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秋高气爽汗王大点兵

第157章 秋高气爽汗王大点兵

第156章

孙承宗活了六十七岁,还是第一次有人敢在他面前二话不说直接拔出刀,而且看着程世杰的架势,大有一言不合就劈下来的意思。

从理论上来说,放眼大明朝确实是没有人敢在他的面前如此放肆,可问题是,孙承宗不敢赌。

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程世杰崛起的速度太快,而早已离开了中枢的孙承宗,对于程世杰了解并不多,他的对程世杰的了解,只是出在塘报邸钞上。作为军方新崛起的大将,程世杰出现在邸报上的频率可不算低。

无数大臣的名字一辈子很难以出现在这个上面,可程世杰却在短短一年之内出现了五次,第一次是出任宁海军守备,作为朝廷的正四品武官,程世杰第一次有机会出现在这个上面,第二次则是镇压孔有德之乱有功,第三次则是封征虏大将军,节制东江军。第四次则是金石山大捷,第五次则是海州大捷。

短短一年之内,程世杰名字出现在邸报上五次之多,孙承宗想不关注程世杰都难,可偏偏真正与程世杰见面,就亮起了刀子。

其实,孙承宗真正不怕死,也不怕被程世杰威胁,作为一辈子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一辈子的太子少师,曾经的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当程世杰出现在他的面前,本身就代表着宫里的态度。

孙承宗知道,没有发明旨请他出山,这说明朝廷中枢反对他出山的人依旧很多,而只能妥协,让程世杰以私人的身份。

程世杰私人的身份,也代表着崇祯的态度。

所以,程世杰在扮演一个无法无天的莽夫,而孙承宗则顺水推舟,假装被程世杰威胁。孙承宗急忙改口。

程世杰则马上将唐直刀双手捧给也孙承宗道:“孙阁老孙大人,下官赠您一柄宝刀,您看看如何?”

“好刀,真乃绝世神兵!”

孙承宗显然是一个识货的人,一眼就看出这柄刀的不同之处,当然,仅仅从外观上来看,唐直刀除了可以劈、砍之外,与普通刀最不同的地方,就是可以刺。

唐直刀的刀柄两端较宽,中部稍细,穿透效果极佳,重甲可以防御横刀的劈砍,有效减少六成甚至七成的杀伤效果,却对直刺防御效果不佳。

使用这种刀,除了无法直接有效杀伤建奴的白甲兵,但是对红甲兵或披甲战奴的杀伤效果会非常不错。

“来人,上茶!”

程世杰这才将自己送来的三车礼物,送上来。

三大车礼物,与程世杰送到皇宫的差不多,只不过份量要少得多,红薯、土豆、玉米各一百斤,牛肉干、奶疙瘩、干果之类,都是清一色十斤,布帛类也是数量不多。

孙承宗向来就是这样,而且算是他的优点,他向来是对于有本事的人非常宽松,对方有再大的缺点他也能够容忍的。

袁崇焕恃才傲物,祖大寿、吴襄结党营私,满桂鲁莽粗野,毛文龙桀骜不驯,甚至秦良玉当面顶撞,他都能容忍,并且重用他们,因为这些人都是大明杰出的人才。

程世杰虽然在孙承宗面前拔刀,也不算太过放肆,比起程世杰的本事,这都不值一提的小事。

孙承宗笑道:“老夫老早就知道你的大名了,有人说你有万夫不当之勇,有人说你敢作敢当,老夫也对伱颇为欣赏,只是杂务缠身,一直没能找到机会与你见上一面,没想到今天倒在这里遇见了。”

程世杰也没有感觉尴尬,仿佛刚刚拿着刀威胁孙承宗的人不是他。

程世杰笑道:“谢谢阁老赏识!”

“不必客套!”

孙承宗摆摆手道:“客套话就不要说了,老夫并没有提携过你,只是认为你有才能,若是老夫能早日听闻你的名字,或许大凌河……”

大凌河之战是孙承宗心中永远的遗憾,他不仅仅背了战败的黑锅,可同时,也认清了现实,他对关宁军这支亲手组建的军队已经失去了影响力。

“你有才华,也有才能,就应该重用,你干得不错,不足一年多时间便把辽南蛮荒之地变成了商贾云集、粮仓充盈的丰腴之地,养活了数十军户,而且一仗就剿灭了数千建奴,着实让人瞠目结舌。”

“下官做得还不够,远远不够,现在也就是金州像点样子,盖州、复州和海州,几乎还是一片荒芜!”

程世杰接着道:“其实不瞒阁老,海州大捷其实并非程某以及宁海军将士之功,这只是建奴不识天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便冻毙上万建奴,程某只是侥幸捡漏了,获得这场大功,这场大捷,只是为了振奋大明民心,并不算是宁海军的战斗力强悍!”

孙承宗点点头。

海州大捷的捷报写得有鼻子有眼,团花锦簇,然而细节却经不过推敲,这正是孙承宗奇怪之处,听着程世杰这个当事人所述,总算明白了真正的原因。

孙承宗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细细品味着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太过急切可不是什么好事!”

直到此时,程世杰这才认真地打量着这位明末名臣,著名的关宁防线的缔造者。孙承宗的身材颇高,须发如雪,脸上布满了皱纹,颧骨突起,刻画出坚硬而锋利的轮廓。

他六十七岁了,“人生六十古来稀”,在这人均寿命不足四十岁的时代,六十七岁已经是绝对高龄了,理应在家里逗弄孙儿安享清福,可是他依旧心忧着大明这个四处冒火的帝国。

几十年的征战和朝堂争斗已经将他的心态磨练得无比坚韧、强大,仿佛一株古松,任你风吹雨打,仍自挺拔,荣辱不惊。

如果没有发生奇迹的话,他会在崇祯十一年的高阳孤城走完了自己的传奇一生。

这个时空,这样的遗憾将不再有了。

孙承宗道:“老夫老矣,能为程大将军做些什么?”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程世杰道:“末学后进,愿拜老大人为师,还望老大人莫要嫌弃世杰愚钝!”

孙承宗明白过来了。

程世杰嘴上说得好听,其实就是扯着他这张老虎皮做大旗,用他这个老家伙挡风避雨,只要自己去了辽南,所有人的目光都会望着自己,而程世杰则可以利用灯下黑,继续做他的事情。

事实上,孙承宗也不甘寂寞。

孙承宗认真研究过程世杰在辽南的做法,程世杰在辽南前前后后修建了三十多座镇堡,重修海州、复州、盖州、以及金州四卫城。又在辽南修建贯通南北的道路,以卫城为支点,以镇堡为触点,一点代面。

简直与他当年的堡垒战略如出一辙,如果要说不同,那就是宁海军不像关宁军,关宁军也不敢与建奴野地浪战,但是宁海军将士却不怵建奴。

孙承宗人老心不老,他还想看着程世杰的堡垒战术,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高阳孙氏举行了大迁徙,孙承宗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加上其妻妾,共计四十一口,随程世杰前往辽南。

……

沈阳城,经过半个月的调查,在九月底满清八旗、蒙古左右营、汉军旗,近十万大军齐聚沈阳城,对于辽中卫境内范永斗数千上万匹(头)牛马被劫一案,调查结果终于出来了。

“启禀汗王,事情已经调查清楚了!”

“谁干的?”

皇太极其实非常生气,自己手底下的这些王八蛋目光太短浅了,如果劫掠商队,不能保证商人的安全,以后会跟他们做生意?

虽然眼下这些商贾都非常讨厌,简直贪婪无度。皇太极自己也想掐死这些贪婪的晋商,可问题是,如果没有巨大的利益,谁给他们输送物资?

没有物资,建奴如何在辽东生活下去?

对于游牧民族而言,能否从农耕区获得额外的补给可谓生死攸关,不管是硬抢还是通过互市获得,总之一定要获取,否则整个族群的处境将会变得异常艰难。

在宁海军来到辽南之前,他们要获取这样的补给并不难,广宁、锦州、大同、榆林、银川……这些地区都成了他们固定的牧场,看到收成好了就杀过来抢一票。

然而,现在却不行了,该死的宁海军将辽南漫长的边境守得跟铜墙铁壁一样,更利用其水师部队,断绝了海上的走私行动。更加可恶的是,宁海军的侦察兵不时越过边墙跑到草原上来收人头,屡次犯边都让他们打得头破血流,真是可恶透顶!

他们现在唯一可以获得物资的渠道就是从晋商手中,晋商八大家,加上曹三喜一家,算是九大家族,向来这九大家族同进共退,范永斗的牛马被抢,其他晋商也会观望,甚至撤出沈阳,这事对于大金来说,实在是太要命了。

“汗王,这事真不是我们的人干的!”

“不可能,这群奴才,本汗王知道他们!”

皇太极太了清麾下的女真贵族是什么尿性了,指望他们看着肥肉不吃,那不如指望太阳从西边升起,指望公鸡可以下蛋。

“非但不是咱们的人干的,咱们还有不少部落被洗劫,特别是位于河辽草原的牧草被烧掉了几百里,损失惨重!”

“果真?”

这是苏完那颜冲动行为,算是唯一的破绽,建奴兵马就算抢了范永斗的牛马,也不会放火烧掉草场,一旦烧掉草场,没了那些牧草,他们建奴在这个冬天会非常难熬。

皇太极的脸色变得极为阴沉:“这么说,我们都上当了!”

范文程非常点点头:“非常有可能,我们上当了,程世杰这个家伙,上来故意表现出非常贪婪的样子,麻痹我们,让我们以为他是一个非常软弱的怂包。”

皇太极叹了口气:“秋收前后更是他最虚弱的时候,咱们想利用程世杰的人,把地里的庄稼收割完毕,咱们好捡现成的,他则利用咱们的想法,做出愿意出售粮食的姿态,现在辽南秋粮已经入库,他的宁海军也日夜训练,只怕此刻正等着咱们去攻打海州!”

“现在是不得不打!”

“对,不得不打!”

沈阳城外的草地上,现在牧草早已被牛羊啃光,露出了光溜溜的土壤,在千军万马的踩踏之下,尘土飞扬。

旌旗猎猎,人喊马嘶,蔚为壮观。女真八旗,蒙古左右营、汉军旗,精锐尽聚于此,军容之盛,实属空前。

皇太极在骑着战马离开沈阳城的时候,无数八旗将士振臂高呼:“汗王,汗王!”

数万人的欢呼声由远布近,仿佛汹涌而来的海啸,淹没了一切声音。那些包衣奴才匍匐在尘埃里,连头都不敢抬,他们还没有资格朝这位女真贵人欢呼致敬的资格。

皇太极咳嗽一声,让大家安静下来,沉声说:“本汗王知道,大家等这一仗已经等得太久了……”

“汗王万岁!”

皇太极检阅着他的部队,放声大笑,扬声喝:“朕的勇士们,朱明无道,已经失去了上天的眷顾,明亡金兴之势不可逆转!握紧你们的刀枪,追随朕的战旗杀入了辽南,把汉人的城市变成一片血海,掠夺他们的财富妻女,杀光他们的勇士,让他们跪在我们面前摇尾乞怜,做我们的奴才!”

“南下,南下!”

八旗将士热血沸腾,扯着嗓子大吼:“南下,南下……”

……

千山镇,距离后世的鞍山市西南约一百余里处,几十多匹骏马在草地上贪婪的啃食着干枯的牧草,五十名宁海军侦察兵,分成越来越四队,分别生起了一堆火,篝火上吊着一只只铁锅。

铁锅里烧着水,水里漂浮着几块牛肉干,咸鱼、还有马肉干,围坐在篝火前的宁海军侦察兵望着女扮男装的红娘子道:“汤头,有好东西,别藏着了!”

红娘子在平时的训练中,已经成功升到了哨长,她的身份至今无人发现,宁海军的侦察兵在平时训练中,表现良好的会奖励肉干、也会奖励干果之类。

红娘子扬了扬手中的袋子道:“没了,真的没了,今天是咱们执行任务最后一天,站好最后一班岗,想吃肉,咱们回去吃!”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放哨的宁海军侦察骑兵道为:“汤头,有情况!”

红娘子急忙起身一看,只见远处烟尘滚滚,大股建奴骑兵蜂拥而来。

崇祯五年九月二十八日,皇太极率领近十万建奴精锐,浩浩荡荡南下,大军主力还有沈阳,前锋斥候已经散到了千山附近。

“快,赶紧汇报,建奴来了!”

(本章完)

第348章 想多了影响真不大第150章 崇祯五年辽南第一大案第114章 我们死他们可以活第53章 新的财路(三更求支持)第85章 崇祯皇帝上坟哭错人第394章 皇上我们没法回头了第76章 不弄死还能留着过年第218章 没有路如何发展经济第153章 什么程大帅又不见了第244章 偷袭巴达维亚炮台第15章 贫民窟一般的千户所第491章 大结局第146章 商业机密谢绝打听第205章 科技带来的强大自信第27章 程千户您可以告病了第117章 宁海军第二轮暴兵第355章 给崇祯皇帝提个醒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179章 明军满饷不可力敌第2章 肥肉就是身份证第183章 战后扩军重建辽南第247章 这是最危险的信号第313章 我不怕苦不怕累第376章 不是还有太子吗第40章 巡抚衙门纸上谈兵第139章 童言无忌还是前世记忆第163章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第191章 不能让人牵着鼻子走第354章 自毁长城自断双臂第254章 这果然是漂亮国特色第35章 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第238章 认错得认真挨打要立正第297章 程世杰有曹操之癖第319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319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391章 天下混乱一步到位第185章 表现出我们的价值第173章 惊弓之鸟草木皆兵第50章 总结经验自我批评第490章 海上马夫的末日第100章 朕的赵子龙好样的第210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177章 建奴最后的援军第488章 考拉引发的战争请假第359章 何愁没有王猛来投第470章 建在金山上的城市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第452章 大明人力资源问题第343章 非常可惜大帅不允许第451章 做贼心虚自投落网第376章 不是还有太子吗第345章 打进沈阳城吃肉第382章 什么狗屁圣君第223章 言不由衷的女人第421章 孙传庭的无妄之灾第333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301章 宁海军战争机器启动第323章 以其身之道还施彼身第275章 挟太子以令诸侯第324章 纳投名状是自己人第174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第308章 兵分九路各自突击第219章 请神容易送神难第172章 多尔衮你要振作起来第110章 我让你哭着喊着叫爸爸第88章 骑兵冲阵就是笑话第372章 老子蜀道山第443章 用密度解决精度问题第301章 宁海军战争机器启动第429章 中庸之道就是双赢第119章 程世杰的大手笔第260章 火龙出水废物利用第101章 乡巴佬碰到土豪了第398章 他们的时代结束了第115章 建奴主动千里送人头卡文第379章 杀人之前先诛心第206章 辽南土地改革试点第403章 腰带断了砒霜苦第396章 最后决战王见王第403章 腰带断了砒霜苦第2章 肥肉就是身份证第381章 更无一个是男儿第352章 一定还有其他办法第294章 遇顺而止大顺军第268章 高杰本公子罩你了第292章 山东兖州星火燎原第382章 什么狗屁圣君第264章 老爸需要拿你做实验第101章 乡巴佬碰到土豪了第465章 极端社会问题第366章 猪队友带不动啊第53章 新的财路(三更求支持)第143章 放长线才能钓到大鱼第314章 应付领导他是专业的第159章 古怪的战术恐怖的火炮第50章 总结经验自我批评第295章 蒸汽机车火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