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峡石城

“吁。”罗岱远远的看着东边青山隐隐。此处不是别处,正是峡石山。

罗岱在淮河北岸看过去,只见浩浩荡荡的淮河,在此处河道收紧起来。只见蜿蜒的流入群山之中,水流似乎也变得湍急起来。再然后视线被遮挡,根本看不到下游是什么样子的。

“速速去探明这峡石城在什么地方?”

“是。”立即有百余名探马向四面八方而去。

过了一会儿,立即有人说道:“大人,已经发现一座废城,就在山中。”

“走。”罗岱说道:“去看看。”

罗岱带人骑马进山,沿着淮河北岸而行。只是越走,这路就越窄。也越来越崎岖。

虽然山并不算高,地不算险。但罗岱看出来,这条路大抵是人走出来了,两边植被侵吞道路,根本容不得大军行动。

罗岱说道:“大队人马留下来,开辟道路,你们几个跟我走。”

随即罗岱下马,带着几十个人,步行上山,果然在山中淮河边上,看见一座城池。

不过,这城池已经有破旧了,有一种残垣断壁的感觉,这城中还有一些百姓居住。罗岱一看就知道,是在山中躲避苛政的百姓,罗岱也就给了领头的老头一锭银子,让他们快快离开,这座城池。已经被征用。

不去理会百姓战战兢兢的离开故居。罗岱在这废城之中巡视一遍,却见城池规格不大,四面城墙都不过里许而已,比一些小县城大一点,多少年之前的防御措施,女墙之类的东西,全部倾颓在地,深入密密麻麻的植物之中。

必须好好整顿一下,才能用。

不管怎么说。

有这一座城池做支撑,方便了不少事情。

罗岱站在临河的城墙之上,发现城池正在淮河的拐弯之处,进入峡石山之中,淮河连续拐了两个弯,在这里看,这淮河从西南而来,向东南而去,河道在这里最为狭小。河水拍击两岸的声音,清晰可闻。而且此城地势高一些,从城头发炮,决计能打在河心之中。

“果然是扼守淮河的险要之地。”罗岱心中暗道:“此处驻守一批人马,放上几门大炮,千船万帆不得竟渡。”

罗岱目光向南岸看去,忽然看见南岸一片碧翠之中,似乎有一些比较规则的形状,他眉头一紧,说道:“拿来我的千里镜。”

“是。”一名亲兵立即将背后的红木匣子放下,轻轻的打开,将放在白色绸缎之中的黄铜色千里镜拿了出来,罗岱接过来望南岸一看,却见南岸之上居然也有一个人,正在用千里镜看北岸。

“官军好快的动作。”罗岱说道。

峡石城南北两城,夹河而立,公制河道,罗岱只取了北城,没有得到南城,罗汝才让他的躲峡石城的命令,却是不可能完成了。

“立即派人将现在的情况,回报大王。”此刻的罗岱只能是亡羊补牢了。

“是。”有一名亲兵大声应是,而后大步离开这里,沿着来时的道路匆匆下山,向罗汝才禀报了。

淮河南岸之中。

一名将来看着北边的情况,也是心头大震,心中暗道:“幸亏我得到命令之后,日夜兼程,不敢有一日懈怠,总算是赶上了。”

此人是黄得功麾下丘钺,他本是驻守凤阳的一员,接到命令之后,立即从凤阳带着三百骑从凤阳之寿州,此刻身边只有三百骑,还有从寿州知府张利民哪里征调的一些民夫而已。

“来人,大张旗鼓。”丘钺大声说道。

“是。”不过片刻,一面面大旗铺展开来,其中就有黄得功的黑虎头旗。丘钺也立即派人绕道向黄得功禀报,心中暗道:“将军啊,将军你可要快点来啊,否则我这里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

不过,他也知道,从夏邑道寿州,远远比从汝宁到寿州远。

他可以预料,贼人来得一定比黄得功来得快。

淮河之上。

依旧是楼船之上。

楼船侧面竖着一面高大的箭靶。

只见北岸一名骑兵从东而来,纵马岸边,弯弓搭箭,“崩。”的一声,只闻弓弦响,不见长箭的影子,长箭已经牢牢的扎在箭靶之上了。立即有人将长箭从箭靶之上摘下来,将箭杆之上卷着的一张纸拿下来。

片刻之后,才将书信递到了罗汝才手中。

此刻罗汝才的船舱之中,有一股药味,李正方在一边为罗汝才煎着药。而张质在一边汇总各路情报,为罗汝才汇报天下形势如何。

其实李正方早已多少年不为人煎药了,从来是小徒弟做的事情。不过,人在权力面前总要低头的。罗汝才让李正方来,李正方也不能拒绝不是。

“东虏退兵了。”张质说道:“按情报上来说,东虏于四五月之时,出关了,这一次他们蹂躏了山东,北直隶,几乎将两地烧杀成白地了,据说出关的车队,连绵三十余里,从北京城下过去,官军没有一支人马敢出战。”

“从卢象升死之后,就是这样了,不足为奇,堂堂天朝为区区野人欺负成这个样子,可见朝廷气数已尽。”罗汝才一边看手中的情报,一边说道。

曹营的情报系统从来都很成问题,这一个月之前的消息,在罗汝才这里还是新闻可见一斑。

“不过,这也需要注意一点。”张质对船舱之中的药味视而不见,早已知道,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见的就当没有看见。依旧如平常一样,说道:“不管怎么说,官军在北边还是有一点兵力,而今我们威胁凤阳,东虏又退出关外了,我怕山东一带的官军会大举南下。要不要提醒一下张统领。”

“嗯。”罗汝才声音有一点迷散说道:“那些东虏都打不了的贼兵,能做些什么啊?你想通知就通知吧。”

“是。”张质立即写了一封书信,让从船上射到岸上去,自然有人安排快马,给张轩报信。

张质忙完之一切了,回来发现罗汝才还在长考之中,只有毕恭毕敬的站在下面等。

好一阵子,罗汝才浑身一震说道:“命令,大军转向,搭建浮球,让北岸的马队来到南岸,大队人马弃船步行,”说到这里,罗汝才微微一顿,说道:“南岸有什么村落?”

张质立即说道:“有正阳镇。”

“命令大军在正阳镇集结,立即被向寿州进发。”罗汝才说道。

张质匆匆记录下来,将命令分解给各队人马的命令,比如给南岸人马的命令,就是停下来修整,并派出前锋探马,探马从正阳镇到寿州的道路。给周辅臣的命令是,立即让步卒在南岸下船,并将空船搭建浮桥。如此等等。

忙完这些事情之后,张质才问道:“殿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了?”

罗汝才立即让书信让张质看。张质看完之后,立即请罪说道:“峡石山之事,是臣下之责?”

“无妨。”罗汝才丝毫不在意,说道:“此路不通,再走他路便是了。而且想去江南,一定要注意两人,那就是黄得功,与左良玉。左良玉如今在安庆誓师,就要西征。想来闯营与秦军开打的时候,就是左良玉西进之时。这个左良玉就是一滑头。”

“剩下的需要担心的是黄得功,而不是凤阳,只需除去黄得功,区区凤阳城,不要也行。”

“既然黄得功想在寿州接战,我应下来便是了。”罗汝才走在船舷之上,重重一掌拍在栏杆之上。

一阵吹皱淮水,将罗汝才背后的“吴王”大旗狠狠的掀起来。

第十八章 扎营第八十章 刘承胤的“首级”第三十八章 授田仪式第一百二十八章 发现梁以樟第四十二章 郁闷的郑鸿逵第一百二十七章 郑经的疯狂三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敌黄得功第八章 局面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溃第九十一章 火马阵第八十四章 汝宁城之陷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杀第四十章 水战四第十五章 铁模?第三十一章 大战帷幕第二十九章 杨嗣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尔衮第六十六章 信阳城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贵的火器第七十五章 战长沙之交锋三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观第五十三章 凤阳城第十三章 老营第七十五章 枢密院章程第六章 王度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六十二章 军令状第三十四章 怎么办?第六十章 武昌之难二第四十九章 正气歌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七十四章 战长沙之交锋二第五十一章 闲言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二第三十二章 大战帷幕二第七十四章 罗汝才教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星坠于野二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十三章 舟山之变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战第四十九章 郑森今日名成功第十七章 行军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谁之过也第一百二十七章 郑经的疯狂三第六十七章 郑大财主第一百章 赐名推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将之姿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来董小宛第七十五章 枢密院章程第六十一章 临淮争夺第三十六章 王进才第一百二十四章 势起襄阳,败亦襄阳第六章 匠作第六章 匠作第六章 王度第五十二章 不见长安见浮云第五章 取士第十一章 张献忠与罗汝才第二章 樊城二第十八章 拥兵五万王御史第七十五章 战长沙之交锋三第十六章 等官军有变第三十章 以走制敌第十六章 骄兵之计第八十一章 临危之际老臣心第六十九章 颖水一别两茫茫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战二第三十六章 纷纷勤王兵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十八章 扎营第三十二章 饵第十三章 铸炮计划第五章 临湘之战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九十一章 火马阵第八十七章 袁时中的嗅觉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阳城第九章 搓扁捏圆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陈州三第八十一章 临危之际老臣心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一百二十八章 诛逆子第五十三章 伯父张质第六十四章 家书第四十二章 傅宗龙的遗言第八十章 人未至,风先到第十九章 敌袭第八十章 在临颍二第八十三章 东床对第七十四章 临阵第七十一章 信得过第四章 何腾蛟调任湖广第六十四章 寿州突围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贵的火器第五十八章 朱儿第二十二章 场外手段第九十三章 下扬州第一百三十六章 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