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

“那么如今怎么打南朝?”代善说道。

多铎说道:“我倒有一个办法。襄阳天下之坚城,而今我也听说襄阳线报,夏军正在修建襄阳城,看架势,几乎要将襄阳城给拆了,重新修建一遍的样子。”

“今后,进攻想要,只会更加难受。”

“所以,不能从襄阳攻南朝。”

“《三国演义》之中,晋灭吴的方略就可以拿来用。”

多铎这么一说,很多人回过味来。罗洛浑忍不住说道:“先攻张献忠。”

“对,。攻下张献忠,居起上游,修建水师,然后顺流直下,大破夏军。”多铎说道。

如果张轩在这里,他定然能冒出一身冷汗。

蜀地正是夏军的薄弱环节。

蜀头,楚腰,吴尾,加起来才是完整的南北防线。

而今的大夏来说,楚腰与吴尾完成到手了,但蜀头却在张献忠的手中,而张献忠现在如何,正在与明朝总兵官杨展打得难解难分。张献忠在四川的地位,根本没有稳固。

这也是这一场大战之中,张献忠根本没有出兵救援的原因所在,非不为也,是无兵也。

以张献忠现在的情况,根本没有实力支援罗汝才。

多铎这个选择非常妙。大西军战斗力定然比不上夏军。毕竟一个是被左良玉追着跑,一个是追着左良玉到处跑,谁上谁下,自然是一目了然了。

清军猛攻四川,定然能占据长江上游,到时候放舟东下,要容易的多。

多尔衮听了多铎的话,不由的点点头。绝对多铎分析的对,他随即摇摇头说道:“不行,而今局面支撑不了一次远征了。”

随即多尔衮一五一十的数了起来,各项花销相当大的。

收编各路降军,编为绿营兵,也就是满清后期的国家经制兵力。在多尔衮的规划之中,八旗,包括满八旗,汉八旗,蒙八旗二十四旗总共二十多万士卒,都是中央军。

而收编的几十万军队,能裁撤的裁撤。不能裁撤的整顿一番,然后在边境各个地方驻扎。作为地方镇压第一波武力。也是敌人进攻时候固守待援,等八旗发兵。

而大队进军的时候,也可以征召各路绿营从征。

完整这样的改变,并完成对北方府县的一些赈灾,不管是天然灾难,还是兵祸,并平定北方的各地叛乱,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需要钱的,而钱又不会自己飞过来。

多尔衮虽然拿着李自成留下来的六千万两银子,还能支撑一段时间。

但是在一场大战之后,立即筹备另一场远征。远在多尔衮的能力之上。满清的国力支撑不起来。

豪格说道:“事不宜迟,而今南朝新皇登基,正是想要稳定的时候。不趁着这个时候进攻四川,占据地利上的优势,等南朝反应过来的,争夺四川可就不好办了。”

多尔衮咬咬牙说道:“明年,明年出征四川。”

这个时间多尔衮咬咬牙还是能凑出来的,但是他更加感到不舒服的地方,是豪格似乎对这个事情非常感兴趣,多尔衮立即明白豪格的想法了。襄阳之战,不管怎么说,对多铎与阿济格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让他们再次当任主帅,不管是对内的信任,还是一碗水端平,都不好办。

确定了南征的大战略之后,其他的都是一些小事。

但是即便这样,也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等小皇帝在上面坐的腿都麻了,才算是结束了,众人一起向顺治行礼,然后缓缓退出去了。

当只剩下布木布泰与顺治两个人的时候,布木布泰将顺治皇帝的小脚放在膝盖之上,缓缓的揉捏,一边揉一边说道:“福临,你今天的情况,你怎么看?”

“大哥是好人,九叔坏。”顺治说道。

在小孩子单纯的目光之中,豪格这个熟悉的大哥,自然很受他关注。基于非此及比的判断,那么多尔衮自然是反派了。

布木布泰一听陡然色变,说道:“这话谁教你的?”

顺治说道:“没有人教我。是我自己想的。”

布木布泰板着脸,脸上几乎是乌云暴雨一般说道:“今后这些话,决计不能说,想都不能想。知道吗?”

顺治被吓了一跳,说道:“孩儿知道了。”

布木布泰叹了一口气,将顺治抱在怀里,说道:“你什么时候能长大啊?”

黄台吉在的时候,她根本用不着多想。黄台吉就是他不能依靠的大山。而如今,她却要时时刻刻的关注朝廷上的政治纷争。顺治可以天真,她却不能天真。

多尔衮有今日,布木布泰早就有所预料,还有些帮助。

其实在布木布泰看来,豪格得势,是比多尔衮得势要危险的多得多。毕竟豪格才是黄台吉的长子。如果豪格掌控了朝政,剩下要做什么,布木布泰敢说,豪格第一时间想办法,将顺治赶下台来。自己夺取皇位。

多尔衮毕竟是黄台吉的兄弟,想要夺位,就要想多花些精力在上面。

而且布木布泰与多尔衮之间,还是能说上一些话的。

布木布泰回忆会议之上,多尔衮看豪格的眼神,就知道多尔衮想收拾豪格了,甚至就在征四川之后。

一时间,布木布泰感到一丝危机感。

豪格被多尔衮给整了,保皇派就要损失一员大将了。

“难道只能指望郑亲王吗?”布木布泰想起济尔哈朗的样子,心中生出一丝犹疑出来。

此刻,郑亲王济尔哈朗正在教子。

“爹。”说话的是郑亲王的世子,福尔敦。“先帝托付爹托孤重任,爹为什么不替肃亲王说话?”

“小子。”济尔哈朗说道:“为人做事,最重要的确定自己的身份。”

“你爹我深受先帝大恩,自然要辅佐他的后代,但并不是要辅佐豪格。”济尔哈朗冷笑说道。他现在对豪格也是有意见的,固然多尔衮三兄弟势力庞大,但是豪格自己也是一个蠢货。

最少济尔哈朗对他就没有什么好看法。

“你知道我的身份与其他诸王相比有什么不同?”济尔哈朗问道。

富尔敦一时间想不明白。

“因为我不是太祖血脉,现在的问题不过太祖一脉的家事,我们参与进去做什么,有害无益,只要陛下在位,即便是多尔衮即便跋扈一些,也无所谓。”济尔哈朗说道。

“爹,”富尔敦说道:“如今睿亲王步步紧逼,欺人太甚,难道我们就不报复吗?”

济尔哈朗说道:“无须如此,睿亲王声势越大,得罪的人也就越多,我们甚至不用太多做事,等多尔衮什么时候将人得罪光了。不用我出手,他自己就会被人群起而攻之。”

“我只要能保证陛下亲政就行了。”济尔哈朗暗道。

睿亲王府之中。

多尔衮回来之后,静静的沉思,暗道:“豪格,决计不能再留着了。”多尔衮今天豪格气焰嚣张的样子,就气不大一处出。正在生气之间,忽然一人求见。说是冯铨。

多尔衮一听,是冯铨,点点头说道:“让他进来吧。”

“喳。”一个侍卫答应道。

冯铨是何许人也?是明臣降臣,更是当初谄媚魏忠贤之人,是所谓的阉党的一员。是魏忠贤的义子之一。清军入京师之后,多尔衮用书信召集各地士绅,冯铨就是其一,而冯铨更是一召就到,被多尔衮重用。成为多尔衮得力助手之一。

因为冯铨是北方人,是顺天府人,冯铨也就是北党的一员。与江南士绅相对而言之。

第四十七章 郑森第五十六章 凤阳城三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十三章 舟山之变第七十四章 刘文秀东行记三第五十二章 火铳兵的契机第六十四章 风雨欲来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三十八章 水战二第十三章 夜袭黄庄第二十八章 黄朝宣第七十九章 常国安第二章 樊城二第四十九章 张献忠预谋湖广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六十一章 刘国能第八十六章 余烟袅袅第一百零九章 断手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三十二章 大战帷幕二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华扬州城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谢幕第四十五章 大顺天下第三十三章 兵变余波第四十四章 善后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战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关公庙中第六十一章 刘国能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九章 初战第五十六章 凤阳城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三十五章 崇祯十六年的元宵第十三章 腊八宴邀请第六十九章 决战之前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二十六章 孟家庄第七十八章 大夏军制三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一百十六章 破陈州第六十八章 剃发令第六十章 叛第四十三章 鏖战第二十二章 医疗营二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忧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七十五章 枢密院章程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发第七十章 凤阳地动二第五十四章 罗汝才的手段第二十八章 炮战第四十九章 郑森今日名成功第二十八章 树德于天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归德侯家第九十二章 会师第七十九章 刘承胤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六十八章 郑芝龙长江第一功二第九十二章 张献忠方略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战二第九十五章 黄得功之勇第五十七章 孙vs李第九十六章 三侯并封第一百三十五章 说袁时中三第三十四章 图赖第二十八章 李神医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八十八章 送别罗玉龙第八十九章 老对手第七十五章 分道扬镳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七十四章 长街相会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阳江之役二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五十八章 孙vs李二第九十四章 黑虎头旗第三十一章 请缨第二十一章 献徐州第七十五章 火铳初啼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来第六十四章 寿州突围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三十七章 望长沙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无弘光第五十章 正气歌二第九十一章 冒险第七章 朝议大政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杀第四章 岳阳二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营第八章 局面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四十六章 大火连百里第七十三章 刘文秀东行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