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见闻

这里,在后世的澳洲,是澳洲北端的凯恩斯市,而现在,这里被李啸建成了北澳省的省城,北澳城。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虽然时差与中国本土只有2-3小时,但是季节却完全相反。12月-2月为夏季,3月-5月为秋季,6月-8月为冬季,9月-11月为春季。

要知道,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于2亿年前,地处南半球,具有独特的地理和特点,澳洲跨2个气候带,北部属于热带气候,每年4月-11月是雨季,11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旱季,由于靠近赤道,1月-2月是台风期。澳洲南部属于温带气候,四季分明。

另外,澳洲大陆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西部内陆多为荒芜人烟的沙漠,干旱少雨,气温高,温差大;相反在沿海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呈明显的海洋性。

所以,现在这崇祯十五年农历三月初的时节,正是澳洲最为舒适而凉爽的秋季。在阵阵凉爽的秋风吹拂下,全体乘船乘得头晕脑胀的移民,顿时个个精神一爽。

接下来,这二十多万百姓,有八万余名移民下船,正式在北澳省定居。其余的百姓,则是再度乘船远行,分送到西澳省与南澳省。

田见秀与侯方域二人,也是在这北澳港处下船。

下得船来,两人便分头扬镳了,田见秀有当地辅兵训练营的官员前来接走,从此成为北澳省辅兵训练营中一名小头目。

而侯方域,则是带着一名小仆,跟着大队的百姓,从船上下得岸来。

坐了两个多月的海船,两人已习惯海船的颠簸状态,初登岸上,侯方域与仆人上得岸边来,竟然还都有点晕地的感觉。

这时,他们突然听到旁边有人大声叫嚷:“快看,快看,那是什么玩意?”

旁边有百姓,手指远处两只蹦蹦跳跳的动物,大声嚷道。

“咳,你们真是少见多怪,这东西呀,叫着袋鼠,在这澳洲的之地,到处到是呢。”一名小头目模样的军兵,对他们漫不经心地回应道。

“哦,这古怪的野兽,在咱们中华之地,可是从未见过。”移民们目送两只袋鼠跳跃着远去,不停感叹道。

“那算什么,这澳洲啊,还有极多稀奇动物呢,象鸭嘴兽,犰狳,浣熊,大食蚁兽等等,都在在咱们中华内地,根本看不到的东西呢。倒是我们征服澳洲四处行进时,见过了不少。”小头目哈哈大笑着回答。

听了小头目的回答,侯方域与仆人,在心下亦是不停感叹。看来,在这遥远的海外之地,诸般风貌确实是与中华大地,大不相同呢。

两人在海滩上闲坐了许久,才感觉头没这么晕了,方才起身,这时有一名军兵跑过来,对他们问道:“你二人如何还在这里闲坐,可曾领了腰牌?若领了牌,就去那名报到,随民政司安排,下分到各个乡镇去。”

侯方域急急从怀中掏出李啸写的介绍信,和李啸给的一块令牌,向这名军兵说道:“学生乃是李大人手下幕僚,特奉李大人之命,前来南洋各处访看。这名小哥,你所说的腰牌,却是何物?”

这名军兵粗粗看了一下侯方域的令牌与信件,便说道:“这腰牌么,乃是各名百姓的辨识之物。将来这些流民前往各乡镇后,还要凭此证,再换成当地民政所印制的腰牌,便算是当地的正式居民了。你们且等下,我唤民政司官员来验看。”

军兵说完,便叫过来一名民政司的办事文官,向他说明了一下情况,这名文官便急急随他过来。

此人过来后,又把侯方域的信件与令牌仔细地看了一番,便递还给侯方域,然后拱手笑道:“侯学士,在下北澳省民政司办事文员,姓余,单名一个信字,老家是湖广襄阳,今天得见名动天下的侯学士,倒亦是十分有幸。”

侯方域笑道:“侯某徒有虚名罢了。今天结识余兄,亦是幸事,却不知余兄是如何来这澳洲的?又如何在此任职的?”

余信轻轻一笑,便感叹道:“余某能在这澳洲任职,倒是多托了唐国公李大人之福呢。余某家在襄阳外鹿门山处,乃当地童生,在家中半耕半读。因流寇肆虐,余某所在村落皆被流贼焚毁,而后余某不得不带着全家老小,去襄阳城中避祸,以图保全全家性命,在这乱世中苟活下去。”

见侯方域听得仔细,余信又道:“可叹啊,我等方入襄阳城不久,那明将左良玉,就以剿贼为由,强行闯入襄阳城中,俘虏了襄阳城中近十万名避祸百姓。当时,余某本以为,这下没死在流贼手中,倒要死要明军手里了。却没想到,唐国公手下的兵将,用银子与财货,从左良玉手下,将我等买走,随后北迁山东,再从山东移民到海外。”

“去年年初,余某全家一大家子人,来到菲律宾地区的苏禄省定居,随后,余某参加了李大人组织的官员选拔考试,最终是成为棉兰老岛达沃地区,下属民政所的一名办事文员。”

余信顿了顿,又道:“后来,在去年九月,这澳洲之地被我军攻克后,李大人将这澳洲规划成三个省,即西澳省,北澳省和南澳省。余某随后,便从棉兰老岛,抽调到了这北澳省民政司中办事。现在北澳省中,已上任了近三个月呢。”

听了余信的讲述,侯方域心下,不由得又是一阵感叹。

这李大人,这般大力救济流民百姓,可谓是存活了无数生灵的万家生佛呢。相比这拯救无数流民的李啸,那明朝的君臣,可就真是太过亏欠自已的子民了啊。

“那余兄可是要在这里一直任职下去么?”侯方域又问了一句。

余某摇了摇头:“我民政司规定,每届员工,一般只有五年任期,若表现好,可再延一届,至十年方止,随后归乡安居。余某已想过,这澳洲之地甚好,待我任满之后,便在把家小从苏禄省搬来此处,从此在澳洲定居了。”

听了余信这话,侯方域便点点头道:“嗯,余兄规划甚好。这澳洲之地,气候宜爽,倒与我华夏类似,可比那一年四季天气炎热的菲律宾苏禄省,要好过得多呢。”

余信笑道:“正是如此。本来,按官府所定规律,移民一但到了某处,便成为当地的正式居民,无事不得随意搬迁,以免土地抛荒,人口流失。只不过,李大人对我等士子官员,还是网开一面的。准允我们这些在外地当官,为吏,或是教书的士子们,若在任期满后,因已习惯当地生活,若当地还有空闲土地可以安置的话,可不必再回原藉,就在所任之地,由民政司发放土地,定居成家。除此之外,每月还有一份退休金可拿,以为尊重之意。当然,原藉之地所分配的土地,官府便要收回了。”

听了余信这样一说,侯方域又感慨道:“这唐国公李大人,对我等士子官员,看来还是颇为照顾的啊,这样一来,当可大收天下士子之心。依我看来,这海外之地,将来的文风之气,只怕是要比内地,还要更为昌盛呢。”

余信点头道:“是啊。我等读书之人,得遇明主,能尽其才效用,便是知足而感激了。对了,侯学士,既然你们专门来澳洲参观访查,若总遭人盘问,亦是不方便。这样吧,我禀奏上官,为你们办理临时腰牌,以便查询。”

侯方域双眼一亮,大笑道:“好,那就多谢余兄了。”

不多时,侯方域与仆人的临时腰牌皆已办好,二人随后与余信告别,便往北澳城中走去。

这时,侯方域等人,又看到,从北澳港口的船只上,不停地把一批批粮食、茶叶、瓷器、布匹、酒水、木制器具、中药、胭脂水粉等物,不断地从船上卸下,然后一路送往北澳城而去。

再往远看,可以看到这宽阔平坦的北澳港,是通过一条修得极好的宽阔平整的灰色官道,与远处那高大雄峻的北澳城相连。

这官道上,四轮马车,两轮车,独轮车,人力轿,以及手提商货的行人,挤挤挨挨,川流不息。

而官道的两旁,则有大大小小各类商铺店肆酒楼茶馆,吆喝声此起彼伏。

侯方域心下暗叹,这澳州之地,才不过归化半年有余,就已开发得这般有模有样,可见这李大人的治理手段,倒是十分高超啊。

两人行得进了,又看到,那北澳城,赫然出现在自已面前。

这北澳城,是在今年一月底才刚刚建好,周长八里,凭海峙山,处势十分紧要。

此城开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四周皆挖有护城濠,正好利用附近河流进行填充,使其环城而过。

每门城门,都不惜成本,设计成暗藏千斤坠的方式,而北澳城的城墙,象瓮城、城楼、角楼,炮位、女墙、雉堞之类,亦会全部修建齐全。与内地李啸所建的城池一样,设计为城高为15米,墙面马道宽6米的样式,从而大大加强城堡的防御力。

看到面前这座建好的雄城,侯方域等人又是一阵喟叹。

在验看腰牌后,两人入得城来,不觉眼前又是一亮。

他们看到,在宽阔的青石板中央大街两旁,有许多的大型市场,还有车马行,仓库区等大型建筑,更有规划得整整齐齐的居民区与官署区,整个北澳城一片繁荣热闹,却又井然有序。

两人边赞边走,方行不远,则到了北澳城中真正的闹市区,这里行人摩肩接踵,车水马龙,人声喧哗鼎沸,好一片热闹景象。

青石街道上,不时有一队队身着皮甲的治安队,来回巡逻,维持街面秩序。侯方域注意到,这些巡逻队中,不少人略有残疾,有少手指的,有略为瘸腿的,估计是战场受伤的军兵,离开军队后,转而成为城中的治安人员。

那官道两旁的商铺吆喝叫卖声,正一声高过一声地传来。

“上好的松江府细棉花布,布料均密厚实,保暖舒适,价格实惠,每匹只要二两银子呀。。。。。。”

“各位客官看过来,本店有最新进的上好福建铁观音,喝一口解渴,喝两口润胃,喝一壶便是神清气爽万事无忧啊,各位客官速来免费试喝。。。。。。”

“顶好的苏州茉莉胭脂,脂细粉匀,一盒只要一两五钱银子!唉,小娘子你若搽了,那叫一个美如天仙,你家相公得你这美人相伴,定然从此再不去青.楼啦。。。。。。”

“真正山西老陈醋,酸劲足,后味缓,成色一流,价格公道实惠,各位客官速来买啊!。。。。。。”

“烧饼,热乎乎鱼肉烧饼,好吃实惠量又足,十块只要半钱银子啰。。。。。。。”

两人看到,这一条宽阔的青石路两边,各类店铺林林总总,什么布店,米行、油铺,醋店,酒楼、茶行、胭脂水粉店、医铺、刀坊、器具店,瓷器店等等,甚至说书铺子,算命摊子,风月场等等应有尽有,侯方域等人一时都想不出,还能有什么不同的店铺能见缝插针地开设进来。

行到此时,两人皆是腹中饥馁,便准备在路旁,寻家酒店吃饭。

各人才到一家店外,便有小二热情迎来。

“各位客官,看你们这风尘仆仆的模样,可是刚来澳洲的吧,辛苦辛苦,快请进店!小店有上好的新鲜猪羊肉,还有新烫的上好黄米洒,客官们若吃了,那是解饿又解乏啊,吃一分倒有长十分力气呢!客官们请放心,小店酒菜价格,亦是克已公道。若是本店酒菜不好,各位客官白吃不要钱。”小二舌如巧簧,一脸笑得稀烂地作迎请状。

“好,听你说得这好,我等就在这吃了。”侯方域笑道,随即步入酒店,在靠墙处的一僻静桌子处坐下。

小二殷勤地招呼各人坐下,一边麻利地抹干净桌子。

“小二,上菜吧,拣你们店里拿手的几样菜式,再来二斤黄酒。”侯方域笑着吩咐道。

“好嘞,客官豪气,这好菜好酒,稍等就来。”小二唱喏了一声,朝他们笑着点点头,便抹布朝肩上一搭,向厨房奔去。

不多时酒菜上来,满桌浓香扑鼻,两人腹中饥饿,见得酒菜诱人,顿是馋虫大动,自是大吃大嚼不提。

侯方域甚至在心下暗想,反正这次出访的路费,李啸资助了六十两银子,倒是够自已一路上好吃好喝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两人夹菜的速度才慢了下来。那小二,见众人吃得高兴,又一脸笑容地过来给二人添酒。

“客官,小店这酒菜,味道还不错吧。”小二打着哈哈。

“确是不错,等会多给你几个赏钱。”侯方域一脸微笑,又是叭滋一声,仰头一杯黄酒下肚。

“客官大方,小的多谢各位客官了。”小二脸上的笑容愈见灿烂。

这时,侯方域忽地想起了什么,便向小二问道:“小二,我等有话问你,你可要跟我实说哦。”

“客官请说,小的知无不言。”小二一脸谄笑着说道。

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动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径退山西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兰人的野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围山海关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围兴京第一百六十二章 杀戮机器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杀此獠,何以立威第八百五十九章 纳缅甸为国土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发表忠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九百五十章 北门失守,退守内城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夹击,一鼓而灭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七百七十一章 复州土皇帝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缅甸 移民桂王第九百四十章 全军崩溃 无力回天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顺建国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战第八百六十七章 全军围歼第四百四十章 局势大恶第七百零一章 万炮轰南京第四百二十九章,马京达努的灭亡第八百二十八章 孙可望投降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尔衮被俘,大清朝覆灭第四百六十四章 径退山西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岛规划第八百三十四章 关键之机,雷霆救援第三十六章 玄虎骑、飞鹞子第四百七十章 猎杀游戏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议和 力攻西藏第七百二十五章 强攻九江第四百八十一章 毁灭者李啸第九十一章 条件第六百七十二章 坚壁清野第五百六十一章 丧权辱国的盟约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二百三十六章 亲往台湾第五十九章 尾随第二百八十六章 崩塌的信仰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荡识忠臣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东易,撼李啸军难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货,一手交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为前部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战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锋下的顺从第九十二章 聚歼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歼敌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十六章 暗谋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国灭 西川一统第四章 归途第二百七十五章 杨嗣昌来访第六百三十章 南迁不了了之第八百章 迫取升龙,割划安南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八十二章 监抚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压的火炮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袭 大破施琅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营兵马入援足矣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决战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弃京城,全力西逃第七百一十七章 斩使献头,以促合盟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苏禄国第四百九十三章 辽西大溃败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与爱情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还是作战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势大转第三百七十一章 剥皮揎草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二百二十四章 进京面圣第六百章 攻心诱降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运获救第六百四十九章 关山如铁第九百二十七章 弑帝杀后,赌命一搏第二百三十九章 红龙计划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时不降,更待何时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个**的第九百四十一章 长子战死 兔死狐悲第八十一章 处置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军尽崩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八十七章 马车第五十七章 报仇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四百六十二章 开封解围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关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军尽崩第五百章 兵发海参崴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马威第七百六十九章 给满清打个棺材钉第八十九章 机会第五百八十六章 杀主求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