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和谐相处合作共赢

第203章 和谐相处合作共赢

第202章

程世杰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他不会受到制约。

在名义上,辽东是大明的辽东,事实上,大明朝廷也好,崇祯皇帝也罢,对于辽东的影响力非常有限。

虽然辽东是程世杰打下来的,但是因为辽东没有本土的士绅阶级,所以,在地方上没有士绅阶级给程世杰使绊子,而程世杰这个海国公在辽东拥有着种种特权。

不管是立法,还是出台任何规定,程世杰不需要向任何人请示,最多保持着辽东名义上属于大明就行了。

在辽东,担任税务总署的署长的人是杨芸娘,这位是一手握着辽东的钱袋子,一手握着辽东的税务。但是在程世杰的所有问题上,杨芸娘绝对不会制造障碍。

对此,杨芸娘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她本来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女人,因为遇到了程世杰,她的命运这才发生了改变。是程世杰成就了她,而不是杨芸娘成就了程世杰。

在这一点上,杨芸娘分得非常清楚。她也认识得非常彻底,程世杰可以捧起她担任银行的总行长,税务总署的署长,也可以让其他人做这个位置,事实上辽东有无数人愿意替程世杰效劳。

辽东的管委会的十九名委员(杨青云代表卫生系统增补进来的)宋献策、林续宗、陈国栋、周延栋、沈明遇、张裕、赵文才、沈世魁、李志祥、袁世良包括金巧儿、谢宗泽、谢景林、张怀泽都是程世杰的人,而非程世杰的人,只有陈子龙、宋应星、方以智以及杨青云四人专业人士不算是程世杰的铁杆。

程世杰保留这四人为主的反对派,就是给这些委员当鲶鱼的,有这四人人,管委会的委员们在做事的时候,才会考虑得更全面。

就在朱微媞等人还在兴海城的玉龙河河畔野炊的时候,程世杰写下了三个条陈,第一个是关于辽东的少年儿童保护的问题。

大明的很多父母来说,如果按照后世的标准,事实上是都不合格的,特别是那些有闺女,或者是闺女多的父母,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个自然而然的想法就是卖闺女,运气好可以卖到大户人家当丫鬟。

能够成为侍妾,她们算上混得不错,最可怜的还是那些被卖到青楼的女孩,一辈子全毁了,更有甚者是被培养成瘦马。

当然,儿子也会卖,但是这是最后的一个办法,也就是说,自己没有活路,卖掉儿子也是为了让儿子可以活下去,一般卖儿子的时候,就是他们自己的死期。

在古代形容一个人困难,就会说是卖儿卖女,但问题是,卖儿子和卖女儿的性质不一样,用途也不一样。

八九十年代以前甚至现在许多农村地区法律并未深入人心、并未融入中国的乡土社会之中。使人们遵守的规则不是人们的法律观念,而是乡土社会中所形成的伦理道德观念。

中国法律是舶来品,是从外国移植过来的,在中国社会上没有根,容易长歪了,其次是真正的聪明人,有智慧的人还是太少。傻子太多了,愚昧的人也太多了。

程世杰记得非常清楚,在后世某静搞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舆论控制,叫“苍穹之下”,结果在中国却获得了一大批的傻逼追随者。按照某静的奇葩逻辑:“你们中国非常落后,就应该减少排放!”“母亲吸霾胎儿得肿瘤”、“1960年到1970年,在英国治污的前十年,经济不仅没有倒退,GDP反而增加了一倍”。

但凡有点脑子,都不应该相信某静,这货本身就是一个被买通的公知,甚至光明正大在片尾公开感谢“美国福特基金会”,当然,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很多人都做了,在某静的操作下,老百姓是被坑惨了。

法治的建设,应该与国情相结束,而不是一味的去学习,关于《辽东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工作,当然并不是程世杰的一言堂,他考虑问题也会有不够客观,情绪化的时候,所以,他可以决定立不立这个法,但是如何立,则是需要接受广大群众的意思。

也就是让辽东管委会,从旅顺、海州、金州、复州等地,挑选父母健全、子孙满堂的百姓作为代表,然后组织大家进行讨论。这个代表绝对不能按照文化水平和身份地位来决定,而是依靠阶级、职业、籍贯。

除了《辽东未成年人保护法》立法工作之外,其次是直接颁布的法律《辽东禁止裹足》,在这条不需要论证,而是程世杰意志体现的法律,程世杰直接规定,针对一年之内不放足的女性进行罚款。

当然,虽然说采取程世杰这种累加方式,确实是有可能会把再有钱的人罚得倾家荡产,可问题是,这个时间太慢,那就及时改正错误,增加十倍。既第一年为罚银十两银子,第二年就是二十两,第三年罚银四十两……

反正普通百姓,是不会裹足的,因为他们需要劳动,在明朝只有不需要劳动的富裕人家的闺女才会裹足,当然也不是所有富贵人家的闺女都会裹足,至少程世杰见过的徐四小姐,她的脚,目测在八寸左右,放在后世也算是在大脚了。

考虑到现如今,辽东面临着严重的师资力量不足,其次是资金不足。

可问题是,教育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中,哪怕当掉内裤,该做的事情,还需要做。其次是粮食的战略储备问题。

在明朝,粮食就是人命,可以遇见,今年辽南三千六百余万亩田地的开垦,只要熬到秋收,辽东就拥有足够的粮食,安置更多的流民和百姓,这样一来,就会让辽东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在这方面也没有太成熟的办法借鉴,辽南的粮食,可以预见,肯定会是土豆、玉米和红薯为主,当然也可以向江南输送红薯,换来上等的大米。这就需要大量的船只,也需要大型海船。

旅顺造船厂正在实制五千料大型海船,只不过在铺设龙骨阶段,发现龙骨变形,正在解决问题。

看来发展需要一步一来,不能一口气吃一个胖子。

就在程世杰准备版布《辽东未成年人保护法》、《辽东妇女禁止缠足规定》以及《关于辽东义务教育的试行草案》的时候。

谢景林发现,一个非常惊喜的问题。

朝鲜人并不知道茂山铁矿,而且茂山铁矿还没有被朝鲜发现,而且朝鲜并不重视这个地区。估计朝鲜的王室也不知道茂山到底有多大,有什么东西。

在得知这个情况,谢景林马上修改原计划的行动方案,决定购买咸宁北道,作为宁海军的家属聚居区。

谢景林在崇祯六年四月十六日,正式参见朝鲜国王李倧。

李倧是一个依靠政变上位的国王,他原本是光海君李珲的侄子,随着建奴的崛起,光海君李晖拒绝援助明朝、秘密传书建奴的行为导致众叛亲离,于是武人李曙及申景禛(李倧表舅)决定发动政变,推翻光海君。

在天启三年三月十二日夜二更,政变计划正式启动,政变成功后,李倧登上王位,大赦境内,是为朝鲜仁祖,这场政变也就被称为“仁祖反正”。

李倧在在“反正”之后立即派李庆全出使明朝,通报“反正”之事,并请明朝皇帝册封他为朝鲜国王;而明朝却认定其为篡位,延宕不予册封。

在朝鲜使臣的恳求和驻扎朝鲜境内椵岛(皮岛)的明将毛文龙的帮助下,明朝从“联鲜制奴”的战略考虑出发,决定批准仁祖的册封。天启四年(1624年)四月二十日,仁祖从归国使臣那里获得了明熹宗的准封圣旨,翌年六月初三日由明朝使臣太监王敏政、胡良辅主持册封典礼,仁祖在国内的合法性也得以确固。

李倧是一个亲明派,所以在海州大捷以后,他就第一时间向崇祯皇帝表示祝贺,并且参加了崇祯五年十二月份举办的献虏大典。

虽然谢景林的身份不高,可是他却代表着程世杰前来朝鲜,所以,他受到了李倧的热情款待。

在四月十六日晚宴期间,李倧向谢景林提出,由于建奴近期蠢蠢欲动,希望可以请求辽东总督程世杰增援朝鲜。

所谓的建奴蠢蠢欲动,只不过是胡二奇麾下的建奴骑兵在沿着鸭绿江、图们江纵马狂奔,就这个假动作,倒是把李倧给吓住了。别看明军打建奴非常轻松,可问题是,朝鲜的军队太菜了。

简直就是战五渣,李倧实在是缺乏安全感了。

谢景林故作为难道:“增兵朝鲜不是不行,只是不方便!让宁海军将士们客居朝鲜,宁海军将士会思乡心切,难免闹出乱子,程大人准备将驻朝鲜总兵力,增加至一万两千人马,可问题是这些将士家属一旦随军,这就是五六万人,对于后勤补给的压力太大了。”

谢景林说的也是实情,毕竟辽东几乎没有秋天,一旦入秋,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大幅度降温,甚至九月份下雪是属于正常现象,一旦下雪,那就无法转运粮食。夏天倒是容易,可问题是,夏天也没有粮食。

去年一场大仗,原本不富裕的辽东,现在存粮已经非常紧张了,现在程世杰还向江南买粮呢。

李倧也感觉谢景林说的是实情,如果让朝鲜承担宁海军的给养问题,一万两千人马的军队,倒是可以负担得起。朝鲜再不济也是一个不小的国家,人口上千万呢。

可问题是,加是随军家属,那就有些头大如斗了,朝鲜的地盘不少,可问题是,耕地面积却不多,而且朝鲜也要养自己的军队。

李倧有些急了。

但是,汉城府尹金自点却是经验丰富的官吏,他从谢景林的话里听出了潜意思,难办,不代表不能办。

金自点拉着谢景林问道:“谢先生,天朝军队如何才驰援?”

谢景林道:“除非换一种方式!”

“何种方式?”

谢景林指了指鸭绿江和图门江流域的地形道:“这里是大明与朝鲜的交界处,如果在此设立一至两卫所,把土地分给卫所兵屯田,这样以来,既不用负担将士们的给养,也可以防御建奴,岂不是一举两得?”

金自点也感觉这个提意不错:“不知谢先生以为哪里作为天朝军队的卫所?”

谢景林并没有第一次要茂山,而是点在了舆图上的明川郡,当然,朝鲜所谓的郡,大体相当于大明的县吧。

明川郡除了中部和西部有一些山地,大部分区域反而是明涧川、渔郎川冲积的平原,拥有耕地差不多相当于三四百万亩。

金自点摇摇头道:“此地不可!”

李倧甚至对于咸镜北道并没有太多印象,他最大的印象就是咸镜北道山多,几乎没有平地。

最终,经过朝鲜君臣的讨论,他们决定把茂山送给程世杰。

可问题是,谢景林却不同意:“王上,大明作为宗主国,绝对不会占藩属国的便宜,虽然会宁、庆源、钟城、庆兴、稳城、富宁、山佥再加上现在的茂山镇,共计八镇,还有皮岛、济州岛,可朝鲜的土地,大明不能白拿。”

“要不就以八两银子相赠!”

李倧的想法是,有大明在北边挡着建奴,他就可以放心睡大觉了,如果南边的倭寇再来,大明爸爸还会收拾小矮子们。

谢景林摇摇头道:“八两银子太少了,这会让天下人看大明的笑话,要不这样,每地一万两银子,共计十万两银子,算是海国公买下来的,用来安置宁海军的将士!”

就这样,谢景林花了十万两银子,买下了朝鲜会宁、庆源、钟城、庆兴、稳城、富宁、山佥、茂山,共计八个镇共计一万四千八百余平方公里的土地。

是的,没错是十万两银子,如果说皮岛花一万两银子有些小贵,那么济州岛和茂山那就太廉价了。

双方正式签署协议,程世杰正式成为皮岛、济州岛的岛主,另外这八镇也成了程世杰的私人领地。

当然,这十万两银子,并不是直接以银子支付给朝鲜国的,而是以武器装备,不过这些装备的价格,就非常低了。

比如长枪,实际成本四两多银子,那就卖了五两银子一支,共计一千支,除此之外,还有横刀三两银子,共计一千柄横刀。程世杰还非常大方地送给了李倧这个藩国王一千套铠甲,给朝鲜装备了一支三千人的军队。

……

要是真正说起来,有很多人难以置信,朝鲜这个国家有五百种以上的矿物质,特别是后世的朝鲜,其矿产资源占据了其百分之八十。

朝鲜拥有全球最大储量的稀土矿床,有望将当前全球已知稀土氧化物资源量扩大一倍。同时,朝鲜的菱镁矿储量位于世界第一,在前十位的矿物还有钨、钼、石墨、重晶石、萤石等7种,铁矿石储量也是世界前十位,亚洲第一。另外,朝鲜自古以来就有“产金国”之称,而且金常与银、铜等矿共生矿。

没想到吧,朝鲜其实是一个天生的土豪,人家有矿。相反,韩国的耕地面积虽然比朝鲜多,但是矿产资源却不及朝鲜的七分之一。

茂山铁矿是亚洲最大的铁矿,原来最大的铁矿是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桥头镇大台沟,而茂山铁矿却拥有五十亿吨的远景储量。更为关键的是,这座庞大的铁矿,有其中百分之二十八,是露天的。地下部分则为百分之七十二。

如果没有程世杰的话,茂山铁矿会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发现,也就是三百多年以后。

问题是这可露天铁矿,也就意味着茂山的实际人口并不多,要不然早就发现了。

随着协议从崇祯六年四月三十日正式生效。

与此同时,程世杰向茂山派出了一支一千余人的工程技术人员,随时的包括四十个工程百户所。

程世杰非常反感那些欧洲的殖民者,他们的行为太简单粗暴,对于这一点,程世杰所做的就比较温和。

随着工程百户所和技术人员前往茂山的则是一支约六百余人组成的护卫队,这支护卫队是宁海军的老兵,这些老兵身体或多或少有些残疾,比如说缺少几根手指,或者脚趾,毕竟宁海军与建奴的那一仗发生冬天,被冻伤的士兵太多了。

朝鲜看到程世杰说到做到,马上把五六千人派出到茂山,也把悬着的心放进了肚子里。

对于如何开发茂山,程世杰对于茂山的定位是未来的钢铁之都,茂山不仅仅有铁矿,稳城也有煤炭,炼钢的天然条件已经具备了。

有了这八镇的控制,双城卫也开始了扩张,向南与茂山联成一片,进可攻,退可守,当然,以目前阶段,辽东人力资源也非常匮乏,发展茂山,就离不开朝鲜人的帮助。

“想吃饱饭吗?”

“想!”

“那给我们双城开发集团工作吧,这里有新鲜的水果,香甜的牛奶,可口的馒头,美味的菜肴!”

虽然双城开发集团,也拿着刀枪,但是衣着光鲜,高大威猛的宁海军士兵,就是典型的帝国主义形象。

朝鲜人很穷,当地的农业种植技术落后,而且粮食产量极低,再加上朝鲜王国官府的横征暴敛,普通朝鲜人的生活并不好过。

宁海军双城开发集团在茂山并没有直接发钱,在这个地方,钱还有没有物资有用,朝鲜籍的工人给双城开发集团工作,他们每天的报酬就是粮食、食物或者盐、布帛以及其他各种物资。

给双城开发集团工作,获得的收益远远超过他们原本的种地或者狩猎,当然,朝鲜人打猎所得的猎物,也可以直接卖给双城集团,除了猎物,还有当地的特产山参,药材等等。

在朝鲜人工人辛苦付出之下,一个简易的庞大临时营地正在拔地而起,可以快速搭建的帐篷,营地周围的栅栏。

渐渐地营地的木质栅栏变成了石墙,石墙变成了城墙,原本的小镇,也慢慢变成了一座规模壮观的城池。

大明双城开发集团给茂山带去的不仅仅是物资,还有生活习惯,比如说,每天早上起来洗脸刷牙,然后吃早餐,午后喝点茶。

双城开发集团在茂山的开发工作,开始快速发展着,明人与朝鲜人双方相处得非常和谐,双城开发集团的护队卫不像殖民地的军队,他们有严格的军纪约束,不能乱来。

接着图们江上的茂山码头、公路,驿站都慢慢出现……

朝鲜人也不反感大明人,反而非常羡慕大明人,至于双城开发集团在朝鲜的利益,程世杰丝毫不担心,因为八个局共计七千六百余名驻军,当然,如果算上皮岛和济州岛的驻军,这个驻军人数将近两万五千人马。

如果说两万五千精锐的宁海军将士,还不能保证程世杰的利益,程世杰该自我反思了。

在采取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核心最关键的是,这样以来,双方都有好处,宁海军可以保障朝鲜的边境安全,而当地的百姓也有了工作的机会,可以获得物资上的补偿。

此时的茂山,其实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双城开发集团员工的居住社区,护卫队的军营,勘探队的后勤营地,工程百户所的工人的临时营房,以及码头、港口周围占地面积巨大的仓库。

此时的仓库里,装满了来自辽东的粮食、各种工具还有生活用品。茂山城还是被分为管委会管理区和生活区、军管区、商业区四个部分,管委会管理区包括军营、仓库、以及办公区,生活区还是大明传统的那种两层砖楼。

现在的茂山城,已经有大约一万明朝人生活在这里,城市规模比原来的茂山镇大了十倍还要多,最关键是路,修了一条接着又是一路,这些又宽又平的路,是朝鲜人从来没有见过的,事实上,这种路大明人见得也不多。

这是水泥路。

(本章完)

第334章 总算堵住了口子第400章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第371章 绝地反击反方向突围第35章 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第110章 我让你哭着喊着叫爸爸第414章 都是你逼我的第217章 本帅面前态度要端正第381章 更无一个是男儿第288章 程大公子被上了一课第333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81章 界河决战之修罗炼狱第474章 用大炮给他们回复第401章 突袭加火箭炮洗地第195章 最终还是禽兽不如第151章 这死太监想搞事啊第383章 帝国落日血色黄昏第121章 辽南特色振海商业城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这么远第112章 在辽南本帅就是法第156章 孙承宗老夫可拒绝吗第370章 把死马当活马医第240章 没有跟禽兽谈判的习惯第112章 在辽南本帅就是法第152章 京城雨夜悄悄离开第7章 用金子来试探人心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357章 程世杰应该不会拒绝第211章 五寸新炮如虎添翼第100章 朕的赵子龙好样的第162章 你这是抄家抄上瘾了第471章 威尼斯变故急转而下第179章 明军满饷不可力敌第479章 我们现在是大明人了第443章 用密度解决精度问题第109章 保险柜里的毛瑟二十响第265章 我龙傲天来了第100章 朕的赵子龙好样的第317章 大金幸亏没有南下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第295章 蒸汽机车火牛车第17章 第一把火熊熊燃烧第225章 马尼拉来自大明的礼物第197章 靡费误国削职入狱第152章 京城雨夜悄悄离开第191章 不能让人牵着鼻子走第293章第316章 程世杰是有前科的第12章 城里城外地狱人间第232章 海战惨胜局势豁然开朗第332章 李定国给本帅冲锋第180章 他们敢死本帅就敢埋第26章 赢得军心其实不难第121章 辽南特色振海商业城第256章 宋献策辽东大兴第178章 你就不怕功高震主第50章 总结经验自我批评第100章 朕的赵子龙好样的第157章 秋高气爽汗王大点兵第26章 赢得军心其实不难第135章 肥猪上门却之不恭第88章 骑兵冲阵就是笑话第40章 巡抚衙门纸上谈兵第446章 来吧相互伤害第383章 帝国落日血色黄昏第329章 太原失守直转而下第238章 认错得认真挨打要立正第397章 自己操翻全世界第90章 全军列阵火力压制第105章 程世杰之野心昭然若揭第453章 大明舰队抵达欧洲第24章 家悦很厉害的第152章 京城雨夜悄悄离开第196章 侯大人这枪有古怪第77章 孔有德就要成精了第461章 效仿王玄策故智第452章 大明人力资源问题第456章 暴风雨来临的前奏第110章 我让你哭着喊着叫爸爸第123章第419章 一刀切绝对是不行的第441章 被释放的饕餮巨兽第245章 世界第一陆军易主第22章 想去京城看升国旗第358章 你不愿意我愿意啊第426章 史督师就这水平第47章 捏软柿子其实不丢人第482章 追封七庙正式祭天第288章 程大公子被上了一课第227章 请接受我们体面的投降第274章 凭本事抢人违反没有规矩第279章 你有什么资格跟本帅谈条件第262章 为了女儿老子拼了第459章 用制度解决根本问题第489章 送给程世杰的礼物第429章 中庸之道就是双赢第393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196章 侯大人这枪有古怪第49章 一天打三顿少一顿不行第340章 回京城跟他们算总账第424章 皇家海军准备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