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横扫云南,进逼广西

缅王莽达的担忧,应该说是很有道理的。

自朱由榔逃缅到现在,那李啸手下的唐军在滇西一带,可谓势若破竹,无可抵挡。任何敢于与唐军作对的当地势力,无论是弘光伪朝的残部,还是那些不长眼的当地土司,几乎皆被唐军一鼓荡灭。

这样厉害的对手,如果在将来万一真成为了缅甸的敌人,莽达自是希望,手中能有更多的牌面,去与唐军抗衡。故而,现在那实阶城亲漂辛定居的桂王朱由榔等人,当是将来可挟制唐军的一张重要纸牌,当然要将他们牢牢掌控。

而唐军自破永昌城以来,兵势极盛,所向披靡,故其余的滇西土司都明白,这云南之地,已是彻底变天。从今之后,这块彩云之南的土地,已然就要被彻底纳入唐军治下。

于是,滇西的土司,也与滇中一样,纷纷派出人员,去向唐军献降归附,承认唐军在云南当地,拥有无可争议的统治权。

这其中,自然也有那曾经大力协助桂王朱由榔出逃的盏达土司。

就在朱由榔从盏达土司寨楼逃走后八天,盏达土司刀思洪祚派出妻子白氏为代表,前去永昌城向唐军献降,请求效忠归附。

刀思洪祚认为,现在的朱由榔,应该已在缅甸正式定居了,他现在向唐军请求归顺,再无任何心理阻碍与牵挂。

当然,白氏到永昌城请求归附时,自是将桂王朱由榔一行人已从盏达土司逃往缅甸的消息,尽皆告诉了唐军主将黄得功。

听到朱由榔等人已逃往缅甸,黄得功不觉落出了十分惋惜的神情。

没想到,这家伙逃得这么快,被自已一路从贵州撵到云南,从昆明追到永昌,却还是脚底抹油,从盏达土司处出境逃往了缅甸。

这么一条大鱼,就这样让他在自已的一路追捕下逃走,实是可惜。

不过,他这般神情,仅仅只是一闪现,便迅速地从脸上消失了。黄得功转而以颇为热情的态度,欢迎盏达土司前来归顺效忠。

随后,他摆出丰盛宴席,款待白氏一行人。宾主双方,一时间极尽欢洽。白氏离开时,唐军便象对待其他土司一样,派出一正一副两名文官与数十人的卫队,与白氏一道返回盏达土司。

这些文官与卫队,便是唐军秘密控制各地土司的手段。

虽然他们不会直接参与当地土司的具体管理工作,却是可以随时将所在土司的动静,以飞鸽传信的方式,向唐军及时汇报。唐军这般做法,让那些尚是心怀不轨的土司,不得不收敛心思与行动,不敢在表面上,作出对唐军有任何反叛违抗的举动。

白氏等人一离开,黄得功立即以飞鸽传信的方式,向远在南京城的李啸,禀报朱由榔一行人已逃往缅甸的消息。

李啸收到来信,一时间,也不禁陷入沉思。

他来自现代,前世读过明史,自是知道,那桂王朱由榔,在逃往缅甸后,等待他们的最终是多么悲惨的命运。

这位在真实历史上的永历皇帝朱由榔,东躲西藏,无法安身,虽逃往缅锣鼓,却又最终被吴三桂押回国中,且将其缢杀于昆明城外蓖子坡,结束了可怜而悲惨的一生。

这位真正历史上可怜的明代末帝,他在自已穿越而的这一世里,只怕也未必有更好的结局在等待着他吧。

李啸在想,也许,受到朱由榔等人入缅的刺激,那向来心怀轨的缅甸卑明王莽白,也就是莽达的亲弟弟,也极可能要提前造反叛变了。

这可真是蝴蝶效应般的联动。

如果莽白叛变成功,朱由榔一行人,也许会遭到比前世咒水之难还要残酷的打击与磨难,更有可悲的是,他们有就此命丧莽白刀下的可能。

那么,朱由榔等人若是最终命丧缅甸,那对自已来说,又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李啸久久思虑,最终,他的嘴角,却泛起了一丝微笑。

他认为,朱由榔等人逃往缅甸,对于自已来说,其实更是一个极好契机。

如果将来,那篡位成功的莽白,将对朱由榔下手,那么自已将可以缅甸无礼,竟敢私斩我大明藩王这个再冠冕堂皇不过的理由,向缅甸正式宣战,派兵攻灭其国,从而将中国势力,正式引入这西南藩国重地。

从古至今,中华帝国的各个政权,还从未征服过缅甸地区,这块连接印度洋的西南重地,成了在农业时代的中华帝国扩张的极限。

就算在明朝,也只能在缅甸与本国的交界之处,设立一些宣慰司羁麼司之类实有似无的行政机构,对缅甸时局,其实并无太大影响。

那么,现在的自已,也只能仅仅满足于和明朝一样的统治范围吗?

当然不能!

我的目标,是要让唐军的兵锋,打通通往印度洋东岸的重要通道!是要将缅甸这个地理位置与各类资源皆极其丰富的西南藩国,全部纳入自已的治下,自此成为中华帝国永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计若成,中华帝国将成为地跨两洋的宏大国度,这般壮阔远景,就算花费再多的钱财与人命,都在所不惜!

思虑既定,李啸立刻给黄得功回信。在信中他叮嘱黄得功,接下来要密切关注缅甸局势关化,只要缅甸一有异动,立即禀报。

另外,李啸要求他,在缅甸局势尚是平稳之际,要迅速扫平滇西,然后前往滇东,扫灭当地的弘光伪朝残余势力以及不服唐军统治的当地土司。

待到滇东平静,整个云南尽归于唐军统治后,黄得功部要立即出兵前往桂西,与唐军第二镇兵马一道,东西夹击,把广西当地的弘光伪朝势力,全部消灭。

李啸此令一发,黄得功收到消息,立即加快速了平定滇西的速度,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他迅速平定整个滇西,遂又挥师进军滇东。

唐军挟平定滇中与滇西的余威,进军弘光伪朝势力更加薄弱的滇东,自是愈发势不可挡。兵锋所向,敌军向乎望风归降,连一个敢对对战的对手都没有。

倒是当地那些土司,尚有不明形势者负隅顽抗,稍微拖住了唐军一统滇东的步伐。只不过,这些滇东的土司势力,无论是兵力还是部落人口,比滇中与滇西规模皆是要小得多,故对唐军造成的阻力十分有限。这些反抗的当地土司,基本都是稍微抵挡一阵,便被唐军迅速消灭,其全族老小,皆被唐军全部发配海外。

在唐军在滇东一路凯歌高奏之际,桂西的弘光伪朝残余势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的告急文书,向雪片一般,通过南边尚未封锁的海路,迅速地传递到了弘光朝廷的首都福州。

弘光朝廷实际掌权者郑芝龙,见到这些来信,不由得眉头大皱,心头更是十分不安。他略想了想,便让其大弟郑鸿逵,三弟郑芝豹,还有其子郑成功,一道来厅中议事。

至于那个弘光伪朝的监国朱由崧,到了现在,已完全被郑芝龙彻底架空,成了一个彻底无用的傀儡。

因为现在弘光伪朝治下,基本只剩郑芝龙所掌控的福建广东两地,故郑芝龙对朱由崧愈发轻视与冷淡,基本上政令俱由已出,朱由崧连一个橡皮图章的作用,都完全丧失了。

故而,这样的军情会议,郑芝龙根本就没想过要向朱由崧去作请示,而是直接绕过他,自行在自家府邸开会解决。

听到大哥传令,郑鸿逵,郑芝豹,以其子郑成功,皆来快速来到其客厅,一起议事。

郑成功是郑芝龙的长子,时年二十四岁,生得威武雄健,俊逸非凡,郑芝龙在心下,亦暗自认为他就是未来的郑家家主。往日没事时,皆带着身边,以期言传身教,让其尽快能担事成熟。

故而,这商议对何应对桂西求援一事,那原本去港口监察海船打造的郑成功,亦被唤来参加会议。

各人入得厅来,郑芝龙将那些桂西的求援信件,给各人传看了一番,又向各人简述了一番时局后,便忧心忡忡地问道:“各位,现在唐军已然平定贵州与云南,估计接下来,必定会从东西两面,一道夹击广西本部,这样一来,只怕桂西桂中等地,俱是难保啊。各位现在有何高见,尽可一述。”

郑芝龙此话一完,脾气最为暴躁的郑芝豹立即大声嚷道:“奶奶的!狗入的唐军欺人太甚!再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他们以为我们郑家军全是吃素的呢!大哥,以俺来看,需得立即调集大军,去给那狗入的唐军一个迎头猛揍!”

郑芝豹一语说完,郑芝龙眉头紧皱,郑鸿逵亦捋须不语,而郑成功则是冷笑着回了一句:“那依三叔看来,我军去该如何猛揍唐军呢?”

郑芝豹斜了他一眼,又大声道:“以俺看来,要是痛快点,就径自发兵,往西直攻那驻守广西东境的唐军第二镇兵马,先把这般狗入的给全部灭了,再进兵云南贵州。若是要迂回些,就派出大船,运载大军,从广西南边海岸登陆,给那唐军第二镇兵马来个后侧包夹,也能灭了这般狗入的。总之,就是要先把那唐军第二镇兵马,给全部就地消灭!”

郑芝豹大声说完,环视众人,却发现众中皆未在看自已,仿佛自已刚才所说的话语,不过仅是一场玩笑一般。

郑芝豹急了,他冲着郑芝龙大声喊道:“大哥,你们怎么都不说话?!难道小弟说得不对么?唐军现在如此猖獗,若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如何可遏制住他们的发展势头,如何可救得桂西现在这般危局!”

郑芝豹气吼吼地说完,郑贵龙却依然沉默不语,郑鸿逵与郑成功二人,亦是皆不吭声。

郑芝豹见众人这般态度,气得狠狠地一跺脚,然后双手叉在胸前,气鼓鼓地望向窗外,亦不再作声。

整个客厅中,一片难堪的沉默。

郑芝龙一声轻叹,转过头来,对其子郑成功问道:“成功,以你来看,桂西的局势,我军却该如何应对,方为合适?”

郑成功略一沉吟,便向其父拱手回道:“父侯,以孩儿之见,我军当放弃桂西,谨守福建与广东两地,方为可行之举。”

“啥?!你说啥?!”郑芝龙尚未发言,一旁的郑芝豹已然又是急吼吼地大声嚷道:“奶奶的!为叔真没有想你,成功你竟这般胆小,连与唐军交战的勇气都没有!你就这般将桂西一带全部拱手让予唐军,这,这可真真丢尽了我郑家的颜面!”

“哼!却不知道叔叔所说的颜面,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郑成功冷笑一声,眼中一道寒芒闪过,直直地凝视着对面暴跳如雷的郑芝豹:“三叔,如果说,把我们郑家手下的兵马,硬派出去和一个不可能战胜的对手作战,那侄儿还真是不知道,这般作为,是究竟是勇敢还是鲁莽,是为国立功,还是草菅人命!”

“你!你说什么!”被自已的侄子当面呛对,郑芝豹异常愤怒,直喘粗气。

郑成功却不看他,转而又向父亲郑芝龙拱手道:“父侯,现在唐军第二镇兵马,自攻占桂东一带以来,已兵分三处,互为犄角之势,其各部营地,皆是经营得十分牢固,并无任何破绽留给我军。且唐军兵精将锐,又有大量火炮火铳助阵,若是其以逸待劳等我军来攻,那我军无论是当面进攻,还是背后迂回,只怕皆是难有胜算。若在这般境况之下,还要强驱我郑家部下兵马前去攻打唐军坚城,那与令他们前去送死,又有何异。”

郑成轼说到了这里,又犹疑了一下,复继续道:“父侯,其实不需孩儿多说,你也知道,我军与唐军相比,水师要强于他,但陆军却是远弱于他。若我军弃长使短,强与其争,只怕最终结局,着实不妙啊。”

听完郑成功的分析,郑芝龙皱着眉头,不停地捋着胡须,半晌没有说话。

他沉默良久,才又转头问郑鸿逵:“鸿逵,依你之见,我军要如何行事,方为妥当。”

一直沉默到现在的郑鸿逵,才终开轻咳一声,开始发言:“大哥,三弟,成功,以我看来,若只凭我军单独进攻唐军,确是不妥。但若就此放弃桂西,坐视唐军在吞并云贵后,又要将与我广东接壤的广西全境纳入其治下,却不闻不问,完全无所作为,此举亦是不对。我方才思虑良久,得了一条可行之计策,愿各位听我详细一说。”

郑芝龙双眼一亮,急道:“老二你休卖关子,速速道来!”

第四百六十二章 开封解围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摊牌第八百三十二章 惨胜守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虎踞(一)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歼二王,剥皮孔有德第六百七十二章 坚壁清野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阵,进逼木邦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参崴堡第九百二十七章 弑帝杀后,赌命一搏第一百九十九章 请君入瓮第四十章 祖宽第四百一十三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一百四十七章 铁龙城之战(一)第八百七十章 劝降不成,重炮齐轰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啸的四条大罪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穷,安可回头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战二顺王第五百零七章 敌我皆杀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顺建国第九百一十三章 准军覆没 僧格战死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战不归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围山海关第六百三十九章 负尸脱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崩溃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与决别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赃助饷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贼难防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与扩军第二百零六章 长子诞生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败垂成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遗嘱第一百七十二章 后金之乱(二)第二百三十章 反间计第三十六章 玄虎骑、飞鹞子第五百五十四章 豪格返京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敌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营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驾亲征,以援孤军第八百六十五章 围歼耿仲明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郑芝豹,横扫东南亚第八百三十六章 横扫西南,进逼成都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为人质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条绳上的蚂蚱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参崴堡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国,唐顺和议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歼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军投降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弹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决战第七百章 扬州献降第五百六十二章 贝勒全家自我了断第七十二章 终胜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虏换和平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四百三十一章 贼氛大炽第八章 船战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杀李啸,誓不为人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与富余田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罗网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亲子劝降第七百零三章 迁都之变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国第七百零一章 万炮轰南京第二百零四章 郑彩来访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东易,撼李啸军难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锋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锋下的顺从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级交易(下)第二百零四章 郑彩来访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八百零七章 突袭与诱敌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择第六百四十九章 关山如铁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十四章 考校第五百五十八章 据京城以自守第三百五十章 清军报复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于帝王家第八百五十七章 袭杀暴君,献城投降第二百八十六章 崩塌的信仰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凤伯第二十三章 诊治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袭出城,集束烧营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五百七十六章 压服追杀第三十章 规划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狱之骑第二百一十七章 无间道第八百一十二章 当道而轰,何人可挡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谈,大清危矣第七百八十一章 杀夫求降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线第七百七十一章 复州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