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归降,围攻大顺

莫长宋见二人这般郑重地看着自已,不觉莫名想笑,他轻叹了一声,缓缓道:“二位莫忧,我唐军收降纳叛,向有条例。决不会只凭一时兴起,便加以差别对待。你部若就此投降归来,我部首先便会对你部投降兵马,加以区别对待。”

见二人听得专注,莫长荣继续道:“我军会以互相检举的方式,让但凡过去有劣迹斑斑者,虽可让其保留性命,但是皆会立即从军中除名,强制发派到边远地区服苦役,视其情节严重与否,决定劳役的地点与时间,最后役期满后,让其成为当地的普通居民,准允其与家人在当地安稳定居。”

“至于未犯大罪的普通投降军兵,则是先看其状态,是否能胜任继续当兵。若是老弱病残,则发给遣散费,准允其回乡定居,或是由朝廷指定海外地域安家。而留下来的精壮士卒,则看其态度,不愿继续当兵,或自已另有想法者,亦发给遣散费,准其自去。而愿意继续留下来者,则我军视情况,安排到各个需要的部队中去,先从辅兵干起,待其熟悉我唐军的规章制度后,再分别安排到战兵队伍中去。”

听莫长荣这般解释,卢光祖与李国英二人心下,顿是大为释然。他二人还未开口,莫长荣又笑道:“至于各名将领,我军亦是先如士卒一般,看其自身态度。愿留于军中者,则在改造后,可为我军效力。若愿留去,亦可发予遣散费用,着其自去便是。只不过,现在你军及时来归,唐王大人对你部兵马,尤其是你们二位,却是甚是看重呢。”

“哦?唐王大人,竟然对我二人亦有了解?”闻得此言,卢光祖与李国英皆是一脸惊喜。

“是啊,你们以为,我军的安全司密探是吃干饭的么?”莫长荣一脸得意地说道:“更何况,对于你们的状况,我第十一镇副镇长王德仁,以及丙营营长金声桓,皆是左部旧将,对你们的将领人选颇为了解。所以,唐军在信中说,如果你部来降,只要你二人愿意,可对卢李二位将军,委以重任。”

听莫长荣说到这里,卢光祖与李国英眼中都是光采奕奕,一脸喜不自尽的表情。

二人立即齐声表态:“请大人放心,我二人绝对愿意为贵军效力!唐王若能对我二人量材为用,我二人自当拼死报效,以酬唐王厚待之恩!”

莫长荣对二人的表态十分满意,随后便又对二人慰勉鼓励了几句,便亲笔回信一封,打发他们回去报信。

卢光祖李国英二人返回山上寨堡,立即向左梦庚通报,把面见莫长荣的情况,对左梦庚全盘说出。

左梦庚听完二人禀报,又仔细看过了莫长荣的信件后,终于彻底打消了疑虑,遂亲自率领山上所有士卒与家属,一齐下山,向唐军投降。

莫长荣十分热请地接待了他们,随后,便按先前与卢李二人所说的那般,对左部投降的八万兵马,先进行一番甄选。

其中四千余人,被以互相检举的方式,指认为罪行昭彰之徒,全部就地关押,并派人监送北上,前去武昌。准备在那里,再安排他们去东西伯利亚的苦寒之地,服劳役再定居。

剩下的七万五千余人里,又淘汰了一万五千余名老弱病残,以及愿意拿遣散费回家之人,总共得选五万余名精壮士卒得以保留。

士卒甄选完,接下来便是投降的将领,约有四分之一的将领,愿意拿钱遣散,唐军亦遵守承诺,给予钱财,放其离去。

见唐军对降兵甄选得这般有序又有效率,左梦庚心下暗叹不已。

他暗想道具,从唐军在这样甄选士卒的小事上,都做事如此认真的角度来看,足可想见唐军强悍的战斗力。自已没有选择与唐军对抗到底,实在是最为明智之举。

看到莫长荣向自已走来,左梦庚一声长叹,抢先对莫长荣说道:“莫将军,在下已想明白了。在下不愿再于军中效力,也愿意与那些被遣的士卒一样,离开军伍,自谋出路去也。”

他这番表态,让莫长荣顿是一愣。

不过,他迅速地想明白了。左梦庚在心下,还是不能释怀唐军杀其父亲一事,故而他实在没脸面再去为杀父仇人效力,亦是人之常情呢。

莫长荣叹道:“左将军不愿留在军中,我等自然不能强勉,却不知道,将军打算接下来,前往何方定居安住?”

左梦庚惨然一笑,便道:“唉,我等归降之将,还能有何更好的选择么?此番离去,武昌这伤心之地,自是不会再去。在下打算,带着家眷一道前往江南松江府居住,在那里经商自营,合族安居,以为存身养家之策。”

莫长荣点点头:“左将军这般决策,倒亦是甚好。现在江南一带,自平定以来,已被唐王开辟成真正的粮米丝绸之地,极为丰腴富饶。将军资财丰厚,若在其地经商自谋,必可大获其利,更可重新振兴家族,。此番前去,必定大有作为矣。”

左梦庚拱手长揖:“谢莫将军之吉言,那在下就此道别,还望将军善待我之旧部,让他们皆能安下心来,好好地为唐军效力。”

莫长荣虚扶起他:“这是自然,左将军莫要担心。你此番离去,我自会派兵护送,让你等安全到达松江。”

接着,莫长荣便派出一队骑兵,将左梦庚与其家属,以及他们的全部财物,一齐装运上车,护送离去。

送走左梦庚后,莫长荣立即飞信禀奏唐王李啸,向他报告收收左梦庚部兵马一事。

三天后,李啸收到来信,亦是十分欣喜。在与其幕僚商量后,做出了收编左梦庚余部的具体安排。

那就是,将其部队伍,整编成唐军第十三镇兵马,其中,由在这次征伐云贵桂三省,以及征伐安南的战斗中出了大力,现在驻守于安南升龙城的原唐军第九镇副镇长翁之琪,担任唐军第十三镇主将。

第十三镇副镇长,则由原先在叙州城下,被唐军生俘的原大西军将领,张献忠手下四大义子之三的艾能奇担任。

原来,艾能奇在被唐军俘虏后,先于川东关押了数月,在平定左良玉之后,便沿着水路,一路被押送到了南京。

在川东关押的那些日子,日日都有监抚司的文官前来洗脑,原本心志坚强一心想要逃走的艾能奇,终于开始渐渐转变心意。

这样传销式的洗脑宣传,在这个时代,几乎无人可以抗拒。

他开始反省自已,跟着那个所谓的义父,一直为他尽效愚忠,是不是值得。

尤其是,那些监抚司文官,再把他与现在的唐军第三镇长李定国,唐军第十二镇镇长刘文秀,这两位他先前的兄长际遇,给艾能奇反复说述之后,艾能奇虽在表面犹是强硬,但在心下,却也有说不出的失落。

唉,自已如果继续追随张献忠,哪怕未被唐军俘虏,这将来的前景,亦是有限,局隅于那川西之地,就算自已再有才华,又如何有施展的余地。

若真的这般下去,自已这一身才能,其结局却也是可以想见的碌碌无为,岂可与李定国刘文秀这两位义兄,在唐军大展才能鹏程万里的势头相比啊。

在日夜的洗脑与和自我的煎熬中,艾能奇渡过难熬的几个月,心理早已崩溃的他,终于等到了唐军打败左良玉,打通了与川东的联系通道的消息。

随后,艾能奇一路乘水师船只,顺利到达南京,在这里,他被唐王李啸亲自接见。

见到这气宇轩昂气概非凡的唐王李啸,艾能奇心下,已然暗自折服。故在李啸劝说了数句话后,他终于郑重表态,从今之后,愿为唐军驱驰效力,随唐王安排便是。

艾能奇这番表态,令李啸十分满意。

考虑到他身为武将,自是不愿意离开军队,李啸先安排他去浙江,去曹变蛟的唐军第七镇兵马中担任裨将,以熟悉唐军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关规定。

现在左部兵马来降,李啸一下子获得了充足的降兵,他决定立即以这些降兵为基础,从其他部队抽调骨干,组建唐军第十三镇兵马。

唐军第十三镇的主将,既已由原第九镇副镇长翁之琪担任,那第十三镇副镇长之职,李啸便决定,让艾能奇来担任。

艾能奇得到任命,心下亦十分欢喜,在向李啸作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表态后,他立即领命而去,复从南京乘船前往武昌,快速赶去这第十三镇的整编之地。

第十三镇丙营营长,为表示唐军重用降人,李啸决定由左部降将李国英担任丙营营长。

接替唐军第九镇副镇长一职,并兼管乙营兵马的将领,便是原唐军第九镇丙营营长刘良顺,其手下丙营,则是由左部降旧将卢光祖担任。同样是以此方式,表示唐军重用降将不拘一格之理。

至此,唐军总共组建了十三个军镇,其势力与风头,放眼中国一时无两,相比其他势力,已是堪称无比强大的存在。

所以,李啸心下决定,唐军的扩编任务,暂时到此为止,不再继续扩大。现在有了这十三个军镇,唐军已足以扫灭天下,称雄东亚了。

李啸认为,如果以后真的还要再组建一只军镇,以实现扫灭群雄,尽快一统天下的战略目的,那也不会再在南方组建,而是要在唐军的北方重镇金汤城,再组建唐军第十四镇兵马。

到了组建完唐军的第十四镇兵马,李啸认为,唐军的军队规模与强悍战力,,怕是整个世界范围内都皆无敌手了。自此之后,唐军编制稳定,当再不会有任何扩军的计划了。

而将来这新组建的第十四镇兵马,其目标当然首当其冲是李自成的大顺国,然后便是针对满清。再接下来,便是要扫灭尚不臣服唐军的蒙古诸部,最后兵锋北进,直攻入西西伯利亚。

也许,这支部队,将与唐军的第五镇、第十二镇兵马一道,将整个乌拉尔山以东全部占据,实现中国自元朝以来的最大化疆域。

到了这个地步,李啸的领土野望,就算是全部达成了,这般伟业,就连当年的铁木真,都要望法莫及吧。

那么接下来,这新组建的第十三镇在武昌整编,而在平定广西之后,唐军接下来,又要开始对谁发动进攻呢?

是先攻灭张献忠的大西国?还是先攻打李自成的大顺国?抑或再保守一些,他处不动,继续调兵攻打安南尚未臣服的阮氏呢?

李啸与其手下幕僚经过仔细研究商讨,最终决定,调集大军北上,摆出对大西国的佯攻之势,实际上,却是要以李自成的大顺国为主要攻击目标。

之所以这般行动,这是因为,李自成有十五万大军驻屯汉中,与大西国呈互为犄角之势,从而确保唐军若来进攻的话,他们便可立即发兵救援,使唐军在进攻川西时,难有兵力优势,最终不得不因为战事拖延粮草难继而从此处撤走。

而唐军若是佯攻大西,主攻大顺的话,就可以轻易地获得许多战略优势,让自已在运兵作战时,更加灵活而主动。

因为李啸的打算是,现在贵州、云南、广西三省既定,那就让唐军第九镇兵马的三营兵马,分驻云南、安南、广西三地。

再从南方战场上,抽调第二镇兵马安和尚部重新进入川东,让第十一镇兵马莫长荣部入驻鄂西。

然后让唐军第八镇刘泽涵部兵马,分驻江西与浙江,以防备南边的郑芝龙。这样一来,便可顺利抽调唐军第七镇兵马曹变蛟部,北上到庐州一带。

而原本散布南直隶的唐军第六镇兵马刘国能部,亦全部集中在凤阳一带。与南边庐州的第六镇兵马,形成互为拱卫之势。

与此同时,唐军北面,让新组建的第十二镇兵马刘文秀部,留驻原地,负责拱卫宣府北路,并保卫横贯草原的从山海关至金汤城运输线,而让唐军第四镇段时棨部兵马,南下到宣府北路南部边境一带。

至此,唐军在经过了这一系列的调兵运作,有如张开了一张四面大网,终于完成了对整个大顺国的彻底包围。

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大战役,亦将就此展开。

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军难第九百四十一章 长子战死 兔死狐悲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门混战 生死一线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两路进兵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鱼与晒盐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一百五十七章 壮阔规划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军之诱第五百二十一章 惨烈近战第八百九十六章 此时不降,更待何时第七百零三章 迁都之变第二百三十二章 钢材与制炮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颜求存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堑壕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结束,正戏开始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杀第七百一十七章 斩使献头,以促合盟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么谈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败的辽西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味家宴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灭,邀战中军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鞑虏换奖赏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战,往击多铎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三十章 规划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归降第一百五十七章 壮阔规划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齐攻 全面开战第五十一章 斗将第六百六十三章 突劫法场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杀此獠,何以立威第七百七十一章 复州土皇帝第七百八十三章 马吉翔出使缅甸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变故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尔头颅一用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岛阴云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让旅顺,为见面礼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华牌卷烟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四百二十四章 失落的远征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七百零五章 鲸吞江南第四十三章 杀机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与富余田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赢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宫自尽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军如虎第三百零六章 刘国能归降第六百九十一章 刘良佐的选择第五百三十八章 树倒猢狲散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满清龙脉第八百八十二章 为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龙击炮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当道,一击而溃第六十四章 筑城规划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战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杰来投第六百二十九章 复有何路可走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于帝王家第四百七十章 猎杀游戏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处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动心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四百八十一章 毁灭者李啸第三十一章 训练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图库页岛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战 胶着厮杀第四百五十一章 联楯攻城,燃煤烧之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战死 余部归降第六百二十六章 贼将东攻,奈何?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黄陂,进逼武昌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万两开拔银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赢第一百章 到达第六百八十三章 风沙攻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八百九十一章 献出陕甘,西域图存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两端第七十二章 终胜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厌诈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来迟也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关第二百零四章 郑彩来访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绝境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宫自尽第七百一十八章 叙州争夺战第二百零三章 财源滚滚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总督卢象升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围顿解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剐多尔衮第二百二十章 瓮中捉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