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运获救

“二位主子,你们速换衣服,便乘那艘明船去罢!”

在岳讬亲信的安排下,额弼纶与卓那希急急换上了普通的汉人衣服,混入一群衣衫褴褛的辽东流民之中,挤上了那艘明国的走私商船。

当时的明国走私商船,除了向后金走私货物外,另外也会偷偷地拉些欲归明朝的辽东流民回来,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些流民出得起坐船的价钱。

毕竟,船上空间有限,船老大要收每个人十两银子的上船价格,也就不足为怪了。

交钱上船的流民共有500多人,这样一来,整条商船光运载流民便可得到5000多两银子,船老大自然喜不自胜,一脸笑容。

商船一路南下,平静地过了三天。

辽东十月的天气,已是颇为寒冷,海风呼啸凛冽,身着破烂汉民服饰的额弼纶卓那希,挤在那一堆鸠形鷎面衣衫褴褛的流民之中,皆冷得直打哆嗦。

由于流民人数众多,挤在其中的他俩,一点也不显眼,却也为他们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只是谁也没想到,三天后的黄昏,船只刚绕过了老铁山水道,才掉头向南往登州方向行了不远,便遇上了前来巡逻辑私的明军水师。

船老大顿时面如土色,他知道,被水师抓住自已船上的走私物品后,那可是凌迟处死的命运!于是,他下令所有桨手全力划船,想趁着越来越黑的天色逃离。

不过,他最终没能幸运脱逃,商船被明军水师追上,开炮炸沉,全船人员皆掉入海中。

落入冰冷海水中的船员与流民,惨叫连连,连呼救命。

而击沉商船的明军水师,则仿佛充耳不闻一般,他们笑嘻嘻地聚在船舷处看着,这些在冰冷海水中哭泣挣指扎的人群,有如在欣赏一部好戏一般,然后,毫无怜悯地掉头离开。

“卓那希,快,快爬上去!”

额弼纶眼疾手快,强壮的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一大块炸下来的船舷浮木,然后尽力将卓那希推到浮木上面。

接着,他自已也跟着爬了上去,随后以手作桨,把这浮木,尽力朝远离人群的方向划开。

他知道,这块浮木承载了两人的重量,已是到了极限,若再有人爬上来,怕是只能三人皆亡了。

由于他的急智与果断,使他们幸运地逃脱了与其他人一样,在海中最终淹死的悲惨命运。

当月亮升起来时,海上落水的人们那哭泣挣扎之声渐渐消失,额弼纶放眼望去,那些淹死的尸首,乱七竖八地浮在海面上,有如睡着了一般,海面上一片寂静,只有呼啸的海风在不停悲鸣。

明亮的月光静静照耀这片死寂的水域,将海上那一大块随风飘浮的船舷浮木,抹上一层哀伤的银色。

被冰冷的海水湿透了头发与衣衫,并在海中挣扎时呛了好几口咸腥海水的卓那希,一动不动地趴伏在浮木上,不停咳嗽的她,看着蹲坐在自已面前,正一脸焦急地看着自已的额弼纶,努力向他挤出一个惨淡的笑容。

额弼纶见她眼神空洞而消沉,忙颤声说道:“卓那希,坚持住!到了天亮后,可能就会有渔民来救我们。”

卓那希轻轻地摇了摇头,又一叠声地剧烈咳嗽。

“我,我活不到天亮了,我浑身发冷,好累,好困。”卓那希喘着气,艰难地说道。

“不要!卓那希,千万别睡着!”额弼纶吼道,他知道,在这寒冷的海面上,一旦睡着,基本上就是要死了。

他将卓那希紧紧搂在怀里,想尽力用体温给她一些温暖。

而被他紧紧搂在怀中的卓那希,双眼呆滞地仰望天空。

那一轮银白的明月,有如一张温柔可亲的笑脸。

哦,那是母亲莽古济的笑脸,在欢迎自已要回到她身边了。

卓那希脸上涌出惨笑,两行泪水又潸然而落。

额娘,女儿就要来见你了,就要离开这个充满了罪恶与杀伐的世界,去和你在一起了,在那永远明净的乐土中,我们永远不分开,永远在一起。

脸上浮起淡淡笑容的卓那希,眼神中闪着异样的光采,她喃喃呓语道:“堂哥,我额娘就要从月亮上下来接我了,真好,真好。。。。。。”

额弼纶紧紧地搂着她,放声大哭:“卓那希,你不会死的,你不会的。。。。。。”

卓那希挤出一丝笑容:“堂哥,不要难过,有额娘来接我,我很开心,你就好好活下去罢。”

“不要,我不准你死!”额弼纶大吼道。

卓那希冰冷的手指,拂过额弼纶脸庞,费力地说道:“堂哥,我离开前,给你唱首歌吧。是小时候,也是这样晴朗的月夜,额娘唱给我听的,咳咳,希望你到了明国,能过上象人样的日子。”

缥渺的歌声断续地响起,一串串充满哀伤的细小音符,从卓那希嘴中缓缓流出,消失在冰冷的海面上。

“月儿、月儿、你高高地飞,

高高地飞呀,

飞过蓝蓝夜空,

飞过千山万水,

飞到我的梦里归。。。。。。”

搂着怀里越来越冰凉,歌声越来越微弱的堂妹卓那希,额弼纶嚎啕大哭。

“皇太极!豪格!你们这些无耻王八蛋!老子与你们势不两立!”

额弼纶愤怒的声音,在凛风中嘶吼。

陷入绝望的他,涕泪纵横,却再无办法。

仿佛过了许久,一阵微弱的异响,传入意识同样越来越迷离的他的耳边。

感觉惊异的额弼纶猛地惊醒,他张目四望,很快,他原本愤怒痛苦的脸上,顿时涌现了无尽的狂喜之色。

他看到,四艘披着银白月光的船只,仿佛从海天相交地平线处冒出,正从南向北,向自已的方向驶来。

求生的欲望立刻从额弼纶心中熊熊窜起,他对怀中将近昏迷的卓那希大声吼道:“卓那希,挺住啊!有船来了!我们有救了!”

他大声喊完,便放下已然昏厥的卓那希,又脱下身下的衣服,在努力站稳在浮木上后,便用力地大力挥舞衣服,向越来越近驶过来的船只,示意求援。

很快,船队似乎也发现了,在明亮月光下,正在奋力挥舞衣服求救的额弼纶,那艘领头船只偏行过来,在快靠近浮木之处停下,然后放下一道软梯。

心下大喜的额弼纶,连忙用衣服将卓那希捆好,牢牢地绑在自已背上,随后跃上软梯向上攀爬。

船上的人开始协助他,几个人一起奋力抽梯,很快,精疲力竭的额弼纶翻上船舷,一下子跌坐于地。

捆绑卓那希的衣服散开,卓那希扑通一声,软软地倒在甲板上。

几个看似头领模样的人快步向额弼纶走来。

走在最前面的,便是赤凤总兵李啸。

跟在他后面的,是东江镇的游击将军袁安邦,和李啸军水师总头冯式。

前往东江镇皮岛的李啸,幸运的在这里搭救了额弼纶卓那希二人。

原来,这几个月来,李啸见东江镇一直没送来火器工匠,心急不已的他,便亲自带着一众护卫,以及水师总头冯式,随着来赤凤卫采买商货的东江镇船只,前往皮岛,准备去亲自把这些李啸军急缺的匠人迎请过来。

其实,李啸此次前往皮岛,不单是要挖那些火器匠人过来,他还有一项任务,那便是,拜见东江镇总兵沈世奎,和他谈妥条件,争取把东江镇的海洋岛,收入自已的麾下。

这是李啸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

这座东江镇的下属岛屿――海洋岛,属于长山群岛岛群中的一座,是东江镇下辖的最大,却最偏远的海岛,全岛面积19.3平方公里,距旅顺76海里。在这座岛上,人口寥落,只有20多户渔民常居此地。

而因为此岛荒僻偏远,非是战略要地,对东江镇不甚重要,东江镇总兵沈世奎,只派了200多名老弱军兵,在此地长期驻守。

李啸之所以对这海洋岛这般感兴趣,除了因为此岛面积甚大外,乃是因为,这海洋岛上,有一个名为“太平湾”的天然深水港湾,因此湾开口狭窄,可挡四面之风,任凭湾外浪涛汹涌,港内仍水平如镜,是舰艇和渔船的避风良港,故当地的渔民称之为“太平湾”。

这样的天然良港,在混吃度日的东江镇手中,基本无甚作用,但如果李啸能将其据为已有,却可以把它开发成一个优良的水师基地。

现在赤凤卫沿海的土地,除修建了大型商业港口龙口湾外,其余的地方大部皆为滩涂,且基本上都被开发为盐场,故李啸实际上没有能作为水师驻扎的大型港湾,如果能得到这海洋岛,却是给自已的水师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据点。

这座海洋岛,李啸打算,将来除了兴建军港外,还要在上面建立大型制船厂,自已生产各种类型的船只。而岛内其它地方,用于晒盐或生产渔制品。

在这座偏远的海岛上组建设水师,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便是,因为此地荒僻,李啸可以在这里大规模组建水师,却不必担心会引来一众同僚的嫉恨,从而为自已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李啸知道,如果按历史进程,到崇祯十年时,东江镇会彻底完蛋,包括皮岛在内的全部岛屿,皆会为清军占据,如果自已能据有这座海洋岛,并把它经营完善的话,那么,无疑自已会在后金的下腹部,插入了颗隐藏得极深的钉子。

也许,已是苟延残喘的东江镇,它的未来,会在我的手中延续。。。。。。

额弼纶用一种十分警惕的眼神,看着昂然站立在自已面前,头戴银丝盘铰青晶玉束发冠,身穿大红色前胸与后背均有猛虎图案正三品武官服,腰系金荔枝钑花缠玉带,佩戴精美的指挥使双虎银玉牌,足穿黑犀厚面直缝官靴,腰佩锋利龙吟剑,英姿挺拔、雄武非凡的李啸时,一时头脑一片空白。

“你是何处人氏,姓甚名谁,怎么会落到海里?”

李啸的声音,十分温和,却有种不容抗拒的威严。

额弼纶听不懂他的汉话,心中一急,却是一迭声的女真语说出来。

“操,原来是个鞑子。”一旁的袁安邦冷笑起来:“绕这么个大弯,却救了个鞑子,依我看,不如一刀宰了算了。”

李啸轻轻一皱眉头,便唤来旁边的冯式,问道:“冯式,你曾与女真人贸易,应该懂些女真话吧,这个鞑子说的是什么?”

“禀大人,此人说的是,他们是忠于明朝的女真遗民,随着明国船只南下,却因为船只损毁,落入海中,幸得大人救了他们,十分感谢。说这个女子是他妹妹,已是生命垂危,求我们速速救她。”

李啸哦了一声,便对冯式说道:“那你跟他说,着他们两个先去船舱休息,并安排医师去疗治那名女子便是。”

冯式随后,将李啸的话语说给额弼纶听,额弼纶听完,一脸感激之色,连连向李啸磕头不止,在卓那希被军士扶下去后,他又朗声向李啸问了一句话。

“大人,这鞑子说,大人这般仁德,敢问大人贵姓?”

“哦,此人便有些意思。”李啸笑了起来:“那你告诉他本官名讳。”

冯式将李啸名字对额弼纶说了后,没想到,额弼纶竟一脸惊讶之色,又急急地说了一段话。

“大人,他在问,说大人是不是那个在宣府镇金家庄堡大破正蓝旗的李啸。”

李啸心下猛地一惊,原本拔脚欲走的他,不由得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憔悴潦倒的女真壮汉。

此人竟知自已这般往事,却不知是何来路?

李啸心思一动,便令袁安邦等东江镇军兵先行离开的,又令冯式领着额弼纶,来到船中自已的单独居所,进行密谈。

“你从实道来,你到底是谁?”李啸低声而严厉地喝问。

额弼纶绷着脸,许久才抬起头,他直视着李啸锐利的眼神,瓮声瓮气地回复道:“在下爱新觉罗。额弼纶,乃原正蓝旗主莽古尔泰长子,因受皇太极迫害,走投无路,现机缘凑巧,得遇李大人,愿在李大人手下,忠心效力为是!”

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九百一十八章 叶尔羌灭亡,兵进准噶尔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获岳讬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袭出城,集束烧营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岩城破,正面对决第六十六章 独特优惠第四百二十三章 马京达努之挫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歼二王,剥皮孔有德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八百六十章 清顺合攻 三方对决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灭,不亦宜乎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园召对(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坚壁清野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郑亲王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营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狱第十二章 抢马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复台北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临岫岩,骑兵初战第六章 选择第五百三十章 铁骑突出刀枪鸣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十一章 酒楼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旷野决战第二十四章 报功第二十五章 升赏第四百章 清虏猎杀令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个**的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三十章 规划第八百二十一章 诱歼郝摇旗第二章 伏击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啸的四条大罪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岩城破,正面对决第七百三十四章 背后的更大危险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还是作战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军之威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镇远堡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达沈阳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围兖州第一章 穿越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动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外攻为辅,穴攻为主第四百九十三章 辽西大溃败第一百二十五章 劲敌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二百零二章 眼见为实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蝎子块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两路,东攻复州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六百八十三章 风沙攻城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无过李啸第七百四十二章 挟持左良玉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请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蝎子块第九百五十章 北门失守,退守内城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谋共反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经敌人,将来盟友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图阿拉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满疆界划定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头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二百三十二章 钢材与制炮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开眼界第六百五十四章 扩军雄心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联盟第七百七十一章 复州土皇帝第十四章 考校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劝降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运获救第五百四十四章 铁心叛逃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议和 力攻西藏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锋初挫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九百一十五章 劝降失败,重炮佯攻第四百一十二章 惊险夺城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还是作战第一百一十七章 长线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头的骑兵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为前部第八百零五章 清顺合力,共抗李啸第四百零五章 龙之复仇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残军归降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决断第五百零七章 敌我皆杀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墙 难以为继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岛攻击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报非君子第二百三十六章 亲往台湾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复台北第九十章 引寇第三十六章 玄虎骑、飞鹞子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殒命阵前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颜求存第八百二十七章 当道归降,齐攻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