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破刘良佐

箭矢猬集。

双方箭矢纷纷冲天而起,一时间有遮天蔽日之感。

不过,也只是一瞬间而已。

爆发的箭雨,将双方的士卒打趴下不少,在战场之上,跌倒就意味着死亡。

百步的距离,弹指之间就过去了。

南阳营与刘良佐所部撞在一起,刀与盾的对话,生与死的交织,双方短兵相接,一瞬间陷入极其惨烈的交战之中。

刘良佐骑马一匹杂色马匹之上。

手上死死握住一柄长剑。带着数百亲兵虽然准备策应。刘良佐外号花马刘,又称作花马剑。

固然这个外号,另有深意。但是他惯用重剑却是事实。

此刻他紧皱双眉,看着战场之上的局势,暗道不好。中军南阳营的确犀利无比,在曹宗瑜的指挥之下,一步步的压了下去。

将刘良佐所部硬生生的打出来一个缺口。

曹宗瑜打得很稳,挺进的并不是多快,但是那种如泰山压顶,势不可挡之势,却不容半点犹疑的地方。

西平营也在浴血奋战之中。

沈万登一身铠甲,脸上胡子极其凌乱,身子也消瘦多了,整个人有一种瘦骨嶙峋的感觉,站在哪里,却有一种孤山突兀之感,绝非当初汝宁大侠一样意气风发。

特别是一只右袖口被风一吹,轻轻的摇摆。

“吴哨长,沈茂。”沈万登说道:“我西平营,自从建营以来,屡受挫折。得张将军厚待,我依旧以白身统领西平营,半载之内,寸功未立,今日就是我等建功立业之时。”

沈万登在夏邑城下之败,到了现在,他还耿耿于怀,心中不能释然。憋着一口气,而这一口气,就要释放在这里。

“是。”沈茂与吴自兰大声答应道。

他们两人立即带着亲兵,压了上去。

有军官的身先士卒,表现出来的情况,就是不一样,西平营中两三个哨,老兵居多,此刻都在前面,在沈万登的激励之下,奋勇争先。

惨烈的战斗,在西平营士卒奋勇上前。而正对的却是长淮卫士卒。

虽然卫所士卒不堪战,马士英也将卫所的一些壮丁,填补各部将领的人马,否则一时半会儿,也供应不了太多的士卒。

当然了,一样的士卒在不一样的人手中,就有不一样的表现,长淮卫就在附近,在战场西侧不远处,是中都八卫之一,也是明代天下三大卫之一,这三大卫分别是天津卫,威海卫,与长淮卫。

修建中都是一个极其浩大的工程,大量的原材料,都运河上运过来,通过长淮卫,运往凤阳。

如此一来,长淮卫成为非常兴旺的地方,所谓天下三大卫之一。而且长淮卫这个名字,还是朱元璋所赐,对长淮卫也算是一种荣耀,再者崇祯八年,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流寇破了凤阳城,长淮卫也被洗劫,对长淮卫将士来说,对流寇是有切肤之痛的。

不管是忠君爱国,还是保卫乡里,他们都鼓起了勇气,拼命做战。

但是勇气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单单有勇气,就可以决定一切的。

大约半个时辰左右,长淮卫的士卒,首先抵挡不住了,纷纷败退。

大战在即,几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长淮卫这边一动摇,刘良佐立即反应过来,将麾下的骑兵放了出来,刘良佐麾下的数千骑兵才是刘良佐赖以立足的绝对主力。

在这一点上,官军与流寇,几乎一体两面,没有太大的区别。再加上多年征战以来,官军之中有前流寇,而流寇之中有前官军,让两者之间的差别更没有多少了。

重马队,轻步队也是以一贯之。

张轩一见刘良佐的马队动了,顿时大喜过望,说道:“金将军,刘良佐的马队,就交给你了。”

“末将遵命。”

交战这一会儿,徐州军大部分已经过来,因为张轩觉得南岸骑兵太少,故而他临时调整,将金声桓所部先行调过来。

金声桓几乎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得到了这个命令。

不过,金声桓丝毫不在意,毕竟他当初与刘良佐做过同僚,对刘良佐的了解,远远在其他的将领之上。

如果说刘良佐是一匹花马,本来稀疏平常,有些太过了,刘良佐还是有一点战力的,但是金声桓绝对不觉得刘良佐所部有多强。

纵然,金声桓麾下已经不是当初的老兄弟,不过是刚刚投降的山东骑马,战力大大折扣,但是金声桓觉得他纵然打不崩刘良佐。刘良佐也不会僵持下去了。

无他,如果现在对面的是黄得功,不管有多少士卒。黄得功绝对不会有半点犹豫,不打到最后时刻,不会知道胜负如何。

而刘良佐,却没有这一分坚定,还有落入下风的控制能力。

即便刘良佐想坚持下来,恐怕麾下的将士也坚持不住,特别是张轩这边的兵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的时候。

数千骑兵在右翼厮杀在一起,战场又往西北挪移了数里。

张轩看的分明,刘良佐中军骑兵一动,就失去了快速机动的能力。

数万人的战斗,阵势排开,也有数里之宽。

一里两里,看上去距离不长,不过五百米,一千米左右,但是大军从中军绕到两翼侧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只有骑兵才能交战之时做到快速机动,支援两翼。步卒大多做不到的。

不过,也不需要做到了。

张轩说道:“程继孔。”

“末将在。”程继孔说道。

“你带着徐州军两个营,大张声势从左翼出击。”张轩说道。

“是。”程继孔大声说道。

随即将刚刚上岸的芒砀营与萧县营两个向东而去。

这两个营大约六千人马,一动起来,可以说是声势浩大,刘良佐想看不到都难。

这正是张轩想让要让刘良佐知道的。

芒砀营与萧县营两个营的战力如何,张轩抱有多大的信心。特别是刚刚闹出了兵变这一档子事情。

张轩更对这两个营不抱多大希望了。

不过,让他们充个样子而已。

张轩所部人数组建增多,张轩估计再过几个时辰,袁时中所部过来,就有压倒性的优势。

“打仗就该这样,以人多打人少,以精锐打老弱。”张轩心中暗道:“纵然刘良佐知道,我是虚张声势,他也不得不应着,这两个营即便是再稀烂,也是两营六千人马。”

而张轩真正的杀招在什么地方,就在中军之上。

张轩将贺虎头叫过来,说道:“你去找曹将军,让他等我命令,一会儿为临颍营让开道路。”

贺虎头立即明白,说道:“是。”

让开道路这个命令,说起来很容易,但是现在的南阳营正如刘良佐所部粘在一起,哪里是说让开,就能让开的。

不过,正因为主持战事的是曹宗瑜,张轩才敢下达这样的命令,无他,张轩信得过曹宗瑜。相信曹宗瑜的南阳营,决计能在战场之上,做出这样高难度的战术动作。

张轩随即对张国柱说道:“张将军,我知道将军是陷阵之才而今将军可为我破刘良佐吗?”

“请大人放心,既然降了大人,吃大人的饭,就为大人解忧。”张国柱朗声说道:“区区刘良佐,何足挂齿。”

“好。”张轩说道:“我将的亲卫百人拨给张将军,今日就看张将军,催敌锋于正锐了。”

张国柱知道,这是张轩想要看看他的本事了,或者说,也是一张投名状。

张国柱嘴角勾出一丝笑容,如果是别的,张国柱还犹豫,但是冲阵杀人,他老张就会这个。

第二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第一百二十六章 归德余波二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一百三十七章 临危受命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八十一章 临危之际老臣心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七十八章 举火夜战第五十八章 枢密院第六十八章 剃发令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画第四十章 岘山公第十章 死马当做活马医第九章 抢收第六十四章 寿州突围第二十六章 论东虏二第二十章 黑夜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十四章 城陵矶之战五第六十七章 袁时敏的焦虑第四十一章 岘山争夺战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八十章 人未至,风先到第十八章 决战三第七十四章 临阵第六十八章贺虎头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风雨会中州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五十四章 临门一脚第六十八章 虚实真假第五十二章 立营二第六十四章 奠坟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十三章 舟山之变第十章 万石第二十六章 论东虏二第四章 岳阳二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十四章 舟山之变二第十二章 城陵矶之战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势起襄阳,败亦襄阳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计第八十四章 催命烟花第一百二十五章 归德余波第六十九章 侍卫亲军第一百一十五章圣旨频下第一百一十章 绝处第四十五章 新计划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营第四十五章 新计划第十五章 夜宿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画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余波第四十八章 襄阳暗潮第六十五章 信阳城第二章 徐州之败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战二第四十二章 岘山争夺战二第五十六章 行路难二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计第四十章 吴之屏的决定第十章 装备第八章 拷饷第五十三章 缓追第六十五章 信阳城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风先至第三十五章 诱杀第一百二十八章 诛逆子第五十章 左右摇摆罗副帅第九章 抢收第十八章 谋徐州第四十五章 覆军杀将二第八十四章 断小商桥第九十章 夷陵之战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四章 张青天第五十六章 凤阳城三第十八章 血溅腊八宴第三十章 阴-门阵与阳门阵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四十九章 张献忠预谋湖广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三十六章 孙,李,张第九十五章 困兽三第七十二章 刘文秀东行记第七十九章 联姻之谋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一章 樊城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营第七十八章 托天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华二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六十一章 襄阳余波第二十章 谈判开始第六十三章 劝进第二十一章 医疗营第七十五章 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