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黑云孤城老臣心

这其实是必然。

路振飞之所以如此容易拉起数万大军,并不是路振飞有过人之能,而是路振飞与淮扬士绅联合。这些士绅为了保全家业才愿意支撑路振飞。

正如之前所有人所想,大家都觉得今年局面不好,但是有多人能想到大明要亡在今年?

就算是想了,也不愿意相信。

但是当事情真正发生之后,所有士绅一瞬间哗然,各种心思都生出来了。

崇祯虽然不是什么明君,但是御极十七年,并无失德于天下。在士大夫心中还是很为威望的。

崇祯一死,支撑这些士绅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瞬间崩溃,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身家着想,是继续顽抗下去,还是灵活机动一些。

不过,罗玉龙没有多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大军出击,几乎是犁庭扫穴,将路振飞各部打崩,随即路振飞凄凄惨惨的逃回了淮安城之中,各地消息传来,整个长江以北,也只有安庆,武昌附近,再加上淮安,徐州凤阳高杰,这一些地方,还挂着大明的旗帜。

路振飞也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现在情况大大不妙,罗玉龙随时可以追上了,淮安城中人心惶惶,未必没有投敌之人。

北方已然不保。

此刻他不为自己,也要为大明找一条出路。

“将马大人,丁楚魁,沈廷扬叫过来。”路振飞说道。

不过片刻,几个人就到了,路振飞也不废话,直接将现在的局面说了出来,说道:“如今的局面,淮安即将不保,然南方尚有数省之地,可以休养生息。三百年煌煌大明,绝对不会绝在今日。而今我唯一担心的是天下群龙无首,无所皈依,故而请马大人与丁大人,乘船护送福王去武昌。再武昌的登基,再造乾坤。”

马士英说道:“这倒是当务之急,只是督师不与我等同去?”

路振飞摇摇头说道:“陛下授我方面之任,平贼之命,劳苦数月,一无所得,又累神京蒙尘,罪莫大焉,再弃城远走,我又何面目见陛下于地下。我只瑶草素来大才,这江山之任,就交给瑶草了。”

路振飞其实已经绝望了。

即便在武昌重建朝廷又如何?崇祯在时,各地都有跋扈之举,仓促而立的朝廷有几分威望,且左良玉之心,路振飞又怎么不知道?左良玉绝对不是什么忠臣孝子,将来到了武昌,内有跋扈之臣,外有贼兵,局势之艰难,路振飞也看不到什么希望。

既然如此,路振飞宁可死在淮安。留一分清名在世,也算对得起崇祯恩遇。也不忍朝廷落魄如此。

路振飞之心,马士英并不是太了解。

但是马士英心中的功名之念却是一点没有熄灭。

马士英凤阳战败之后,被崇祯罢官免职,随后又因为阮大铖的事情追责,差一点就上了北京诏狱,长江水路截断,马士英也只能滞留淮安一地,还好路振飞倒是对马士英不错。

越是如此,马士英心中雪耻之心,就越加浓烈。

这个时候,所有艰难困苦,马士英未必看不到,但是马士英心却生出舍我其谁的感觉。

其实盘算起来,各地用兵的帅城,现在还活下来的,还真没有几个能比得上马士英。

吴牲,王永吉流落北方,现在情况不明,南方也只有何腾蛟,方孔炤等人可以一用。而马士英从不觉得自己逊色于他们,如果他能护送福王在武昌登基,拥立之功,自然是大功一件,凭借此功压制各部,唯我独尊,未必不能重振江山,再造山河。

“既然路大人如此看重马某,马某定然不负大人所托,护送福王殿下到武昌。”马士英说道。

他们两人一说定,就联袂去拜访福王。

福王见了两人立即将人两人引入正厅,还不等他问外面的情况如何,就见两人扑通一声跪在地面之上,说道:“而今神京蒙尘,陛下蒙难。天下无主,还请殿下身登大宝,重整河山。”

福王一听,大吃一惊,一时间跌坐在椅子上说道:“这,这,这,怎么可能?”

对福王来说,这一件事情,几乎是晴天霹雳。

福王是一个小胖子,从小到大,都没有好好的读过书,更不知道这天下如何治理,崇祯殡天的消息,他也知道了,他心中也是担心之极,担心自己的未来。虽然未必没有想过,自己有登基的一天。

但是一想去天下如此这个局面,福王都打心眼里面怕。

如果有选择,他宁可投降李自成,当一个违命侯,也不愿意当皇帝。

当违命侯,或许还可以活命,当了皇帝,未必有善终的一日。

“小王,德薄力弱,还请两位大人另选贤能。”福王连忙摆手说道。

路振飞心中微微一叹,其实在路振飞心中到有一个合适的人选,那就是唐王。

唐王从小在数次进入高墙,艰难困苦都接触过,故而唐王远比福王有能力承担天下大任。

但是这继统大事,绝非路振飞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路振飞之所以选福王,并非福王贤能,而是福王乃是与崇祯血脉最近的宗室。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重新建立一个新的领导核心。按照礼法来,是最能服众的。

唐王作为旁支亲王,先天之上,就没有登基的可能。故此,被路振飞一开始就放弃了。

“殿下不必担心。”马士英说道:“殿下只要倚重大臣,无须亲理政务。而且殿下乃先帝骨肉血亲,如果旁支继位,殿下觉得他们会放过你吗?”

福王一听,浑身一颤。眼睛之中射出惊恐的目光,他虽然不学无术,但是权力斗争敏感性还是有一点,说道:“好,孤王都听两位先生的,都听两位先生的。”

路振飞看了一眼马士英。

他岂能听不出马士英的心思,马士英估计想借助福王的名义,掌控大权。

如果之前,路振飞一定会阻止。

但是如今,路振飞决定与城同殉了,之后的事情,他没有心思,也没有能力去管了。只是督促道:“殿下,事不宜迟,还请速走。”

“好,好。”福王说道。

两人又请了唐王,崇王,周王,等诸王,一并上了沈廷扬的船,沈廷扬船队从清江浦北上出海,再绕道长江,沿着长江北上,直到左良玉军中。这一路也需要十几日的时间。

如今在周辅臣的督促之下,曹营的长江水师已经有一些存在感了。

就在他们做后三日,罗玉龙攻下淮安城,随即又提兵西进,在凤阳大会高杰。高杰孤身入罗玉龙军中表示臣服,罗玉龙以罗汝才之命,封高杰为征北将军,淮东总兵,长江以北曹营的辖地,分为三块,一块是沿江一带,为李汝桂所辖。再就是高杰为主的淮东镇,以淮安城为中心,徐州一带旧地也在高杰治下,再就是袁时中淮西镇。

这也是制衡之道,之前袁时中与高杰数战数败,伤亡非小,纵然袁时中愿意和解,淮西镇与淮东镇下层军官之中,也未必愿意和解。故而数年之内两镇相处不会太融洽。

高杰也识趣的很,将邢夫人与儿子高元爵送到了南京城之中。

如此一来,罗玉龙的北征也算是完满完结了。罗玉龙班师回朝。在浙东也传来喜讯,郑芝龙也投降了。正是张素与郑彩的谈判有了结果。一时间曹营的辖地,南至福建,北则徐州,西至芜湖,动达大海,虽然有暗潮涌动,但是基本安堵。

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战三第六十六章 罗汝才交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郑国公张轩第九十五章 扬州大借款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战第三十九章 水战三第五十七章 后事第十九章 决战四第十七章 废奴策第十九章 决战四第十八章 决战三第七十五章 枢密院章程第十二张 汝宁大侠沈万登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十六章 拔营第三十一章 驱虎第四十二章 张轩的思量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态第五十三章 假痴不癫第十五章 旧朋成新鬼第八章 夹河对峙第五十二章 立营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郑国公张轩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无弘光第十二章 城陵矶之战三第四十五章 再见张献忠第九十六章 困兽四第七十四章 罗汝才教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八十八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四十七章 郑森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八十四章 布局第十章 装备第十一章 城陵矶之战二第五十一章 贼营孤忠第七十四章 凤阳地动四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二十一章 阿济格的决心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四章 贫贱夫妻百事哀第六十六章 罗汝才交心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二十五章 试点第七十六章 凤阳地动六第六十二章 军令状第三十二章 围师第八十三章 飘然而去文安之第三十四章 怎么办?第八十九章 老对手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胜之余第六十四章 奠坟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归德侯家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态第五十八章 枢密院第七十七章 大夏军制二第二十三章 许都之谋第五十四章 火铳演示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计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第三十五章 投名状二第八章 放赈之议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时中之变第三十五章 投名状二第三十七章 望长沙第一百零五章 后湖黄册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杰立于此旗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诛逆子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无弘光第七十章 督师伏兵欲屠龙第三十四章 图赖第九十一章 冒险第五十三章 覆军杀将十第四章 统领薛威第一百二十七章 郑经的疯狂三第七十三章 曹营长史第三十一章 大战帷幕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五十七章 多尔衮第二十五章 拖刀计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钦臣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遗训二第九章 枣阳之战第五十三章 缓追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处境二第一百零四章第五十一章 闲言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风先至二第一百章 天下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