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矛盾的读书人

这些人的精神状态一直很怪。

他们那一股子想要投靠长老,但又希望某位长老三天两头门,不出来投靠天下永无宁日啊的劲头简直了。

不多说什么,大明朝在帝都几千大大小小的官儿,最后陪着崇祯死去,殉国的多少个?有一百个吗。

当然了,以长老们的能力,消化了这些儒生不难,但是改变他们的思想基本不指望。

事实,如果不发生从自大而到达自卑的窘态,已经不错了。

这种对自我的全面否定,可伏尔泰借国来打压欧洲街贵族政治和化,要恐怖的多,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自卑感,是一种接受自己劣等的绝望感。

于是乎,这些知识精英,开始认为国之所以落后、腐敗是因为旧的传统化在作祟;而旧传统化之所以这样顽固是因为汉字。因此要想拯救国,必须扫除旧化;而要扫除旧化,必须先废掉汉字。

这时候的知识精英,已经不再执着于穿不穿汉服,留不留汉发的表面问题了,而是开始纠结要不要废除汉字这种更高级的阶段了。连鲁迅这种人物,都号召大家不要读国书。

所有人都读西方书的结果,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全面被西方人同化,开始以西方人的方式思考问题,认知世界,这样的国人还是国人吗?直到许久之后,国的硬实力飞速增长,才终于开始有一批本土学者,开始挑战这些观念,提出用国传统的知识来解决国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借助于西方的经验。

但那已经是好久之后了。

清末大量知识精英全面否定国的情况,虽然最重要的原因是硬实力的缺失,让国家一次次受辱,人反思过后认为归咎于化层面,在加西方人有意识的推波助澜,将国化彻底踩进了烂泥里。

但是,不得不说,儒学到了此时,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而又无可奈何,反正是一句话,功劳都是他的,哪怕与儒家的人毫无关系,也可以牵强附会,错误都是别人的,哪怕出主意的执行的出错的全都是儒生,随便在底下找个屌丝做替罪羊还不难?

如果成长在一个国国力蒸蒸日的时代,较能客观评价传统化,接受国过去的落后,有化的因素,因为长达数千年的骄傲自满,把传统化好的不好的,都当成优秀成分,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自然会有许多积弊。

把精神停留在缠脚,纳妾这样肤浅的层面,这些当然是最显眼的腐朽化,是要打击清除的。但却也是最粗浅的外观,李向前更看重的是那些深层次的原因,如化失去了活力。

什么叫失去了活力?

这个李建泰几乎是活死人了,他一门心思的是想把自己的家产从那些泥腿子那抢回来,既然不行的话,那退而求其次,专心在保定发财。

但是保定的情况很糟糕,在这里种地不是一个很好的差使,主要是人不多了,而地多的多。

但这些大明朝的精英,可能还不如农民出身,大字不识的人有闯劲儿,到目前来说,除非是硬性委派,大明读书人愿意自己离开本土去海外看看的,无。

历史这个时代仅有的去海外的,居然是那个去日本求救兵的朱舜水。

简直可笑,才几十年前日本刚刚被大明揍了一顿啊。

所以长老们哪怕表面给了一些物质待遇,内心对这些儒生的鄙视早已化不开了。

几百年来,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模式:读书,开窍,科举,做官,贪污,享受,生儿子,读书……

稍微偏离一点的行为,都被视为是邪恶而错误的,无论是赌钱或者读非科举书籍的行为,当然了,把小丫鬟拉进房还是值得鼓励的,多子多孙嘛。

化失去活力,不会向前发展,而是固守老传统,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国化开始失去活力这个趋势,大体是从汉代到我大清时代一路向下的。

汉武帝支持董仲舒推行的独尊儒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儒家开始统治政治领域,也统治了最重要的资源分配权力,化发展也是需要资源来滋养的,其他化思想都失去了资源滋养,自然而然慢慢没落了。

儒家越强势,化越没有活力,这个大趋势始终没有变过。

活力是什么?是对外界,对为止世界的好心。

但后世无知人将国化的没落全部推给儒家,这是偏颇的,起码李向前明白,儒家化只是传统化的一部分。

国明的主体,是原明,国历史的进程,既是一部儒家明渐渐排挤、融合其他明,也是一部原明排挤、融合其他明的历史进程。

而原明的发源,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时候百家争鸣,儒家只是其一种,当然是其最重要的一种,跟墨家、道家是最强大的三个思想流派,当时称为显学,相法家早期只是一个小流派而已。

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国化总体来说,跟西方化是处于同一水准的。绝不希腊、罗马明差分毫。

到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时候,国明已经明显超越了西方明。秦始皇扫六合的时候,罗马人还停留在奴隶制时代,无论西方人怎么粉饰,也不能说那时候的西方是先进的,巨大的明代差,表现在具体方面,是秦汉时期的国,无论是人口还是軍队都远超西方。

不要说什么罗马军团如何如何了,一堆跑跑不动,攻坚不足的家伙,也是欺负明程度不高的北方高卢蛮子还行,遇见日耳曼蛮子扑街是必然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口要增长,在技术能力大体相等的程度,一定是管理更出色,争夺资源能力更强的国家和民族增长,而管理混乱,争夺资源能力弱的国家和民族,只会消亡。

所以在古代,国人口长期保持领先,是国的管理能力更强,对资源的开发能力更强的原因。

有人说人口多是因为国人能生,是国人多子多福的旧思想作祟。这又是一个笑话,随便懂点生物学,生物的两大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和繁殖,繁殖能力是生物的最重要能力之一,如果说西方人在生育能力根本不如国人种,那只能说他们在生物层面,国人劣等。

可事实,西方人同样是很能生的,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早期的移民,因为拥有充足的资源,平均一个家庭七八个人的情况十分常见。因此西方人口长期不如国人口的原因在于他们落后的管理水平和对资源开发利用的低效,管理水平差造成群雄割据,因为他们没有管理几千万人的能力,只能管理几十万数百万人而不分裂,于是战争频仍,没有一个稳定的让人口滋长的环境,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低,同样的土地养活不了跟国一样多的人口,历史数据也证明,工业革命之前,国土地的单产是全世界最高的。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人口开始飞速增长,国人口从占地球人口三分之一急速下降,到最后被印度超越,其实这才是一种落后的体现,因为你从世界汲取资源,养育后代的能力下降了。

借助工业革命之力,白种人成为三大人种,平均资源和富裕程度最高的人种,表现的是他们汲取资源的能力增强了。

造成国落后的表面现象是西方诞生了工业革命,将人类明推进到了工业时代,而国却停留在农业明时代,这种明的代差,当年秦汉的郡县制欧洲的奴隶制更大。

实际原因在于,产出。

当一个女大学生只要拿着手机约一些大叔,啪啪啪一顿,可以获得哪怕她毕业后一年也赚不到的大笔金钱的时候。

当一个男生辛辛苦苦写了一夜代码,发现自己所得不过某些人的玩区块链诈骗所得。

当一个小孩子发现学校里不再学习成绩,而是谁家有几百套房子可以收租的时候。

同样的,读书,科举,是这个时代投入产出极高的行为,搞科研高。

在这个时代的士绅,习惯了看见谁家有什么来钱的生意,或者什么好偏方,直接巧取豪夺,有点人性的,还会给几个子儿的钱来买,大多数霸道一些的,都是直接杀人夺产是了。

一个在科技领域经久不衰的话题是,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诞生在国,从表面来看,国在唐宋时期,甚至更早,具备英国工业革命的基础,工业革命之初,英国人口还没有超过一千万人,而这个人口规模,秦始皇统一国后有了,从技术层面看,工业革命早期的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等等机器,唐宋时期国也已经出现,两宋时期相当普及。

至于工业革命最重要的铁矿煤矿,还有一些懂得技术的工人,更是不缺。

所以无论是从人力资源,市场规模,还是技术水平方面,都无法解释国没有出现工业革命的原因,乃至后来有人将其归咎于蒙古人和满洲人的两次颠覆原明来,但这绝不是真相,蒙古人南下之前,两宋统治了国四百年,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在统治的前一百年达到了经济领域的巅峰,可用一百年时间,依然无法突破工业革命这层壁垒。

真实的原因是,对待。

后世的时候,只要是做老板的,抱怨自己手下的员工不靠谱,不肯吃苦,而一问起工资,他们多了不少如何少发工资的心得,总之,用雇佣苦力的钱雇佣乔布斯是。

这是问题所在,虽然贫富差距不应该过大,但是贡献大的人总该得到点吧。

国缺乏的是,依靠技术进步,生产效率进步获得利润的组织。

哪怕是商人,其利润的来源往往也是垄断而非竞争。

英国人用珍妮纺纱机生产的时候,国不落后,用水力织布机生产的时候,国也不落后,可当瓦特经过反复的数学计算,和物理推理后,改进了蒸汽机之后,国彻底落后了。

原因是,国自然科学领域,一直停留在总结工匠实践经验的层面,一切都是手工业式的摸索,而不是大工业式的研发。

因为如果牛顿生在国,搞技术革新,然后,要么被杀死夺宝,要么因为让某些老爷利润削减而被攻击破坏风水,拆掉了那蒸汽机。

所以长老们一直都不限制跟西方交往和沟通,甚至主动派遣使者前去。

弥补了缺失之后,周琅相信随着硬实力的增强,肯定不会出现知识精英全面否定自我化的现象。

从明最深层次,继续传承和推动国明发展。

欧洲已经诞生出牛顿这样从世界本源寻求科学的力量的人了,而想一下那些指着你说你不读弟子规不配当国人,必须给他交钱买了弟子规的书后才算国人的人,只能是一声叹息了不是。

所以,问题不在自然科学,而是如何处理所谓的传统势力。

长老们破除迷信,打击各种江湖势力,算命先生,大小骗子,已经是与那些武侠小说里的侠客们开战的架势了。

很悲哀的是,他们的敌人是全世界。

人家是四海之内皆兄弟,长老们是四海之内皆仇敌,无论是经商的,做官的,还是躺在那的大老爷,在本质都是长老们的敌人,死敌。

当然了,敢于跟长老作对的人是不存在的,尤其是保定这样的地方,本身已经被顺军杀过一通了。

顺军未必良善,未必先进,但他们对立面的人也不是什么先进代表啊。

李建泰却发现,自己成了可有可无的人。

第871章 长老会的阴暗面第313章 幻象第512章 朱小能在偷听第776章 夏树第144章 范承谟的条件第511章 瓶颈期第593章 结硬寨第843章 穷人富人第701章 解读第193章 不是沈万三第641章 阮福澜在行动第396章 侯方域的崩溃第359章 宗室问题第303章 朝鲜大火第640章 王室们第790章 谋算第861章 胡三七的故事第347章 据理力争第472章 实习生第81章 养成第148章 聊天群治国第469章 行吧渴第742章 男人嘛第696章 致富技巧第138章 人心难测第489章 齐三多第173章 张燕燕的决定第117章 府衙第702章 英国人的生意之道第230章 什么坏人?第519章 排队枪毙神教第366章 草原上的谣言第436章 一桌酒席论是非第265章 于成龙的算计第569章 阿姆斯特丹第731章 做过方知蠢第146章 范永斗第358章 绍兴师爷第732章 一考定终身第261章 新年的准备第808章 张岱在帝都11第610章 一个小寡妇第622章 坚壁清野第11章 八艳第534章 还是我的法子好第345章 身份证第139章 内部问题第457章 作事奸邪,烧香无益第608章 所谓巨婴第471章 暗谋第793章 发动第810章 张岱在帝都13第62章 四公子第452章 于成龙的工作第574章 就是你撞的第735章 文强上门第373章 四大铁第202章 遭遇袭击第409章 课堂教学第802章 张岱在帝都5第137章 男人心第249章 不当孩子王第1章 起航第116章 出身第160章 靠山吃山第832章 刘卫国第121章 毒月第373章 四大铁第294章 劳改劳工的意思第399章 神棍问题第437章 鼓动第701章 解读第564章 嘴脸变化第550章 北方工业集团第398章 长老们的隐患第708章 香港鸿门宴第248章 所谓人拳第750章 为你生猴子第472章 实习生第538章 谈话邀请第295章 特务们第295章 特务们第512章 朱小能在偷听第273章 所谓伊人第441章 快刀斩乱麻第755章 广南省开发第861章 胡三七的故事第137章 男人心第279章 众人的智慧第28章 高桂英第44章 目标是黄金第476章 朱大威的人生第438章 将欲行第608章 所谓巨婴第481章 商机无限第34章 隐忧的讨论第148章 聊天群治国第638章 混得开第267章 歹毒第282章 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