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军尽崩

郑梉来不及更多思考,立即厉声大吼道:“全体后备兵员出动,分别冲击唐军两翼,把这些该死的唐军重甲步兵,全部给我冲垮!”

“得令!”

郑梉这声令下,数千作为后备力量的郑军军兵,立即从本阵呼啸出动。他们迅速分成两部,向着两边的侧翼迂进,准备凭着击其不意的冲击力,把正全力鏖战的唐军的横行总全部冲垮击杀。

郑军后备兵员一动,那边的唐军副镇长翁之琪看得真切,立刻手中令旗一招,同样在两边待命的唐军骑兵,立即呼啸着对冲上去。

相比装备清一色的郑军步兵,冲在最前头的是唐军的重甲骑兵玄虎重骑,这些人马俱着重甲的精锐唐军骑兵,虽然因为距离太短没能成功集团冲锋,但在这样的短兵相接战斗中,其作战能力与防御能力皆是比郑军强出太多,堪称为碾压式的优势。

而就在这时,唐军本阵中,队形迅速变化,原本在枪盾战阵后面,作为预备队等待的一千余名枪兵,快速分成两队,他们快步奔行出阵,准备兜到郑军军兵后面,去将他们彻底包围消灭。

郑军的数千名后备兵员,迅速地陷入了将被前后包夹的极其危险境地。只不过,唐军骑兵楔入极深,又厮杀凶猛,郑军根本就无法整队脱离。

而在这时,随着唐军中的令旗又高高挥起,以及一种怪异的天鹅号声,尖锐刺耳地响起。

郑梉惊讶地看到,从远处地平线处,竟如变魔术一般,又有一只约有三千余人的骑兵队伍,疾速地兜转奔行,他们有如一股卷地而起的狂飙,正向着自已的方向,呐喊着冲杀而来。

郑梉脸色煞白,他半张着嘴,双眼之中满是不可置信的表情,脑袋在此时竟是一片空白。

万万没想到啊,唐军竟然还藏了一招……

在战局这般困难的情况下,唐军竟然还这般沉得住气,一直悄悄藏着这个杀招,直到自已将手中的牌全部打出后,才施手放出。

可恨啊,老子玩了一辈子鹰,今天去在这里,被老鹰啄瞎了眼!

“世子,敌兵战力强劲,又有大批骑兵助阵,我军已然不敌,何去何处,还请世子速作决断!”一旁的副将郑桦颤声惊问,将陷入迷茫状态的郑梉,瞬间唤醒。

郑梉现在,面临着最痛苦的抉择。

从现实意义上说,在所有的牌都打出去了的情况下,自已仍是不敌,那最好的应对办法,便是迅速脱逃离去,如此当可保性命无虞。

但是,如果他作为主帅现在这战局关键时节掉头逃跑,那可以想见,郑军的战阵,因为主将逃跑,必定会士气大沮,甚至就此全阵崩溃。

而这些唐军骑兵,纵然追不上他,却可立即背冲正陷入苦战的郑军军阵。被这三千名骑兵凌厉一冲,那些主将逃跑军心大乱的部众,只怕将会更快地彻底崩溃吧。

而且,自已身为统军大将,就算能从战场逃得性命,但折损了这两万余人的郑家兵马,那回去之后,又要如何向父王交待!

更可怕的是,这两万余人,乃是郑家最为精锐的战力,他们若是全部折损于此,那郑氏防卫兵力空虚,唐军当可一鼓作气,直扑北芒线,郑氏家族的北边防线,极可能就此彻底溃败!

只不过,若是不跑,这三千骑兵一来,自已这三百余名护卫骑兵,兵力仅为敌军的十分之一,又如何抵挡得住唐军的冲击,这样的坚持抵抗,又岂非与送死无异。

几乎可以料定的是,若就两军就此交战,那连同自已在内的这三百余名护卫骑兵,定会被这三千唐军骑兵牢牢围住,全部消灭,再无孑遗。

这一刻,郑梉悔之无及,又恼躁无比。

要不是,自已急于为那八百骑兵报仇,要不是自已贪功冒进,未能明确判断局势,未能分析暗藏的陷阱,又怎么会落得如此境地!

他娘的,难道老子现在横竖是个死么?!

郑梉彷徨无计,左右为难,那三千唐军骑兵,已然快速兜过了正在激烈交战的主阵,离郑梉等人越来越近了。

在这般紧急时刻,郑梉脑海中,却是电光火石般地闪出一个想法。

不,还有第三种方案可选。

那就是,立即鸣金令全军后撤,从而全军退回本阵以自保。这样的话,虽然极可能会牺牲与损失极大,但是至少,在自已军兵犹占了近两倍的优势情况下,唐军纵然再强悍能战,却也还真无法彻底打败自已。这样一来,虽然不能再奢望此战获胜,但是,至少还可勉强自保,缓缓撤去。

这种方案,可以说是现在最无奈,却也最为合适的选择了。

郑梉长吁了一口气,脸上立刻显出凛然之色,开始沉声下令。

“传本将军令,立即鸣金,召回正与唐军鏖战的儿郎们,令他们无惧损失,全力撤回。然后全军就地结阵,一起迎战这些该死的唐军,只要诸位与本将一道拼死一战,定能杀败敌军,夺取最终之胜利。”郑梉刷地拔出腰刀,大声地给部下鼓劲。

旗帜翻飞,怪异急促的的鸣金声,立即尖锐连绵响起。

听到后阵传来鸣金之声,所有正聚精会神全力交战的郑军,顿时都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不是吧,怎么会这样!

在这战况这般胶着之际,主将郑梉,竟然下令全军后撤,莫不是疯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只是,清晰尖锐的鸣金声不到断来,有如一柄柄重锤,不停地敲打在剩余的一万五千余名郑军军兵心中,让每个人原本就不高的士气,有如泄气的皮球一般,彻底消沮。

他娘的!打个甚个鸟仗!

这样胶着之态胜负未分之际,便要仓皇后撤,简直就是自杀之举!

况且,现在两军这般胶着缠斗,自已这一方,就算是想立刻后撤,又如何能轻易办到。

只是,军令无情,自已又如何可以违背。

一时间,郑军后队变前队,纷纷掉头后撤,阵型为之大变,秩序一片混乱。

他们有如一群顾头不顾腚的野猪,全无战心,疯狂逃窜,不顾唐军骑兵的凶狠追击,与后面唐军枪兵的不断捅刺,大批的郑军骑兵惨叫着倒地,或死或伤,被追杀得十分狼狈。

郑军军兵溃走,那些与他们交战的唐军的骑兵,立即分成两部,一部皆是飞鹞子轻骑,一路兜转绕行,想把全部溃兵的退路给彻底堵住。

另一部皆是玄虎重骑,这些人马俱着重甲,重达500多公斤的钢铁怪物,掉转头来,向正接连后撤溃逃的郑军步兵,横冲而来。

这样的事态瞬变,其实只发生在极短的时间里。

见到局势瞬变,郑军仓皇后撤,唐军主帅翁之琪当机立断,立达下达了全军进击的命令。

这般良机,岂可错过!

原本刻意保持的枪盾战阵瞬间散开,大批的唐军枪兵,有如出山猛虎,向着后撤而去的郑军拼力追击。

一杆杆锋利长枪,向着正亡命撤走的郑军狠狠捅刺而去,一名又一名撤逃的郑军,哀嚎着倒地毙命。

唐军枪兵杀得性起之际,那一千余名玄虎重骑,有如钢铁坦克一般,从两边无情地夹击冲入,那正在掉头纷乱撤退的郑军阵中。

人马俱着重甲,合重多达半吨的玄虎重骑,有如可怕的钢铁巨兽,以凌厉高速的态度,冲入毫无防备正在溃逃的郑军之中,其冲击力达到了近乎恐怖的地步。

无数郑军军兵,被铁马冲击得有如纸片一般漫天飞舞,在空中划过或长或短的弧线后,再啪啪地掉下地来,不死即残。

而更多的郑军,则径直被这铁甲重骑撞翻于地,然后被那纷沓而来的粗大铁蹄,活活踩爆了头颅或肚子,地面上响起了一片可怕的爆裂声。

强悍无匹的唐军玄虎重骑,在郑军的惨叫连连中,从溃逃的郑军阵中,用暴力与死亡,犁出一条血肉模糊,布满碎肢残骸的血路。

剩余的一万余人的郑军步兵,登时全部崩溃了。

原本还勉强算是有点秩序的后撤,瞬间变成了毫无目标四下溃散的逃亡。他们纷纷弃了武器,哀嚎着大声逃亡,更有甚者,边跑边脱去盔甲,以求能在这场逃生大赛中,尽可能地死道友不死贫道,让自已得以逃出生天。

而唐军的玄虎重骑,与那数千唐军枪兵,则有如不停追逐猎物的野兽,对他们继续毫不留情的撕咬猎杀。

见到自家三万余兵员,果然还是在撤退中,走向了彻底的溃败,郑梉心痛如刀绞,却已然回天无力。

自已想侥幸地搏一把,最终还是输了个彻底。

他再无办法,只能眼睁睁地望着漫坡遍野的郑军军兵,被唐军如屠猪宰羊一般尽情屠杀。

这一刻,郑梉忽然有种幻灭之感,此时的他,只觉得自已是具只剩呼吸的行尸走肉,不知道自已的存在还有何意义。

战至此时,败局已定,郑梉知道,自已再抵抗下去,亦是无能为力亦无济于事了。

可叹啊,自已本想赌一把,想重想结阵自保,现在看来,再似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笑话罢了。

可怜手下这两万余人的郑军军兵,却在今天,以这样一个窝囊的结局,走向命运的终点。

在郑梉彷徨无措之际,复有千余名飞鹞子骑兵,终于扬起一路巨大的烟尘,吼叫着冲到了郑梉之处。

见到这些唐军骑兵有如野曾一般冲来,郑梉毫不犹豫地改变初衷,下达了全军立刻撤退的命令。

郑梉的护卫骑兵如遇大赦,立刻纷纷拔转马头,紧紧地护着郑梉,纵马疾速逃走。

只不过,他们的速度,毕竟还是稍慢了一步。

那些唐军飞鹞子骑兵冲得近了,却并没有如郑梉所想象的那般,要和唐军骑兵一样,立刻冲阵追击。相反地,他们一边在保持高速追赶之时,一边立刻取下背上的弓矢,开始觑准前面奔逃的郑梉等人,吱吱地张弓拉弦,尽力激射而去。

千余名骑兵一道尽放的箭矢,喀喇喇一阵骤响,空中瞬间飘过一阵黑色的箭雨,呼啸划过蓝天,迅速地追上仓皇逃命的郑梉等人。

郑梉部的护卫骑兵里,顿是连绵的惨叫响起,后面的军兵,纷纷中箭,人喊马嘶地掉下马来。

其中,一根黑色箭矢,穿越过了阻挡的护卫,极其准确地射中了一旁的副将郑梉的后颈,那凌厉的箭头,复从他前颈透出,带出大团喷涌的血雾。

“郑将军!”

“世子!”

在旁边的护卫连声哀唤之际,一阵难以忍受的剧痛,瞬间从郑梉后颈直传入大脑。这剧烈无比的疼痛,让他几乎当然晕厥。他在马上摇晃了一下,险些掉下马来,幸得旁边的骑兵及时扶住。

郑梉渐觉眼前模糊,他努力保持意识清醒,却再说不出甚话,只能任由手下紧紧护卫着他,愈发加快了逃跑的速度,一路绝尘而去。

原本紧紧尾追的唐军骑兵,见他们逃脱得如此之快,不由得在后面唾骂连连,又发怒地一齐激射一阵箭雨之后,不再继续追赶。

他们调转马头,朝那向正仓皇溃逃的郑军步兵奔行而去,与唐军的轻骑兵飞鹞子一道,对他们相向夹击,猛追赶杀。

在主将受伤溃逃,唐军又占据绝对优势的联合夹击下,拼力逃命的郑军残兵,立刻彻底崩溃了。

他们毫无目标地四处奔逃,整个阵型彻底溃散再难收拾,每个人都只顾着自已仓皇逃命。

至此,整个偌大的旷野,成了唐军尽情屠杀的场地,漫坡遍野溃逃的郑军,则有如疯狂逃命的牛羊猪犬,任命唐军追杀砍死,根本就没有任何保命的可能。

更可怕的是,在这样的四散溃逃中,即使有零星的郑军军兵想要投降,也立刻被杀红了眼的唐军士兵,或砍或捅,登时杀毙,断不留情。

只不过,两条腿的步兵,如何跑得过四条腿的骑兵,最终,约有八千余人,被唐军骑兵截断了所有退路,眼前着就要将他们全部包围剿杀。

这批人当然明白自已的命运,他们纷纷跪地,面对唐军越来越逼近的冰冷刀锋,磕头不止,请求投降。

最终,还是唐军主帅翁之琪下达了止杀的命令,投受了这八千余名郑军的投降,整场战斗,终告结束。

至此,二万两千余人的郑军兵马,仅有约两千余人侥幸逃得性命,另有八千余人成为唐军俘虏,其余的一万余人皆被唐军宰杀,整个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满地,死人死马横七竖八,一眼望去,触目惊心。

第五百二十七章 痴呆皇帝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郑亲王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辽阳第八百三十四章 关键之机,雷霆救援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夹击,一鼓而灭第七百四十七章 挣脱铁链的猛兽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罗网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四百七十九章 术士的复仇第二百二十四章 进京面圣第九百一十八章 叶尔羌灭亡,兵进准噶尔第九十章 引寇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劝封第三百二十一章 无奈之降第三百七十一章 剥皮揎草第九章 祖府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议谈妥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战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篱下,定居亲漂辛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军来攻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说第四百二十章 杀父篡位第八百三十章 先东后西,断不可返第八百九十三章 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四百八十一章 毁灭者李啸第四百五十四章 联清复仇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称监国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为人质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头的骑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惊险夺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变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赏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沟渠第三百八十三章 济南危急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谈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围歼战第一百三十章 盐碱地也是宝第三百八十五章 进退两难第四十章 祖宽第五十三章 一箭双雕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张网 八方捕鱼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歼第八百九十八章 众臣劝进 黄袍加身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准国亡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议和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动心第八十七章 马车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辽阳 援兵突至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第六十五章 扩充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六百四十九章 关山如铁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萨摩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归化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级交易(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争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冲阵,何人可敌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赢第七百四十二章 挟持左良玉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潜伏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将雄心第三百零三章 夜刺李啸第七百九十章 横扫云南,进逼广西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难 我当亲救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复原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啸不死,大清难安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战,往击多铎第七十五章 细帐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战协议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六百三十九章 负尸脱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两县立定第一百九十三章 凯旋北归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袭 大破施琅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拥帝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决战第六百七十章 前军尽覆第四百七十章 猎杀游戏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满疆界划定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袭第三百四十六章 虾夷岛开发第七百七十一章 复州土皇帝第四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迷茫第四百一十六章 迟来的正义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残军归降第四百八十一章 毁灭者李啸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凤总兵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军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三十八章 追敌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决战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将自刎第一百四十四章 计擒李定国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赢第四百六十章 鲁密铳三段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