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玄虎骑、飞鹞子

一个多时辰后,李啸设宴款待祖婉儿一行人,然后送其返回。

“以后若有空,我常来看你。”祖婉儿依依不舍,那双直视李啸的美丽而澄澈的双眸,仿佛能看穿人的内心。

“李啸随时恭候婉儿到来。”李啸一脸微笑,朗声回道。

将祖婉儿一行人送离不归墩后,李啸目视着他们消失在遥远的官道上。斜阳依依,将他凝眉深思的脸,染成温暖的金黄。

十一天后,李啸在锦州城张铜柱处定做的马匹披甲制作完成,被装在李啸入城采购每日生活物资的马车上,一并送回。

李啸看到,这套制好的马匹披甲,分了面帘,鸡项,荡胸与前甲身四部分,皆是由大小约3厘米见方,厚2毫米多的黑色小熟铁块,用牛筋串制而成,外面涂了清漆防锈,内面则衬着厚实的牛皮内衬,以防止铁片与马匹的皮肤直接摩擦以至溃烂。

李啸先让人试验防御箭矢的效果。

他取了前甲身来试验,将它挂在一个木桩上,然后让王义守从几十步外对其放箭。

王义守掂弓搭箭,连射了几箭,只听得叮叮几声金属撞击的脆响,那些箭矢皆掉落于地,无一支能射透这密集的甲叶。

这个试射结果让李啸相当满意,旁观各人也皆面露喜色。

这意味着,即使敌军在正面设有弓箭手,也难于对着着铁鳞甲的重骑兵与披甲马匹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接下来,李啸开始试验马匹着装。

田威在一旁已是按捺不住,他一把将所有的马甲都抱了过去,亲手给自已的坐骑全部装上扎好,然后自已全身披挂,拎起骑枪便翻身上马.。

“驾!”田威一声大喝,纵马而去。

他兜了一里多路,然后回转过来,从马上跳下,大笑着对李啸说道:“副队!此甲设计得甚好,马匹奔行无甚挂碍,速度虽然慢了些,却是冲力十足,并不碍滞。我看,这般马甲披上后,既可冲阵,又可短距之内追击敌军,实是不错!”

李啸一脸微笑,他在心中估算了一下马匹的负重。马上的人披甲为50斤,人体重约为130斤,马甲约65斤,加上骑枪算15斤,那么总共马匹负重为260斤,也就是130公斤。加上蒙古马的重量400公斤,整个重骑兵人马合重为530公斤。

李啸知道,在中世纪的法国重甲骑兵,马匹所负载的重量远过了这个负重,甲具全装的重骑兵,极限冲阵负重甚至可达半吨多。

以15世纪的普通宪骑兵为例,一个宪骑兵包括板甲35公斤,马甲55公斤,长剑,钉头锤(或者斧子),匕首,骑枪,盾牌总重25公斤,另外洋人自身怎么也有70多公斤,马匹整体负重达185公斤。所骑的马是体高1.6-1.7米,体重500公斤左右的法国诺曼马,人马合重则可达685公斤!

这样的欧洲骑兵作战的标准作战模式,通常是重骑兵操纵战马,从200米开始准备冲锋,先是漫步,然后是快步,借着小跑,最后50米时,放平骑枪,全速冲刺。在这样恐怖的冲击面前,除非极其训练有素的重甲步兵尚可勉力承受外,这种欧洲重骑兵几无敌手。而待敌军被冲溃后,重骑兵退后,由轻骑兵或步兵扫荡残局,追歼溃兵。

现在李啸设定的重骑兵,人马合重有530公斤,也足以在这块东方大陆上傲视群雄,大展身手了。李啸确信,除非双方皆是重骑对冲,并且对面那些装甲薄弱的女真重骑人数占较大优势力,或者自已傻乎乎地冲击训练有素的长枪兵正面,那么,自已这样的精锐重骑,才有可能会被打败。

而且自已这些骑兵,实际上并不是全甲具装,因为没有后甲身与搭尾,实际上是简化版的半甲具小全装,这样一来,比起那些笨重的欧洲重骑兵,却是要灵活得多,可以方便操纵,机动转向,还有余力在冲阵后,短距离追击敌军。

当然,随着历史的进程,欧洲的重甲骑兵持长枪冲锋这种中世纪的主流战法,在十五世纪末时,开始渐渐地被训练良好的重装长枪步兵和日渐崛起的火枪兵所压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一种没落的境地。此时的欧洲,为了保证骑兵的使用价值,在诸如法国等传统骑兵强国中,开始出现了拿着火绳枪点射,机动邀击的骑兵,颇有点象后世的美国西部牛仔的作战方式。

但是,到了现在李啸所处的这个十六世纪,一位猛人横空出世,重现了骑兵,尤其是重骑兵的尊严与荣耀。

这个人,便是瑞典的国王,古斯塔夫二世。

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usⅱadolphus),生于1594年,卒于1632年,瑞典国王(1611—1632年在位)。他是瑞典瓦萨王朝创立者古斯塔夫?瓦萨之孙。为了恢复瑞典的大国地位,年轻的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于1612—1613年,发动了对丹麦的战争,结果却是一场大败,瑞典被迫割地求和。

饱受耻辱的年轻国王,开始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他开始精简军队编制,改善武器装备,尤其是对重骑兵严格训练,使其成为讲究战术配合与团队做战的新式骑兵,并在战斗中使其与步兵、炮兵和后勤兵密切配合,最终古斯塔夫二世的这番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接下来的1614—1617年间,他率军对俄国开战,取得了重大胜利,迫使俄国签订《斯托尔波沃》条约,确保了瑞典对波罗的海地区的占有,并获得了俄国在芬兰湾周围的大片土地。

有了瑞典这个优秀榜样,接下来,普鲁士、法国、英国等强国皆开始如法炮制,纷纷成立强悍的重骑兵队伍,重骑兵的集团冲锋,又开始成为了克敌制胜的妙招。

“此马甲却是甚好,合乎本队之要求。吴先生,可再按此制式,将其他的19副马匹披甲制作完成。”从思索中回过神来的李啸,微笑着向吴亮下令。

“学生谨遵百户大人之令。”吴亮笑着应诺。

此时,田威等人又提出,现在既有实样,可拿此样品去锦州其他铁匠铺处,让其照做,甚至可以拿到宁远,山海关等处的铁匠铺中定做,以节省制作时间,尽快让重骑兵打造成型。

李啸同意了他们的意见,让王义守将与吴亮一同前去各处铁匠铺定做这马匹披甲。因现在墩内房间也快修建完毕,顺便把田威、王义守、陈猴子等人的家属从山海关接过来。

王义守与吴亮两人拿了样品,领命离去。

过了几日,看到骑兵们对使用武器比较熟悉后,李啸与田威一起,开始训练骑兵的战阵配合。

李啸重点演练的,是楔形战阵。

李啸看过历史,知道这个楔形战阵,是当年威风凛凛的条顿骑士团,纵横欧洲的不传之秘。

这种战阵的具体形式便是,以重装骑兵为先锋进行排头突击,后面步兵跟进,两翼和后方则由轻装骑兵保护及扩大战果。这种楔形阵是骑士团常用的战术,它的优点是突击能力强,能够迅速撕开对方防线,如果敌军的军事素养不高的话,很容易就被骑兵楔形战阵的楔尖切开,从一点突入,然后迅速地从这个基点将敌军撕成两半,从而最终造成敌军全线溃败的效果。

当年条顿骑士团,就是靠这一招纵横欧洲几无敌手,在他强悍的武力压迫下,信仰原始宗教的立陶宛人不得不接受天主教,才使自已免了亡国的厄运。

真正让条顿骑士团遭到挫败的,是1242年冬的楚德湖战役,由于在冰面上马蹄打滑,重甲骑兵无法顺利冲击,最终败给俄罗斯的重装步兵联军,这场战斗让一万多名身经百战的优秀骑士战死或被俘,随后条顿骑士团陷入了波兰、匈牙利、俄罗斯等诸国的共同攻击,在四面楚歌中,渐渐走向没落与灭亡,最终,条顿骑士团的残余人员,改名成立了德意志骑士团,总部设在奥地利维也纳,抛弃了杀戮与征伐,以慈善事业为主,一直存留至今。去年年中,德国总理默克尔不知出于什么目的,还专门接见了他们的代表人物。

不归墩外,一处开阔平缓,野草萋萋的平地上,一众披甲着枪的骑兵开始按李啸的要求进行训练。

此时,田威与王义守等人,在这些天的训练中,已分别拣选出20名重骑兵与14名轻骑兵的具体人选。拣选的原则也很简单,骑术更好,且懂得弓箭射术的人优先选为轻骑,余下的便是重骑兵人选。

如果从天上看去,排好战阵阵形的骑兵是这般模样。

最前面是排成30多度尖角的重骑兵,人人手持骑枪,呈金字塔型率先冲阵,以冲力与锋锐破敌。而这个金字塔的尾端,则是跟行的全队轻骑兵,他们掩护后翼,人人手持骑刀,懂箭术的还身背弓箭,准备在前面的重骑兵破阵后,这些轻骑兵立即挥舞骑刀大砍大杀,扩大战果,追杀溃兵。

这般训练,最要紧的是骑队阵型要一直保持紧凑与秩序,不论是加速冲锋还是缓步慢跑均可保持住队形,这一点对于刚开始练习的骑兵们来说,相当困难,却是不得不一定要迈过去的一道坎。

其实在这个明末时代,明清双方,均没有标准的骑战之法,也绝无会有这样专门的骑兵训练。双方都是精锐打头,跟随自家将领一窝蜂地冲阵,明军的骑战主力便是将领的家丁,而清军则是白摆牙喇兵和马甲兵,骑兵冲击后,若占得先手,便大砍大杀,若出战不利便卷旗逃走,当然,论败走的机率,明军是清军的十倍不止。

当时后金还有一种战法,便是将重骑兵布置在用来冲阵的重甲步兵之后,待两军步兵接战相杀之际,绕行至侧后以冲击明军两翼,基本没有正面用重骑兵击溃明军步兵阵列的战例。

其实真正说起来,这些骑兵战阵训练,里头学问其实很多,不单是人员互相间的配合,诸如马速,风向,间距等等因素,都会对战阵效果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如果更要细化一点来说,包括战马平时的训练和喂养,骑兵自身的饮食与体型控制等等,都有相当的要求,欧洲国家也是摸索多年才最终成型,从后世穿越回来的李啸,也只是知道个大概,只能边摸索边在实际中加以改进。

李啸与田威两人,分上午与下午两班,轮流指挥训练。李啸已仔细地安排好时间,而在骑兵们练累了休息时,便有从那些流民家属于选出的四五名老汉劳伕,抬过来马食槽,给马匹喂食精豆料。而到了下午训练完放马入厩之际,骑兵们各自洗涮自已的马匹,劳伕们除了给马喂食净草与豆料外,还要给马喂些食盐补充体力。

待马匹入夜休息之际,这些劳伕们还要关注马匹的保暖,以免马匹受冻生病。现在李啸手中只有两匹多余的马匹,若是一场疾病下来,战马立刻便会不敷使用。

这般又练了十多天后,从各处订购的马匹披甲已取回来,田威王义守等家人也均接至墩中。

那二十名重骑兵马匹全部披甲后,整个重骑队行进前冲时,气势相当威猛,有如一只凶厉的黑色钢铁怪兽。而且这装备一上档次,各名骑兵的心气也一下子上来许多,训练之际凭添了精神。这只李啸煞费苦心建立的小小骑兵队伍,越来越有一种精悍雄顾的气势了。

又一个月过去了。

夕阳西下,秋风萧瑟,卷起落叶漫天。浓重的血色将整个旷地染成让人目眩的暗红,却让那排成整齐楔形战阵,如同在一片血幕中冲锋奔行的黑色骑兵,颇有一种粗犷凌厉的美感。

“副队,这重骑队与轻骑队,再练上一阵,应可上阵杀敌了。却不知副队打算给他们取个什么名字?”田威对李啸微笑问道。

“名字本队已想好了,重骑队取名为玄虎骑!轻骑队取名为飞鹞子!”李啸的声音清晰而深沉,英俊双眸辉映如血的天空,有如两颗闪闪发光的红宝石。

“好个玄虎骑!好个飞鹞子!李百户取的名,端的有气势!”田威王义守等人,皆抚掌大笑。

李啸亦朗声大笑,呼啸清冷的秋风吹过,将众人爽朗豪迈的笑声,传出很远很远。。。。。。

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赃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杰来投第五十章 军议第七百二十五章 强攻九江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围马尼拉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军尽灭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萨摩第十九章 北行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六十章 劫持第六百八十七章 两县立定第二十四章 报功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器换人才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袭 大破施琅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罚银第九百一十七章 弑父归降第三百四十六章 虾夷岛开发第四百五十四章 联清复仇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虑第一百七十四章 后金之乱(四)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汤城第七百一十七章 斩使献头,以促合盟第九百一十三章 准军覆没 僧格战死第七百九十章 横扫云南,进逼广西第二百六十章 谋取济州岛第一百零七章 忧思第五十六章 大赚(二更)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怀心思第九百零七章 大获全胜,兵进吐鲁番第七百六十三章 不欲人图我,便需我图人第二百零四章 郑彩来访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来取尔狗命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战幕府第八百八十二章 为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四百八十一章 毁灭者李啸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还是逃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发表忠第六百九十一章 刘良佐的选择第五百八十章 营口登陆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说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啸海东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战 胶着厮杀第一百一十一章 敌至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达沈阳第一百四十六章 颗粒火药 震天雷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蝎子块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龙城第九百三十九章 紧急求援 正面搏杀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宁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袭成功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战二顺王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残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勋授田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萨克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头激辨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五百七十六章 压服追杀第七百零二章 联络外力,共抗李啸第二百八十一章 艰难谈判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复京师 返都北京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围山海关第八百八十二章 为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四百三十一章 贼氛大炽第二十四章 报功第三百三十三章 随机应变第七百七十章 先灭三国,再来图你第一百七十二章 后金之乱(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减兵围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机第三百二十一章 无奈之降第六十二章 赤凤堡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与变数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结束,正戏开始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围兖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后金之乱(一)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铎败死,雨攻辽阳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约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器换人才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味家宴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关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九百一十四章 横行西域,两国震怖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为人质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谈背后的博弈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参崴堡第八百一十二章 当道而轰,何人可挡第一百五十九章 辽东危局第四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迷茫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达沈阳第六百九十一章 刘良佐的选择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啸中原 何人可挡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萨城破 儿子自缢第三十七章 惊变第六百七十四章 龙战于野第一百零四章 鞑子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