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有实力就掀桌子砸锅

第133章 有实力就掀桌子砸锅

第132章

虽然说,距离银行成立已经三个多月了,事实上整个辽南乃至整个世界,跟银行打过交道的人并不多。

张陈氏带着她的一名仆妇,妇女就是妇女,在明末这个大环境里,依旧有太多的不方便。张陈氏的这名仆妇叫郝五娘,闺名叫胭脂。她可是手上有过人命的狠角色。

郝五娘本是莱州卫指挥同知郝焕东的第五女,嫁于威海卫指挥佥事甘延寿为妻。

这个甘延寿放在后世,就是实足的人渣,窝里横。在婚后,稍有不如意就对郝五娘一顿拳打脚踢,郝五娘逆来顺受,可问题是这个甘延寿实在是太渣,为了升官发财,就把自己的妻子送给自己的顶头上司,色鬼周魁。

这个色鬼周魁玩得花,他对寻常风尘女子并不喜欢,对于黄花大闺女也不喜欢,偏偏学曹操,好人妻。刚刚嫁于甘延寿为妻不久的郝五娘,就成了他的目标。他给甘延寿使了一些小手段,甘延寿就明白。

为了迫使郝五娘顺从,甘延寿亲自将郝五娘用酒灌醉,只不过,甘延寿并不了解他的夫人,自小郝五娘就海量,那点酒,对于她而言只是漱口而已。

这一下,郝五娘爆发了,是夜,她一把银妆刀,杀了威海卫指挥使周魁、以及他的四名亲兵、丈夫甘延寿、大伯哥甘延年、甘氏家仆共十一人。在杀完这十一人后,郝五娘为了不给娘家人惹麻烦,被冯三娘所救。后来,她才知道,自己已经怀胎两个月。

就这样,她跟着冯三娘,生下了自己的女儿,在冯三娘假扮程夫人来辽南的时候,她也跟着冯三娘,假扮成冯三娘的仆从。

可问题是,冯三娘是一个假夫人,虽然在宁海军总兵府后院吃喝不愁,可问题是,程世杰并没有给冯三娘生活费,而郝五娘自然也没钱,或许是经历了太多委屈,自从生下女儿以后,郝五娘就没有奶水,为了生计,她只好成为张陈氏的保镖。

在来到这座三层高的水泥建筑前,郝五娘目瞪口呆,作为在辽南最尊贵的人,程世杰家里住了两个多月,郝五娘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宁海军总兵府跟这座银行比起来,简直就是叫花子跟龙王比宝。

完全没有可比性。

在银行的正门,是一座巨大的广场,拥有两排可以同时停放一百多辆的马车停放区,还有两座可以随富裕人家随从临时休息的房间,房间里有靠背的沙发,这种沙发,就连程世杰的总兵府里,也是不多见的。

特别是那座三层楼的外墙,居然贴了一层金砖,每一块都黄澄澄的,坚硬如铁,掷在地上发出金属交击之声,阳光照过去,整个墙体泛起万点金光,华丽之极。

进入银行的大堂,地板同样铺着金砖,平整之极,天花板上挂着镀银吊灯,像一朵朵怒放的莲花,银光流转,光彩夺目,光是这几件工艺品就价值不菲了。

对了,里面还安装了壁炉,生起火来,哪怕再冷的天,里面也是暖洋洋的,比躲在炕里还要暖和。现在不需要烧壁炉,但是吊顶上的蜡烛,大白天也燃烧着。哪怕如此大的大堂,一点儿也不显得昏暗。

这里面站着一排身穿长衫,头戴着逍遥巾的银行工作人员,在明朝什么阶级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这是有着严格的规定。

张陈氏暗暗点点头,这个辽东银行实力够强,居然有一百多名读书人在这里服务。

要说读书人,这些读书人与江南的读书人不一样,但是他们确实是有资格穿儒衫,因为他们拜祭过孔孟二圣,读过圣贤之书。

“尊敬地夫人,有什么可以帮您!”

张陈氏点点头:“我要借贷!”

在借贷之前,张陈氏曾经多方打听过辽东银行,也就是之前的辽南银行,背后的东家就是辽东经略使、左都督、征虏大将军、辽东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宁海军总兵官,节制东江军程世杰。

果然,在张陈氏的心中,也只有程世杰会对百姓这么好,大家手里有余钱存进去不仅不收钱,还能得到利息,而且手头紧的话也可以从这里借钱,利率相当低,比起找地主或者找地下钱庄、当铺那驴打滚般的高利贷公道多了。

由于借贷区的人并不多,很快张陈氏就来到了柜台前。

来到柜台前,张陈氏微微一愣。

因为坐在柜台前的掌柜(其实应该是信贷员)居然是一名女子,虽然这名女子戴着逍遥巾,穿着与外面读书人一样的儒衫,脸上却露出自信而而温柔的微笑天意:“夫人,有什么可以帮您?”

“我要借贷!”

“首先容我给您介绍一下我们银行里的借贷规则,我们需要有质押物,请问您有什么可以抵押的吗?”

“我有!”

张陈氏随手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房契、店契和地契。

那名信贷员伸手恭敬地接过这三份契约,他们作为信贷员,不需要做评估,而是交给专门的评估人员。

因为他们的这些契约,无论早或晚,都属于原来军务署颁发的,属于一家,也就是说,哪怕是管委会成立以后,接过了这一摊子事。

他们很容易从管委会拿到原始档案的编号,这是十六位数字编号,与后世的身份证编号一样,身份证号是有规则的数字组合,而房契和地契的数字编号是有规则的,想破解其实不容易。通过房契的数字编号,非常容易核对真假,这是一证一号。

时间很快,专业的评估师很给出了张陈氏资产的质押参考价值,张陈氏的财产,最有价值的其实是她的店铺,因为商业前景好,地理位置好,经营状况好,评估师给予了两千两银子的评估,房产一百六十两银子,一百亩地则是八百两。

别看辽南的荒地不值钱,可是私人手中的地却非常少,宁海军将士可以分五十为以上的军职田,烈属和军功才能获得。哪怕程世杰的本意是一两银子一亩地,可事实上,现在辽南的土地出到八两银子,却没有人愿意卖。

这个土地价格的参考数值,是辽南管委会出售给私工厂的土地价值,这是属于工业用地,而辽南的工业用地,只能在没有农业价值的碱荒地、沙砾地或者是山区,想要开工厂,第一步是买地,买下来不能种植庄稼的工业用地,用自己的方式平整土地,建造厂房……

“尊敬的夫人,您的质押物价值我们的专业评估师已经评估出来了,你的质押物总价值是两千九百六十两银子,对此您有没有异议?”

张陈氏微微有些惊讶,因为这个价值远超她的预期,她的房屋和店铺营造的时间较早,当时的辽南工人价值更低,所以,她的本金其实只有十两银子,七个多月的时间,用十两银子的本金,赚到了两千九百六十两,这翻了多少倍?

张陈氏的脑袋有些不够用了:“没有!”

“夫人,按照规定,您原本只能贷款抵押物价值的一半,也就是一千四百八十两银子,但是,考虑到你是烈属,这个标准,不适用您,所有军属、烈属,程大帅会提供担保,所以,您可以最高借三千两银子!”

张陈氏点点头道:“那就借三千两银子!”

“我们银行需要收取一定的利息,这一点,您能理解吗?”

“我可以理解!”

“我们的贷款利率是两分,如果他们在这里贷了十两银子,每个月的利息是两百文,一年下来就是二两四钱银子,三年是七两二钱,也就是说三年之后您要还给我们银行十七两二钱银子。”

信贷员接着道:“考虑到您是烈属,您在我们银行借款,利息会酌情减半,也就是说,借三千两银子,每个月您需要支付我们银行三十两银子的利息,你能接受吗?”

“程大帅是好人!”

张陈氏笑道:“我借!”

信贷员收起张陈氏的房契、店契和地契,然后让张陈氏签名,按下手印,在借款合同签订好之后,这份合同一式两份,一份放在银行存档,一份交给张陈氏保存。

随后,信贷员操作转账,如果需要取钱的时候,需要有密码、私人印章和签名(如果不识字可以由操作手员代理签名,但是上面必须按手印。

杨芸娘和郑简等人商议以后,采取了程世杰的办法和原来钱庄的办法相结合,印章、字迹、指纹都必须一模一样,否则是拿不到钱的,算是彻底杜绝了任何一方做手脚的可能性。

张陈氏前前后后用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从审核,评估,就拿到了借款,当然,她现在不需要马上取钱,因为她的生意扩张,也需要时间。

在张陈氏办理贷款业务的时间,也有一名女子带着丫鬟前来办理存钱的业务,这名女子是徐四小姐,徐家虽然家境殷实,可问题是她的钱快用完了,作为四小姐,上面有四个大哥,那就非常容易。

玛尔第纳给她的四个哥哥,一个弟弟写信,信里非常简单,妹妹(姐姐)没钱了,大哥江湖救急。

于是,徐骥的五个儿子,纷纷给四小姐派人送钱,可能是五兄弟商量好的,每个人给了一千两银子,也就是五千两银子。

原本这些家仆送来银子,玛尔第纳想直接带到振海城,可是她却听说了辽东银行存钱不收手续费,还给利息。

十两银子,每个月有三十文钱的利息,那五千两银子一个月就是十五两银子的利息,也就意味着,这五千两银子不用花一文钱,她光吃利息,就可以让她过得非常滋润了。

事实上,确实是如此,整个辽南,普通人一个月的生活费五六百文就差不多了,哪怕像张陈氏这样顿顿有鱼有肉,在辽南可以比她生活水平高的人,真不多。她主要的开支是给儿子补充身体,一个月下来就是四五两银子。

这其中还包括她的仆妇郝五娘母女,丫鬟,五个人的开支。

张陈氏发现,这个银行里的所有人员,面对客人,无论是借钱还是存钱,负责办理手续的女职员总是带着热情的微笑,该办的手续一项也不少,让人倍感心安、舒服。

张陈氏并不知道,这帮女职员在上岗之前可是接受了将近三个月的训练,其中练得最狠的一项就是微笑,笑得脸都僵了……

负责训练他们的老师,就是名扬江南,与柳如是齐名的名妓王微。

钱谦益说:“今天下诗文衰熸,奎璧间光气黮然。草衣道人与吾家河东君,清文丽句,秀出西泠六桥之间。”

黄宗羲亦说:“当是时,虞山有柳如是,云间有王修微,皆以唱随风雅闻于天下。”

草衣道人是王微的号,王修微则是王微的雅称。

王微教出来的徒弟,别说应付普通的客人,就算风流才子,那也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

……

随着辽东银行开始放贷,顿时引起了所有人的热议。商业贷款倒是其次,最多心动的其实是辽南的宁海军将士家属和烈属们。

因为他们是辽南唯一拥有自己耕地的阶级,由于他们人数,很多人的地其实都没有完成开垦,如果有牛,有马,或者有更多的耕具,那来年岂不是……

陈大勇是宁海军水师的督监,按照他的军职田则有三百亩,加上之前斩首的军功,陈老三依靠着儿子陈大勇,拥有了八百六十余亩地。

陈老三非常鸡贼,在流民涌向辽南的时候,他趁机给儿子陈大勇纳了五十三个小妾,这些小妾,年龄大的有三十七八岁,小的有十二三岁,有的是带着儿子、女儿,

在陈老三的眼中,年龄什么的,不重要,长相什么的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把有了这五十三个妾,还有十几个养孙,养孙女,他们家的八百六十多亩地是可以种上了。

陈老三带着五十三个儿媳妇,十七八个养孙养孙女,七八十号人一起干活,加上临时雇佣的短工,累死累活,总算是把八百六十亩地种上了大半。

由于辽南的土地肥沃,灌溉及时,这些庄稼长势非常好,在陈老三看来,如果每亩地产不了两石粮食,他就把眼珠子扣出来。

眼看着天气越来越暖,周围的人都盖上了新房,陈老三头疼了,陈大勇确实是有军饷,在部队里,他吃程世杰的,喝着程世杰的,也用不着花钱,每个月的军饷都给了陈老三。

可问题是,五十三个小妾用的时候顺手,可问题是养着也费钱,陈老三看着自己的九间土坯房子,一间房里硬是塞入了五六个人。

天冷的时候还好,现在非常不方便,每天都是等自己睡着以后,这些儿媳妇们才会起来洗洗身子……

实在不方便。

可是等到秋后收了粮,陈老三肯定会有钱盖房子,可问题是,到了秋后,天气也冷了,到时候再盖房子恐怕来不及了。

陈老三花了五斗粮,请了登州卫左千户的吴半仙,给他看了宅子,如果一座三进五十九间房,将来子孙后代必得高官。

这本是吴半仙信口胡诌的屁话,可是陈老三却记在了心里,这五十九间房如果建好,怎么也要花上上百两银子。

因为盖房的人多,施工的工程队忙不过来,想要现在盖房子,只能加钱,如果用上上好的建筑材料,一百两银子是不够用的。

陈老三召开了家庭会议,给自己的五十三个儿媳妇开会。

屋里肯定是坐不下,只能在院里开会,陈老三道:“老夫想了想,向银行借钱盖房子……”

年龄最大的儿媳妇叫罗氏,今年三十七八岁了,她原来的婆家,就是因为公公患了气疾,为了给公公治病,向地主借了三两银子。

最后,人没了,钱也花完了,欠的银子利滚利,不到两年涨到一百五十多两,他们家就这样败了,为了逃债,他们一家子连夜跑了,前夫为了掩护他们跑,被地主追上活活打死了。

“爹万万不可借贷啊,要不,咱们自己盖房子,男人能干的活,咱们也能干!”

能成为陈大勇妾,哪怕只是名义上的妾,陈大勇从来没有碰过她,话甚至也没有说过几句,可问题是,罗氏对陈家太满意了。

八百六十亩地,还有自己的一个水塘,三亩的宅基地,还能想啥?

自从进了陈家,罗氏虽然干了很多活,却真没有挨过打,也没有挨过饿,还能乞求什么?

陈老三也知道这些儿媳妇都是苦命人,有的也被高利贷搞得家破人亡,他敲了敲桌子:“我只说一点,这银行是大帅的”

“大帅的?”

“对,咱们陈家原来没有跟大帅混的时候,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大勇给大帅当了兵,后来也升了官,咱们家这八百六十亩地,都是大帅赏的,大帅愿意给借给咱们钱,咱们收了粮还给大帅就行了,大帅也是体恤下属,像大勇这样家里没钱盖房子的人很多,借大帅十两银子,一年才一两二钱的利息!”

陈老三笑了笑道:“咱们距离秋后还有俩月,俩月之后,咱们家,收的粮食都能堆成山,家里也没地方放啊,这个房子必须盖,借钱也要盖,不光盖房子,还要买牛,买马!”

买牛大家可以理解,如果今年的有牛,这春耕就轻松多了。

“这为什么要买马?”

“大勇现在已经是朝廷命官了,再出去坐驴车,让人家笑话!”

陈老三指了自己的脸道:“我这张老脸可以不要,但是大勇不能给大帅丢人,这要是让别人看到了,会说大帅苛待下属,这脸,咱们充也要充上去!”

陈老三利用自己的八百六十亩地做了抵押,从银行贷了四百二十两银子,准备花两百两银子盖新房,毕竟现在陈家人口多啊。

然后以八两银子一头牛的价值,买了十六头牛,还有两匹好马……

在辽南像陈老三这样的百姓还有很多,他们都迫不急待的翻盖新房,买牛或买马,大大刺激了一把辽南的畜牧业。

关于赚钱这种事,有人戏称,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这句话放在辽南一样适用,张陈氏一个寡妇,因为魄力大,敢想敢干,她成功了,短短半年时间,身家就突破了三千两。

别看银行给她的资产评估是两千九百八十两银子,可问题是,银行的评估,都是虚低的,如果虚高的话,一旦借贷人无钱还钱,银行只能自认倒霉?

银行会做亏本生意吗?

肯定不会,哪怕是百分之一百的贷款,还有一定的赢利空间。

如果张陈氏真正破产了,这些资产也够银行吃得满嘴流油。

这是残酷的现实。

别看辽南的很多人的年薪都超过十二两银子,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些人有十二两银子的价值。

因为十二两银子的价值,是程世杰赋予辽南普通人的。

管委会为了保证辽南百姓的基本生活保障,开始出台了《辽东工人保护法》,在这个保护法的第一条规定,任何雇佣职工的企业、工厂、店铺,不准克扣职工的工资。

工人有做工的义务,也有享受工资的权力,这不是施舍。

在辽南的普通工人,最低享受一两银子的工资,而且要包吃,在工作期间出了任何事故,无论是工人操作失误,还是设备事故,造成的工亡或者工伤,企业主必须负责到底。

这个保护法的出台,让辽南的商人一片哀嚎。

如果违反这个保护法,其实很简单,轻则罚款,重者破产。

在中原种地,大概率会被破产,大灾之年,惨状无法想象,别说是庄稼,树皮都被人啃光,整个村子里除了人,一个活物都没剩,猫啊狗啊啥的都被吃的一干二净,就连牛马这样的大牲口也无法幸免,老百姓也知道把牛马吃掉,以后种地会更困难,但是人饿急了没有选择,连孩子能都换着吃,牲口什么的就顾不上了。

就算是不被人吃,牲口也会被饿死。

辽南这边就没有这种担心,就算真正庄稼欠收了,没了粮食,可以去挖野菜,可以去下海捉鱼,也可以捞海带。

程世杰不仅在辽南办了四座盐厂,更是拥有了产年三十万石盐的生产规模,要知道,这些盐已经完全千万人需求。

程世杰接到盐厂的汇报,也是目瞪口呆。

不知不觉中,居然生产了这么多的盐,哪怕在开春的时候,用掉了很多盐腌制马肉,现在用盐腌制咸鱼,可依旧库存了太多的盐。

程世杰望着这些数字,有点感慨。

他思考要不要把盐倾销到江南和中原?

当然,这个食盐市场是江浙盐商的肥肉,辽南晒盐自己用,他们没有意见,原本的辽南在江浙盐商的眼中,是不存在的市场。

这个消费市场被程世杰培育了出来,自然归程世杰所有,他们没有意见。

有意见也没有用,因为程世杰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他们拿程世杰能怎么办?

讲道理?

程世杰绝对把他们的话当成放屁。

送礼行贿……

他们的仨瓜俩枣,程世杰没有看在眼里。

暗杀?

来一个埋一个,来一对,埋一双。

程世杰不会跟他们客气。

程世杰召见了负责盐厂生意杨琛,这个杨琛是一个资深盐工,从十三岁开始在河南南阳当盐工,已经干了三十多年。虽然没有明说,程世杰猜测应该是在后来的舞钢,这是唯一一座以企业命名的城市。

舞钢集团造成了舞钢市。

“拜见大帅!”

虽然程世杰已经升为了辽东经略使,可问题是很多百姓或者工匠并不懂朝廷的官制,他们分不清程世杰的大帅大,还是经略大。

反正大帅叫得顺口了,程世杰也没有在意,他更多的时候,也会自称本帅。

“免礼!”

程世杰笑道:“这个报告上面,伱是按的手印,这说明这个报告不是你写的?”

“小人不识字!”

杨琛有些唯唯诺诺的道:“这是俺儿媳妇写的!”

“哈哈!”

程世杰明白了过来,辽东百姓对于有文化的人,还是非常尊敬的,在选择媳妇的时候,一个貌若天仙,却瞎字不识,一个丑陋不堪,在选择当媳妇的时候,首选的还是有文化的女子。

程世杰指着报告道:“这里面的虚话太多,本帅只问你两个问题!第一个,这三十万石盐是预计产能,还是已经生产出来的?”

杨琛咂咂嘴道:“到八九月份,应该有三十万石盐了,现在没有,只有十二三万石盐!”

“很好!”

程世杰道:“第二个问题,咱们生产一石盐,需要多少钱?成本是多少?本帅失言了,这是两个问题,那再多问一个问题,江浙盐商,他们生产一石盐,需要多少银子,你知道吗??”

程世杰现在已经做出了决定,如果有实力,那就掀桌子,砸了江浙盐商的锅。

(本章完)

第149章 把建奴留下来肥地第37章 废品收购站赚钱了第471章 威尼斯变故急转而下第47章 捏软柿子其实不丢人第40章 巡抚衙门纸上谈兵第395章 程世杰想通了第471章 威尼斯变故急转而下第413章 养民如羊还是如狼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这么远第54章 全民皆兵宁海城第433章 尘埃落定终于结束了第452章 大明人力资源问题第110章 我让你哭着喊着叫爸爸第181章 关键时刻掉链子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这么远第165章 说他们勇敢还是愚蠢第144章 程世杰是想学刘寄奴第115章 建奴主动千里送人头第129章 草台班子搭起来了第256章 宋献策辽东大兴第168章 鳌拜出马急转而下第176章 煮熟的鸭子飞了第104章 这是谁的部将如此勇猛第296章 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第410章 吕宋的腾笼换鸟第321章 权利面前苍生算个屁第412章 大明皇家海军皇家陆军第473章 绝处逢生来自大明的支援第222章 点火上菜烤倭猪第395章 程世杰想通了第116章 运气也是一种实力第40章 巡抚衙门纸上谈兵第136章 没有最黑只有更黑第217章 本帅面前态度要端正第343章 非常可惜大帅不允许第222章 点火上菜烤倭猪第59章 宁海军的唯一短板第361章 非常不好的信号第387章 理想中战争的样子第424章 皇家海军准备出击第461章 效仿王玄策故智第162章 你这是抄家抄上瘾了第254章 这果然是漂亮国特色第144章 程世杰是想学刘寄奴第172章 多尔衮你要振作起来第73章 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第22章 想去京城看升国旗第59章 宁海军的唯一短板第85章 崇祯皇帝上坟哭错人第360章 程世杰被抢了头条第273章 野心勃勃的孙可望第307章 终于见到回头钱了第235章 史上最昂贵的七个字第402章 最后的建奴八旗第170章 一炮腰斩莽古尔泰第63章 白莲教徐鸿儒余党第379章 杀人之前先诛心第326章 唯有尽人事听天命第35章 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第152章 京城雨夜悄悄离开第102章 杀一头肥猪好过年第356章 国难思良将国难思忠臣第159章 古怪的战术恐怖的火炮第5章 登州城内杀气腾腾第285章第380章 幸亏奴才机灵第132章 疯狂扩张的大时代第372章 老子蜀道山第345章 打进沈阳城吃肉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第263章 与崇祯的蜜月期结束了第105章 程世杰之野心昭然若揭第8章 归德府永城宋康年第478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77章 孔有德就要成精了第230章 只有打过才知道第256章 宋献策辽东大兴第206章 辽南土地改革试点第397章 自己操翻全世界第371章 绝地反击反方向突围第104章 这是谁的部将如此勇猛第240章 没有跟禽兽谈判的习惯第252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435章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第153章 什么程大帅又不见了第384章 把京城当作满清的坟场第109章 保险柜里的毛瑟二十响第68章 守备大人被巡抚抓了第116章 运气也是一种实力第121章 辽南特色振海商业城第342章 必将辽西将门斩尽杀绝第1章 欢迎收藏第436章 恩威并施改土归流第103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169章 学李卫公夜袭阴山第73章 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第306章 用舰炮轰斩首算谁的第214章 海军最佳陪练对象第253章 程世杰的吕宋攻略第110章 我让你哭着喊着叫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