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围顿解

这时,复有大批逃回的骑兵,一脸悲戚地纵马来到田见秀面前,他泣不成声地向他禀报方才惨酷的战局。田见秀皱眉听完,长长地一声叹息,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再说下去了。

他默然向东伫望良久,脸上铁青,心如刀割。一双血红的眼中,竟有泪光闪动。

多么惨痛的失败,就这样眼睁睁地发生在自已面前,真真丢人丧气!

三万余部众,全军尽没,仅剩下数千余人逃回,还折了一名亲信大将,这样的战败,可以说是自已独立带兵以来,最为惨重的失败了。

田见秀来不及品尝更多的苦涩与悲哀,他就迅速地想到了一个更重要更迫切的问题。

那就是,现在精锐尽丧,整个金汤城外的顺军营地中,其余的十万余众,乃是更不堪用没有半点战场经验的新兵,这样的兵马,虽兵力众多,但在如狼似虎又久经战阵的唐军面前,可谓是鸡蛋碰石头,根本就不堪一击。

而且,唐军刚刚阵战获胜,正是士气如虹,焉有退兵回城的道理。兵精将锐,又有极其威猛强力之火炮攻城的他们,一定会再接再励,兵临营下,继续进攻自已城东与城南的营地。有道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把自已手下这残余的十余万新兵全部消灭,唐军必不心甘。

而相形之下,自已初战即败,北面的清军更是已被唐军全部消灭,再无可能入援自已,那么,自已虽然兵力众多,但这些士气萎靡又无甚实战经验的他们,就算是据营地以自守,又如何会是唐军的对手。若要强抗下去,只怕会全军尽死营中,一个都逃不出去。

现在外面的唐军,尚在打扫战场,这可以称之为最后的机会了,那现在的自已,到底该怎么办呢?

内心极其痛苦的他,沉吟良久,终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那就是,为了保住这些剩下的兵力,自已现在,唯一可做的,便是立即率领他们,弃营南逃,方为唯一可行之策。

当然,这样的紧急撤逃,必会损失营地中大量的钱粮辎重,而唐军见到自已的部队一窝蜂地撤逃而去,必定会全力追杀,这样的话,自已的部众纵然得以侥幸逃脱,只怕亦会死伤甚多损失惨重。

至于逃走之后,因为弃了营地且兵员损失惨重,那李自成要拿自已如何是问,现在,却是实在顾不得这么多了。

唉,守营不行,逃跑也是一个痛苦的决策啊。

只不过,现在的自已,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田见秀狠狠地咬了咬牙,终于沉声下令:“传令下去,全军立即弃守营盘,全力南撤。万不可与唐军纠缠,能撤多少是多少。”

“泽侯,这……”

“还不快去!”

“得令!”

很快,此令方下,城东与城南的顺军营地,皆是有如开水沸腾一般,大股的大顺军兵象从肛门拉出的稀便一般,急急窜出门去,便立即朝南狂奔撤走。

他们撤走的十分匆忙,很多人连武器盔甲都未带,只求一心能尽快逃跑,免受唐军追杀。整个南逃的队伍乱哄哄的一片,完全没有任何秩序可言。

而身为主将的田见秀则是在数百名精锐护卫骑兵的簇拥下,从城东营地的后门率先急急撤走,很快就淹没在顺军南逃的洪流之中。

见到大顺军没有如想象中的闭营决战,反是径自往南撤逃而去,唐军主将段时棨与刘文秀二人皆颇感意料,不过,他们迅速反应过来,知道顺军是要弃营逃跑了,遂立即下令,着两镇兵马中的全部骑兵赶紧出动,一路追杀大顺军逃兵。

与此同时,他下令唐军步兵全速赶往大顺军城东与城南的大营,尽快接管其营中事务,防止里面大顺军不及带走的钱粮辎重被敌军破坏。

而两镇兵马中的辅兵,则跟随唐军骑兵行动,准备在接下来,一路俘获投降的顺军兵马。

安排既定,全军立即开始行动。放眼望去,溃逃南撤的敌军,有如开闸的洪水,茫茫无尽全无秩序地向南溃逃。

人数多达六千余众的唐军骑兵,自是一路狂追猛赶,四下追杀不止。

唐军全力追杀,那十余万南逃的大顺军,却是再无半点战心,在茫茫旷野上有如一群顾头不顾腚的野猪,并想着尽快逃命,根本就再没半点反抗对战的心思。

而在这里大顺军中,作为军中主将的田见秀,是逃跑速度最快的那个。

他在数百名精锐护卫的簇拥下,外面又包裹了一层先前溃回的骑兵,一大票骑队隆隆狂奔,一路往南狂逃而去,倒是把整只部队全部抛在后面。

主帅率先疾逃,后面尾随而赶的自家兵马,更是气泄如瘪,再无半点斗战的心气可言。很多人哀嚎着弃了武器与盔甲,只求能尽快逃离唐军的追杀。

一方逃跑,一方猛追,整个偌大的旷野,成了唐军尽情屠杀的场地,漫坡遍野溃逃的顺军,则有如疯狂逃命的牛羊猪犬,任命唐军追杀砍死,根本就没有任何保命的可能。

更可怕的是,在这样的四散溃逃中,即使有零星的顺军军兵想要投降,也立刻被杀红了眼的唐军士兵,或砍或捅,登时杀毙,断不留情。

只不过,两条腿的步兵,如何跑得过四条腿的骑兵,那些拼力奔逃的顺军兵卒,不断哀嚎地倒在唐军刀枪之下。最终,约有数万人的顺军溃兵,被穿插纵横的唐军骑兵,截断了所有退路,眼前着就要将他们全部包围剿杀。

这批人当然明白自已的命运,不可能坐以待毙,他们纷纷跪地,面对唐军越来越逼近的冰冷刀锋,磕头不止,请求投降。

最终,好在唐军主帅段时棨,在唐军骑兵出击之前,就给他们下达了及时止杀的命令,令随后赶来的大批唐军辅兵,投受这多达数万之众的顺军的投降,这场激烈的战斗,这些跑得腿都快断了的家伙,才得以侥幸逃得性命。

放眼望去,整个战场上,溃兵如潮溃逃汹涌,唐军如箭横冲直撞,杀了个尸横遍野,血流满地,死人死马横七竖八,一眼望去,触目惊心。

而依然在拼力奔逃的其余顺军兵马,他们现在的全部心思,就是尽快在唐军骑兵赶来追杀之前。来到那南边的南河岸边。

他们知道,现在已是秋深时节,北方干旱少雨,南河已到枯水时节,河床中水量有限,正有利有自已快速渡河。

相反地,因为南河河床地形复杂,多有尖锐石块,唐军的骑兵出于爱护坐骑的考虑,必定不会再对自已尾衔追击,如此一来,自已便有机会得以逃出生天了。

这个卑微可怜的梦想,成了跑得气喘吁吁肺都要炸了的他们唯一的心愿。

在经过了近半个多时辰艰苦奔跑后,十余万大顺军跑到此处,仅剩六万余人。其余的人马,不是或跑死或被杀在路上,就是成了唐军的俘虏,被押解回金汤城中。

这些顺军兵马再不犹豫,立即跌跌撞撞地冲入水位已然下降了许多的南河,拼尽全力向对岸奔去。

而为了尽快渡河,几乎全部的大顺军兵都把盔甲与武器扔在南河北岸,然后撒开脚丫向南或跑或游,根本就不敢稍停。

这其中,饶是现在水浅,但依然有至少上千名体力不支的大顺军兵,倒在河水中一躺不起,被溺毙的他们,有如浮起的死鱼一样,被河水哗哗地冲向下游。

不过,这些顺军士兵的判断倒是准确,唐军追到这里,试探性地踩了下河床后,发现里面怪石嶙峋,尖锐石子极多,他们担心损伤马蹄,果然不再追击,让那些恐慌无比的大顺军兵心下大安,各人愈发加快速度奔向对岸,总算是虎口逃生,侥幸脱险。

渡河后,顺军统帅田见秀勒住马蹄,大声喝令着收龙那些渡过河来的剩余兵马,最终,在一番忙碌之后,他只收到了不足六万人。

这一刻,他的内心满是悲凉。

可恨啊,十五万大军,在经过了大半天的对战与逃撤后,竟然只有不到六万人得以逃出生天,其余的近十万兵马,竟全部折损在金汤城外,或是死伤,再无孑遗。

除了人员损失外,到现在,全军的各类军械辎重,乃至武器盔甲,几乎全部丢光。现在的这不足六万人,倒与一群毫无防御能力的乌合之众差不多。

这样的战况,说是惨败,亦不为过。

也许接下来的自已,在率兵返回京城后,要好好想想如何向李自成禀报,才能勉强逃过因丧军失阵之罪,而被最终问斩的结局吧。

田见秀长叹一声,摇了摇头,拔马南走,那一众骑兵紧紧跟随着他,然后,便是一众垂头丧气快步紧跟的各类步后。

在顺军仓皇远去滚滚南下之际,唐军已将整个战场打扫完毕,整个战场上欢声如雷,响动云霄。

唐军主帅段时棨,一脸得意地听监抚司的文官禀报。此战中,除了逃跑与失踪的顺军外,共杀掉顺军兵马一万五千八百余人,俘获敌军约六万两千多人。另外顺军城东与城南的营地,皆是完整落入唐军之手,缴获其中军械粮草无数,可谓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听完这名文官的禀报,段时棨一脸得色。他随即又想到,方才还更外俘获了一万余名清军兵马,同样缴获了极多的清军军械与辎重,这两场战斗下来,非但金汤城重围尽解,还另外得到了如此之多的降兵与缴获,这样的两场相连胜利,堪称人间至乐。

心情愉快的他,立即向唐王李啸飞信禀报这场难得的大胜,同时在信中,向李啸请示,接下来,自已到底该怎么行动。

三天后,李啸在南京收到了段时棨的来信,读完信中内容,他欢喜得简直难以言表。

好么,现在金汤城重围尽解,唐军接连消灭城外四万清军,十五万顺军,一举打破重围,还阵斩清军主将阿巴泰与图尔格,缴获得军械辎重无数,这般战绩,实是太过于耀目,令人万分激赏呢。

李啸心情激动,在房中来回踱步。他心下暗想,现在金汤城重围一解,那金汤城中的兵马,便是有如放出匣笼的猛兽,要向周围挥舞它尖利可怖的爪牙,去为自已争取更多更大的地盘了。

李啸立即把自已最信任的两名军师姜曰广与陈子龙一齐叫过来,商议接下来要让金汤城的兵马如何行动。

很快,陈子龙与姜曰广二人,匆匆来到乾清宫中。李啸将段时棨的来信,让二人传阅一番后,便道:“二位,现在金汤城重围已解,以二位之见,我军接下来,却该如何行动?”

陈子龙与姜曰广二人对视一下,姜曰广便率先说道:“唐王,依在下看来,现在金汤城重围既解,顺军主力溃灭,那我军接下来,当可横扫整个宣府镇,当为必然之势也!若顾虑范围太广,恐有顺军来援,那么,我军当至少要重夺整个宣府北路,然后再乘机南下,将势力扩展到整个宣府镇,哪此良机,断不可失啊。”

听了姜曰广的话,李啸沉吟不语,却把目光望向同样捋须不言的陈子龙。

陈子龙见李啸的目光望向自已,便拱手道:“唐王,以在下看来,姜赞画此策虽甚是有理。但在下以为,我军要重新夺占整个宣府北路,是为必然之举。但若要进军整个宣府镇,却不必急于在这一时。以在下看来,我军在破了金汤城之围后,最为重要的事情便是,要想办法与我军的主要势力连成一片,而不是继续让金汤城乃至整个宣府北路,孤悬塞外无法救援。”

陈子龙的话,让李啸双眼一亮,他急问道:“卧子,那依你看来,我金汤城兵马,接下来如何行动,方为合适?”

陈子龙目光炯炯,他快步来到墙上的地图旁,手指山海关的方向,对李啸大声说道:“唐王,在下以为,我军接下来首要之任务,便是从金汤城向东用兵,趁敌军兵力不济,迅速打通从金汤城到山海关之通道,此事最为要紧啊。”

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杀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复京师 返都北京第九十六章 横行队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汉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虏安置第四百四十章 局势大恶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东南第八十四章 巡抚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谈第五十六章 大赚(二更)第七百九十章 横扫云南,进逼广西第四百七十章 猎杀游戏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钱买人第七百一十九章 两面围击第八百一十一章 轰降黄骨岛,迎敌孔廷训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殒命阵前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门混战 生死一线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缅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一百四十七章 铁龙城之战(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贼难防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袭指挥使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战死 余部归降第六百五十章 雄关如楔,不可轻弃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战不归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六百七十八章 临阵内讧第七百三十七章 金声桓投降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怀心思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敌第七章 攒典第四百九十五章 议和之议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敌锋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啸海东第四百九十五章 议和之议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八十六章 车马行第六十九章 故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顺结盟,再谋大西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为人质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为重,北面为辅第九十六章 横行队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门第六百五十章 雄关如楔,不可轻弃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变故第七百九十四章 红河平原决战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祯大葬,太子登基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歼围敌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一百三十九章 奋发的梦想第五百零二章 沉着应对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军的条件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驾亲征,力保大西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军突至,准军大溃第一百五十四章 报捷天听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八十八章 时局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杀李啸,誓不为人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贼之墓,再攻乌思藏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将雄心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经敌人,将来盟友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岛阴云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啸不死,大清难安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虏换和平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获岳讬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丑剧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临岫岩,骑兵初战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杀第十六章 暗谋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弃京城,全力西逃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该配英雄第六百零三章 内外交困的多尔衮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黄陂,进逼武昌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辽阳 援兵突至第七百九十二章 唇亡齿寒,入援莫氏第六百八十章 清顺合兵金汤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径退山西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门第七百一十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坤兴公主第一百二十五章 劲敌第五百零二章 沉着应对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当立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狱,索尼自尽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来迟也第九百一十三章 准军覆没 僧格战死第七百五十九章 离间君臣,借刀杀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围马尼拉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辽阳第七百零一章 万炮轰南京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军来攻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一百九十五章 卷烟生产第八百六十七章 全军围歼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墙之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