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胜负之数

现在与官军的战斗,已经呈现碎片化,频繁化。可以说官军与义军之间,无时无刻不在战斗,但是规模并不大,大量数百人级别的战斗频繁发生,千人级别的战斗都毕竟少了,至于数万人的大战几乎不可能发生。

面对这样的局面,义军也只能化整为零。故而这样频繁战斗,让张轩意思到一件事情,他不得不改变之前作风,他不能再主导一场战役,具体战斗指挥,已经下放到下级军官,而张轩要负责的是整个战略形态。

“官军的实力如何?”张轩问邓和说道。

邓和说道:“官军的实力不过尔尔,根本不值一提。只是想要找到官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随即邓和将这一战的详细情况细细说了出来。

这一战在张轩看来是一场钓鱼。

诱饵就是宁波深入大海的一角,一个名叫崎头的地方。

在整个宁波的地理来看,这个地方好像是一只伸到大海之中的手。

三面临海,与舟山群岛彼此相距不远。

也正是因为这里特殊地势,这里也是双方交战的要点之一,也是唯一双方发生数千人规模大战的地方。

以官军的意思,想要将这个得天独厚的地方,纳入统治之中,让官军在岸上有一个坚固的据点。

而且这一带当初也是官军主动放弃,义军几乎不战而得,也属于定海卫管辖之下,官军人地两熟,与舟山相距数十里而已,又有大海阻断。

这样地方,怎么看,也是优势在官军手中。

故而官军主动进攻,一举攻下崎头,甚至以崎头为根基,大举西进,一举攻克了定海后所,大嵩所一带,兵锋直指定海。

曹宗瑜大举出击,在东钱湖东与之大战一场,这一战,本身并没有直接激战,不过是试探做战而已。这一战下来后。官军知道不是义军对手,迅速从海上撤走,曹宗瑜追之不及,收复定海后所,大嵩所,也占据了崎头。

但是官军骚扰别处,绕过宁波府,直接突袭绍兴府三江所。大军不能在这里久留,邓和就授命带着本部人马留守在此地。邓和将张元海哨留守崎头。而大队人马隐藏起来。

一连藏了十日左右,终于官军再来,这一次是郑氏的人马。

在郑氏久攻不下的时候,邓和突然出现,打了郑氏一个措手不及。郑氏人马逃跑不及,邓和俘虏千人,还夺得大船七艘。

这一场胜利,放在一场大战之上,并不是什么多大的成绩。但是放在绵延数千里的海防线上。却是一场少有的胜利。

“好。”张轩非常高兴。

他高兴的并不是一场胜利,而邓和的成长。

这一场作战,后来复盘很简单的,但是张轩也是打过仗的人,自然知道其中奥妙。不管崎头地方虽然有利于官军,但是官军占据海面上的优势,千里海岸,可以随时出击。

一定要去崎头。

而且大队人马隐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当地百姓还有一些人支持官军的情况之下。怎么才能保守密集达十日之久。不管怎么样的隐藏,数千人马十日困守到一个地方,军心士气如何维持下去。

这都是问题所在。

而邓和一一解决了。这就说明了一件事情,邓和已经具备独自策划一场战争的能力。

这比单纯的一场胜仗还让张轩高兴。

想要合格的将领很难,想要合格又忠心的将领,更难。

张轩心中暗自酝酿着对邓和的提报,说道:“具体说说。郑氏的特点。”

“有钱。”邓和说道:“火器数量特别多,特别是俘获的七艘战场,有每一艘船上都有数门千斤大炮,不过,这些人不熟悉陆战,打气来凶狠有余,但是阵型散乱,如果混战的话,还有一些反抗能力,所以最好不要与官军混战。直接列阵压着他门打,很多时候他们都没有办法。”

张轩一一记录下来,说道:“张名振的军队你接触过吗?张氏的实力与郑氏相比如何?”

邓和沉吟一会儿,说道:“张家的军队,倒是能战,但是士气低落,不愿意打硬仗,而郑氏的军队,虽然在陆上不能战,但是士气高昂,有股亡命徒的气势,不到最后很少投降。”

张轩忽然想到张素之前给他说的一条情报,情报上将黄斌卿一事的始末说清楚,还说闽军与浙军之间,并不是太融洽的。张名振所部士气低落,是不是这个原因。

张轩心中将这个想法默默记下来,等有时间再来验证。

“大人。”邓和说道:“崎头一战,有一人是首功之臣。”

“是张元海吗?”张轩问道。

张元海作为诱饵,坚守崎头,在张轩看来,是首功之臣。

“不是。”邓和说道:“乃是阮进父子。”

“哦?这阮进父子立下了什么功劳?”张轩说道。

“阮进乃是海上渔夫,在渔民之中很有威望,官军扰乱海疆,遇见渔夫要么强抢鱼获,要么强征渔夫,故而阮进带着渔民来投,也就是有了阮进的帮助,我军才能隐藏在崎头附近,不被官军察觉。”邓和说道。

张轩一听阮进,心中顿时大喜说道:“如此英雄,岂能不见,快请。”

“是。”邓和说道。

张轩的高兴很大一部分,并不是阮进的功劳,一场小战的功劳,还不足以让张轩挂念,论功行赏便是了。

张轩高兴的,一是渔民来投,说明已经有百姓认可吴王的政权。二是水军将领,张轩征召水军将领的告示,贴了一个月了,但是张轩还是没有招揽到让他满意的水军将领。

而阮进是渔民出身,想来对浙江这片海域非常之了解,再加上俘获的几条船。是不是能够组建一支水师。

当然这只是张轩的想法,能不能行,还要看了人才知道。

一会工夫,阮进进来了。他一进来,就说道:“小人拜见镇南将军。”

张轩一看,阮进并不那一种非常高大的汉子,而是比较矮,只是身形粗壮,皮肤发黑,双臂之上,肌肉隆起,一看就是一个厉害角色,他的脸庞微微发黑,双手粗糙无比,虽然来见张轩之前,已经好好整理过了,但是张轩依旧能嗅到一股,似有似无的鱼腥味。

不过,张轩似乎不在意,说道:“坐。”

“在大人面前,没有小人的位置。”阮进恭恭敬敬的说道。

“哪里人士?”张轩问道。

“福建人。”阮进说道:“小人在福建为舵工,得罪了人流落到浙江为渔头。”

张轩一听就知道阮进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因为渔头这个职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本就没有渔头这个职务,官府要从渔民手中收税,但是官军不会直接接触渔民,怎么办,就在渔民之中扶植人物,让他们代为收税。

这就是渔头,不是官员,也不是小吏,但是代行一下政府职权。但是官府管理不严格,这渔头很容易变成黑白两道通吃的人物,再加上在赋税上上下其手,很容易发财致富。

所以渔头一般都是当地渔民之中有势力的人物,而阮进一福建人,流落浙江,居然能当上渔头,只能说明他要么很会专营,要么很能打。至于是那一种,看阮进的身形就知道了。

“俘获的几条船只,你都看过了没有?”张轩问道。

“看过了。”阮进说道。

“船怎么样?”张轩问道。

“都是福船,上面有佛郎机炮。”阮进说道:“保养的不错。”

第一百三十六章 结义第二十六章 儿戏的造反第九十三章 困兽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三十四章 缺口争夺第一百三十二章 张轩百骑追时中第九章 天下何处安我心第四十九章 郑森今日名成功第五十二章 破临颍第七十七章 恪尽职守第一百二十一章 归德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三十五章 投名状二第十二张 汝宁大侠沈万登第一百二十八章 发现梁以樟第十九章 徐州内情第一百零五章 后湖黄册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阳城第十章 装备第十三章 夜袭黄庄第一百三十九章 宁波城二第十四章 城陵矶之战五第四十章 水战四第七十三章 张轩立阵第三十五章 崇祯十六年的元宵第二十九章 路振飞的举动第八十二章 常国安四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六十四章 临颍炮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二十章 谈判开始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六十三章 劝进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星坠于野二第九十九章 旧事第三十二章 攻闽底一百零二章 南阳营首战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六十章 张轩的大礼第六十章 闯营的崩溃第七十八章 大夏军制三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战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遗训二第三十六章 烟花易冷第一百二十八章 发现梁以樟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九十五章 黄得功之勇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杰第一百章 赐名推心第六十二章 河南节度使李信第二十八章 王良谟第二十二章 炮战第一百一十章 东进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战二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陈州三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八十二章 马士英的应手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战二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六十章 叛第一百二十一章 归德第四章 何腾蛟调任湖广第五十七章 余音渺渺第九章 初战第三十章 以走制敌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六章 王度第八十八章 送别罗玉龙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九十八章 犹斗二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四十二章 郁闷的郑鸿逵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张轩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马威第六十六章 议政第九章 初战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遗训二第二十八章 黄河一水二第十章 城陵矶之战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五十二章 破临颍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四章 郧阳第九章 罗玉娇第一百一十章 东进第三十章 弃襄阳第八章 城陵山矶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二十四章 朱仙镇四第二十八章 炮战第三十七章 水战一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