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祖府

站在锦州高大的城墙下,望着锦州东门上面三个古隶镏金文所书的“宣德门”三字,李啸看得出神。

前世所知的历史告诉他,锦州历史悠久,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便有人类在此活动居住。而大明帝国成立后,于1391年(明洪武24年),指挥曹风在锦州筑城。后逐渐拓展城池范围。1476年(明成化12年)指挥王锴扩建城桓,1504年(明弘治17年)参将胡忠再扩建,并完善4座城门,以鼓楼为中轴线建东西南北四街。城内基本布满官衙、街坊、民宅、市井。现整个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而现代中国的锦州市区,基本由明代老城向东、向北方向拓展而成。

李啸与祖婉儿正欲入城,一名锦州城卫拦住了李啸二人。

“来者何人,将通行腰牌给我看看。”城卫喝道。

李啸一怔,顿时想到,现在锦州已是抗击鞑子的最前线之地,对来往人员的都要查看辽东都司下发的通行腰牌,以免后金细作混入城中。

李啸正踌躇间,一旁的祖婉儿绕到他身前,对城卫大喝道:“你这混帐,看清楚了,本小姐也要查看腰牌吗?”

城卫一愣,连忙细细一看,见是副总兵祖大乐家的大小姐,当下心下大惊,连连低头哈腰说道:“原来是大小姐回城了,小的有眼无珠,未得认出,却是死罪。”

祖婉儿哼了一声:“行了,本小姐不与你计较,快放我等过去,此事便揭过了。”

城卫慌忙让行,祖婉儿拉着李啸昂然而入。

入得城来,却是街道井然,商铺繁盛,人流颇旺,一点都不象个前线作战之地,倒象是个后方的普通城市一般。

见到这般安乐之象,祖婉儿一脸欣喜,李啸却是脸色严肃。

这临近大敌之地,竟是这般安乐景象,可以想象辽西之地,军备是何其松弛。

李啸想起历史中记载,袁崇焕时期,当时山海关主事邹之易曾说过:“今之将领,平日不习战,大都以退缩为得计。……累年以来,不修兵具,朽戟钝戈,援急不足为用,金鼓几于绝响,偶令之截杀,股栗腕战,面孔殊无生色,士卒皆不能开弓,或开弓而不及十步,辽东军伍,实难堪其任矣。”

辽东重地,从将领到士卒皆这般不堪,在与后金的争战中,不打败仗才是怪事了。

“李啸,等以后有空了,我带你去看锦州八景。”回到锦州的祖婉儿心情大好,她笑嘻嘻地对李啸朗声说道。

“哦,却是何好景致?”李啸也来了兴趣。

“听好了,这八景分别是紫荆朝旭,锦水回纹,凌河烟雨,笔峰插海,虹螺晚照,石堂松雪,汤水冬渔,古塔昏鸦。”祖婉儿笑着说道。

“好,到时,我陪你去这八景好好看看。”李啸大笑起来。

不知不觉中,由祖婉儿领路,两个人穿街过巷,到了祖大乐府前。

李啸注意到,祖大乐的宅府所占地颇大,竟占了整条街的大半,看上去雕梁画栋,气势宏伟。朱漆金兽大门之上,蓝底镶金的巨大门牌上,有大写的正楷“祖府”二字。大门两边,各是一只雕得活灵活现的巨大的錾金铜胎狮子,给人一种凌厉的威压之感。而狮子旁边则各有一棵大槐树,枝繁叶茂,浓荫蔽日,凉风吹过,枝叶摇金,悉索连声,却有让人心中一扫郁闷,徒生清凉。

在大门的两侧,分站着两排仪卫司的武官,他们顶盔贯甲,手执刀枪,旗鼓鲜明,严肃而挺拔地站立着。

此时在祖府外,还有许多的仆人,正在洒扫门庭,仆役们皆一水儿的茧绸青衣、无翅乌纱,每个人都是一番神情倨然之态。

见了这番情景,李啸心下不由得又是一阵感慨,祖大乐这样的世袭辽西将门,其权力与威势,从这座宅府,可以看出有多么煊赫壮盛了。

李啸驻步沉思,祖婉儿却已欢快地跑了过去,对着其中一名老仆大喊道:“陈阿伯,我回来了,父亲母亲大人向可安好。”

那么名唤陈阿伯的老仆,见到是祖婉儿回来了,嘴张得几成一个0型,他连连打量了一下祖婉儿,见确是其人,一双老眼立刻发红,连连叹气说道:“小姐呀,你可回来了,老爷与夫人可想死你了。小姐你不知道,自得知你在金州被围后,夫人天天哭闹,要老爷尽快出兵去把你救回来,说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她也不活了。。。。。咳,整个家里,都闹成一锅粥了。。。。。”

祖婉儿双眼之中,立刻有晶莹的泪珠闪动,打断了陈阿伯的诉说,急急地说道:“阿伯,不用多说了,你速带我去见父母大人吧。”

陈阿伯点点头,便在前头引路进府,祖婉儿连忙拉着李啸一块跟行,此时的李啸,已将金银包裹打包扛在自已肩上,他一声不吭地跟着祖婉儿进府。

而此时,立刻就有仆人过来将放着虎刀与弓箭的踏雪,牵去院中马厩里,喂食豆料不提。

李啸等人入得府门,迎面便一座宏大仿唐式青灰照壁,广三丈六尺,高一丈六尺,东西两角,辟有栅门进出。

李啸注意到,整座祖宅,以大门、大殿、二堂、三堂为中轴线,其他建筑基本保持左右对称。大堂为五间七架,内中再分房厅,布局十分整齐肃然。

李啸随门人进入大殿中央处,见到左右各摆有武架,上面摆放着刀、枪、剑、戟、槊、锏之类武器为装饰,堂上挂着一幅巨大的猛虎出山夜色图,整个大堂布置得颇有武风。

穿过大堂后,便是一间雅致的会客厅,陈阿伯让李啸先在此等候,他自已先进去通报,很快,一阵中年妇人的哭腔,伴着纷沓的脚步声,传入李啸的耳朵。

“婉儿,你可回来了,你可让你娘担心死了啊。”一名身着华贵暗青湖绸比甲的中年富态妇人,率先从回廊的一头出现,边哭边疾步向客厅这边大步行来。

这名妇人,便是祖大乐妻子王夫人,也是祖婉儿的亲生母亲。

祖婉儿闻声而泣,她高声哭喊了一声母亲,便冲过去紧紧抱着王夫人,两人一齐放声痛哭。

李啸注意到,在这母女相拥而泣之际,此时从回廊处另有一名缓步走出约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他身材高大,身体略微发福,酱紫色的武人面孔上,一双沉郁的三角眼,胡髯浓密,直鼻方口,给人一种粗豪却深沉的印象。他头戴银丝绞嵌祖母绿束发冠,身穿一身青色湖绸所制直缀圆领长衫,系着酱色布面护腕,腰扎沉香玉带,足蹬厚底墨犀靴,一副标准的上层武将平时装束。

李啸暗想,此人,估计便是祖婉儿生父祖大乐,自已穿越到这明末乱世,总算见到了第一个史书上的知名人物。

而在这个祖大乐这后,则跟着一名二十出头的英俊公子,身着一身湖绿织丝提花绸衫,头着淡青翡翠束带,腰系白玉犀皮腰带,手执一把泥金黑边折纸大扇,一看上去,倒不象个将门世子,却是个风流书生模样。

此人,便是祖大乐之子,婉儿之兄祖泽衍。

见父亲祖大乐过来了,祖婉儿与母亲分开,连忙向祖大乐行礼。

“父亲大人,女儿不孝,擅自出游金州,以致身陷危况之中,让您们担心受累,女儿请父亲大人责罚。“

祖大乐连忙扶起她,把她上下好好打量了了一番,一副庆幸与心疼交织的表情。

“咳,婉儿你能从金州沦陷之地逃回,为父开心庆幸还来不及,怎么会责罚你。为父当日,反复奏请方巡抚与大寿堂兄,希望尽快发兵救你回来,只可惜。。。。。。唉,你能安然回来,便是最大的好消息了。”祖大乐眼神慈爱,连声安慰。

“婉妹,你能平安回来便好,你可知道,这段时间,全家人都为你担心死了。”祖泽衍在一道插话,同样一脸庆幸之色。

在一旁看着他们亲人相见互致关心的李啸,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

祖婉儿猛地想起旁边一直一言未发的李啸,连忙向祖大乐等人介绍,告诉他正是李啸的一路护送,才让自已平安回到了锦州。祖大乐连忙招呼李啸入客厅坐下详谈,同时命陈阿伯赶紧上茶。

祖大乐、王夫人、祖泽衍,祖婉儿,李啸五人共入客厅,分宾主坐下后。祖婉儿率先开口,简述了一遍自已被李啸所救得过程。

虽然她说得简略,便因为此事的惊险曲折,还是让一众亲人听得神色动容,尤其是王夫人,听完祖婉儿的叙述之后,竟忍不住双手合十念起佛来。

祖大乐轻咳了一声,脸上浮起笑容,他向李啸郑重地拱手致意道:“小女能脱虎口,平安得归,实在多谢李壮士了。祖某甚是感激,为谢壮士搭救护送之恩,祖某有重礼相送。”

李啸笑了笑:“祖大人客气了,能救下小姐,亦是机缘凑巧,再者,急人所困,乃是李某本份。”

“父亲大人,若非李啸路上伏击鞑子,及时出手救我,女儿怕是再也见不到父母大人了。”祖婉儿在一旁插话,一双灿然眼眸,热辣地望着李啸。

祖大乐见女儿这般热络地望着李啸,心下却忽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他脸上笑容不减,却是话题一拐向李啸发问。“李壮士侠义心肠,令人敬佩。我看李壮士仪表軒昂,气度不凡,却不知李壮士家乡何处,是何出身?”

第九十章 引寇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啸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殒命阵前第五百一十五章 缘何效死第五百五十八章 据京城以自守第七十八章 背叛第八百九十一章 献出陕甘,西域图存第七百三十六章 前后皆溃第一百零七章 忧思第四百四十八章 与熊共舞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一百零八章 寻仇第二百八十章 一针见血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军尽灭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八百一十三章 阵斩孔廷训,直逼庄河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惊天一炸第三百二十一章 无奈之降第三百三十三章 随机应变第五百零三章 毒弩之威第四百零二章 扩军平南镇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门攀梯 齐攻拉萨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围赤嵌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袭指挥使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战死 余部归降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凤伯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机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征南下第六十一章 交换第五百七十六章 压服追杀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战幕府第五十九章 尾随第二百九十五章 规划 娶亲第八百一十二章 当道而轰,何人可挡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复原第二十四章 报功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潜入第四百一十五章 进攻马尼拉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约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殒命阵前第一百三十章 盐碱地也是宝第九百一十一章 准军齐至,胶着大战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袭指挥使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让旅顺,为见面礼第四百八十章 兵进赫图阿拉第六百二十二章 和谈为假,谋利为真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与变数第七百零九章 哭庙与廷对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还是作战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缅甸 移民桂王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罚银第二十二章 总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将自刎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国第一百六十二章 杀戮机器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缅第五百六十七章 两路进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诱饵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关头 援兵终至第四百六十章 鲁密铳三段击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军入援准噶尔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发表忠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劝降第二十二章 总兵第九十章 引寇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辽阳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墙轰破 奄奄待毙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潜伏第四百九十五章 议和之议第六百零三章 内外交困的多尔衮第二百九十五章 规划 娶亲第八十九章 机会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摊牌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黄陂,进逼武昌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八百零七章 突袭与诱敌第七百五十一章 掷杀阿巴泰第四十三章 杀机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军尽崩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五十一章 斗将第五百二十一章 惨烈近战第二百二十一章 夺城突变第六百一十章 和谈为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刘良佐的选择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将雄心第一百零二章 堡情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围兖州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杀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谋共反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夹击,一鼓而灭第一百四十七章 铁龙城之战(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压岛第三百八十三章 济南危急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内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歼敌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虏换和平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潜入第三百四十四章 铁模铸炮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