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老狐狸也会犯小错?

事实上,朝廷的大佬们,尤其是外朝的大佬们,基本上个个都是多面手!

内阁暂且不言,清流转迁自有一套流程,外朝则不然,外朝六部尚书,加上都察院左都御史,并称七卿。

其实在朝堂之上是有隐形的排名的,排名第一的自然是无可置疑的吏部尚书,外朝之首。

接下来则是户部尚书和左都御史,算是朝堂之上实权第二重的人物,在接下来才是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这些在七卿当中,地位又再低一层。

至于礼部尚书,是个比较奇葩的官职,若论实权,毫无疑问是七卿当中的末位,但是礼部尚书是七卿当中唯一的清流官职,所以不能单以实权而论。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官员,进士及第之后,若不能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那么就会被打发到外朝开始转迁,吏部尚书算是顶点,但是在此之前,官员必定要在京城六部当中转迁很久一段时间,才有机会成为吏部尚书。

而成为吏部尚书唯一的标准就是,首先你要是七卿之一!

如孙丕扬便是以刑部尚书升迁为吏部尚书,执掌铨选大权。

也就是说,在成为吏部尚书之前,孙天官早已经在六部转迁许久,自然也在户部待过,而且当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户部侍郎,所以对于孙丕扬对于经济之事如此熟稔,赵世卿并不意外。

让他意外的是,这话本不该孙尚书来说啊!

朝廷当中总是有些潜规则的,比如说不要越权,要知道,现在不是在讨论要不要用一条鞭法取代矿税的问题,而是如何用一条鞭法取代矿税的问题。

若是前者的话,自然在场之人都要表明态度,但是后者,不客气的说,这是户部主管的事务。

理应由赵世卿来发表看法,就算是事情棘手,需要所有人来一同讨论,也该由赵世卿来提出,而不是由孙丕扬直接开口。

他这样的行为,就像赵世卿这个户部尚书,跑到吏部去指点孙尚书,某个官员该安排到哪个官位上一样,属于严重的越权行为。

若是朝臣尽皆如此的话,那整个朝廷岂不乱套了?

应该说,到了这等地步的人,都清楚这一点忌讳,所以从刚刚诸位大佬表过态开始,就一直是王锡爵和赵世卿相互问答,众人都识趣的保持着沉默,只待二人讨论出个结果来,今天的廷议便应该结束了。

但是奇就奇在,孙丕扬竟然开口了,而且洋洋洒洒的说了一整套方案。

方案是不错,但是这种行为确实有些犯规矩,故而一时之间,一众朝臣都有些愣神,心头也齐齐升起一个熟悉的疑惑,孙天官今儿是受刺激了吧?

“咳咳,此事乃是户部分管,孙尚书方才所言,也颇有道理,不知大司徒有何看法?”

轻轻咳嗽两声,王锡爵有些无奈的开口问道。

孙丕扬的行为是犯了规矩不错,但这规矩是潜规则,他也不好直接指责孙丕扬,只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主动权又送回了赵世卿的手中,算是打了个圆场。

“没什么看法,大冢宰所言甚是,老夫也以为颇为合适,先以一地推行,也好让朝廷瞧瞧效果,再行定论!不过这地方却是须得好好选择一番……”

赵世卿收敛思绪,却是笑了笑开口道。

首辅老大人既然出了面打圆场,他也不好不给这个面子,何况方才孙尚书说完之后,就朝着他递了个歉意的目光,显然是有所苦衷,并非有意冒犯。

赵世卿也不是什么气量狭小的人,顺水推舟的就将此事揭过去了。

不过他这最后一句话,却是引起了众人的兴趣,这第一把刀到底应该选在哪,可是个需要好好讨论的话题……

要知道,这施行的地方选在哪,可是跟派谁去息息相关啊!

这一条鞭法既要推行,就必须成功,这算是在场一干大佬的共识,不然的话,他们拿什么去劝皇帝罢黜矿税。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次捞政绩的差事,自然是都想揽到自己这边。

“老夫之见,既然是要弥补国库用度,自然要选个税赋大的州府,而且须得是产粮大府,不然的话难以看出效果!而我朝税赋,有半数仰仗东南,其中以苏州府最重,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次之,常州府、杭州府再次之,若要选择,无非此地而已,其他诸地可缓行之!”

赵世卿轻声开口道。

说罢便闭口不言,他自然清楚,这样的大事虽然户部的话语权重,但是已经不是户部可以自己决断的事情了。

就像朝廷在铨选重要的阁部大臣的时候,也不会全权交付到吏部的手中,而是由吏部提出候选名单,尔后经过廷议敲定具体人选。

如今恰好是廷议,所以赵尚书简单的提了几个候选的地方,便等着其他人开口表态了。

“苏松道乃税赋重地,不可轻动,常州府和杭州府又稍显分量不足,故而老夫以为,应选嘉兴府或湖州府较为妥当!”

赵世卿话音一落,沉默许久的内阁大学士李廷机便开口道。

众人心头一动,顿时想了起来,照朝廷惯例,外派到地方的差事,须得遵从家乡回避的原则,免得大臣们到了地方上,一是各种人情关系,办起事情来束手束脚,二是防止官员和地方士绅勾结,瞒哄朝廷,所以无论是官员外放还是到地方办差,驻跸衙门不得在家乡周围的五百里范围内。

而赵世卿点出来的六个候选之地当中,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属南直隶,而嘉兴府,湖州府,杭州府隶属浙江道。

李阁老这话,针对的意味很明显啊!

要知道,在场的某阁老可是浙党的带头人,手下的人有大半都出自浙江……

“此言差矣,朝廷既已定下大政之策,便当选一重税之地,彰显朝廷决心,岂可畏首畏尾,老夫以为,当以苏,松二府择一而行之!”

被针对的朱赓朱阁老丝毫不让,针锋相对道。

众臣再默,苏松道乃国之重地,事务繁杂,非德高望重,资历深厚之辈镇不住场面,而以某末位阁老为带头人的帝党,在朝堂之上,最欠缺的就是资历啊……

第四百一十八章:心儿姑娘第八十四章:李太后的怒火第三百八十一章:情况有变第六百六十三章:圣心难测第二百八十二章:内情第253章:回府第三百五十五章:如何善后第七百七十三章:短暂的胜利第四百二十一章:论套路与反套路第六百三十章:陈年旧事第六百九十一章:没那么简单……第三十三章:封王礼成,被算计了!第五百一十章:入宫觐见第七百三十章:万事好商量第七百一十章:不能再等了第五章:不知道皇帝皇后谁说的话更管用!第五百一十三章:小秋第182章:无妄之灾……第三百七十五章:建州女真!第六百五十章:一条鞭法第七百一十八章:严肃的吓人第七百九十七章:事儿还是要人来做的第六百六十九章:皇上自有办法第八十一章:诡异莫测的局势第六百八十二章:顾及大局的韩爌第四章:记心中百转千回的受气小媳妇梁永!第二百五十六章:红夷大炮第163章:应天现状第三百七十章:计将安出?第四百二十七章:月黑风高夜第一百七十八章:徐弘胤的打算第一百七十四章:孤掷一注第三百九十九章:李三才的口才第四百四十四章:撤军!七百六十四章:扣阙的正确打开方式第六百九十五章:老实人发火第四百八十八章:扑朔迷离第六百零九章:炙手可热的蒋继平!第五百九十九章:为陛下贺,为社稷贺!第七百一十二章:雄起的孙尚书第八章:我的清白不能毁!第六百五十七章:高调的孙天官第六百七十四章:压力下的头脑风暴第167章:报复第七百一十章:不能再等了第四百八十八章:扑朔迷离第三百六十五章:入宫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手 1/10第六百八十五章:说点正事第五百五十七章:等着就行第四百八十六章:嚣张的私盐贩子第六百一十四章:糟糕的预警第二百七十六章:诡异的局面~第八百二十二章:借刀杀人第四百六十七章:摊牌第一百二十七章:大手笔的首辅第四百三十七章:带上本王如何?第七百零一章:水车第四百六十六章:红颜祸水第324章:回府第一百八十四章:嚣张的挑衅第二百六十六章:原委第231章:多嘴该死第八百二十四章:众里寻她千百度第二百四十二章:李廷机第二百七十五章:事情越来越复杂了……第五百七十一章:备倭将军第七百三十章:万事好商量第三百九十七章:东城李大人!第一百二十七章:大手笔的首辅第六百九十八章:辞官吧第五百一十五章:礼成!第五百五十七章:等着就行第五十章:巧布局,诱敌深入正戏开场!第十三章:月下西厢,反骨初现第六十章:积善之家第七百一十章:不能再等了第六百八十一章:太急躁不好第一百三十一章:枕头风第二百二十九章:城中局势第六百九十二章:以身做饵李廷机第三十八章:扮猪吃虎?另有高人!第一百四十章:骆思恭的疑惑第三百一十四章:给个解释第八百零八章:神神秘秘的梁提督第八百二十三章:临机专断第二百零四章:游说李文华第二百七十章:回京!第248章:拜师礼第三百五十九章:态度松动?第八百三十三章:仁慈的皇帝陛下第三百零二章:各有盘算第七百一十二章:雄起的孙尚书第十一章:皇帝贵妃同甘共苦第八百四十章:辞官也要花心思第七百三十一章:待价而沽第231章:多嘴该死第一百九十章:骆养性的自辩第七百三十二章:陈年旧事第七十章: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