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大手笔的首辅

bookmark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翌日,上诏谕内阁,皇长子已及出阁读书之龄,礼部早献讲官名单,朕以内阁诸辅臣公务繁忙,难以顾却,故思以皇长子于应天府读书,然郡国封地在北直隶,皇长子今非太子,于应天府于礼不合,故朕意仿保定旧制,将封地置于南直隶,并准南直隶自由行走,准岁岁朝觐,年长之后再行另论!

很明显,这封诏书并不是一个定下来旨意,而是一个下发给朝臣讨论的议题,不过通常来说,这种议题都是已经经过皇帝和大佬们商讨之后过的结论,错非涉及到礼教伦理这样的原则问题,很少有不长眼的大臣出面反对。

这一次也是如此,对于文官们来说,他们虽然整天闹着早立国本,但是实际上对于皇长子究竟在哪里读书并不关心,他们在意的是长幼有序,也就是名分!

如今皇帝却是将面子给足,应天府不管怎么说都是大明朝的帝都,便是太子在那里读书,也不会掉身价,至于南直隶自由行走和岁岁朝觐,则是保证了皇长子可以在京城维持影响力的力量,尤其是最后一句,年长之后再行另论!

另论什么?自然是东宫储位啊!

虽然皇帝未曾明言,但是大多数朝臣都如此脑补了出来,如此一来,更是无人会阻碍此事的发展了,朝中罕见的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即便是有些杞人忧天之辈,也迅速被打压了下去……

这种情形对于沈一贯来说,无疑是很满意的,皇帝那边成功的将朱常洛赶出了京城,眼不见心不烦,而浙党这边,也为皇长子争取到了位同太子的规制,自然是也满意的很,而作为促成此事的沈一贯,既扳倒了张位,又稳固了自己在浙党当中的地位,更是春风得意。【w】

只是这种得意之情并没有维持多少时候,在他从张府出来的时候,他的心情却是已经糟透了。

“什么?张位怎敢如此?”

同样感到很生气的还有皇帝,甚至于在听到沈一贯禀奏的时候,他简直想直接下旨让张位回乡去。

不过到底,朱翊钧不是普通人,知道如此做的话,朝臣一定会激烈的反弹的,首辅是文官的脸面,历来只有自己上表请求致仕的,若是皇帝免职的话,那就是在打整个文官集团的脸了!

所以尽管窝火,但是皇帝还是忍住了。

“陛下,臣以为,元辅之意,是想借此机会正位国本,以定朝臣之心!”

反倒是接到消息时间比较长的沈一贯,更加镇定,微微沉吟说道。

其实他在从张府出来的时候,心中也是震惊的很,没想到这位看起来老好人的张位,竟然这么豁的出去!

按照道理来说,大明朝的传统,一旦有大规模的朝臣弹劾事件出现的话,无论这个人是不是有罪,第一时间一定是上表请罪,并请求致仕,官越高越要如此,以此来自证清白!

而按照惯常的套路,如果皇帝不想让这个人离开的话,就会言辞坚决的拒绝这个人的请罪奏疏,并且下旨向朝臣宣布,这是个忠臣!

要是皇帝也不喜欢这个人的话,那就简单了,留中不发或是任由朝堂舆论造势,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聪明人,最后这个臣子的结果必然是灰溜溜的致仕。

到了首辅的这个位置,这个过程更是复杂,最少三辞三留是免不了的,在郑承恩上疏的同时,张位也就按照惯例递了辞呈,跑回家养病去了,而皇帝也很尽职,虽然任由朝廷舆论发展,但是还是让沈一贯代表他前去探望,并且殷切挽留。

只是这种态度,却是已经很明显的,如果张位不想晚节不保的话,就应该继续再上奏疏,请求致仕!

但是谁又能想得到,沈一贯这回回来,带回的不是请罪奏疏,而是另一桩麻烦事儿!

简单来说,张位就最近皇帝刚刚下的旨意发表了意见,表明皇长子位份既定,虽羸弱不能行大典,然一应规制应依照太子培养,然后又从古到今扯了一大通封国制度,言及古之封国,藩王掌一国权柄,故而能力出众,太祖皇帝高瞻远瞩,亦寻照此例,我朝严束宗室,然皇长子不同于一般藩王,若不知民生政德,如何能当太子大位?

长长的奏疏写了各种理由,总结下来只有一点,请以太祖之时藩王之礼赐皇长子,待成年之后再行收回!并予亲王之位!

简单来说,就是说将朱常洛封到南直隶不是不行,但是皇长子不同于其他藩王,皇帝你不是要培养他的能力吗?那干脆就将封地划给他,按照太祖皇帝时的制度进行吧,反正过几年都是要收回的!

而且张位毕竟是当过首辅的人,这份奏疏紧紧扣住了皇长子名分,太祖制度,年长收回这三点,一下子压得人没话说!

论制度,太祖皇帝乃是开国皇帝,他定下的乃是祖制,名义上没有人敢违背,若是说担心藩王尾大不掉,更不可能,皇帝你不是说就只是让他读几年书,然后封国就收回吗?

那你担心什么?除非你不想收回封国,想要将皇长子一直远远打发出去!

不得不说,张位的这封奏疏狠狠的将了朱翊钧一军,他还真是打着这样的主意,不管是自由行走,还是年年朝觐,都是假大空的东西,只要将他赶出去,回来不回来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但是张位的这份奏疏一上,就完全不同了,作为一个皇帝,朱翊钧不可能允许朱常洛长期的霸占南直隶,尤其是在自己封国内有如此大的权力的情况下!

当然,张位也不是傻子,最关键的封**权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他单独挑了出来,掌握在朝廷手中。

但是就只是如此,就足以让朱翊钧麻爪了!

他当然想将朱常洛赶出去,但是问题是,张位的这份奏疏着实是太过了,有些超出他的接受程度了,虽然最重要的军权和官吏任命权还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收税的权力,甚至是民政的权力都要分出一大部分,作为一个皇帝,他清楚的很,若是把这些权力给出去,很容易就能培养起自己的势力。

尽管这股势力想要造反什么的,肯定没有一丝可能,但是却足以在朝中形成一股朱常洛的亲信力量,这才是让他最为犹豫的!

当然,只要他遵守承诺,在朱常洛成年的时候将他召回,这股势力肯定形不成什么气候,但问题是,他并不打算成年之后就将储位给朱常洛啊……

皇帝的这番纠结,沈一贯自然是不知的,他在忧虑的,却是另一件事情……

ps:今天看到好多兄弟打赏,感谢之极,特别是奥术皇帝兄弟打赏了一个舵主,真是激动的很,话不多说,明天开始,连着三天每天加更,酬谢诸位兄弟!

今天的第二章九点左右发~(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无错误、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egegengxin(按住三秒复制)

第二百七十五章:事情越来越复杂了……第五百一十四章:册封大典第二百一十章:动手第八十章:阴谋现!第七百零八章:意外的惊喜第七百一十四章:图穷匕见?第八百零二章:果决的朱常洛第四百六十八章:东哥第七百一十八章:严肃的吓人第328章:密信第一百四十二章:平安府城第一百七十三章:离间第六百四十三章:力挽狂澜?第七百五十八章:还是要奋力一搏的第六百二十七章:意外还是心机……第五百一十章:入宫觐见第四百二十二章:细作的尊严第三百三十八章:郁闷的皇帝第七百八十四章:说服与反说服第一百五十一章:真不经夸第三十一章:搞定土豪,第一桶金第六百五十七章:高调的孙天官第二百六十六章:原委第七百四十五章:两宫纷争第一百九十三章:议税 2第六百二十章:大朝会第二百四十一章:理想主义者第八百三十一章:大节大义第八十四章:李太后的怒火第二百二十二章:悲伤的胖子知县第二百零八章:磨刀霍霍第六百二十五章:张江陵的评价!第七百六十九章:个中原委第二百四十五章:惊讶第一百二十二章:意外 6/10第八百二十九章:哗变第十九章:交易谈妥,憋屈皇帝第七百零八章:意外的惊喜第七百八十五章:这是一章说明文第八百二十章:锦衣卫的能量第二十三章:海阔天空,心意初定!第七百二十一章:物我两忘不是什么好事儿第七百三十九章:老狐狸的眼光第八百零三章:聪明人的选择第七百九十二章: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一万骑兵第七百九十二章: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一万骑兵第七百四十六章:后宫懿旨第一百二十章:风起 4/10第九十五章:东厂与锦衣卫第三百三十八章:郁闷的皇帝七百六十四章:扣阙的正确打开方式第二百九十四章:坤宁宫密谈第六百九十章:叶向高的猜测第二百一十三章:悲催的刘守友第七百零四章:授官第八百四十五章:于慎行入京第四十七章:告御状,撕破脸谁怕谁!第七百五十四章:貌似惹到了不该惹的人第三百五十三章:长春宫中第五百四十九章:爱签不签第六十九章:没有无缘无故的平静~第二百六十一章:獠牙第326章:用不着3上吊第五百六十三章:质问第四百八十四章:温纯的无奈第七百四十一章:大人物的无奈第七百四十三章:入宫第六十章:积善之家第一百七十五章:恶人先告状?第五百三十五章:免官去职第六百一十四章:糟糕的预警第七百零九章:一代权臣的心路历程第十二章:我若不图东宫之位呢?第一百零二章:巧舌如簧第四十一章:人生第一次遇险第一百七十章:其心可诛第一百八十三章:王府官见面大会第七百三十四章:出了个难题第一百五十九章:敲定第八十六章:罂粟 第三章第八十六章:罂粟 第三章第二十章:母子温情,圣旨初下第七百五十三章:群臣扣阙第四百二十四章:说服第五百四十三章:进宫求援第326章:用不着3上吊第七百五十九章:谁还没点黑材料第二百二十二章:悲伤的胖子知县第六百九十九章:绝地方能逢生第七百一十八章:严肃的吓人第四百六十一章:处置安费扬古第七百四十章:没原则的首辅第五百六十五章:各怀心思第337章:安抚郑氏第七百零五章:以嘴炮服人第六百六十八章:老狐狸的谋算第九十二章:风乍起第二百八十章:进宫之前第五百八十七章:我只是把别人玩乐的时间用来学习!第五百六十二章:表明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