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覆军杀将三

第四十六章 覆军杀将三

“砰。”一声清脆的火铳声,夹杂在喊杀之声,兵器碰撞之声中,并不明显,不仔细听似乎都不会注意到。

但是这样的声音却时不时的发生。

开火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夹杂在阵势中的火铳手。

此刻人与人的距离很近,最多不过一两丈而已,虽然人影重重,不好瞄准,但是还是能够打中的。

毕竟射的太远,或许打不中,但是几米的距离,又怎么打并不中。

这个距离,纵然是身穿铁甲,也是一铳一个。

因为这样的射击是无法保存齐射的,故而火铳声音,也变得细密琐碎起来,夹杂在战斗之中并不明显。

但是效果却是极好的。

一时间忠贞营虽然鼓足了勇气,却依旧被挡着寸步不能进。甚至邓和觉得,他只要鼓足勇气反击过去,未必不能将忠贞营打退。

只是张轩的命令在,邓和不敢这样做,说道:“让张元海注意了,准备撤。”

张元海此刻已经是临颍营的营官了。

虽然仅仅是一个营官,但是在临颍营却不是寻常军队。再加上张元海是张轩的族人。故而在南征军中的地位,也非同一般。

此刻他微微有些头疼。

临阵之际,督促进攻的命令,他执行过很多。但是要撤退的命令却是很少。而且这种交战之计缓缓撤退。更是难受之极。

张元海不放心下面的人。亲自到了第一线。距离交战之处,不过数步的距离,这才定下轮番撤退的命令。

撤退这命令,一不小心,就变成溃退。

故而张元海所做所为,可以说是小心翼翼,甚至想让前面的士卒一个小队,一个小队的后撤。

也幸好,是临颍营。

临颍营是张轩最忠心,最精锐,也是战斗力最强的营头,这才能完成这个任务。不过即便如此,拖的时间也有一点点长。

只是时间拖长一点,反而瞒过了李过。

在李过看来,夏军被忠贞营一点点的打了下去,整个阵势看上去就好像是要从中间打崩一样。却没有注意到在战损比例之上,忠贞营其实并不占据优势,甚至还处于劣势。

也是在战场嘈杂的环境之中,很多数字根本没有办法统计,将领们都是以战场上的状态做调整。

即便是最英明的将领,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的对自己的军队了如指掌。他们能判断的,都是一个近似值,也不是绝对值。

至于两者之间的差距,就要看出这个将领的水平如何了。

而此刻李过的判断却差点将葬送在这里了。

李过暗道:“张轩不愧为铁壁之称,纵然并不敌,还能做到如此坚韧。”

“侯爷,你看。”李过身边一个幕僚给李过指过去。

李过一眼看过去,却见洞庭湖之上,有几十张白帆,正在迅速的接近之中。李过很明白,他在洞庭湖上倒不能说一艘船都没有。但是今日决计没有派船只过来。

那是真相只有一个,是夏军的战船。

夏军的战船来这个做什么?李过心中暗暗的想着,他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暗道:“不管夏军的水师过来做什么,想来准没有好事。这战事越早抵定越好。”

自知之明李过还是有的。

他当然知道忠贞营不是当初的闯营了,他将所有精锐都列为前阵的做法,固然让忠贞营一时间,在攻击力之上,不下于当初的闯营。

但仅仅是一口气而已。

这一口气过去之后,忠贞营就坚持不住了。

所以忠贞营利于速战,而张轩很早就有铁壁之名,也可以看出来,张轩所部的坚韧。

李过自然知道该怎么选择。

李过一声令下,无数大鼓敲响,大队人马好像疯了一样,大声呐喊冲了上去。一时间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冲击了。

喊杀之声,都好像实质的声浪一样,扑面而来。

忠贞营的总攻开始了。

李过几乎毫无保留,将他手头最能战的几个营头全部打了出去。一战定胜负的意图几乎写在脸上了。

而夏军也低估了李过决绝,一时间。夏军整体向南退了几十步,甚至有小队夏军掉队,落进忠贞营的海洋之中。

只见忠贞营将士从四面八方冲过来,不过一会儿功夫,就用竹竿将夏军军官的人头吊起来,悬首示众,用以打击夏军的士气。

张轩在后方看的分明。不用看,就知道这样差点崩溃的情况,决计不是之前的计划之内。

张轩说道:“这是怎么回事?”

张轩左右将领都跟在张轩身边,张轩知道的,他们也都知道,张轩不知道的,他们未必不必张轩多知道。

在张轩的喝问之下,只能面面相觑,沉默不语。

张轩说道:“秦猛。”

“末将在。”秦猛猛地出列说道。

张轩反手解下腰间长剑,说道:“持我长剑去督战,我不管下面是什么情况,但凡敢再退后一步者,立斩。你代之为将。”

“是。”秦猛大声说道。

随即双手接过张轩的长剑,恭恭敬敬的退后两步,这才收起长剑,带着本部人马下去了。

张轩的长剑,并不是什么名剑。但却是张轩威信之所系,即便是区区铁剑,也可号令全军。任何人不敢怠慢。

等秦猛所部一走,张轩顿时觉得自己身边一空。他有一点冷。

夏季洞庭湖边,只觉得清爽,决计不会觉得冷的,张轩觉得冷。并不是一种身体上的冷,而是他对局势失控的感觉。

此刻张轩所部最大缺陷,就是人数上的缺陷。

以多胜少,才是兵家正道。

其实今日一交战,张轩就察觉到有一些不对,不是以为你别的,就是因为李过所部的数量比他预估的要多一些。

在张轩估计中,李过应该分出一部分忠贞营加固北边,而不是将整个忠贞营都砸到南边。

虽然这一点出乎张轩的预料,但是张轩立即做出了调整。

毕竟在张轩经验之中,他几乎没有一场战事,是踏踏实实的按照原定计划走下来的,意外本就在意料之内。

他立即做出了调整。

将预备队填补进去了。整个战事似乎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而此刻他将秦猛派出去之后,他手头没有预备队了。

除却在一侧,与忠贞营一部对峙的罗岱所部之外,他没有任何投入战场的筹码了。而罗岱所部,是他用来一刀封喉用的,决计不能动用。

他才觉得冷。

没有预备队,就说明主将已经失去了对战局的干涉调整的能力。只能看下面将领奋战了,就好像冬天没有棉袄一样。

张轩如何不觉得冷啊。

“命令让水手都给我下船列阵。”张轩说道:“还有问一下,周辅臣在做什么,怎么这么慢?”

“是。”郑廉说道。

他立即替张轩发布命令。

“大将军。”胡澹说道:“此刻不是贪全的时候,还是下令准备反攻吧,即便不能尽起全功,但也------”

“不必说了。”张轩说道:“胡先生可知道,高一功到什么地方了?”

胡澹心中一动,说道:“高一功可是到了益阳?”

张轩说道:“正是。”

从常德走陆路到长沙,其实也不算太远。而益阳这个地方,更是距离长沙很近了。益阳向东就是湘阴。

也就是说高一功很有可能先攻湘阴,截断湘江,或者干脆突进长沙,里外夹攻之下,许都恐怕不能坚持下去。

局面可以说是危机重重,张轩看上去自满得意,但其实如履薄冰,其中的压力,谁人知道?

第二十六章 襄阳第八十一章 汝宁城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十章 凌濛初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忧二第三章 夺麦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第三十三章 我是谁?第五十二章 立营二第四十章 琐事第十五章 离京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七十二章 刘文秀东行记第九十五章 困兽三第一百章 侠义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陈州二第七十三章 张可望失言第七十三章 曹营长史第四十章 吴之屏的决定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谢幕第二十九章 路振飞的举动第四章 填壕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动第三章 袁时中的选择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罗玉龙第八十五章 樟树镇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遗训二第一百零四章第九章 天下何处安我心第三十五章 投名状二第四十章 傅宗龙之夜袭第五十章 百里麦青青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陈州三第五十八章 朱儿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镇武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一十九章 关公庙中第三十二章 饵第二十八章 大逃杀第二十七章 黄河一水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八十二章 郧阳之战二第三章 代为号令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来使第八十一章 临危之际老臣心第六章 高斗枢二第六十四章 寿州突围第五十三章 马踏开封城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时中之变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计第九章 攻城三第二十六章 拖刀计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陈州二第九十章 拼死第五十章 杂务第十五章 旧朋成新鬼第七十三章 北方战场的判断第九十三章 南阳曹幼瑾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谋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见旧部于地下第二十三章 炮战二第九十九章 旧事第八十一章 临危之际老臣心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五十八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担忧第七十四章 刘文秀东行记三第七十二章 刘文秀东行记第八十九章 临颍城南第十七章 失败的腊八宴第八十九章 临颍城南第二十四章 朱仙镇四第三十六章 烟花易冷第五十八章 孙vs李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烟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华扬州城第三十四章 缺口争夺第八十三章 飘然而去文安之第三十七章 刘泽清请缨第二章 徐州之败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六十二章 军令状第一百二十五章 归德余波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二十一章 谈判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胜第七十二章 大顺东王第十八章 谋徐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临危受命第一百一十章 绝处第二章 徐州之败第一百二十一章 归德第九章 搓扁捏圆第五章 峡石城第七十八章 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