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旷野决战

接下来的战斗,更似一场屠杀。

心惊胆裂的流寇,哀嚎着分别向山谷两头跑去,这时,第三轮齐射开始,将躲避不及的流寇中,复有二百余人被干翻。

紧接着,又是第四轮与第五轮齐射。

剩余的流寇,只有一千八百多人,侥幸从密集的弹雨中逃得性命,他们发狂般地冲到山谷的两边入口,冀望逃出这地狱般的场景。只不过,迎接他们的,是无数杆凶狠捅来锋利无情的4米精钢长枪。

这些长枪,有如长了眼睛一般,迅速地扎穿了他们的头部、颈部与胸部,让他们迅速走向死亡。

在这样残酷的屠杀与绝对的死亡面前,剩余的流寇彻底崩溃了,纷纷跪地乞降,哀求饶命。

一直冷静地看着战局进展的刘文秀,到了这时,终于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他立刻下令,接受那一千五百余名流寇的投降,然后全军快速打扫完战场,便押着俘虏快速撤离。

从山谷中传来的那些连绵震耳的枪声,立即吸引了附近流寇的注意,他们惊慌失措地向上禀报,同时纷纷紧急集合,就地结阵以自保。

在下宁远堡中休憩的刘芳亮,听到手下禀报,几乎难以置信。

不是吧,这一路行来,唐军皆是不见,却没想到,他们竟然偷偷地在这些的无名山谷中设了埋伏。

这般家伙,端的狡诈无比。

刘芳亮二话不说,立刻点集兵马,全速向这个通往长种堡的无名山谷。

而在近一个时辰后,副将刘芳亮,亲统五万兵马到来山谷之处。

当他看到,这山谷中遍布的横七竖八的流寇尸体时,不觉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的手下军兵,亦是人人骇然失色。

刘芳亮一咬牙,狠狠地将头盔掼在地下,脸上痛悔的表情,几乎难于言表。

他娘的!难怪这些天来,自已老是有不祥的预感,今天总算应验了。

要知道,唐军乃是悍勇久战的精锐之师,如何真会这般畏怯地遁逃龟缩,岂非笑谈。因此,他们一定会潜伏在某处,然后突然跳出来给自已凶狠一击。

今天这场战败,说起来,倒还完全是自已这个主将的责任呢。

这些天来,自已对手下军兵过于放任自流,以致让他们懈怠松弛,全无军纪,最终在这样的擅自行动中,遭遇了全军覆没的结果。

于今想来,悔之何及!

“去,把战死的兄弟全部安葬,清点战死人数,若有伤员及时收治。”刘芳亮有气无力地下达军令,他刚说到这里,忽然想到了什么一样,立即又补充道:“若发现有受伤军兵,且意识还清醒的话,立刻带他来我这边,本将有话问他。”

“得令!”

很快,便有手下前来汇报战损情况,向他禀报说现在山谷之中,仅有一千四百余尸体,另有数十人受伤后,全凭着装死躲过一劫,现在正在紧急救治。

听到这番禀报,刘芳亮心下更是愤恨。

看来,这三千多人,唐军仅杀了不到一半,另外的一多半,皆成了唐军俘虏。

真是莫大耻辱啊!

很快,一名受伤的流寇军兵,被两名士兵扶到刘芳亮面前,立即颤声禀报,告诉了刘芳亮,他们这三千人,是如何在这山谷中被唐军夹击的经过。

这名军兵的禀报,完全验证了刘芳亮的猜想。

刘芳亮心下暗叹,果然,唐军此战果是偷袭致胜,还抓了一千五百余名俘虏。唐军这次埋伏偷袭,倒是生生地打了自已一措手不及。

当然,这三千名部众的损失,对多达二十五万的流寇大军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完全无损根本,但是,这些部众的战死与被俘,却是象征着一点,那就是,唐军已从一味后撤的状态,开始悄悄着手对准自已的弱点加以反击,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动态。

刘芳亮皱着眉头,又低声问道:“那你可曾注意到,唐军大概有多少兵马,去处又是何处?”

这名伤兵急急回道:“禀磁侯,小的当时略略看了,唐军约有近五千之众,兵力倒不算多,若非他们采用埋伏突袭的方式,我军当不致败,可惜当时……”

“算了,不要多说了。”刘芳亮拧起眉毛,厌烦了摆了下手,打断了这名伤兵的絮叨回话。

他的眼中,一道精光闪过,心下暗暗沉吟道:“唐军若只有五千余众,兵力倒是十分有限,若其再押上我军的一千五百余名俘虏,纵然已经撤退,也定会行之不远,这样的话,断不可让其轻易逃脱。”

刘芳亮想到这里,脸上便涌起狠色,又大声道:“速传本将军令,全军集结,循唐军遁走之方向,全力追击,务必将这股不知死活,竟然胆敢偷袭我军的五千余名唐军尽数消灭,为我军战死与被俘的兄弟,报仇雪恨!”

“得令!”

刘芳亮随后,立即派出数名哨骑,前去给李自成与刘宗敏两部兵马,立即禀报这样发现唐军踪迹的消息。

而其所部总共的七万兵马,刘芳亮除留了一万余人留守宁远堡外,并五万余名精锐流寇,皆在刘芳亮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地遁着唐军撤退的踪迹急赶猛追。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急急追了一个多时辰后,前面已远远地可以看到,唐军那些押阵而退的骑兵了。

见到这些骑兵,刘芳亮在此时,反倒是忽地心头一紧,警惕性猛然地加强了不少。

这些唐军,该不会是诱敌之饵吧?

已有三千人马折损的刘芳亮,近乎下意识地想到这个问题。

他立刻仔细察看了下一周围的地形,却发现,经过了前面这丘陵起伏的地形后,这里地势平旷,一望无际,只有在视线尽头,方可见一线山脉。

看到这番景象,刘芳亮才骤然放下心来。

这样平旷无垠的环境中,唐军想要设伏,根本不可能。

而相反地,自已如果能一鼓作气冲过去,凭自已十倍于唐军的兵力,当可将其彻底歼灭,当是稳拿手攥之事,容易至极。

一道狠色从刘芳亮脸上腾地窜起,他立即大声喊道:“兄弟们,全军加紧进军,一定要把这股唐军彻底消灭,绝不能让他们轻易逃了!”

听了主帅的命令,五万流寇齐齐发出震天吼声,每个人脸上都是骄狂轻悍之色,都纷纷愈发加快了行进的脚步,愈发快速地朝着着目光尽处那些正在急急后撤的唐军,急急奔去。

对于流寇来说,这些仓皇后撤的唐军,实在是有如一块挂在脖子前的肥肉一般,无比诱人,香甜美味,就等着自已一口吞下。

就这样,流寇急急追了约两柱香的功夫,刘芳亮忽然看到,远处的唐军,忽地停下了撤退的脚步,转而开始就地布阵。

刘芳亮见状不觉大疑,这可奇了,人数仅有自已十分之一的唐军,不赶紧逃命,怎么还有勇气与胆量,来与自已对战一场不成?

刘芳亮的疑惑,不久之后,便迅速找到了答案。

他看到,远处的地平线上,仿佛突出涌出一道细细的黑线,而随着自已的部下军兵越行越近,他清楚地看到,那条黑线越来越粗,渐渐地幻化成了无数整整齐齐的兵马。

这些兵马,密密麻麻,气势极盛,正与自已行进的方向相对,同样开始快速朝自已方向,一路奔行而来。

见到这些突出其来的浩大唐军阵势,刘芳亮的心,瞬间就沉了下去,一时间,竟有莫名的恐慌。

与此同时,他立刻明白了,唐军的最终计策是什么。

原来,方才唐军消灭这三千人的小部队,仅仅只是给自已抛了个诱饵,最终目的,是为了吸引自已的大部队前来报仇决战。

他们这番良苦用心,倒是狡诈得很呢。

那么,一路追击到此的自已,真的要与他们对决一战么?

刘芳亮迅速地目测了一下对面的唐军兵力,他略略粗估了一下对面的兵力,发现他们不过仅有两万余众。

他随即想到,按唐军的编制,这应该是唐军两个营的规模,他们一定是早早地在此设了埋伏,就等着自已前来自投罗网呢。

那么,这一战,自已到底是打还不不打?

只是,现在两军即将交错对接之际,还能由得了自已撤退么。现在的局面,变化得如此突然,自已已是根本来不及撤离了。

而很快,刘芳亮就为自已这个怯懦的念头,暗暗感觉羞耻。

真是岂有此理,自已有五万多精锐部众,唐军只有区区两万人,兵力不到自已一半,就是再精锐悍勇,兵力有限又正面迎敌的他们,又有何可惧。

而且,自已已在千里镜中看得清清楚楚,唐军并没有携带诸如火炮或投石机等重型武器,也和自已一样,仅有步兵与骑兵而,那这样的战斗,按理说,自已有两部于敌的优势,一旦交战,自已非但不会受挫,反而当可毫无困难地占据上风呢。

刘芳亮不由得心下暗笑自已,看来自已还真在山海关被唐军打怕了,才这样潜意识地畏惧敌人,说出来真真可笑又可悲啊。

而现在,他又立即想到了,这一战的价值与意义,其实有多么的重要与关键。

因为,若能在这里,彻底消灭这两个营的唐军兵力,那么,整个唐军第四镇兵马,将被自已消灭掉三分之二,那仅剩三分之一的唐军,就算凭城而据,只怕亦是独木难支,最终会被大顺军与清军联合消灭掉。

而自已若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带着这些部下,把这两万余唐军消灭在此,那将来乘胜拿下整个宣府北路,攻下金汤城,彻底消灭唐军第四镇兵马,自已当居首功,自是不在话下。

而能立下这般赫赫大功,自已岂非将是大顺朝中第一人乎?

如此一来,将来无论是在闯王那边,还是在朝廷之内,自已的军功与份量,将会远远地超卓众人,让刘宗敏李过等人望尘莫及。从而凭此战功,一洗在山海关战败的巨大耻辱。

这般荣耀与机遇,岂可落于旁人之手。自已若不抓住,又岂不是太过可惜。

想到这里,刘芳亮喉头涌动,连呼吸都开始粗重起来,眼中开始满泛贪婪与嗜杀之色。

“全军听令,立即就地摆开阵势,全军一齐压上,定要彻底消灭对面的唐军!”

“得令!”

热烈炙人的艳阳下,这平旷的塞外原野上,五万余名流寇军兵排成一个长达数里的浩大矩形战阵,两边各有两千余名骑兵护住两翼,向着对面的唐军,呼啸着卷压过来。

而在离流寇约二里开外,唐军亦停下脚步,开始就地排阵。

唐军副镇长刘文秀,一脸凝重地,亲自指挥这场即将到来的遭遇战。

他当然明白,这场战斗,对于整个宣府北路,对于整个唐军第四镇兵马来说,会是何等的重要,又是何当的关键。

与有如狂热赌徒一般的刘芳亮不同,刘文秀的内心,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唐军排成的阵型,是一个宽度几乎与流寇相等的一字长蛇阵,六千余名盾兵一字排开,那镶着两排锐利尖利的大盾,有如一道临时筑立的钢铁之墙。

而在盾兵之后,则是密密麻麻的枪兵,他们在这盾兵筑成的钢铁墙上,在每面盾牌的上方,都搁有一根寒光闪烁的4米精钢长枪,有如蓄势待发的毒龙,阴狠地等到着对面越走越近的猎物。

唐军枪兵足有三层,可以确保有足够的兵力填补损失,整个阵形十分严整,充满了凛凛杀气。

而在枪兵后面,是手持震天雷的唐军辅兵,这些未着盔甲的辅兵,其实是唐军杀手锏般的存在。他们每人腰间挂着十多颗单手震天雷,看似无甚攻击力的他们,其实却是唐军最大的秘密武器。

在整个唐军枪盾战阵后面,则是分列着两部骑兵,以及两部重甲横行队员,以这两股部队,来保护侧翼安全。

见到自家军兵已然列阵完整,刘芳亮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全军攻击的命令。

一场规模宏大的正面交锋,正式开始了。

如果从天空下望,可以清楚地看到,唐军与流寇,宛如两道长长的粗黑线条,其中唐军的这一条,兀自不动,而流寇的那一条黑线,正有如一条蠕动的虫子,快速地向唐军进逼而来。

第三百五十章 清军报复第八百三十一章 无处可逃,不如归降第六百四十五章 吴三桂投清第二百九十九章 掳民卖钱第四章 归途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二百九十五章 规划 娶亲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国公第六百八十一章 外攻为辅,穴攻为主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残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味家宴第三百二十四章 台湾大开发第九十九章 去处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货,一手交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头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战(三)第七百六十五章 天子也要搏一把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贩卖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杀李啸,誓不为人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谈背后的博弈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应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颜求存第二百二十一章 夺城突变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机弩之威第五百五十章 阴沟翻船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条建议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机弩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机第九十九章 去处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艺术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进营囗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战不归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吴三桂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兰人的野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战(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歼围敌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七百九十八章 屠敌于岸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访第三百零二章 两全其美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进营囗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择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诱降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杀鸡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军的条件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袭第七百九十五章 两倍迎敌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尔衮的彷徨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龙击炮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军投降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国运命之战第九百一十四章 横行西域,两国震怖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国,南收乌思藏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汉族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墙 难以为继第六百六十章 复县之困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门混战 生死一线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尽屠之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罗尗城危第八百六十章 清顺合攻 三方对决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贼之墓,再攻乌思藏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万两开拔银子第一百四十章 鲁王之邀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条绳上的蚂蚱第三十四章 雏形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罗网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与变数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临岫岩,骑兵初战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残军归降第二百二十七章 虚封其爵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八十五章 赎买第七十六章 试探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战是降第三百三十三章 随机应变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顺建国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与决别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军突至,准军大溃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临岫岩,骑兵初战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三十九章 对冲、骑战第九百零七章 大获全胜,兵进吐鲁番第八百零九章 炸药包上的城池第六百一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五十一章 斗将第七百八十章 四面围击 崩溃在即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两路,东攻复州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七章 攒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