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一个纯商业公司,变成一个武装军事集团,搁大明之内,有这种组织,那叫谋反,主事者当全部处斩。
但是他们十分聪明,拉皇帝入伙,这就让他们的越线有了合法的依据,皇家生意,当然有凌驾于诸部之上的权力,他们可以合法拥有武装押运人员,黑水卫队--战斗力仅次于皇家卫队,不比大明边镇诸将的家丁稍色。
黑水卫队尚可,但是黑水舰队真的过了,这是一支可以力压大明水师的强大舰队,但是因为有皇帝的牌子,谁也奈何他不得,成为了海上怪兽。
这一个巨大的怪兽终于不甘寂寞了,开始图谋更大的利益了,叶向高开始为此而担心了。
米柱道:“米利坚是大明的第一商行,也是第一纳税大户,比排名二至十商行加起来还多,不过在大明我们没有什么政治上的诉求,米利坚的未来在海外,在南洋,在遥远的美洲。”
这是一头庞然大物,容不下它,只有送走,叶向高足智多谋,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法子。
将之剿灭杀尽,这等于消灭纳税第一大户,不知要杀多少巨商富豪,而且它后台通天,指不准谁死谁活呢?其造成的巨大灾难性后果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现在听闻他们战略重心南移,他为之宽心,与其让他祸害大明,不如让其移居海外,祸害南洋,顺便解决大明人口危机,人口危机舒缓,意味着土地危机舒缓,这谈不上是投降,而是双赢式的合作。
米利坚商行和皇家银行其实是大明武将集团力量的源头,他们战略重心南移,大举南进,这对于大明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叶向高就担心,这个庞然大物一旦喂无可喂,就会祸害天下,危害天下,米柱早有解决之法。
叶向高道:“某可以支持你们的决定。”
其实他的支持是锦上添花式的,米柱要在内阁强行通过这一决定,也不是什么难事。
而且他也不是真心的一味坑大明,相对于南洋极度缺人,大明有点人口过剩了,大量人口外移,有利于化解当前的一切危机,与其让这些人死于巨大的战乱,不如向南洋移民,在南洋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共建中华文明圈。
米柱为什么可以说服孙承宗等支持这一决定,因为这是皇家银行向户部贷款一千万白银的条件之一。
而且只要移民人数超过了二百万,这一笔贷款就自动免除,这样的条件,试问内阁诸公有何理由拒绝?
现在朝廷诸公就只为土地人口的事而烦恼不己,这对于米柱可以轻易解决的事,对他们却是难以登天,为什么呢?因为他本身就是大地主或其利益代言人,本身就是死结之一,这如何的解开死结?
现在米柱提供一种打开方式,他们有什么理由拒绝?
至于米利坚有可能在遥远的南洋称王称霸,他们这是完全的无视,相隔万里,异疆绝域一瘴疠荒蛮之地,也就米柱看得上眼,当成个宝。
南洋在大明官员是什么地位?相隔万里,异疆绝域一瘴疠荒蛮之地,他们主动来朝贡,大明都看不上眼,像打发乞丐一样打发了,后来实在担为被这些穷朋友连累,直接甩锅。
作为明朝大部分制度的总设计师太祖皇帝朱元璋,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帝国有着复杂定位,新的大明王朝会是传统儒家世界观的守护者,其次还要在列国间替代蒙元帝国的宗主地位。因此朱元璋在很多方面都急于同周边势力建立起固定的上下级秩序。
他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成功的将朝鲜、日本、安南纳为朝贡体系,向大明臣服。
而下西洋属于大明朝朝贡体系经营史上罕见的主动出击
当然,最让这个朝贡体系声名鹊起的战略,还要数郑和的下西洋与支撑整个行动的战略逻辑,因为南洋与西洋个朝贡国是在地缘上对明朝最无威胁的存在,所以在这个方向上的大动作,都源自明朝本身的主动出击,不像陆上的诸国,会真正威胁到大明的存亡。
经济因素依然是推动下西洋朝贡贸易的最大诱因,朱元璋时期定下的诸多祖制,不仅扼杀了民间经济活力,反过来也大大制约了朝廷自己的资源汲取能力。有志于干一番伟业的朱棣就发现自己囊中羞涩。但他既不能开放民间的对外贸易,又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增加赋税压力。可迁都造紫禁城与疏通大运河的花销都耗资巨大。所以,他必须要在新的方向上寻找答案。
其结果就是郑和的官营贸易船队,与进入安南的占领军部队。
前者以垄断手法,将国内官营作坊的丝织品、瓷器等货物,输入南洋各地。再将奢侈品、香料等无法自产的商品,输入国内。从一开始的获得暴利,到过度进口后的跌价滞销,最后成为分担官员俸禄的强行摊派。下西洋的初衷没有实现,收回的成本远远及不上耗资巨大的成本。但只要宝船队还能定期出航,南洋各国就对明朝的恩惠来者不拒,甚至于那些受邀来朝贡的外邦船队,也可以破例在沿途与民间做些买卖,可以算是一定程度的加大开放。
大明朝的势力也史无前例的深入到爪哇、马六甲海峡和锡兰,这种对科摩林角以东水域的霸权,连过去的蒙元帝国都无法做到。巨港与马六甲这两个南洋黄金港的崛起,就仰仗于这个阶段的时代红利,暹罗王国的南下战略与陈祖义的海外经营,也因此蒙受了无法挽回的打击。
但当明朝无力继续维持宝船队的航行,这些脆弱的势力范围认可,便会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消失殆尽。
至于深入安南的占领军,尽可能多的将当地社会拉入明朝的国内体系。从强迫改变服饰,到移植军事系统的卫所制度,都引起了土著居民的强烈反感。更有大量青年劳动力被迫离开家乡,步行去北京建造紫禁城。其结果也必然是反抗的愈演愈烈,将占领军限制在有限的大城市内,继续消耗明朝从国内拨发的军费。
因而明朝对安南的入侵和占领,在不长的时间内就陷入死局,最后的背叛撤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仁宗和宣宗时期的战略撤退完成后,南洋诸国在明朝朝贡体系中的最重要关系,就好似并为发生过一般,后世人以为,是西洋人东进终结了大明朝朝贡体系,其实是他们自己早就玩坏了,不玩了。
一百一十年前,第一支绕过科摩林角的葡萄牙船队抵达马六甲,明朝曾经大力经营的朝贡体系,实际上已经分崩离析,只是传闻,祖上有这么一回事。
在海上,曾经被朝贡体系努力压制的民间力量,正引领着各朝贡国商船抵达广州,但当马六甲苏丹的特使在北京和南京进行了10年的控诉后,明朝的水师依然没有去帮助收复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黄金港,那时,大明就己放弃南洋。
在陆上,持续的萧条还是没有挡住西域商队的热情,但中亚世界的战乱与毁灭,还是永久性的让丝绸之路濒临毁灭,不再有大明朝的特使去往撒马尔罕或赫拉特,也不再有中亚人愿意为做生意来冒充本国的全权代表,大明军队也从屡次夺回的哈密卫,被永久的驱逐了出去。
这本是一个世界各地开始彼此加深了解的时代,但大明朝的形象却在全世界眼里变的愈发模糊。
葡萄牙王室的私人医生向曼努埃尔一世保证,明朝是居住着大量德国人的基督教王国。其实写这份报告时,他还在马六甲和香料群岛之间两头跑。
奥斯曼帝国的智库,向苏莱曼大帝推荐了份一手见闻录,作者在书里信誓旦旦的宣布,明朝皇帝是信仰***的虔诚君主,这货压根就没亲自去过嘉峪关以东的地方。
大明不了解世界,世界同样不了解大明。
大明朝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也开始沦为一无所知,前一个世纪里的外交家们已经死绝,他的事业后继无人。他们好不容易获得国际视野,也被只会之乎者也的后辈抛弃。年轻的皇帝学了几句外语,并和外番谈笑风生,居然让权臣们看的痛心疾首。至于前一个世纪引入的战马马种、犀利武器和中亚武士,则已经在封闭环境下一去不返。
这时代的大明士大夫们基本没有理解世界多边体系的能力
当然,明朝并非没有自我意识。和自己的风俗制度最为接近的李朝(朝鲜),是他们必须死保而不变色的底线,对于形势的发展,明朝更会进行独立思考,于是就将曾经区别对待的蒙古各部落势力,统一视为必须矮化和敌视的政治正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明朝注定无法维持太祖时代的荣光和期望,朝贡体系的崩溃,注定让他成为不了世界性大国,大明士大夫,只会在自圆其说的小天地里自嗨。