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离间计

第六十一章离间计

为了巩固统治,隆武在很多地方都有妥协。长沙小朝廷,甚至可以称作湖南小朝廷。

倒不是隆武要排挤其他各地的官员,一来,大明成而今这个样子,真正的千里迢迢来投奔长沙的官员,少之又少。除却一直跟随武昌小朝廷撤过来的官员,北方江南的官员其实并不多了。

二来,隆武为了想办法壮大自己的实力,争取地方上的支持。不得不给湖南各地士绅政策倾斜,赢得他们的支持。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

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很简单,巩固了长沙小朝廷的统治。否则长沙小朝廷也支撑不起几十万大军。

但是现在却遭到反噬。

原因无他,湖南精华地域都在洞庭湖沿岸,湘江流域一带,而张轩将战线退到了长沙城下,很多地方就落入了大夏的手中,在场文武百官的家眷有不少都在夏军的治下。

他们不敢不为自己的家人留一些后路,这种斩杀使者的决然,隆武或许有。隆武早就有与夏军势不两立之心,但是他麾下的这些官员却是没有的。

胡澹见此,镇定下来,说道:“外臣此来,早已将性命置于度外了。陛下想怎么做,外臣悉听尊便。”

隆武一时间没有说话。

马士英说道:“陛下,不可失了大国气度。”

马士英丧子之痛,简直是锥心刺骨。马銮不仅仅是他的儿子,也是他事业上的继承人,否则也不会被安插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之上。一想如肉-团大小的人儿,几十年间长成可以支撑门户的男子汉,又化为木盒之中一颗人头。

马士英恨不得死的为何不是他。

但是作为大明的首辅重臣,文官代表,他却不能违逆众意。甚至也并不能违逆来自马家的内部的声音。

贵阳马家可是一个大家族,马士英一支固然显赫,但仅仅是其中一支而已。马家各支虽然谈不上世代公卿,但是做官的人不仅仅是马士英一个人。而如今贵阳马家的人投靠在马士英身边的人并没有很多。

固然马家力不能及的原因,但也有两面下注的心思。

家国天下,家国天下,马士英固然是大明忠臣,愿意为大明赴死,不仅仅是他对大明的感情很深,而是事情到了如今的地步,他一生之事业都在明廷身上,他纵然投降他朝,名位之高,能在首辅之上吗?

不管是从道德上,从事业上,他绝无背叛之可能。

但是家毕竟在国之前。他可以决然,却不能不为贵阳马家着想。如果没有马銮的人头在此,他或许能不表态,但是而今他却必须表态。

马銮之死,让他痛彻心扉。但是细细想来,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兵败身死,求仁得仁而已。作为父亲,他固然伤心长子之死,但却未必愿意长子兵败潜逃,或者降贼。

士大夫束发读书以来,所学之忠义两字。

但是隆武因马銮之死,斩杀夏军使者,若这件事情牵扯下来,恐怕马家与夏朝,本应是国仇。又添家恨。这是他所不愿意看到了。

这平平淡淡的这一句话,咬在嘴里,简直字字是血,但依然要说出来。

隆武说道:“将此人带下去。”

随即拂袖而去。

一场大宴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惶恐的气氛,在整个长沙城之中蔓延开来。

隆武回去之后,一时间觉得非常无力。

他的无力,不仅仅在于马銮,李过所部覆灭,高一功所部不稳,一日之内,断其两臂。更是因为文武百官,乃至马士英的动摇。隆武也不是傻子,岂能看不出来,这些文官暗地的心思。

一瞬间,他总算是了解到孙权当初的想法了。

天下人皆可降。唯他不可降。

“不,这里面还有问题。”隆武说道:“如果,高一功将军已经投降了,夏贼最好的办法,是放高一功到长沙城下。赚城。而不是如此大张旗鼓的宣告。”

“这其中定然有问题。”

“或许,高一功那边已经不稳了。但夏军还没有得手。”

隆武想了片刻,就揣摩到其中关节,一时间好像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立即说道:“传马大人觐见。”

马士英似乎早已知道隆武要见他,早就在外面等着。

不过丧子之痛,并非没有在他身上留下痕迹。马士英一身官袍没有换,但是给人的感觉,凭空的老了好多岁,一举一动也慢了下来,给人一种老态龙钟的感觉。

似乎岁月一瞬间在他的身上加速一样。

隆武见了马士英,心中也微微一叹,说道:“阁老节哀。朕本不该在此时打扰阁老----”

“陛下。”马士英说道:“臣明白,臣身负社稷之重,容不得儿女私情,陛下召臣来,是想如果面对夏军吧。”

隆武说道:“正是如此。”

“如今城中人心惶惶,却不是开战之时。”马士英说道:“臣请必须稍镇之以静。待高一功所部消息。”

隆武一听,心中顿时安定了几分,说道:“马大人也觉得高卿没有背叛朕?”

马士英说道:“事情如此,臣一时间也弄不清楚,但是今日夏军使者,在朝廷之上,却有几分太刻意了。只是臣也请陛下做好心理准备。”

马士英对高一功现在有没有叛变,还拿不准,但是对高一功未来会怎么样,心中却有估算。在马士英看来,高一功与朝廷简直是格格不入,而与夏军却有太多的契合之处。

对于高一功将来的选择。马士英持悲观态度。

隆武也知道这一点,说道:“不管怎么说,朕都不能坐以待毙。朕准备再次下令征召勤王之军。还有派一重臣持节去宣慰高将军。”

不过隆武也知道,他征召不了太多军队了,整个湖南的军队,能动用的他都动用了。他想了想,说道:“朕再次督促章公回师,征召樊公回师。”

马士英微微一叹,他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章旷与张应元对峙,章旷回来了,很可能屁股后面跟着就是张应元所部,至于樊一蘅的川军。不是马士英小看樊一蘅。

川军早已被张献忠打乱建制。

现在各部虽然归属于大明旗下,但实际上是个个小军阀,樊一蘅能统领他们,是利用了他们与张献忠之间的矛盾。这才能让他们为之所用,至于千里迢迢将川军调离他们的老巢。

这军阀,谁会干,谁肯干。

马士英说道:“臣家与贵州各土司有旧,臣会想办法调集苗兵,还请陛下放心,只是督促两位督师回师去,却要慎重以待,不可乱了阵脚。高一功那边,还是相信文大人吧。”

重臣,文安之当得起这个两字,慎重长沙城之中,名位在文安之之上的,也没有多少人。再派去一些,该没有用,也没有用。远水救不了近火,而今高一功如何,就只能看文安之怎么做了。

隆武将所有都安排一遍,细细推敲自己的筹码,却发现能打出去的牌,其他都打出去了,很多地方的情况,他所能做的仅仅是等结果而已。他苦笑一声说道:“马公,朕是不是很无用。”

马士英低头说道:“陛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今这局面,祸始于神宗,长于毅宗,败于先帝,非陛下之过也。陛下只需正心诚意,广开言路,纳天下良才,定然能力挽狂澜。中兴大明。”

隆武轻轻一笑,说道:“希望如此吧。”

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见不同第四十章 傅宗龙之夜袭第四十七章 天下锋锐罗玉龙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三十一章 铁第六十四章 临颍炮第四十五章 再见张献忠第六十一章 临淮争夺第七十四章 阵战第一章 樊城第二十五章 准备第四章 何腾蛟调任湖广第六十六章 钱粮二第二十七章 万军之中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三十八章 授田仪式第十三章 夜袭黄庄第二十二章 炮战第五十章 百里麦青青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顾第一百零九章 断手第一百二十七章 郑经的疯狂三第十七章 失败的腊八宴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张轩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战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余波第一百三十三章 说袁时中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二章 决河之意二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七十五章 火铳初啼第九十章 刘泽清跑了第八十一章 临危之际老臣心第四十五章 新计划第七十二章 大顺东王第七十章 论功行赏第一百零七章 张质的江南策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战第七十九章 罗岱的智慧第十四章 舟山之变二第二十七章 万军之中第四十九章 临淮县之变第八十八章 夜谈三第五十章 兵压凤阳第六十二章 顺清之间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十四章 腊八宴邀请二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战二第二十章 谈判开始第一百二十六章 归德余波二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钦臣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余波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顾第六十八章贺虎头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十九章 阮进之策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会首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镇武昌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四十章 水战四第十章 庆阳公之丧第七十二章 战长沙之致师第一百二十章 陈州之夜第七十章 南明决策第三十三章 刘氏跌倒,张轩吃饱第二十九章 杨嗣昌第二十六章 儿戏的造反第十四章 腊八宴邀请二第一百一十章 绝处第八十四章 成亲第四十五章 官军的反应第四章 岳阳二第八十五章 名缰利索第一百二十四章 归德城破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二十八章 黄河一水二第四十章 水战四第七十八章 举火夜战第三十五章 投名状二第六十八章 后援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五十章 正气歌二第九十三章 南阳曹幼瑾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第二十六章 响应第十一章 装备二第三十二章 攻闽第七十一章 战长沙之列阵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二第二十一章 阿济格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