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游击战

老天爷不如愿,雨只下了半个时辰便停息下来,各部将领开始陆续抵达将军府。众将见达素和郞廷佐这两大巨头坐在堂上神色肃然,心知大事不妙,全都小心翼翼地进屋来立于两侧。

“诸位!”达素见人都到得差不多了,便先曲指敲了敲桌面,这才沉声说道:“镇江已经入了敌手,最多五日,贼军便至南京城下!”

众将先前都已经打听到一些消息,但现在亲耳听达素一说,仍然感觉到难以置信。

镇江为战略要地、军事重镇,清军于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补修城墙、安置火炮、增加兵力,将它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没想到只过了数日,这镇江便易了主!

大兴军的战力竟然到了这种地步?这是所有清军将领都在考虑的问题。

达素当然知道这个消息带给将领们的打击绝对不轻,于是连忙接着说道:“镇江失陷,非我大清城不坚炮不利!亦非贼军悍勇无可匹敌!”

“究其原因,竟然是松常五营临阵倒戈,致使我军腹背受敌,才导致此战大败亏输!正白旗蒙古都统明安达礼、江南提督管效忠因临阵脱逃、驭下无方、失陷城池等罪,已被捉拿关押!本将军已上了奏折,对此二人定将严惩不贷!”

众将这才恍然大悟,同时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原来镇江失陷是因有人降敌作了内应,并不是大兴军真的凶猛到了这种地步。

“将军!”这时郞廷佐却拱手向达素道:“明安达礼和管效忠虽然罪责难逃,但实则是受了麾下部众牵连。贼军大军即将压城,此正是用人之际,依下官之见,是否令他二人先行戴罪立功?”

“若此战能得以退敌,到时兵部赏功惩过,或可因功留得一命,此皆为将军恩德!”

达素抚须道:“此二人向来兢兢业业!也罢,本将军就给他们一个机会,准其戴罪立功!”

“外城垣长达一百多里,以我军兵力根本无法处处设防,本将军准备放弃外城垣,诸将以为如何?”

喀喀木出列禀道:“大帅,若是放弃外城垣,紫金山必入敌手,到时贼军架炮于山上轰击内城,我军又当如何应对?”

明洪武二十三年(一三九零年),南京都城建造完工后,朱元璋与诸皇子及大臣登临钟山,观察南京城形胜。皇四子朱棣提出紫金山可炮击紫禁城的隐忧。同时,南京城南的雨花台和北面的幕府山留在城外,对都城的防守也极为不利。

朱元璋认为极有道理,于是下令建造外郭城墙,这外郭城主要是利用应天府城外围的黄土丘陵筑成,只在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砌一部分城墙并开设城门十座,所以俗称“土城头”。城墙号称长一百八十里,实则只有一百二十里。

外郭城墙将紫金山、幕府山、雨花台全都包围在城内,使得京师城更为安全,但所需守城兵力也大幅增加,明代时南京城驻军就超过了二十万人。

清军南下,弘光帝悄悄离城出逃。南京守备勋臣忻城伯赵之龙、保国公朱国弼、魏国公徐久爵为首的勋戚大臣跪地投降,清军不费一兵一卒便取了南京城。

其时南京城明军就还有二十多万,若是依仗坚城顽强抵抗,江南及南方各省绝不至于这么快就陷落于东虏之手!

这些都是尽人皆知的事情,要不然喀喀木这种目不识丁的粗野鞑子哪里能够看得出紫金山对内城的威胁?

达素道:“放弃外城垣不等于要放弃外城!外城方圆数十里,山川河流处处可阻贼军,这野外浪战正是我大清马军的拿手本事!贼军要想安然抵达内城城墙之下,非得让他们付出惨重代价不可!”

众将尽皆叹服,达素和郞廷佐又说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然后调兵遣将,欲图倚坚城负隅顽抗……

…………

“殿下,这里便是观音门,是外城郭最北端的城门!”“海军一号”上面,顾炎武正在为举着望远镜的李元利讲解地形。

他十八岁便赴南京参加应天府乡试,其后经常出入于南京城,永历八年的时候,更是迁居南京神烈山南麓(神烈山即钟山)一住就是两年,对南京城可说得上熟悉无比。

“观音门西南为佛宁门,东南为姚坊门,因地处观音山山谷之间,故名观音门。”

“看来欲破南京外城,还得从观音门着手!”李元利放下望远镜,朗声说道。

这一日来他已经乘船将南京临长江一面城墙都看了个遍,只有这观音门离长江较近,而且是在观音山山谷之间,最有利于士卒冲锋突破。

至于其它地方的城门,要不就是离长江较远,舰炮不容易打得准,要不就是在半山腰上,不利于大军发起进攻,都不是好的突破之处。

“回大营!”李元利对身后的三元说了一声,让他去通知舵手返航。

刚下得船来,封义便带了一人迎上前来,躬身施礼道:“王爷,城内有消息了!”

“情况怎样?”李元利左右一看,周围除了自己的亲兵,便是顾炎武和陈奇策等人,于是便直接问道。

“鞑子已将外城墙守卒全部撤除!”封义招手将身后那人叫上前来:“王爷,这是军情司南京分局王淝,具体情况让他向王爷禀报!”

那王淝衣身修长,衣袖短窄,头上剃了金钱鼠尾,分明就是一副满人打扮,不过想想这也正常,南京城已入东虏手中十多年,如何还能有汉人装束?

王淝走上前来大礼参拜,李元利将他扶起来,说道:“辛苦了!”

“鞑虏未除,标下何敢言苦?”那王淝显得很是激动。

“王爷,鞑子于前日将所有外城墙守军尽数撤走,但在昨日一早,却又有马军陆续出内城往各处行动,标下多番打探,已经察知这些鞑子马军满蒙汉都有,他们以千人为小队,分散于外城各处,总数约两万人!”

“标下认为这些鞑子是想趁我大军进入外城之后,于各处发动袭击,以使我军举步维艰……”

这不就是“游击战”?而且对方还有马,更加防不胜防!

第四十七章中伏第一百六十二章欲为内应第七十六章再传捷报第三百三十一章自主创新的能力第一百九十八章汤若望第六十七章一网打尽第一百七十三章败露第二百三十六章衡口堡第二百三十九章城固第五百五十八章蒙古诸部第一百零三章破城第四百二十五章血肉屠场第三百三十二章耳濡目染 动摇信仰第一百四十八章异想天开第一百四十四章走投无路第四百一十中章速胜第一百七十三章败露第四百八十一章高人第四百二十七章信使第四百零六章华夷之辨第三百九十三章萧嘉音第五百二十章流泪树第五百二十九章收复大员第二百三十七章飞蛾赴火第九十七章军情司第二百一十四章两条鱼引出的线索第五百一十三章藩台召见第三百二十五章威德并行 滇城敬服第三百六十七章南澳海战(一)第五百二十二章欲图染指巴西第一百零五章五省经略第三百七十四章密谋献城第三十五章软禁第三百三十章汉化了的汤若望第一百五十八章征收田地第四百四十七章富乐院第四百九十六章边墙第四百零九章目标 南京第四百五十三章商船第二百四十九章西宁王第一百一十八章兄弟阋墙第二百零五章夜战第一百四十七章一网成擒第一百四十二章一鼓而下第四百四十章内家拳法第一百二十三章经略军第三百三十六章一骑绝尘 遥遥领先第三百三十四章循序渐进 夯实基础第二百零五章夜战第一百一十三章春心萌动第三百一十六章是降?是战?还是走?第九章展望第三百二十章兵甲亦实力第一百一十八章兄弟阋墙第三百八十六章天南锁钥第六十七章一网打尽第四百六十六章单刀直入第五百零四章葡国使者第一百四十五章擒获国贼第五十四章故人第四百四十二章其心可诛第一百二十八章各有对策第三百六十章爱民如子 百姓归心第一百四十四章走投无路第四百五十八章黑水沟第三百零二章北门危急第五百四十章瓮中捉鳖第二百七十三章有恃无恐第三百八十五章大战在即第四百七十四章驱虎吞狼第四百一十八章同舟共济 推心置腹第二百七十一章瑶民第六十三章贪功第四百六十四章河道治理第四百七十七章赐姓第二百七十七章东印度公司第二百四十七章排枪第五百二十七章皇宫家宴第一百零九章谋石砫第四百五十一章海警六司第五百一十八章行贿千两处斩!第五百三十章绅士们,请先开枪!第一百三十三章郧襄第二百六十六章长沙号第五百四十一章生死攸关第四百七十九章“衣”与“夷”第二百五十六章黑臀第十九章夜饮第三百四十四章双雄会第一百七十一章图谋两广第二十五章阴谋第二百五十五章得胜回府第二十六章银矿第二百二十章吐血第四百三十七章箪食壶浆第三百八十三章性格决定命运第三百三十三章盐浴淬火 麻油润滑第二百八十四点章“棒槌”的威力第四百七十一章归心第三百九十一章远循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