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平定昆嵛山

bookmark

徐光启一贯重视军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对火器更是推崇备至,而且军事思想也较为先进,只求精不求多,尽全力打造一支人数在万人左右,而且战斗力强悍的兵马。

招募的士兵也都是良家子弟,整顿车马、储备军事器械、打造将帅之才、训练戎卒、严格制度、赏罚分明。

而且为通州兵马大量添置火器,甚至还在火器与攻城,火器与步、骑兵种的配合等各个方面部进行探索,以求进一步提升军队的战斗。

虽然他在通州练兵的时间只有两年,但当时通州兵的战力已经远超内地其他明军了。

后来杨御藩升任通州总兵,跟随而来的还有他的本部兵马,就像蓟门总兵邓玘一样,调任蓟门之后,手底下还是那些四川兵,其中也不乏一些精兵强将。

这些其实都不重要,杨御藩的兵马虽然比大明军队水平稍高一些,但也高的有限,真正的关键点是他爹--杨肇基。

作为平定天启二年闻香教起义的主要功臣,杨肇基为大明朝征战三十余载,跟蒙古人打,更鞑子打,跟白莲教打,打过的仗不计其数,手下百战老将众多。

崇祯四年初,杨肇基在蓟镇任上病逝,然后他手下的那些老将,大部分都被划拨到了杨御藩麾下,使得杨御藩手底下的各级军官战斗素养明显提升,战斗力更是提升了一大截。

而范景文调任通州之后,朝廷更是加大了对通州的投入,毕竟通州实在是太重要了,位于北京城东南边三十里,完全是北京城的东部门户。

而且通州还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京杭大运河将京辎地区和富饶的江南之地,以及通过长江再与湖广等地联系在一起,每年都有数万艘商船和漕船从京杭大运河通过。同时也是重要的运兵通道。

通州的位置不可谓不重要,自从崇祯二年己巳之变发生,崇祯皇帝就一直担心鞑子会再来,不断加强京师周围的防御,调范景文到通州练兵就是其中一个举措,同时下拨了大量的钱粮。

而范景文对徐光启的练兵之法也很是推崇,除了继续按照徐光启的方法练兵,还大量裁汰年老体弱的士兵,招募年轻力壮的士兵补充。

有徐光启和范景文高水平的练兵之法,加上朝廷大力投入,招募的都是年轻力壮之人,还有杨御藩杨肇基麾下数量众多,而且常年征战的老将,战斗力不高才奇怪。

既然事情已经弄清楚了,孔有德就不那么担心了,原以为朝廷提早发动总攻,把关宁军和边军都调来了,现在看来只是通州兵比较强罢了。

孔有德估计,原本历史上可能也有这么一战,但统兵文官并不是范景文,而是一个水平能力比他要差文官,而且也没有调动通州兵这一支强大的兵马,结果和目前的情况相反,是明军被李九成击溃。

果然,孔有德拿着情报继续往下看,自己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原本负责统兵的文官是兵部右侍郎刘宇烈,但四月初的时候,突然换成了兵部左侍郎范景文。

刘宇烈并没有打过仗,虽然外放过一人关宁巡抚,但时间并不长,也没有与鞑子发生什么大的战斗,他一直都是在兵部内部升迁的,和余大成这个千人山东巡抚很像,理论功夫很强,真的指挥打仗的话,完全不值一提。

而且有可靠消息显示,接替余大成的山东巡抚徐从治,在莱州围城战中被耿仲明的火炮打死,但谢琏和杨御藩,刘国柱等人秘不发丧,以免影响军心。

如此说来,多半是范景文得知自己老爹死在孔有德手上,上书崇祯皇帝请求带兵平叛,崇祯皇帝也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人家老爹都死了,愿意带兵为朝廷平叛,顺便报杀父之仇,这也没什么可说的,也就同意了。

于是,范景文就顺理成章的的接替了山东巡抚的位置,以便更好地调度兵马,同时调动了自己训练两年之久的通州兵,作为核心力量出战。

李九成战败的原因搞明白了,事情就好办了,开始孔有德还担心大明朝廷的总攻提前了呢,如果真的是大量的边军或者关宁军被调集过来,孔有德这个时候就该准备跑路了。

虽然看关宁军很不爽,但人家实力摆在那,如果毫无顾忌的硬碰硬,孔有德相信自己能够击败他们,但现在的条件可是对自己相当的不利。

好在只是敌人的核心就是那一支通州兵,其他的仍旧是不够看,只要能够消灭掉范景文手底下的通州兵,那么剩余的那四五万兵马根本不是个事儿。

孔有德此刻心情总算是轻松了一些,已经开始构想的跑路计划,也被搁置了下来,但并没有取消,因为局势虽然比之前猜测的要好那么一些,但仍旧不容乐观。

五月九日,太阳才刚刚升起,寂静了一夜的昆嵛山,再次陷入了喧嚣之中。

四千进山的天策军士兵们,按照拟定好的规划,继续朝着既定的区域展开搜索,而泰礴顶上的炮兵则不断朝着发现的响马贼轰击,同时将观测到的情况通知给扫荡部队。

经过昨天一天的清扫,剩余的响马贼数量并不多了,应该不到两百人了,而且他们已经被昨天的战斗吓破了胆,毫无抵抗意志,还没到午时,派出去各部就派人回来禀报,相应的区域已经搜索完毕,发现的响马贼全部被诛杀。

不到半个时辰,随着最后一支兵马出山,也就意味着这一场战斗差不多结束了。

昆嵛山中应该还有一些响马贼,毕竟范围这么大,就算是四千人马,一天半的时间也没法彻底扫荡干净,能藏身的地方太多了,比如某个山洞,比如某处泥坑,甚至响马贼挖掘的坑道,都能藏身,漏网之鱼肯定是有的。

不过他们已经翻不起什么大的风浪了,各部带回来的首级一共是五百二十五枚,残存的响马贼最多不超过五十人,分散在这方圆二十里的群山之中,想要联合起来都很困难。

第596章 没有翻盘的机会了第六十四章 焦急的余大成第648章 搏一把第205章 不简单的案子第885章 霸权已定第264章 旅顺局势第204章 审讯第871章 后金已成历史第652章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第595章 炸开城墙第二十一章 吴桥兵变第703章 欲效仿班定远?第700章 五支舰队第465章 都是燧发枪第496章 暂时安全了第679章 骑墙冲锋第254章 移花接木第181章 英国佬的巨型战舰第221章 朝议第110章 就怕步杨鹤的后尘第741章 怎么不打了?第737章 攻克冈山第638章 不计伤亡的强攻第241章 开拔第824章 小凌河边第569章 想钱想疯了?第171章 能干的秦致远第六十一章 这是个作死少年?第544章 城墙塌了第561章 火器专家毕懋康第393章 黑暗森林第三十三章 大凌河之战结束了第599章 尘埃落定第645章 叶赫师第701章 李倧的算盘第823章 排队枪毙底170章 招揽徐文仪第458章 一千三百万两第313章 白天睡什么觉第828章 步兵教做人第424章 震惊的众人第763章 新的海上霸主第260章 举起手来第189章 大换血第193章 改进燧发枪第866章 决战开始第771章 主动出击第124章 姚士良之死第671章 必然和偶然第465章 打基础第三十三章 大凌河之战结束了第837章 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第343章 八个总兵第468章 范景文要谈判第235章 擅长偷袭的彭友谟(两章合起4000字)第395章 进山第十八章 军议第800章 赌徒心态第127章 正面突破第746章 妙计第275章 一个不留第827章 炮营教做人第254章 移花接木第127章 正面突破第166章 海商徐文仪第641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647章 朝鲜和日本掐起来了第240章 技术突破第121章 慈不掌兵第578章 女人?什么女人?第780章 阿巴泰在等死第604章 侯八求援第799章 死亡之地第261章 阴谋的味道第768章 单方面碾压第四十八章 孙元化的烦恼第323章 炮击到天亮第727章 西班牙大方针也不好使了第152章 以工代赈第282章 前锋抵达第380章 必须先剿灭响马贼第760章 洪旭投敌了第一百章 朱万年送粮草第845章 机遇和挑战第109章 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第十二章 恐怖的营啸第138章 努尔哈赤就是李成梁家的一条狗第185章 府抚之争第745章 南征开始第六十九章 难打的新城第397章 国穷民穷豪强富第181章 英国佬的巨型战舰第517章 一雪前耻第594章 兵不厌诈第十四章 袁崇焕有错第230章 剿抚并用第793章第450章 没良心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