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雄起的孙尚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既然这件事情最关乎吏部的利益,所以理所当然的是,所有人在短暂的议论之后,目光都落在了吏部尚书孙丕扬的身上。

身为六部之首的吏部天官,理论上来说,孙尚书具有和内阁抬杠的资格,如今首辅老大人已经亮出了战旗,便可以视作是内阁对吏部大举进攻的信号。

阁部之争,也是大明朝由来已久的内部矛盾之一,主要的斗争对象就是内阁和六部,更准确的说是六部之首的吏部。

前几任的吏部尚书,陆光祖大人,孙鑨大人,个个都雄心勃勃,想要让吏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明第一衙门,所以呕心沥血,一点点从内阁的手中夺回了主动权,只可惜孙鑨一着棋差,惹怒了皇帝,被打发回了老家,这才有了孙丕扬的上位。

而这第二位孙尚书上任之后,对于内阁一直是持保守态度,基本上维持在井水不犯河水的水平,但是似乎所有人都忘了,只要内阁和六部依然存在,阁部之争就存在。

吏部退让了许久,这次内阁首先亮起战旗,这位一向以和为贵的孙尚书,是会继续退让下去呢?还是会奋起反抗,维持吏部在外朝执牛耳的地位呢?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般的问题,老首辅的这封奏疏,涉及到了吏部的核心权力,若是吏部再继续退让下去的话,恐怕以后真的就要屈居于内阁之下了。

无论是实质上,还是名义上都是!

“陛下明鉴,臣以为,元辅大人此疏……殊为不妥!”

孙尚书在众人灼灼的目光当中,沉吟了半晌,最终轻轻的吐了口气,上前一步,认真的开口道。

一群跟在孙尚书身后的吏部官员们心里也松了口气,虽说他们不觉得有可能,但是若是尚书大人再退的话,他们恐怕走出去都没脸见人了。

不过孙丕扬的这番态度,却是顿时叫王锡爵大皱眉头,目光也变得深邃起来,沉声道。

“有何不妥,孙尚书不妨明言!”

与此同时,其他的内阁大学士,此刻无论内部派别如何,都不约而同的纷纷站到了王锡爵身旁,文官有一个最大的习惯,就是容易抱团。

身份决定立场,内阁当中平时或许互有争斗,但是在阁部之争上,他们作为阁臣的身份就决定他们必须和王锡爵共同出面。

更何况,如果真的能做到王锡爵所说的东西的话,内阁在朝中的地位无疑会再度飙升,内阁权重,便是他们这些内阁辅臣权重!

“元辅之疏中有言,国政以为重者,惟吏之一字尔,吏治之重,乃朝政之首,吏治若不清明,则朝政不畅,百姓不安,故吏治一道,历来为圣君所重也!

老夫对元辅所言吏治之重,并无异议,然内阁之设,本为皇帝顾问,以备垂询,所谓调和朝政,居中枢之要,实则大谬,中枢之要在六部,都察院,何在内阁?

内阁掌票拟,有预闻机要之权,辅弼圣君之力,然老夫尝闻之,我朝之前,所谓宰相之权便为预闻机要,批答奏疏,施政监察,总揽朝政。

先内阁既已掌预闻机要之权,仍觊觎施政监察之要,岂非欲再为宰辅?

先太祖皇帝废中书而重六部,以六部为朝廷之首,此乃祖制,老夫不知何时,竟有重内阁而轻六部之言论堂而皇之于君上之前,敢问元辅,意欲再现中书之制不成?”

在所有人的印象当中,孙丕扬都是一副老好人的形象,见人都是笑眯眯的,身为吏部尚书,却从没有以往那些天官尚书的威严气息,平素在朝政当中更是低调的很。

甚至在一些棘手的官员任命上面,他也很少固执己见,大多数时候会卖朝中大佬的面子,一副与人为善的样子。

却让人忘了,无论他外表再和善,这位也是正经八百的吏部尚书,外朝百官之首!

一番话说的不紧不慢,甚至脸上还带着惯常的笑意,但是这几句话却是忍不住叫一干大佬们不寒而栗。

什么叫杀人不见血,什么叫诛心之言,听听这番话就知道!

当初太祖皇帝废中书,罢宰相,曾经有一句祖训流传下来。

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

虽然没有人觉得,凭这么一句话,皇帝会真的将朝臣论以极刑,但是先太祖皇帝的铁律摆在面前,无人敢去触动。

孙丕扬说王锡爵有意再为宰辅,这话可谓是彻底撕破了脸皮!

当然,既然是内阁首先出手,那么肯定也做好了和吏部撕破脸皮的准备,但是事实上,此时此刻,一干大佬,不仅仅是内阁的阁臣,还有六部七卿,心中都是诧异和意外居多。

诧异的是,以孙丕扬的性格,竟然会这么明刀明枪的反驳王锡爵,而且说得这么不客气,这可不像他的性格啊……

至于意外,则是因为,在今天之前,几乎在场的诸位大佬都明里暗里的和王锡爵有所接触,内阁阁臣自不必说,早就结成了攻守同盟。

其他的几个部院大佬,也都或多或少的接触到了来自内阁的善意,老大人甚至透出了意思,如果在此次吏治整肃当中,这些大佬们不从中作梗的话,回适当的分润一部分好处出来。

能混到大佬级别的都是人精,自然听得出来,元辅老大人透出这种意思,已经代表他心中有不低的胜算,甚至不大在乎他们的立场。

不然的话,就算不亲自前来,也至少会给出更加具体诱人的条件,而这份自信,毫无疑问是落在吏部的身上的。

大佬们不难想到,先前的大朝会之上,天子指使人出面弹劾孙丕扬,这桩案子到现在都未曾开审,孙尚书为求自保,定会做出让步,只是要看让步到何种地步罢了。

如果单看元辅老大人自信的模样的话,只怕孙尚书那面团性子,怕是要让步到毫无底线了。

但是偏偏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似乎永远在与人为善的孙尚书,这次就意外的给了所有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难不成,这吏治整肃尚未开始,吏部和内阁就要先斗上一场吗?19

第四百二十五章:布置第五百一十四章:册封大典第七百八十八章:主将之争第二百零五章:大棒加甜枣第四百二十七章:月黑风高夜第五百二十七章:追根究底第五百九十章:出大事了!第七百三十四章:出了个难题第五百三十六章:盐帮第二百五十六章:红夷大炮第八十章:阴谋现!第二百一十三章:悲催的刘守友第七百九十七章:事儿还是要人来做的第七百四十章:没原则的首辅第七百一十二章:雄起的孙尚书第一百九十九章:杨荣第七百一十六章:诸位先生有何看法?第二百三十二章:分桃子第六百一十九章:有些事情躲不过去第七百五十二章:我怎么感觉又被坑了第四百七十七章:宫中出事了第三百零二章:各有盘算第五百零五章:詹事府人选第四百九十四章:郑青山在撒谎第五百一十二章:宫中叙话第四百四十一章:真相?第四十章:敲竹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第八十七章:顾氏兄弟第一百九十章:骆养性的自辩第二百四十一章:理想主义者第一百九十九章:杨荣第三百六十章:嘴炮力量大第四百六十七章:摊牌第六百零七章:李椿的去处第九十二章:风乍起第七百八十四章:说服与反说服第三百八十一章:朱常洛的打算!第五百六十二章:表明身份第六百五十八章:老狐狸也会犯小错?第254章:旖旎第七百三十章:万事好商量第四百一十一章:李三才之死~第六百一十九章:有些事情躲不过去第七百三十八章:内阁起风波第五百三十六章:盐帮第二百七十七章:再回崇信伯府第六百八十二章:顾及大局的韩爌第七百二十四章:圣意莫测第四百九十六章:一失足成千古恨第四百四十八章:战局形势第三百八十五章:我来主持?第五十三章:朝中局势,风波渐平第七百三十一章:待价而沽第四百一十九章:月夜奏歌第四百一十六章:褚英第六百零三章:刺头儿韩爌第一百三十五章:议政?论国!第八百四十三章:来一票大的第五百零二章:正位东宫第二十八章:辽东局势,党争之局第六百零六章:有谁想骂人吗?第六百二十九章:内阁议事第三百四十八章:乾清宫议事第六十二章:当头棒喝第四百六十二章:布扬古的到来第一百九十四章:议税 3第四百一十二章:料理后事第六百九十章:叶向高的猜测第二十三章:海阔天空,心意初定!第五百二十章:黄册之案第一百九十八章:真实目的第三百三十四章:抓人!第一百七十五章:恶人先告状?第六百零七章:李椿的去处第六百零五章:错过一场好戏第四百九十一章:衷贞吉的决心第四百五十章:一山更比一山高第一百九十一章:拆分王府卫队第七百零二章:震撼人心的番薯第十七章:父子交锋,利益交换第一百四十章:骆思恭的疑惑第八百一十八章:来的恰到好处第四百一十五章:破绽第八十六章:罂粟 第三章第五百四十三章:进宫求援第五百三十一章:定国公府第五百三十章:说服陈良弼第四十五章: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七百五十七章:杀手锏第八百一十四章:会试同考官第三百八十五章:我来主持?第四百六十七章:摊牌第七百一十二章:雄起的孙尚书第五百六十五章:各怀心思第二百一十八章:京中有旨第三百一十九章:真相?第五百九十三章:惊掉一地眼球第二百三十四章:再回金陵~第四十章:敲竹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第四百四十九章:去叶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