷苦出身,说道:“桑开见过巡抚大人。却不知道巡抚大人召桑开来,有何事?”

黄澍立即将严云京所说的话,说给桑开听,说完之后,说道:“桑大人最善河工,却不知道严大人所言对也不对?”

桑开沉吟一会儿,说道:“严大人所言,对也不对。”

“天下可畏者,水火也。天下诸水,以黄河为最难治。万历年间潘公以束水攻沙之策,才算是让大河安分了一点。我一辈子所想的,是如何永绝河患,而不是如何决河堤,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冲城外,不冲开封城。这件事情本身就不对。大河上下,皆是朝廷赤子,大人于心何忍?”桑开说道。

高名衡脸色有几分惭愧,但是黄澍似乎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说道:“闯贼霍乱天下,尤胜水火,只要一战除却闯曹两贼,则大河上下皆能安堵,即便陛下,”黄澍说到崇祯皇帝,立即拱手向北,说道:“也定然赞同。其中得失,岂是你这个治水小吏,可以说的吗?你只需说此策能与不能。”

桑开是举人出身,以河工见长,蹉跎半生,才来到这个位置上,与这些进士出身的官员相比,处于鄙视链底层,故而被训斥,也只能忍着,说道:“大河之上,春有桃汛,夏有伏汛,秋有秋汛,冬有凌汛。然以伏汛,秋汛为最大。如今桃汛刚过,河中水底,即便扒开大河,也没有多少河水。只有伏汛,或者秋汛才能达到大人说要的结果。”

“但是伏汛,秋汛,势同水火,不可预估,一旦估计有错,则不仅仅城外百万之众,尽为鱼鳖,连开封城恐怕也要沉于河底了,此事万万不可行。乃是两败俱伤之策。”

“还请高大人明鉴。”

高名衡说道:“既然如此,此事当从长计议。你们都退下去吧。”

“是。”三人都退了下去。

决河之议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只是这并是终结,不过是埋进了人心深处,时间一到,终究会开出花来的。

双方的决河之策都被否定了,但是影响并没有终结。

比如现在张轩就深受影响。

现在小袁营要移营,将营地扎在高处。

说起来似乎好笑,开封城北制高点,就在河堤之上,没有比河堤更高的地方了。如果扒了河堤,城北这一带,哪里都不安全。张轩与袁时中商议过后,将营寨向西移,西边总比东边高一些,所选的营地,也在一片高地之上,说起来是高地,其实也高不到哪里去,不过,比东边,南边要高一些便是了。

就好像在森林之中遇见熊,无须跑得比熊快,只需跑得比同伴快。所以水往地处流,小袁营扎营的地方,也无须高过河堤,只需高过其他地方,就行了,水自然会向其他方向流去。

不过,即便如此。张轩也不放心,他不但派出人手,十二个时辰,监控大堤,唯恐有人在营地正北方决堤,还组织劳力,围着营地挖了一道深壕,不是用来防御敌人的,是用来排水的。

在这种地方扎营,北边数里,就是被两重大堤锁住的黄河,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张轩将曹营匠作营一部分也接到营地之中。开始叮叮当当的打造攻城器械,比如盾车,云梯,攻城炮,等等,不过重中之重的,却是火炮。

火炮已经成为攻城最犀利的武器。

这一次还是王大炮的主持之下,以铁模铸炮之法,开始铸炮,不过这一次,就不是打造只有百斤重的小炮了。是重三百余斤,据说可击百余丈,也就是一两里地,要比那些只能大号火枪的临颍炮要好多了。

袁时中也没有闲着,他现在每天都在练兵。虽然一时间不能提高军队战斗力,但是现在小袁营看上去也像模像样了。

不过,这毕竟是战场之上,这种清闲的日子,注定不能长久。

时近五月,开封附近的麦地微微泛黄,还没有到收成的时候。但是开封城之中已经沉不住气了,派出士卒出来割麦。各义军营地立即做出了反应,不能让官军将麦割走。

一场夺麦之战,拉开了序幕,三攻开封第一战,就此上演。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第六十五章 杨山之死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战二第五十五章 大战落幕第一百一十九章 关公庙中第四章 往来无白丁二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态第四十四章 拷饷第三十六章 威远城下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八章 放赈之议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败第九章 初战第七十三章 战长沙之交锋第八十章 刘承胤的“首级”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风先至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时中第四十二章 郁闷的郑鸿逵第二十六章 响应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敌黄得功第三十五章 崇祯十六年的元宵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宗敏之死第十三章 舟山之变第二十一章 谈判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三十六章 孙,李,张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处境第七十一章 信得过第二十三章 降将第六十三章 劝进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战五第五十八章 枢密院第五十八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二第八十二章 常国安四第十六章 骄兵之计第六十六章 议政第一百二十五章 归德余波第七十一章 信得过第一百一十六章 许都的悔悟第七十八章 黄得功之死第十三章 腊八宴邀请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难平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三十二章 大战帷幕二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七章 樊城关之陷第十五章 夜宿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十四章 城陵矶之战五第四十五章 新计划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战第八十章 纵被无情弃,不能休第五十八章 朱儿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谁之过也第九十二章 送别第七十五章 分道扬镳第十七章 决战二第三章 曹营内幕第六章 朝议大政二第四十二章 傅宗龙的遗言第九十章 罗汝才之心第五十二章 立营二第二十三章 降将第四十章 夺门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三十五章 投名状二第六十一章 离间计第八十一章 汝宁城第二十五章 拖刀计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敌黄得功第七十三章 北方战场的判断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第二十章 谈判开始第六十三章 得讯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九十九章 旧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阳江之役二第七十五章 火铳初啼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谁之过也第六十四章 备战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四十一章 傅宗龙的最后一战第三十七章 刘泽清请缨第八十九章 老对手第四十一章 袁时中的困境第一百二十章 陈州之夜第八十二章 小别胜新婚第八十二章 小别胜新婚第九十九章 旧事第一百一十章 东进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八十八章 送别罗玉龙第七章 朝议大政三第八章 攻城二第二十章 伏击第六章 高斗枢二第八章 拷饷第七十三章 张轩立阵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