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军突至

面对对更加汹涌冲杀过来的蒙古兵,身为文官,却手持钢刀,俨然肃立刺的明军总指挥徐修,脸色苍白,牙关紧咬。

他知道,四周那些护卫在他身旁,正拼死作战的明军,在民伕们溃灭后,面对两倍兵力的敌军,业已到了支撑的极限。

一名又一名明军,惨叫着倒下。这些原本用于追逐护卫的轻骑兵们,现在在这样的纯步兵作战状态下,在与两倍敌军交战,还能达到相同的战损交换比,其实很不容易了。

在这决死厮杀的时刻,徐修却忽然想到了自已的过往之事。

最初的他,只是山东黄县的一名童生,考秀才考了三次,都未曾得中,心灰意冷回家当个教孩童启蒙的教书先生,谁知时运不济,仅过了一年,又碰到了孔有德叛乱,徐修全家被杀,只有他一个侥幸得脱,躲过了这场刀兵之灾。

孔有德之乱平定后,黄县人口大减,孩童更是稀缺,故徐修虽只剩孤身一人,却亦是谋生相当不易,吃了上顿愁下顿。

而就这时,刚刚建完赤凤堡的李啸,在黄县招远等地,大规模招聘书生,困于生计的徐修,当下毫不犹豫地前去报名。

很快,徐修凭着不错的口才,打动了亲自面试的李啸,被安排到监抚司成了一名宣讲监抚。

他先在在辅兵队中担任监抚,随后,在李啸攻杀入侵单县的流寇黑蝎子后,徐修又被调任为针对流寇新附军俘虏的宣讲监抚官。

又过了不久,徐修因为工作出色,又被调任为新成立的横行队的监抚文官。

再后来,李啸率军入援宣府北路的金家庄堡,在成功击退此次入关的清军后,随后在原金家庄堡位置,修筑金汤城。而工作能力出色的徐修,则被安排为留在金汤城中效力,随后,徐修步步晋升,直至成为现在的金狼营监抚司总监抚官。

到现在成为去土默物部的求亲使者时,不知不觉,自已已在李啸军中,度过将近四年的时间了。

现在的他,在这被皇帝亲自赐名的猛虎军中,身居高位,受人尊敬。与原先那个连养活自已都不易的教书先生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而在去年,徐修终于在金汤城成婚,娶了一名原为流民的山西女子,一家人在金汤城生活得和乐融融。且在今年年初之时,儿子也顺利出生,徐修涕泪纵横地祭告先祖,徐家终于有后了。

原本以为,这次去土默特部求亲,实是一次平淡无奇的任务,却没想到,脑后长反骨的阿巴哈纳尔汗海力古,会这般卑鄙偷袭这支小小的求亲队伍。

只不过,战到此时,这支只有一百余名军兵和数十名民伕的求亲队伍,已击杀了将近四百名的精锐蒙古骑兵,可谓是堪称奇迹了。

这时,一名蒙古兵嚎叫着挤开徐修旁边的护卫,冲了过来,只不是在他正欲举刀猛劈之时,一把锐利的钢刀,已深深扎透了他的胸膛。

这是徐修第一次杀人。

他将深深捅入这名蒙古兵胸口的钢刀,用力地搅了一搅。

那名蒙古兵脸色顿是扭曲而狰狞,他低吼着,缓缓倒地。

“各位兄弟,我军战至此时,已是足以告慰李大人了!”脸上血污点点的徐修,厉声大喝:“兄弟们,今天我们就在此地,与这帮可恶的鞑子血战到底!杀鞑子,上天庭!”

“杀鞑子,上天庭!”

“杀鞑子,上天庭!”

只剩下的六十多名明军,在激烈的战斗中,拼力吼出了这句他们不知道在喊过多少遍的口号。

所有人那决死的眼神中,竟还带着一丝莫名的希冀。

如果注定要战死在这遥远的异域,如果注定要在这冰冷的草原洒尽鲜血付出生命,那么,我们这样尽忠而战的汉家儿孙,一定能昂首挺胸地进入天国的大门了吧。

而见到剩下的明军,犹在这般负隅顽抗拼死作战,阿巴哈纳尔汗海力古怒火中烧,他瞪着血红的双眼,狰狞地吼叫了一声,挥着弯头腰刀,直取被明军保护在阵中的徐修。

擒贼先擒王。

海力古确信,只要干掉了这个可恶的汉人头目,剩余的明军,将会再无作战的勇气与动力,便可任凭自已宰割。

而在内圈之中的马喀塔,眼见到在外圈处,那些拼死作战厮杀成一团的明军与蒙古兵,心下一时竟没有担心自已的安危,反而被这激烈的战况深深震憾。

没想到啊,这人数这么少的明军,竟能消灭掉几倍于已的蒙古兵,还能与这依然两倍于已的蒙古兵死战不退,实实令人佩服。

而这样悍勇的明军队伍,真的是汗阿玛往日里,所极度轻蔑的无用胆怯的军队吗?

只是,这些悍不畏死血战不退的明军,还能支撑多久呢?

那些***成性,嗜血残忍的蒙古兵,又该会对自已作出何等可怕的事情来。

想到这里,马喀塔心下,又骤然紧绷。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件让交战双方都未曾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从南边的地平线上,仿佛突然涌起一条细细的黑线。

而在瞬间,这条黑线便立刻变粗,变大,从地平线的方向,向这座正在拼死作战的小山坡汹涌而来。

“啊!汗王,明军的援兵来了!”

嘎鲁的声音,在正拼死而战的阿巴哈纳尔汗王海力古身后,惊恐地响起。

啊?!

不会吧?!

竟会有明军的增援部队到来了么?!

海力古一个闪身退步,扭头望去,顺着嘎鲁所指的方向,他惊讶地看到,从南边地界,已汹涌地出现在大批的骑兵,远远可看旗帜招展,每人身上的刀枪与盔甲,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点点金光。

阿巴哈纳尔汗海力古,那原本疯狂而炽热的心情,瞬间掉入了冰湖的底部。

这明军的援兵,来得真他妈的巧啊。

完了,功亏一篑啊!

“撤,快撤!”

一旁嘎鲁的声音,已是大声地响起。

听得自家大济农这般狂喊,原本以为胜利在握战意高昂的一众蒙古兵,顿时有如霜打的茄子,迅速焉了。

嘎鲁给海力古牵过一匹坐骑,让他立刻乘马下山逃去。

见得自家头领率先下山逃走,也不知道是谁发出一声大喊,原本四下围攻的蒙古兵,纷纷掉头朝山下涌去。有马的逃在前头,没马的则顾头不顾腚地跟在后头,踉跄着奔逃下坡。

而这时,原本以为死路一条的徐修等明军,见到蒙古骑兵纷纷掉头逃走,人人惊讶不已,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蒙古兵在胜利就要到手之时,却放弃胜果撤退。

直到看到了从南边地界,正汹涌冲来的明军军兵时,这些战至此已时已然精疲力竭的战士,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好么,李大人亲率金狼营骑兵来援了,真是天意啊!”

徐修手执一架千里镜,看到在镜中,一马当先率众前冲的赤凤伯李啸那英武矫健的身影时,他忍不住热泪纵横。

拼死而战的守阵明军中,立刻发出绵延的欢呼,许多人挥舞着刀剑,放声大哭。

不容易啊,战到这濒死后刻,竟等来了自已的援军。

由于战于此时,已是人人带伤,皆已脱力,极度疲惫,故徐修没有下令让残存的守阵明军追击。

因为,他确信,这些狼狈逃去的蒙古鞑子,决然逃不脱追击而来的金狼营军兵。

徐修想的没错,从南边来的李啸,正率着的600名玄虎重骑,500名飞鹞子,100名护卫骑兵,以及从劳改了一年的原满洲正黄旗部军兵中选出的,依然身着正黄旗骑兵盔甲的满洲骑兵500人,总共1200名骑兵的庞大兵力,一齐向仅剩一百余人,正仓皇逃走的阿巴哈纳尔部蒙古兵,紧急包抄而去。

很快,分别从左右两翼包抄的飞鹞子与满州骑兵,顺利地超过了,经过了那场血战厮杀人马俱疲的蒙马骑兵,在前头堵住了他们的退路。

很快,后面的玄虎重骑与李啸的护卫骑兵,也及时赶了过来,从后面将溃逃的阿巴哈纳尔部蒙古骑兵,团团围住。

见到一众蒙古军被自已牢牢围住再难逃脱,率众追敌的李啸,心下十分庆幸。

说起来,李啸能这般碰巧赶到这里,还是多亏了出逃的清国公主马喀塔。

原来,当天,马喀塔与额哲二人,带着一众亲随军兵出逃后,在辽东的安全司,立刻以飞鸽报信的方式,向李啸通报了这次清国发生的重大变故。

二天后,李啸收得来信,他立刻敏锐地想到,如果能把出逃的马喀塔和额哲等人,牢牢地掌控在自已手中的话,那无异于是对清国的一次重大打击,同时也可更好地统合蒙古诸部。

于是,李啸当机立断,立刻带领金狼营的全部骑兵,北进蒙古草原,去搜索寻找正一路西逃的马喀塔等人。

为了应对可能会出现的大队清军追兵,李啸除了带着玄虎重骑与剩余的飞鹞子轻骑外,还带了上了,一众刚从金汤城煤矿与硫磺矿中结束劳改,正在金汤城中训练的原满洲正黄旗骑兵500人。

李啸让他们与赤凤营的正白旗满州骑兵哨一样,组成金狼营满洲骑兵哨,由原先在镇边城所投降自已,现在已成为自已亲信之一的喀喇木,成为骑兵哨哨长,随自已一同出征。

这些正黄旗的满洲军兵,全是去年在京师西部的镇边城所时,被李啸那假扮清军之计,捕获得来的正黄旗精锐,随后,人数多达数千人的他们,被李啸安排去了金汤城的煤矿与硫磺矿处,挖矿劳改。

在经过一年多的劳改后,在沉重的体力劳动下,有二百多名满州鞑子,死于劳改过程中,剩余的二千来名鞑子,在劳改结束后,被就地改编成为金狼营的辅兵。

而现在,李啸于这些辅兵中,先选出骑射功夫最好,汉话汉字学得不错的500名满州人,成立满州骑兵哨。

当然,这只金狼营的满州骑兵哨,里面也与李啸的赤凤营满州骑兵哨一样,设有全部由汉人文官组成的监抚司,主管军兵的功绩考核、文化教育、军纪检验等事,从而保证军队有战斗与生活两套班子,以分割将领对军兵的管控权,加强对基层军兵的实际掌握。

而且,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些满洲军兵,无论是在挖矿劳改时,还在是当辅兵时,天天都有监抚们高强度的洗脑教育,现在这些蓄了长发,与汉人一般衣冠装束,日常生活习惯也与汉人无异的满洲军兵,人人都在心下,亦已对自已的汉人身份相当认同。

甚至还有不少的满洲军兵,给自已取了汉人名字,且在当了辅兵后,便在金汤城中娶了汉人女子,成家立业。

因此,李啸对这支原正黄旗精锐骑兵组成的满州骑兵哨,十分放心。这次进入的草原的搜寻作战,便把他们一并带上,算是多了一支与飞鹞子同样重要的轻骑兵。

让李啸没想到的是,这马喀塔一行人马没遇上,却正巧赶到这里,救下了被反叛的阿巴哈纳尔部偷袭的求亲队伍。

此时,时近正午,盛夏时节那炽热的阳光,晒得草原上热浪滚滚。只不过,在这一片燥热的环境下,整个围困的阵地中,却是一片寂静。

阿巴哈纳尔汗海力古,喘着粗气,用一种极其怨毒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在数名护卫的陪伴下,一名正缓缓策马而出,身材雄壮气度非凡的青年将领。

这名身着亮银色精钢铠甲,头戴八瓣凤翅缨盔,腰系蛮狮青玉带,足蹬包铜护胫战靴,身系鲜红织花披风,骑着一匹全身墨黑,却四蹄雪白的高骏大马的雄壮将领,毫不回避海力古那怨毒直视的目光,昂然而来。

一眼看去,这名青年将领,胸前那澈如湖水的掩心镜,正映照着炽热骄阳,熠熠闪光,闪耀着迷人的光泽。他头上那精钢所制刻着流畅花纹的八瓣凤翅缨盔的尖顶上,那鲜红流苏制成的高高红缨,在阳光的照耀上,则有如一团欢快跳动的红色火焰。

海力古心下暗叹,此人这般雄壮勇武,只怕就是他们的主将李啸了。想来自已一直听闻这个李啸少年英雄,战绩非凡,却没想到,直到今天,才总算见到真人了。

很快,那名青年将领策马走近后,他旁近的护卫就用蒙语高喊起来:“我家大人,乃是大明赤凤伯李啸,你们是哪个蒙古部落的,竟然恁的大胆,敢偷袭我家队伍?!“

回答他的,是一片寂静。

被围的蒙古兵个个低着头,垂头丧气,无人答话。

护卫冷笑着继续发问:“怎么,你们都是一条条死狗吗!我军问话,竟无一人敢回答,难道,皆是耳朵聋了不成?!“

“操!你们这些汉狗看清楚了,老子是阿巴哈纳尔部的汗王海力古!“

被一名护卫这般羞辱的海力古,脸上躁热,他纵马上前几步,冲着李啸凶狠而大声地喝道。

这时,海力古惊奇地看到,那李啸,听完护卫的翻译,竟向他微笑地点了点头。

然后,李啸复对护卫耳语了一句。

那护卫顿是眼神一亮,纵声高喊道:“尔等听好了,赤凤伯有令,若有就地攻杀鞑酋海力古者,赤凤伯可免其死罪,放其一条生路!“

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二百零三章 财源滚滚第六百七十章 前军尽覆第二百六十五章 铁模铸炮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园召对(下)第二百六十章 谋取济州岛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国,南收乌思藏第三百四十六章 虾夷岛开发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进开封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亲巧遇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兰人的野心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驾来迟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八百一十三章 阵斩孔廷训,直逼庄河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条绳上的蚂蚱第六百零二章 献堡归降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门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灭,不亦宜乎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罚银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战(一)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为强第八百六十章 清顺合攻 三方对决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顺第九百五十四章 顾始汗死,嘎木逃亡第二十一章 追杀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军之诱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时不降,更待何时第六十五章 扩充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五百八十六章 杀主求降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两县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七十二章 终胜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缅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赃助饷第五百七十六章 压服追杀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六百零九章 顺治登基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绝境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张网 八方捕鱼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辈子做你的女人第九百二十章 全歼俄军,追亡逐北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惊魂第四十九章 千户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杰来投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陇望蜀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战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祯大葬,太子登基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当道,一击而溃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军的条件第一百四十六章 颗粒火药 震天雷第七百三十八章 瓮中之鳖再难脱逃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狱,索尼自尽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内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五章 夜遇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劝降第五百九十三章 杀俘迫降第一章 穿越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战不归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镇远堡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军险境第二百章 新巡抚颜继祖第十一章 酒楼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潜伏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马铃薯第四百一十五章 进攻马尼拉第三百零六章 刘国能归降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辽王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为人质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三百章 笼络曹变蛟第七百五十九章 离间君臣,借刀杀人第二十六章 拉拢第四十六章 操练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杀第五百零六章 海陆联合作战第八百四十章 缅甸暴乱,莽白篡位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让旅顺,为见面礼第七百零五章 鲸吞江南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还是作战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杀第四十六章 操练第九百一十六章 尧勒瓦斯的抉择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辽阳第三百八十章 吴三桂来访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欢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万不可弃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