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无弘光二

当时江面之上大乱,弘光帝大吃一惊,二话不说,就命令靠岸,带着十几个侍卫匆匆上岸。上岸之后,就策马狂奔,一个劲的往南跑。

跑的人困马乏之后,这才停了下来休息。

只是现在到底是什么地方,就没有人知道了。

弘光帝派人去找些吃的,也不敢在大厅广众出没,只是寻了一个破庙等候。

只是没有等到回来的士卒,却等来的煞星。

只听外面捡柴火的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纷纷倒地,倒地之后,才听见弓弦响。却见十余人的马队冲了过来。弘光身边的侍卫纷纷抵挡,但是弘光身边的侍卫,都是养尊处优之辈,也没有经历过多少杀伐。如果能是这些人的对手。

不过片刻,弘光一行人要么被杀,要么被拿下,而弘光帝本人,在双方交手的同时,钻进香案下面,瑟瑟发抖,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个。偷眼看去,能够透过桌布,看见一只只靴子,而靴子上面却沾了血,一步一个血脚印。

“娘娘的,本以为是一条大鱼,不想全是软柿子。”一声粗壮的声音带着几分稚气,用带着陕西口音的官话说道。

“头,不对。你看这些人的甲胄,比我们都好。这些人绝对不是寻常人。看上去不像是官军的斥候,连痕迹都不知道打扫一下。好像是达官贵人的护卫。”

“护卫?”这个略带稚气的声音说道。这个声音微微一顿,说道:“你自己出来,还是让我抓你出来?”

弘光心中一沉,立即安慰自己道:“他是在诈我,他是在诈我。”

“敬酒不吃,吃罚酒。”这个略带稚气的声音说道。他一脚飞起,将香案给踹飞了,弘光胖乎乎的身体团做一团,就好像是一头猪一样。

“哈哈哈,兄弟们,我们逮住一条大鱼。”这个略带稚气的声音,是马宝。

马宝今年才十六岁,但是长的人高大马的,一表人才,却不知道是不是雄性激素分泌过旺,身上的体毛很多,虽然仅仅是十六岁,但也留出了络腮胡子。再加上他故意说话粗声粗气,寻常人见了都以为二十多岁了。

即便相处久了,知道他真实年龄,但是寻常士卒也都愿意服他。

无他,马宝乃是边军出身,世代戎马,从小他的骑射功夫就很好,他再家中排行老三,又称作三宝。陕西边军也不好过,家中有兄弟五人,两个弟弟还小。故而马三宝好几年前就出门自谋生路,投过孙传庭军中,大败之后,被俘虏,分配到曹营之中。

从一个小兵做起来。而今也是一个队长了,下面管十个小卒。

不过,他的这个队长,与寻常队长不同,那是斥候队长,或者说夜不收的队长。这样的队长虽然仅仅管十个人,但是在官衔之上,向来是高配的。如果马宝愿意调到其他部队,一个百户决计没有问题的。

但是马宝家中,世代军户,也传承了边军的思想,那就是重骑兵,轻步卒,再加上马宝一身功夫都在马上,自然不愿意离开了。

这一次大战,安曹营以往的规矩,夜不收十里一拨,放出二百里外,而长江两岸更是重点所在,故此马宝带队出来探测,很远就看到了他们纵马留下的痕迹。从痕迹上看是上好的战马。马宝以为是官军的斥候。故而追了过来。

虽然官军的斥候越发不行了,但是与左良玉大战的时候,双方斥候没有少互相剿杀过,只是马宝万万没有想到,他居然抓住一条吓他一跳的大鱼。

弘光深吸几口气,站了起来,说道:“朕乃大明皇帝,尔等贼人要杀便杀。”

马宝先是一惊,随即再看弘光,猛地大笑起来,说道:“你说你是大明皇帝,我还是曹营驸马。看你就不老实,来人将他绑起来,绑牢了,带回去。”

在马宝想来,皇帝老儿,不应该是穿金戴银的,浑身上下金光闪闪才对,而这个人,不过穿着寻常青衫,带了一顶不知道有些奇怪的黑纱帽,左看右看,都不像是皇帝。自然觉得他在乱扯。却不知道弘光这一身才是大明皇帝的常装。

“是。” 马宝麾下的士卒比马宝懂的更少,既然马宝就这样说,他们立即照做。

一根粗麻绳就套在弘光的身上,粗糙的绳子在弘光的皮肤上滑过,将弘光滑得生疼,生疼。他何曾吃过这样的苦,他一辈子吃过最苦的日子,也不过是,洛阳城破的那一日,他从洛阳渡河到卫辉求助。

徒步走了几十里路,脚下长了几个燎泡而已。

更让弘光感到不爽的是尊严上的践踏。

“士可杀不可辱。”弘光大声说道。

只是他还没有说完,就被一块布头塞进了嘴里,他眼的分明,这一块布头,不是别的,就是刚刚那一块桌布上撕下来的一块。一想到那一块桌布,已经在这里破庙之中,风吹雨打多少年,上面落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香灰尘埃。弘光顿时一股呕意,涌了上来,但是嘴里被塞着结结实实的,连吐都吐不出来。

只能翻白眼。

但马宝才不在乎一个俘虏是怎么样子。

他也知道,这俘虏虽然不可能是皇帝,但是也应该是一个重要人物。送回去应该能重重有赏。

只是他将弘光送到黄州的时候,张轩已经不在黄州了,等弘光被验明正身,送到张轩身前的时候,张轩大军已经在武昌城南数十里处了。

张轩听了抓住弘光帝了,大喜过望,说道:“可曾验明正身?”

胡澹说道:“下官曾经与陛下有一面之缘,已经辨认过了,正是陛下。”

张轩大笑道:“看他怎么逃,也没有逃出我的手掌心,速请他过来。”

“是。”胡澹说道,他亲自去安排。

数日不听见弘光的音讯,张轩本以为弘光逃了,微微失望之余,也安慰自己,弘光逃了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如此无能的君主作为敌人,比任何间谍都有用。

只是他刚刚放下这个心思,弘光就送上门来了。

张轩又怎么能不高兴。

张轩掐指一算,不由暗笑。等弘光来了之后,张轩说道:“陛下可好。”

弘光不为所动,说道:“亡国之君,有什么好不好的,但求速死。”

张轩才不会杀弘光的,甚至要善待弘光,毕竟大明在士绅之中还是有些威望的,只要安抚好了弘光帝,好处大与坏处,当然了他后半生,都要在监视之中度过了。

张轩不在乎弘光的无礼,说道:“我记得陛下是今年四月登基,而今已经是腊月,不过十日就要过年了,却不知道明年当以何年号?”

弘光一听,满脸通红。咬牙切齿。

他当然知道,张轩说的是什么。

他登基以来,才数个月而已,这数个月一直是沿用崇祯年号,所以现在依旧是崇祯十七年,到今年过了之后,才是弘光元年。只是他这个皇帝来弘光元年都没有到,就成了阶下之囚。其中嘲讽之意,他又怎么能听不出来。他一咬牙说道:“不管明年是什么年号,但一定是我大明的年号。”

听了此言,张轩反而高看弘光一眼,也不讽刺他了,说道:“而今就要到武昌城下,陛下要不要与我一同巡视一下武昌城。”

弘光冷笑说道:“朕说不愿意,可以吗?”

张轩说道:“当然可以。”立即对左右说道:“看好陛下,随我观看武昌城。”

第七十七章 恪尽职守第八章 夹河对峙第二十八章 黄朝宣第一百零一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五十七章 后勤第六十五章 七月战事第九十七章 各自筹谋第二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第六十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四第三十八章 授田仪式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第五十一章 闲言第二十四章 朱仙镇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钱肃乐第七章 攻城第十八章 扎营第四章 贫贱夫妻百事哀第七十八章 托天王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三十二章 攻闽第二十八章 树德于天下第六十三章 罗氏父子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战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一百一十章 绝处第七十八章 开拔第六十章 张轩的大礼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来第六十九章 决战之前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谁之过也第四章 贫贱夫妻百事哀第八十八章 送别罗玉龙第八十章 一日两遭丧败信第七十六章 讲史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三十六章 孙,李,张第五十六章 行路难二第二十三章 工兵营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归德第二十八章 王良谟第四十一章 夺门二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二十五章 拖刀计第三十二章 回汝宁第六十七章 郑芝龙长江第一功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一百一十章 出师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七十六章 凤阳地动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腊月二十三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蕴第三十四章 怎么办?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时中第一百三十章 诛逆子三第八十二章 郧阳之战二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战三第五十三章 童子营第七十七章 凤阳地动七第五十三章 凤阳城第十五章 铁模?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郑经的疯狂二第一百章 赐名推心第五十四章 童子营二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阳城第八十四章 将变第八十六章 守临颍第七十七章 右营统领张轩底一百零二章 南阳营首战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三十九章 授田余波第十四章 城陵矶之战五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二十六章 襄阳第八十五章 五里铺第八十六章 守临颍第三十八章 夺炮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三十四章 图赖第九章 罗玉娇第八十三章 飘然而去文安之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间第五十八章 孙vs李二第三十八章 授田仪式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遗训二第四十四章 善后第五章 猛镇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第十六章 决战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六十七章 郑芝龙长江第一功第七章 万事民为先第五十四章 火铳演示第一百零四章第十五章 大舅哥来援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