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

如果以阶级矛盾而论,河南是阶级矛盾最重的地方。

双方毫无缓和之余地。

可以说双方杀得血流成河,以至于后世查河南大户的家谱,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是从明末清初发端的,除却少数几家之外,几乎没有几个家传承下来。

这样惨烈的厮杀之中,双方仇深似海。

为什么桑开以区区大明的名义,就能召集这么多人马。就有其中的原因。

李自成主力尚在的时候,他们只能低头服软,但是现在李自成溃败之后。他们纷纷反复。

在他们看来,宁可投奔清廷,投奔东虏,也不愿意与义军合作。

这种利益的冲突,血债血仇,根本放之不下。

北方的情势大抵与河南相仿佛,清军能顺势占据北方,也是选择了联合北方士绅。

而大部分士绅彼此之间都有联系。

之前这些士绅拥戴明廷,而如今武昌失守,天下人对明廷都是失望的时候。转投清廷也是自然而然了。

张轩问道:“河南的情况很乱吗?”

袁时中淡然一笑,说道:“何止是一个乱字?是很乱,非常乱。”

袁时中轻轻一叹,说道:“我比邻清廷,清廷以一年之内横扫闯营。已经让北方胆寒。书信相召之下,不知道多少人为之动摇。要不是我曹营已经有江南基业,而今就不是一个乱字可以说了。”

李自成战败之后,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各地士绅纷纷起兵反抗。

这样的态势不可能不影响到两淮形态。

袁时中这一段时间之内,一直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平定各地士绅的叛乱。

这才袁时中数万大军,在这一段时间之中,一直没有派上用场的原因。

各地的叛乱虽然规模不大,但是牵制袁时中大军动弹不得。

张轩说道:“那么大兄此来如何?”

袁时中说道:“我与桑开谈过了,桑开不愿意投东虏,但是他虽然是河南巡抚,但是这些大事,由不得他做主。他只是一个盟主而已。”

“他先投奔曹营,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

张轩立即知道,这个条件必须他来办才行,说道:“什么条件。”

袁时中说道:“正名分。”

“正名分?”张轩微微一顿,说道:“你是说让大王登基?”

“对。”袁时中说道:“登基。桑开的意思是,东虏立基辽东,由老奴,黄台吉,到现在的福临小儿,已经三代了,根基稳固。乃是曹营争夺天下的劲敌。正如贤弟当年所料。”

一想起这一点当初张轩所言,袁时中就感慨万千,当初只是觉得张轩是信口胡说而已,但是现在越发佩服张轩的先见之明。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

“第一说的就是道。”

“曹营想要东虏相争,首先要做的立名分,正朝纲,吴王不正名分,无以让天下人信服。”

“故此,大王登基之事,一刻也耽搁不得了。”

“此事,我本想给大王上书,又唯恐大王担心我是谄媚之语。故此我只好请你代为言之了。”

张轩还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在他看来,实力到了即便是名义上有些缺乏,也不要紧。

朱元璋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之策就很好吗?

只是此刻,张轩才知道,过犹不及。

明失天下,天下再无正朔。闯营短暂的占据优势,天下以为大顺为正朔。

而如今大顺失位。清军再次占据优势。

但是曹营与大顺之间的关系藕断丝连,彼此之间,虽然暗潮汹涌,但是不决战之前,罗汝才不称帝,尚有几分缓和的余地。所以罗汝才登基之事,并不是当务之急。

只是区区半年之内,形势大变,占据北方的变成了清廷。而清廷与曹营之间,可没有这个关系。

清廷在打败闯营之前,尚且能够和睦曹营。将来的敌对简直是摆在明面上的。

比起清廷的根基稳固,曹营家差太多了。

不称帝,怎么让天下人知道,你有意于天下,不称帝,怎么让天下人知道你有与清廷争锋之心,不称帝又怎么与清廷争夺话语权。

在清军交战之前,称帝之事,已经迫在眉睫了。

一刻也缓不得。

“多谢大兄提醒。”张轩说道:“我差点误了大事。”

长话短说,两人都是大忙人。张轩不过与袁时中谈了半日,就匆匆离开。

张轩回去之后,就立即写了一封书信送向武昌。

而这个时候,罗汝才正在接见顾君恩。

“哈哈哈。”罗汝才放声大笑,声震瓦砾,说道:“老顾,你是代李闯来求我吗?”

顾君恩汗透重衣,不敢抬头看罗汝才说道:“是,还请大王看在以往的情分之上,给闯营一条生路。”

罗汝才收敛笑声,说道:“凭什么?”

罗汝才对李自成依旧不能释怀,罗汝才自问对得起李自成,他至少救过李自成三次,但是李自成是怎么对他。这么多年来,罗汝才觉得自己最接近死亡的一次,依旧是襄阳那一夜。

李自成得势之后,恩将仇报。现在失势之后,居然又厚着脸皮来求他。

顾君恩说道:“闯王已经知错了,愿意去帝号,尊大王为兄。听从大王差遣。且大王横扫长江两岸,而今天下人都知道,天下之势,非清即吴。两者不可共存,闯营虽败,依然有十三万人马,数府之地,愿为大王之马前卒。还请大王给一个机会。”

罗汝才听出了顾君恩的言外之意。

顾君恩虽然说得客客气气的,但是实际上却是柔里藏针。点出闯营的实力,虽然闯营落魄了,但是十三万战兵,再即将到来的大战之中,还是非常有用的。如果逼急了,李自成投清廷。岂不是让清廷如虎添翼吗?

不过,这样放过李自成。不说别人了,就是罗汝才自己都不甘心。

他思量一会儿,说道:“如此大事,不是你一言可决了。”

“我来之前,已经得到闯王全权。”顾君恩松了一口气,很多时候不怕说话难听,就怕连谈的机会都没有。

“那好。”罗汝才说道:“让李自成来见我。”

“这----”顾君恩有些迟疑。

不管怎么说李自成依旧是闯营的核心,李自成在,闯营就在。李自成不在了,闯营比如陷入分裂之中,再加上李自成对罗汝才做过什么事情,顾君恩又不是不知道,他岂能不担心李自成的安全吗?

“闯将肯来。”罗汝才丝毫不觉的一点不对。带着几分轻描淡写的说道:“这事情还可以谈下去,如果闯营不肯来的话。那么连谈都不用谈了。曹营大军攻克襄阳之后,再谈其他不迟。”

顾君恩正在犹豫之间。忽然郑成功进来之后,呈上一封书信,罗汝才一看信封,微微一笑说道:“你可要快些做决定,正阿济格来信了。”

罗汝才不用看,就知道阿济格书信之中写得什么,清廷在外交之上,还是有一套的,在没有消灭闯营之前,对曹营一向以拉拢为主,那么明眼人都知道,双方的破裂,就在眼前了。

但是依然客客气气的拉拢罗汝才。

顾君恩知道如今不决断不行了,他没有能改变罗汝才想法的能力,只能说道:“兹事体大,容小的回去回报闯王,再做决定。”

“没有问题。”罗汝才说道:“不过,闯将一日不来,曹营西进襄阳之事,一日不停。”

第五十一章 临颍城下丁启睿第十章 绿帽子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十五章 夜宿第六十六章 罗汝才交心第三十四章 图赖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二十九章 斩尽杀绝第三十章 以走制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遗训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态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溃第九十五章 困兽三第二十六章 拖刀计二第四十章 傅宗龙之夜袭第八章 立威第七十七章 凤阳地动七第五十三章 缓追第二十四章 归德军第三章 曹营内幕第二十三章 许都之谋第六十三章 罗氏父子第四十八章 覆军杀将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张轩百骑追时中第五十八章 孙vs李二第二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八十九章 老对手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来董小宛第二章 授田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余波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态炎凉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尔衮二第三十三章 湘阴之战第五十八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尔衮二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五十五章 大战落幕第十章 庆阳公之丧第四十章 琐事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处境二第一百章 赐名推心第九十五章 力排众意第三十四章 威远城下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八章 城陵山矶第三十章 以走制敌第三十九章 傅宗龙第十二章 天下形势在指掌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时中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计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六十九章 闯王大破牛成虎第六十九章 颖水一别两茫茫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六十七章 瓮城第五十三章 缓追第二十三章 工兵营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换忠义名第三十三章 兵变余波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余波第十八章 胜负之数第六十三章 得讯第九十二章 会师第七十八章 托天王第六十八章贺虎头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六十章 闯营的崩溃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战二第六十九章 闯王大破牛成虎第八十二章 小别胜新婚第二十四章 朱仙镇四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见不同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七章 下萧县第六十五章 七月战事第六十四章 临颍炮第五十五章 华夷之辨第六十四章 奠坟第九十六章 三侯并封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七十二章 刘文秀东行记第三十二章 饵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蕴第五十二章 火铳兵的契机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处境二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六十二章 顺清之间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余波第一百零九章 滚滚狼烟第十八章 扎营第六十八章 虚实真假第七十三章 战长沙之交锋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处境二第五十四章 临颍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