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买粮

郑三买的这套宅院志文很满意。

打开大门是前院,中间是青砖铺的路面,两旁拾缀成了菜地。

堂屋位于前院正中的位置,加上两旁的厢房,有三间正房。

盖房子用的都是青砖黑瓦,志文就喜欢这种风格的。

正房后面还有后院,面积也不小,一间厨房,一间杂物间分别位于后院的两侧。

厨房和堂屋之间的角落还有口井,志文看了下,已经见底了,自家鱼塘里有水,志文并不在意。

志文娘也很高兴,终于有房子了,还是自家的。

囡囡怯怯的,死死抓着志文的手。村里几家大户,房子也很少有盖得这么漂亮的,况且她只远远地见过,没进去看过。

现在这房子,这青砖白墙的,干净得囡囡都不敢用手摸摸。

“门锁我都换了,”郑三乐呵呵地向志文娘邀功,“咱院里的井没水了,不过巷子里有口井还有水,附近人家都是去那儿打水。”

又把房契拿出来给大家看。

志文远远瞟了一眼,就忙活开了。

他按照之前说好的房间分配,把全家人的衣物、被褥等等日常用品放到各自的房间,又把锅碗瓢盆、粮缸、水缸放到厨房。

尽管志文娘在窑洞里见识过志文是如何把东西一件一件变没的,但这会儿眼见空荡荡的房子被志文把家里的物件凭空变出,一一归置好,陌生的房子由于有了自家的东西,很快就变得熟悉了,一番景象仍让她看得津津有味。

郑三更是目瞪口呆的,手上的房契不知何时掉在地上都不知道。

在土地庙里志文娘就偷偷告诉他自家儿子的神奇本事,这下亲眼得见,惊奇、喜悦、恐慌、不知所措,诸般情绪一起涌上心头,一时说不出话来。

只有囡囡这会儿反而正常,跟屁虫一样的跟在志文身后,对突然出现的物什,丝毫不以为怪,只是用手摸摸,确认下是不是自家东西,位置放得要是不合她的意了,就自己动手收拾下,刚才的怯意渐渐消失了。

头天赶路累了一天,晚上睡的地方又是自己的房子,心情大好之下,志文娘三儿第二天难得的起晚了。

还是郑三从土地庙赶过来,早饭都做好了,才把他们叫醒的。

说起来郑三现在自家有房,不但不能住,连显摆一下都不行,也是颇为郁闷。但苦哈哈一穷汉子,突然大模大样地买了套宅院住着,的确太打眼了。

这高调的做派,让那些心怀不轨之徒给盯上的话,确是取死之道。

郑三只能白天离开土地庙,有活儿做做活儿,没活儿到自家躲个清静,晚上回土地庙睡觉。

饭后,志文把自己的打算和父母说了一下,首先是买粮,尽可能多的买粮,当然,也不能因此让人给盯上。

对于这点,郑三夫妇自然毫无异议,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至于志文说的第二点,要给除郑三外的三人,一人做两套衣裳,他俩一开始是不同意的,都觉得自家身上的衣物,破是破了点,不过缝补下,照样能穿。

志文解释说,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以前这个家无地无房的,就靠郑三夫妇二人打零工过活,那自然是穿这些补丁摞补丁的衣服。现在住进这种宅院了,还穿这种衣服,那就与周围的人家格格不入,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与咱们低调的初衷不符了。

郑三夫妇默然,想了片刻,也觉得有理,同意了。

囡囡知道要有新衣服穿了,乐得抱着志文,连亲了好几下,弄得志文一脸口水。

志文本想还要一人做身冬衣的,不过现在才五月,时间还早。

粮食现在仓库里还有将近两千公斤,再过几个月,又可以收获一批,自己一家几口全吃麦面也吃不完。

由于郑三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县城里找活干,认识不少人,他去买这么多的粮食,被熟人撞见了不好。

所以,买粮的任务落在了志文和志文娘身上。

娘儿俩拿上麻袋,出门朝郑三指点的方向而去。

进了第一家店,志文一看,整个儿一大杂烩。

除了卖粮,还有油、盐、茶、醋等等调料,兼卖种子,还可以兑换铜钱、银两、金子,是后世的粮店兼杂货铺,兼种子店,还有银行柜台的功能,不知道是生意不好才开展的多范围经营呢,还是一直就这样做生意。

一看粮价,一两银子二十斤杂合面,还限购,一家人一天就只卖这些粮给你。

买粮的人不多,伙计记性也好,根本不用担心一人多购的现象发生。

原来志文为难的是,怎样既多买点粮,又不引人注目,现在不用为难了。

志文娘被这粮价吓了一大跳,忙着把志文拉出粮店,弯下身子,低声问:“志文,银子还够吗?天杀的,这粮价一个月不到的功夫,又涨了。”

“上个月你爹一两银子买了三十斤杂面的,现在只能买二十斤了。”

“够的,娘。”志文笑笑,又看了看周围,发现没人注意,才贴着他娘的耳朵说,“再涨还不是得买,还得尽量多买,不下雨的话,这粮价只会越来越贵的,是不,娘。”

“那这只能买一两银子的,咋办?”志文娘又问,这二十斤面能吃多长时间啊。

“我们今天多跑几家粮店,每家都买点,”志文轻声地说,“正好,原本也不能在一家店买很多粮的,那样太显眼了,容易招人。过几天咱们再来一家家地买。”

志文娘这才放心,拉着志文又转身进粮店去了。

大户人家自己存粮足够,不用买,限不限购的没啥,小户人家面对这粮价,很少能一次买二十斤的,也限不着。

买粮的人寥寥无几,基本都是几斤几斤的买,志文他们这一次二十斤的买就有点显眼了,还想用碎银换点银锭和金条的,只得作罢。

不多远进了个无人小巷,把这杂面放入仓库,和娘又直奔下一个目标。

每家粮店的布局大同小异,都是大杂烩,看来这儿就是这样卖粮的。

粮价都一样,估计商家都达成价格同盟了,后面的粮店,志文他们就不敢都买够二十斤了,有的多有的少。

县城不大,人口也不多,满打满算不到十个粮店,但志文娘儿俩这样一圈儿买下来,还是花了大半天的时间,等回到家,晌午都过了。

“娘,我算了一下,今天买了能有一百八十斤的杂面。”志文边吃东西边说。

“咦,志文你会算数了?”旁边招呼他们吃饭的郑三惊喜地问。

“咱儿子那么聪明,会算数有啥奇怪的。”志文娘不满地瞪了郑三一眼。

得,志文全然忘记了自己今年才八岁,还是个啥都不懂的小屁孩。

算了,志文知道自己现在在父母眼中已经是个妖孽了,相比把东西变没又变出来,这会算数还真是小事儿。

“隔天咱就这样再买一趟,爹娘,你们都不用去了,我一个人就成,路都熟了。”志文没接郑三的话,他想的是自己一个人去买粮,到时候粮有多少,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也根本用不着再买,自己仓库里多的是,今天买粮不过是个借口。

倒是粮店里那些茶,志文惦记上了,上辈子他就嗜茶如命,以后自己一个人去粮店就买茶了。

“也行。”郑三夫妇互相看看,知道自家儿子现在能耐大了。

“趁着人多的时候买,啊,志文。”

“一家店不要一次买够二十斤,你这小身板儿,几斤就可以了。”

两口子絮絮叨叨地开始交待各种注意事项。

第74章 吓退野狗第385章 晋阳风云(3)第593章 出动第481章 合作(2)第293章 深夜来客(1)第270章 大白(1)第198章 两块狗皮膏药第603章 大人生病了?第409章 散播流言第377章 终战(9)第460章 贤王朱鼎渭第242章 达林台部的契机(1)第423章 会面小王庄(1)第486章 苍狼子孙(4)第504章 晋北风云起(11)第556章 黑水佣兵团第60章 黑夜激斗(5)第558章 监工与劫道第89章 范围扩大第86章 被救的大夫第626章 昏迷第409章 散播流言第590章 回援盛京第292章 找他好好谈谈(2)第388章 马二的秘密(2)第615章 从容布置第144章 进击的小英娘第146章 小的错了第483章 苍狼子孙(1)第221章 种田部落第449章 窘迫边兵(2)第623章 病发第1章 穿越与醒来第448章 窘迫边兵(1)第507章 晋北风云起(14)第438章 神物...不过第274章 脱困第417章 纳新...与出行第579章 抢收秋粮第314章 愿为东主效劳第516章 晋北风云起(23)第366章 尤鸿远第462章 送钱来了第187章 险要山寨第93章 古怪的香味第614章 故人(2)第121章 不是流贼第402章 倚多为胜第288章 遇到熟人第154章 中了埋伏第149章 毛衣引发的血案第405章 你识字么第68章 迷路的小捷第256章 金人内讧第389章 马二的秘密(3)第295章 深夜来客(3)第510章 晋北风云起(17)第564章 多尔衮的谋划第79章 应对(1)第165章 紫铜小火炉第618章 决定第7章 种子第6章 老掉牙的系统第480章 合作(1)第30章 抢粮(1)第562章 大事件第391章 上门延请第263章 走水(1)第355章 雨战(5)第537章 夜袭,又见夜袭(4)第172章 擒闫修诚第18章 蝗灾第207章 周承允来访第528章 买卖丁口(1)第248章 一路向东第111章 取名余波第463章 买地第134章 这是要发呀第25章 蛊惑第252章 初至辽东第39章 展望第450章 窘迫边兵(3)第293章 深夜来客(1)第335章 云梯第484章 苍狼子孙(2)第39章 展望第304章 冷场(1)第505章 晋北风云起(12)第314章 愿为东主效劳第135章 解州喝茶第621章 内耗(2)第216章 柳才的乌鸦嘴第411章 让他们滚蛋第519章 北上草原第335章 云梯第490章 天字号佣兵团(2)第191章 没人会种的东西第485章 苍狼子孙(3)第629章 进帐第245章 离开达林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